半導體設備廠最新排名,美日絕對壟斷

2020-12-18 EDA365網

近日,美國的半導體行業調查公司VLSI Research發布了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的銷售額排名(速報值)。在前15家半導體設備公司中前8名與2018年的排名保持不變。不出所料,TOP15的廠商中,日本企業仍佔大頭,此次共有8家日本企業排在前15之列,其中作為曝光設備廠家的尼康首次入圍。另外美國企業有3家,歐洲企業2家,還有一家在中國香港上市的新加坡企業,韓國之前唯一入圍的SEMS企業此次也落選TOP15之席。

此次的銷售額排名是以全球約350家半導體設備廠家為對象進行調查的,「銷售額」的定義範圍為:2019年1月-12月期間半導體生產設備的銷售額的匯總,雖然包括服務、支持方面的銷售額,但是OEM的設備銷售額、屬於銷售代理業務的銷售額不包括在內。關於回匯率,2018年採用的為110.4日元/美元,2019年採用的為109.0日元/美元。

2019年用於IC的半導體生產設備TOP15排名(速報值)

(單位:百萬美元,包含Service、support)

註:上圖中第14名ASM Pacific Technology不屬於中國,其總部位於新加坡(圖源:limo)

2019年排名前15位的公司的銷售總額與去年同比下降了4%,減少至640億美元(約4,480億元人民幣),由2018年的兩位數增長率變為負增長。這是由於存儲市場的低迷影響了存儲製造商的資本投資。其中有9家公司的銷售額同比下降,從事於半導體後段工序設備的ASM Pacific Technology(ASM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SAMPT)的跌幅最大,可謂是創了紀錄。

半導體設備四強恆霸第一梯隊

美國的應用材料公司從2007年開始就一直佔據首位,除2011年被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光刻設備廠商ASML奪取外,該公司一直保持著領導地位。應用材料公司是材料工程解決方案的領導者,該解決方案用於生產世界上幾乎所有新晶片和先進顯示器。2019年應用材料的銷售額達134億美元,下滑3.9%。

排名第二的ASML已經逐漸逼近應用材料的市場規模,據ASML財報數據,2019年ASML淨銷售額為118億歐元,淨收入為26億歐元。據Statista研究部報導指出,截至2019年,ASML的大部分銷售收入來自亞洲,為95億歐元,而該公司在美國和歐洲、中東和非洲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0億歐元和3億歐元。自2014年至2019年,ASML的總淨收入每年都在增長,2014年,這家荷蘭跨國公司實現了約59億歐元的淨營收,到2019年,這一數字翻了一番,ASML創造了約118億歐元的收入。

ASML銷售收入來源(圖源:Statista研究部

2014年至2019年ASML的淨收入(圖源:Statista研究部

對於ASML而言,2019年是另一次增長之年,主要是由於對DUV和EUV的邏輯需求強勁,其EUV的訂單量為62億歐元,並見證了EUV在大批量生產中的採用。

ASML財報數據一覽(圖源:ASML)

東京電子的2019年排名與2018年一致,依舊是第三,2019年銷售額為95.5億美元,同比下滑12.5%。東電的產品幾乎覆蓋了半導體製造流程中的所有工序,主要產品包括:塗膠/顯影設備、熱處理成膜設備、幹法刻蝕設備、沉積設備、清洗設備,封測設備。其中塗膠/顯影設備在全球佔有率達到87%,在FPD製造設備中,刻蝕機佔有率達到七成。

2019年LAM的銷售額與排名第三的東京電子接近,都在95美元左右,下滑12.2%。對於半導體公司來說,排名第四的LAM research是矽技術路線圖的根本推動者,該公司專注於蝕刻,沉積和清潔市場。在過去的幾年中,得益於3D NAND不斷增加的層數,以及代工廠/邏輯向10/7納米工藝節點的過渡,這需要更多的多個構圖步驟,這些與垂直縮放相關的技術嚴重依賴於先進的蝕刻和沉積工具,Lam Research在蝕刻和沉積領域的份額不斷增長。據悉,Lam有80%的收入和內存晶片有關(固態快閃記憶體和DRAM),LAM 的旗艦Kiyo,Vector和Saber產品主要出售給三星電子和臺積電等主要客戶。

以上前4家企業可謂是半導體設備界的第一梯隊,短期內其他公司難以撼動四強的位置,可能發生的變化就是四強之間排名互換。不過照目前情況來看,ASML憑藉價值連城的EUV光刻機將有機會再次榮登第一寶座。

日企表現優秀,尼康漲幅最惹人眼

排在第五位的KLA 2019年的銷售額為46.6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了10%,相比第一梯隊,KLA的銷售額為前四強的一半左右。不過在當今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格局中,KLA是全球絕對王者。據SEMI統計,2018年KLA在前道的檢測和測量市場中佔比過半、穩居行業第一,堪稱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王者。KLA長期以來一直主導著檢查半導體光掩模和掩模版的設備市場。國際市場上的客戶佔公司收入的75%以上。2019年2月,KLA以約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列公司Orbotech。通過此次收購,KLA分散了收入基礎,並在PCB,FPD,封裝和半導體製造領域增加了25億美元的潛在市場機會。

日本的愛德萬測試排在第六位,2019年其銷售額為24.7億美元,下滑了4%。從1972年愛德萬正式跨足半導體測試領域,經過4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全球後道檢測設備的領先企業。在存儲器測試臺細分市場領域,愛德萬以40%的市佔率長期位居全球首位。愛德萬測試的主要產品包括自動化測試設備、SoC測試系統、內存測試系統、機電一體化測試系統等。愛德萬測試研發出了日本多個「第一款」測試設備,開創了日本測試界的先河。

在全球半導體清洗設備中具有較高佔比的SCREEN依舊保持與2018年同樣的排名,排名第七。SCREEN的銷售額與愛德萬測試接近,為22億美元,比去年下降了1.2%。日本的SCREEN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線圖像製版器材、電子原件製造設備的綜合製造廠商,創立於1943年。早在2008年SCREEN就佔據塗布機/顯影機,溼法蝕刻機和抗蝕劑剝離劑的LCD製造設備市場的全球最大的份額。2009年SCREEN在單晶圓清洗系統中獲得了全球60%以上的份額。

排名第八的Teradyne(泰瑞達)公司是唯一能夠覆蓋模擬、混合信號、存儲器及VLSI器件測試的設備提供商。泰瑞達2019年的銷售額比去年增長了4.1%,達到15.5億美元。2019年公司的測試臺市佔率全球居首,又是SoC測試臺的絕對龍頭。Teradyne將製造業中最關鍵的兩個要素自動化:重複的手動任務和電子測試。在可靠性和性能至關重要的市場中,Teradyne的自動測試設備(ATE)可以加快新電子產品的上市時間。

在SEM測長等方面的設備中佔有優勢的日立高科的排名提升到TOP9。日立高科與泰瑞達的銷售額也非常接近,為15.3億美元,同比上升9.3%。日立高科所提供的半導體製造設備主要有幹蝕刻系統、CD-SEM和缺陷檢查。日立高科技42%的銷售額來自日本。日立擁有該公司近52%的股份。

ASM international(ASMi)也由2018年第13名提升到第10名,其2019年銷售額為12.6億美元,是前十五家增長較多的一家企業,比去年增長了27.2%。ASMi是晶圓加工半導體加工設備的領先供應商。它是一家全球性公司,位於14個國家/地區。ASMi率先在工業上使用了許多成熟的晶圓加工技術,包括光刻,沉積,離子注入和單晶圓外延。近年來,ASMi將原子層沉積(ALD)和等離子增強原子層沉積(PEALD)從研發一直帶到了先進位造商站點的主流生產。

ASM是ASM International NV集團的一部分,該集團還包括ASM Pacific Technology(ASMPT)。ASMPT在15家公司中跌幅最大,2019年銷售業績下滑了24.3%,銷售額為8.9億美元。由去年的第11位降落到第14位。ASMPT成立於1975年,總部位於新加坡,自1989年以來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也正因此,VLSI將其看做是中國的設備廠商。ASMPT是用於晶片組裝和封裝以及表面安裝技術的半導體工藝設備的領先供應商,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為電子製造過程中所有主要步驟提供高質量設備的公司,這些設備從用於晶片互連的載體到晶片組裝和封裝再到SMT。

最亮眼的要數尼康,2018年從事曝光設備的尼康還在TOP15之外,而在2019年一躍成為TOP11,在TOP15中尼康的進步最大!2019年尼康的銷售額達到12億美元,相比2018年實現了翻倍增長,高達117.8%。尼康成立於1917年,最早通過相機和光學技術發家,1986年推出第一款FPD曝光設備,如今業務線覆蓋範圍廣泛。

在FPD曝光設備領域,尼康和佳能兩家日本廠商佔據主要地位,兩家也在不斷搶食FPD設備市場。據了解,佳能在生產電視機顯示屏方向的大型面板的曝光設備方面實力雄厚,而尼康的曝光設備則在用於智慧型手機顯示屏的中小型面板方面更具有優勢。佳能在2019年半導體設備廠商銷售額排名跟去年一樣,都排在第15,不過其銷售額遠低於尼康,僅為6.9億美元,比去年下滑9.5%。

此外,擅長於熱處理等設備的國際電氣(Kokusai electric)銷售業績下滑了23.5%,排名也從2018年的第九位跌落至12名。2019年7月,據彭博社報導,美國應用材料同意以約2500億日元(合22億美元)的價格從KKR&Co手中收購Kokusai Electric。Kokusai Electric將作為Applied公司半導體產品部門的業務部門運作,並將繼續將總部設在東京。Kokusai專注於批處理或並行處理許多晶圓,特別是對於存儲晶圓。據介紹,其主要客戶包括三星電子公司,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和英特爾公司。

從事於半導體搬運系統的Daifuku(大福)相比2018年增長了13.9%,提升了一個名次,排名第13。大福與國際電氣的銷售額也比較接近,都在11億美元左右。大福的潔淨室存儲、搬運系統被廣泛應用於半導體、液晶等平板顯示器製造行業,在許多世界著名企業均有銷售。大福此前發布了2019年三個季度的財務數據,其訂單、銷售和營業收入主要是由於其在半導體和平板顯示器部門的投資減少。

韓國唯一一家設備企業SEMES落榜

另一方面,在2018年首次作為韓國企業成為TOP12的韓國SEMES受到韓國半導體廠家抑制投資的影響,2019年落選TOP15。韓國2019年無一家企業進入TOP15。SEMES成立於1993年,是半導體和FPD兩個業務為主的綜合設備廠商,於2004年建立TFT LCD設備生產為目的的第三工廠。Semes是韓國最大的預處理半導體設備與顯示器製造設備生產商,可稱其為韓國半導體設備廠第一大廠,主要生產清洗、光刻和封裝設備。

由於SEMES是韓國三星的子公司,因此被定義為「捆綁廠家(Captive Maker)」,不過近年來也開始了對外銷售、以謀求擴大銷售額。SEMES正逐步擴大業務到清洗、塗覆顯影劑(Coater Developer)、蝕刻(Etching)、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沉積)、半導體後段工序設備的領域,力求實現半導體、FPD(Flat Panel Display)的綜合廠家的目標。

國產設備崛起有望

設備製造業是半導體產業的基礎,是完成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環節和實現集成電路技術進步的關鍵。而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市場一直由外商把持,國產設備廠商可謂舉步維艱。半導體設備產業屬於典型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研發團隊是半導體設備企業的靈魂,研發投入是企業成長的核心驅動力。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行。

據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回看歷史,海外設備龍頭的技術發展歷程均離不開與全球一流晶圓廠的合作開發,技術協同和產品驗證至關重要。目前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等本土領軍企業正分別在邏輯電路晶片、3D NAND、DRAM存儲晶片領域布局先進位程產能且技術逐步成熟,為國產設備提供了驗證試用平臺和進口替代機會。

加之本土設備產業鏈格局已初步形成,一些優勢企業已初步具備進口替代能力。能夠進入主流客戶供應體系並契合未來工藝方向的優勢企業主要包括:中微公司(刻蝕機供應國內外一線晶圓廠)、北方華創(產品品類覆蓋廣的本土裝備龍頭)、長川科技(探針臺、數字測試機新品蓄力)、晶盛機電(矽片製造設備),上海微電子(光刻設備)、瀋陽拓荊(薄膜沉積設備)、中科儀(真空獲得設備、薄膜沉積設備)、盛美半導體(清洗設備)、華海清科(CMP設備)、南京晶升能源(矽片製造設備)等。

華泰證券認為,受益於5G商用推動全球存儲晶片擴產及中國大陸整體晶圓、封測產能擴大,其中刻蝕和薄膜沉積設備的需求受益程度較高。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及本土企業的向上拐點或已到來,且成長韌性強於全球,2020年有望實現領先於海外的更快增長。希望有朝一日,在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TOP15的榜單上,能有中國本土企業的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全球和國內半導體設備廠最新排名!
    東電的產品幾乎覆蓋了半導體製造流程中的所有工序,主要產品包括:塗膠/顯影設備、熱處理成膜設備、幹法刻蝕設備、沉積設備、清洗設備,封測設備。其中塗膠/顯影設備在全球佔有率達到87%,在FPD製造設備中,刻蝕機佔有率達到七成。
  • 全球工業半導體市場佔有率十大排名出爐
    根據調研機構Semicast Research最新報告,2016年全球工業半導體市場規模為422億美元,較2015年407億美元,成長3.7%。主要成長動能仍然依靠於傳統模擬IC、光電元件,以及功率元件等產品。  工業半導體泛指供應工業部門各項設備、應用與裝置所需要的各種半導體產品,因此工業半導體市場可說是各不同市場的集合體。
  • 全球頂尖儀器基本被美日德掌握,中國高端設備佔多少席位
    經歷了工業革命後的美、日、德積攢了雄厚的技術實力,並且在很多高端領域牢牢掌握著話語權,那麼全球頂尖設備有哪些被壟斷,我國在哪些領域全球領先呢? 全球10大半導體加工企業美國、日本總共佔9席、荷蘭一席 半導體加工設備基本被美國、日本壟斷,在全球十大半導體加工企業中美國
  • 2018年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排名:東京電子排名第三
    隨著半導體行業的迅速發展,半導體產品的加工面積成倍縮小,複雜程度與日俱增,生產半導體產品所需的製造設備需要綜合運用光學、物理、化學等科學技術,具有技術壁壘高、製造難度大及研發投入高等特點。半導體設備價值普遍較高,一條製造先進半導體產品的生產線投資中設備價值約佔總投資規模的75%以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衍生出巨大的設備需求市場。2013年以來,隨著全球半導體行業整體景氣度的提升,半導體設備市場也呈增長趨勢。
  • 半導體設備需求旺 京鼎崑山廠添購設備擴充產能
    半導體設備廠京鼎(3413)昨(29)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今年每普通股配發6.5元股利。京鼎董事長劉應光表示,兩岸半導體業積極擴產,對半導體設備及備品需求暢旺,今年營運仍有成長空間,對景氣抱持樂觀看法。再者,對於鴻海集團將加強半導體布局一事,劉應光認為,在樺漢入股帆宣後,未來與京鼎之間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 富士康:肯定做半導體,但絕對不會做晶圓廠
    公司 富士康:肯定做半導體,但絕對不會做晶圓廠2019年6月12日 10:16:33半導體行業觀察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鴻海董事候選人暨S次集團總經理劉揚偉指出「鴻海絕對不會做晶圓廠」,集團半導體布局會朝向IC設計、製程設計發展。
  • 最新十大半導體廠商排名,華為海思創歷史
    5月6日,權威半導體第三方調研機構IC Insights發布了其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半導體(IC和OSD,OSD是光電器件、傳感器和分立器件的縮寫)銷售排名,前十廠商分別是英特爾、三星、臺積電、SK海力士、美光、博通、高通、德州儀器、英偉達和海思。
  • 2018年國內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排名
    來源: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功率半導體是指在電子設備中用於電源轉換或者電源管理的半導體。隨著對節能減排的需求迫切,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已從工業控制和4C領域,進入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諸多市場。
  • 半導體這麼火,今天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半導體清洗設備
    原文來自:海通證券《大國重器之國產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導者》半導體市場景氣回歸,單晶圓清洗機佔據市場主流。根據WSTS數據,2017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已經超過4000億美元大關,並維持高景氣態勢。從市場銷售額來看,半導體設備作為產業鏈上遊環節,整體的景氣周期與半導體終端市場的周期基本同步,但周期性更強。半導體設備中超過八成是晶圓處理設備,整體市場處於巨頭壟斷模式。隨著集成電路越來越先進,清洗步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約佔整體步驟的33%。從清洗方案來說,單晶圓清洗取代批量清洗是先進位程的主流,反映在設備上就是單晶圓清洗機對槽式全自動清洗機的取代,2016年前者市場份額約為後者的四倍。
  • 新萊應材:受益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已進入國際半導體核心供應鏈
    原文來自《川財證券:受益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已進入國際半導體核心供應鏈》核心觀點公司已進入國際電子半導體設備廠商核心供應鏈,2017年以來,已有的長期供貨業績推動公司電子半導體業務大客戶拓展不斷突破公司已連續多年成為美國第一大應用材料公司的合格供應商,並一直通過其間接對電子半導體設備廠商實現供貨,有連續的電子半導體核心供應鏈的供貨業績。
  • 當年的美日半導體貿易戰,搞垮日本,如今歷史重現
    如今美國對華為的種種,皆在40年前的那場美日貿易戰中找到影子。40年前發生了什麼?那場晶片戰爭為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啟示? 日本半導體崛起 技術之所以重要,就是在於壟斷和難攻堅,掌握其中一項足夠一個國家吃上飯,更何況有些國家手裡不止一項專業技術。
  • 半導體行業投資前瞻:為什么半導體是一波大行情
    美國無晶圓廠晶片公司佔據全球 68%分市場份額,而美國有晶圓廠晶片公司佔 據全球 46%分市場份額,兩者合計市場份額未 52%。排名第二的是韓國,無晶圓廠、有晶圓廠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不到 1%、35%, 合計市場份額 27%。第三名的日本,無晶圓廠、有晶圓廠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 不到 1%、9%,合計市場份額 7%。
  • 國際半導體設備行業2020年三季報總結:單季度行業收入屢創新高...
    機構:中銀國際評級:強於大市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三季度營收環比二季度加快增長,同比保持 26%增速,且普遍對 2021 年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普遍樂觀。據 SEMI統計,北美設備供應商 9月出貨額 27.5億美元同比增長 40%。據 DigiTimes報導,臺積電 28nm製程在今年第4 季度出現多年未見的滿載情況。據 SMIC電話會議,SMIC成熟製程各廠產能滿載。三季度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收入整體環比增長 12%同比增長 26%,預計四季度保持向上趨勢。
  • 2015全球十大IDM及十大Fabless排名;大陸主要12寸晶圓廠分布
    1.2015全球十大IDM及十大Fabless排名;2.大陸主要12寸晶圓廠分布,全球半導體屈服中國製造;3.恩智浦完成收購飛思卡爾 成最大汽車半導體公司;4.擴大搶攻中國市場,臺積12寸廠定址南京;5.Sony將以1.55億美元買下東芝的影像傳感器業務;6.分析師:半導體產值今年持平、明年衰退;7.聯發科11月營收
  • 全球半導體公司營收前10的排名
    三星2019年半導體銷售額為522億美元,同比減少29.1%。 由於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擴大等因素,2017~2018年出現了被稱為「超級周期」的行情繁榮期,但各公司的增產等導致市場行情惡化。銷售額排名第三位的韓國SK海力士、第四位的美光科技兩家公司的半導體銷售額也大幅下滑。 日本企業當中,大型存儲晶片企業KIOXIA排名第9。
  • 大陸復工進度喜人,臺灣設備廠營收迅速反彈
    集微網消息(文/Oliver),據鉅亨網報導,由於中國大陸復工情況良好,中國臺灣半導體設備廠京鼎復工率已達7至8成,清洗設備廠世禾營收也開始回升。今年二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京鼎營收月減25%。京鼎一月和二月的營收仍然同比增長13.47%,由於晶圓設備模組出貨比重提升,獲利也將優於去年同期。中國大陸面板廠受疫情影響較大,世禾2 月營收因此創下受近1 年半新低,目前隨著客戶復工進度良好,預計3 月營收將回升,第一季度營收仍有可能與去年同期持平。業內人士指出,世禾3 月營收有望月增約3 成。
  •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和封封測廠營收排名
    近日,拓墣產業研究院發布了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第三季度的營收排名預測。 臺積電穩居第一,三星、格芯排名前三,聯電第四,中芯國際排名第五。高塔半導體、力積電、世界先進、華虹半導體、東部高科躋身前十。
  • 半導體設備是電子產品核心元件,佔市場的 83%
    集成電路(IC 電路)佔半導體總市場的八成以上,是半導體的主要構成部分,所以通常兩個概念可以互相代替。半導體可以分為四類產品,分別是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分立器件和傳感器。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 4688 億美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集成電路產品,市場規模達到3933億美元,佔半導體總市場的 83%。
  • ChipInsights: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商前10強榜單
    我們看到,排名前4位的企業營收都以百億計,總營收達411億美元,形成了半導體生產設備業界的第一陣營,是半導體設備業的頂級公司。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AMAT)依舊排名第一,自1992年超越東京電子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並蟬聯這一頭銜至今。應用材料的產品涉及整個工藝鏈,包括原子層沉積ALD、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刻蝕ETCH、離子注入、快速熱處理RTP、化學機械拋光CMP、電鍍、測量和矽片檢測等。
  • 剖析全球半導體設備及材料隱形冠軍:日本Ferrotec
    日本在半導體矽片及相關設備領域具有絕對優勢。2019 年前五大矽片供應商的全球市佔率合計為 89.7%,其中日本信越化學和 SUMCO 市場份額合計達 51.84%。半導體設備清洗方面,2019 財年實現營收 56.06 億日元,同比上升61.65%,主要原因是公司在 2018 財年完成了中國地區內兩個新廠房的設立,並在 2019 財年投入運營。公司該業務在中國地區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因此增長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