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生:一代香港混血兒命運的縮影

2020-12-21 三聯生活周刊

黃秋生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了。這幾年他工作不多,間或出現在TVB的劇集(《梟雄》)或香港舞臺劇中。2018年春天,黃秋生再次成為公眾話題與媒體追逐對象,不是因為新作品問世或那一貫火爆的脾氣,而是他失散了半個世紀的英國父親,終於被尋到了下落。父親已經去世,他卻也一下子多出了幾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

57歲的黃秋生,突然覺得生活中不再一直充斥著不開心的事情。身為香港特殊時代產生的混血兒,自己和母親外室的身份以及突然間永遠消失的父親,曾是他成長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尋找到父親,人生知道來處。對黃秋生來說,這既是對家庭歷史的追索,也是對每個人都無可逃遁的時代歷史,多了一層更深入的個體化解讀。

黃秋生

52年後的認親

接受我們採訪的黃秋生,依然沉浸在找到親人的喜悅中。他語氣輕快,提起身在澳洲的兩位同父異母的雙胞胎哥哥約翰·佩裡和大衛·佩裡,統統以「我哥」代稱,顯得親暱而熟稔。聽起來並無遠隔漫長歲月千山萬水的陌生,反倒是有幾分孩子「炫耀」心愛寶貝的興奮。

3月20日,黃秋生去接兩個哥哥的飛機時,免不了緊張。這是距離父親52年前離開香港之後,第一次與父親家族的人見面。但哥哥們上車10分鐘以後,彼此就感覺很親近,好像他們一直以來都相識。黃秋生覺得一下子打開心結,放下一個包袱。有意思的是,他一直以來都是沒人管的樣子,把自己當最大,現在卻變成小弟了,但「感覺還是挺好的」。

黃秋生的姐姐維拉·安妮也仍然在世,他已經決定要去澳洲探望年事已高的姐姐。黃秋生的母親黃尊儀,在丈夫離港後帶著他艱難度日,如今患了老年痴呆,無法理解到事情的結局。但是當來自澳洲的大衛與約翰去探望她時,她一反常態,有點想起床。黃秋生當時有點緊張,因為平時她都沒什麼反應。黃秋生的太太和兒子則是非常高興,太太開玩笑說:「以前姓黃,現在姓Perry了。」

黃秋生說,他也並不是一直在尋找父親。認真的尋找只有幾次,他小時候母親通過紅十字會或其他機構也找過;20年前網上找到過與父親同名的幾個人,也沒了下文。他知道的資料很少,只知道有個姐姐,知道兩個雙胞胎哥哥當中一人的名字,連他們最後去的澳洲哪一個地方都忘了。「根本沒有辦法,怎麼可能找到,我都絕望了已經。」

他說這次也是意外,無心插柳,但所幸得到了親人的消息,「原來他們都是很健康的」。

黃秋生和同父異母的兩個哥哥約翰·佩裡、大衛·佩裡

黃秋生最後一次尋找父親是2017年5月,他在Facebook的主頁上發布了尋找父親的訊息,並配上了老佩裡與黃尊儀懷抱嬰兒黃秋生的照片。他抱著「只是隨便發一下」「沒什麼希望,父親應該已經死了」的心態。今年2月,BBC中文網發表了黃秋生的專訪,之後Facebook上一個叫「Hong Kong in the'60s」的主頁上出現了熱心人幫助黃秋生尋找父親的帖子。三位互不相識的外籍女性(一位在英國,兩位在香港)開始合作搜索信息,並實時轉發給他。

兩個多禮拜後,在英國工作的黃秋生,得到了一個侄子的電話取得聯繫,當時雙胞胎兄弟正在太平洋的一艘遊輪上玩。兩天之後,黃秋生收到哥哥的電郵,次日哥哥打電話過來,約好3月20日三人在香港會面。一切順利得讓人難以置信。

在BBC的紀錄片中,黃秋生連用了「amazing」「impossible」「miracle」三個詞來表達內心的震驚,這個公眾眼中一向犀利堅硬的野獸,罕有地流露出柔軟脆弱的一面,「發現原來也有值得我開心的事情」。他說道:「我爸爸曾在信裡說,如果我是一個good boy,他就會我幫搞定所有的事。大概他現在覺得我是good boy了,所以就派兩個哥哥來陪我了。」

「那個年代的家庭,有多少人會特別順利?」

1953年,黃秋生的父親費德烈·威廉·佩裡帶著妻子兒女來到香港,任港英政府物料供應處的官員。那一年佩裡兄弟9歲,接下來他們在香港生活了8年,在這裡度過了青春期。1960年左右,姐姐維拉嫁往澳洲;1961年佩裡兄弟離開香港,加入英國皇家空軍,退役後也移居澳洲;這一年,黃秋生出生。

也就是說,佩裡兄弟等人絲毫不知道黃家母子的存在,而黃秋生的媽媽,當時大致清楚佩裡的家庭狀況。但是黃秋生母親,對佩裡一家的信息,記憶也是模糊。比如一個女性名字,到底是佩裡的太太還是女兒,她記不清。所以黃秋生覺得老媽的話不可盡信。

這次與哥哥們重逢,哥哥們談論父親的話很多,多少補充了黃秋生對父親的印象。他們說老佩裡對食物的要求很高,有次叫人去煮雞蛋,結果芯是軟的,在當時算不合格,就讓再煮,煮完回來裡面還是生的,他就把雞蛋一把拍人頭上。這種比較暴躁的性格,黃秋生自己也有。他發現自己的不少特點來自遺傳,「比如正義感、幫人、對一些事情的過度反應、頑皮的幽默感等等」。

黃秋生幼年家庭照

上世紀60年代,黃秋生與母親、外婆一家住在北角,後來搬到灣仔,時常見不到爸爸。他那時太小不懂得怎麼詢問,只能在心裡琢磨:「我爸為什麼經常都不見?」即使父親回來,也覺得陌生。黃家人顯然知道老佩裡家庭狀況,但這一選擇在當時不算很難理解。

英國人接管香港時,曾發布過一個《義律公告》,主旨是華人華法,英人英法,華人依照《大清律例》納妾合法,直到1971年才正式廢除納妾制。在此之前依照傳統風俗的婚姻關係法律都承認,1971年10月7日之後,結婚必須登記或進行法律上承認的宗教儀式,除此以外任何結婚形式均屬無效。因此年紀50歲左右及以上的香港人中,父親有超過一位妻子的狀況並不罕見,許多明星,比如陳百強、張國榮,在接受採訪講到家世時,經常會說「我有兩個媽」。

黃秋生的母親跟兒子講述這段關係時,基本都是當年怎樣浪漫,對於成為英人外室的風險不知有幾層預判。黃秋生說:「醫生說她身體不好,不可能懷孕,她當時很瘦,懷孕了5個月才知道,所以沒有辦法。」他也提道:「其實每一個人的家庭,在那個年代,有多少人會特別順利?我外婆嫁了兩次,我舅舅跟我媽就不是同一個父親,我二姨嫁了三次。為什麼會嫁?生存啊!我外婆為什麼要嫁,她老公打仗的時候死了,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怎麼樣生活啊?」

父親走後困頓潦倒

老佩裡在香港時給黃家提供的暫時的安穩,很快就被打破,1966年,老佩裡離開香港,黃秋生現在也不清楚具體原因是什麼。父親離開香港後去了澳洲,在一家從事國際貿易的公司任職。起初黃家母子與他還有聯繫,他也會寫信說很想回來。黃秋生9歲時得了小腸氣,母親給他打電話,父親卻要香港付費才肯接聽,還拒付手術費。「他那個時候也很窮,他老婆病重,已經把所有錢花掉了。」再往後電話就打不通了,查無此人。

在黃秋生的記憶裡,父親在時生活很好,他走後,黃家生活陷入困頓。父親說是有些錢在一個朋友手上,但朋友說沒有。母親黃尊儀四處打工,做過很多事:保安、裁縫、傭人……黃尊儀早年是唱大戲的,情感豐富。而「婚姻」不幸、生活窮困,使她的精神狀態經常不好。黃秋生說母親年輕時是自殺專家,懷孕的時候被人騙去很多錢,跑到天台跳樓,外婆追上去說,多一個人多雙筷子,快下來吧。也吃過安眠藥,在醫院裡躺了兩個禮拜。小黃秋生經常害怕媽媽會死。她甚至給黃秋生餵過洗衣粉,成年後他懷疑那是母親想一起死掉。

母親經常在他面前講「我身體不好,死了之後你怎麼怎麼樣」。黃秋生恨過父親,也覺得母親生下他是害他,自己根本不該到這個世界上來。如今回首往事,感嘆母親不懂怎樣教育小孩,「真的是有問題,我的人格有問題,她要負責任的」。但他開始變得平和,也體諒母親的局限:她只讀了一年書,其他都是自學的。

外婆經常逼母親嫁人,給母親介紹的那些男人,小黃秋生看著都討厭,「小家氣的小男人」。有人打電話找母親,她問找誰,黃秋生會說「不關你事」,母親抬手就給他一巴掌。黃秋生十五六歲的時候,黃尊儀得了肺血管擴張,病得嚴重沒辦法再工作,經朋友介紹嫁了個有錢商人,比她大很多。

她做飯照顧那個男人,不同房,本質上是經濟婚姻。黃秋生叫這個男人叔叔。叔叔的兒女已經很大,與黃秋生沒有交集,他也不能住在那裡。當初他非常討厭那位叔叔,因為教訓他做人做事,話太傳統聽不下去。同桌吃飯,叔叔講話,他在一邊諾諾,覺得自己是垃圾。如今再看,黃秋生覺得叔叔對母親還是挺好的,給她治病,想到自己死後兒女一定會分財產,預先給她買了一所房子,保證她有容身之處。這所房子,黃尊儀一直住到現在。

或許是受自身身世的影響,黃秋生討厭婚姻制度,覺得是個過時的笑話。他說不懂愛情是什麼,不支持一夫一妻制。黃秋生長期以來與妻子吳惠貞保持著分居的狀態。他把自己的婚姻稱為「走婚」,結婚後第三天就吵架,生活習慣不同也不想相互遷就。兩個人在這幾十年裡各自獨居,無數次吵架,生了兩個兒子,卻也不離婚。或許黃秋生始終覺得,自己不應該像父親一樣,留給孩子一個破碎的家庭。

黃秋生說太太不喜歡他脾氣暴躁、經常惹事的性格,總是把他罵得狗血淋頭,兩個人是兩個極端。「她是一般中產階級那種,生活很安定安穩,不要搞太多事情。」但太太極強的幽默感與敏捷思維令他們得以溝通,現在年紀大了,性格不再那麼火爆,住在一起的時間比以前多了。

混血兒的校園噩夢

老佩裡沒有留下什麼錢物,但給黃秋生留下了無法改變的相貌特徵與身份:混血兒。香港華洋雜處的環境有不少混血,以前還有個混血兒的組織,叫「同仁會」。1985年的《花街時代》仿佛為黃秋生量身定做,他在片中飾演妓女與美國水手生下的混血兒Jimmy,終日在灣仔紅燈區尋找父親的消息,錢包裡永遠放著兩張照片,一張是拋棄他的父親,一張是一代叛逆偶像詹姆斯·迪恩。酒吧的妓女看著他撇嘴:「負心郎生了個神經漢。」

這部處女作幾乎奠定了黃秋生大半生的基調:混血尋父的宿命,浪蕩恣睢的個性,或者說是一代混血兒命運的縮影。長大後黃秋生說:「我的故事拍電影,第一個鏡頭就是我爸上飛機跑掉。」

《花街時代》劇照

當年中學畢業後,黃秋生為了謀生做過送貨工、辦公室助理、裝修工等等,每份都幹不長。後來投身演藝圈,在亞視工作一個月有1200塊,幾年後貸款報考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後轉投無線,每月拿7000塊。後來拍電影,一天能拿4000塊。薪水微薄又要養家餬口,生活捉襟見肘,他染上賭博的毛病,潦倒時曾睡過天台。成名後,黃秋生說自己連第一套房子都沒供完,「我不是大明星,只是一個演員」,沒有市場,影帝沒有用。在報酬豐厚與自稱有誠意的電影之間,他會堅定地選擇報酬,「錢就是誠意」。

黃秋生年少時的香港,華人和西人有不同的社會階層與活動範圍,混血兒夾在中間,經常要承受來自兩方的質疑與情緒。很多年後,黃秋生在英國碰到比他年紀更大的香港混血,才知道當這些人離開香港來到英國,又會引起當地人的疑問:英語有口音,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中不中,英不英,裡外不是人」,家裡沒錢又沒人照看,就讀寄宿學校,過早就領略到生活的殘酷。

黃秋生的求學過程很不愉快,在聖體小學,他曾因為沒有穿內褲被罰全裸站在操場中間,正好有一個姐姐走過看到,此後成為他常年的噩夢,夢到自己走在路上沒有衣服穿。這所學校還會把犯錯的學生綁在梁上拿鞭子打,敲鑼集中全校學生一起看。夥食「有錢就好,我的夥食不好,有階級的」。幾十個人住一大間,床鋪也分幾等,他開始睡木板,後來加錢才睡上有稻草墊的床。

黃秋生說自己當時很小,特別容易被人欺負,但已經愛打抱不平。不到一年黃秋生因為打架被趕出來,之後又輾轉軍器廠街官立小學、灣仔官立小學,作為問題少年進了一間特殊學校「扶幼會」。「裡面的學生比我壞十倍,那是真正的黑社會。」學生之間架打得很兇,簡直就是生存遊戲,用皮帶扣抽人,很多人罵他雜種混血,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來就是一隊。

不同人的記憶是有差別的,與黃秋生同齡的邱禮濤對混血兒歧視略有所知,但感覺並不嚴重。黃秋生多次描述過因為混血所導致的生存困境,但這次接受採訪,他的說法略有不同:混血有錢就沒問題,窮就有麻煩。「其實你窮就是一個問題,其他都是附加於上面的。要是你有錢的話,每個人都羨慕你。對我媽來說,你沒有老公,你的兒子是一個混血,這難聽的話就來了,這是很普遍的,三姑六婆,不關你事的都管,沒有同情心的太多了。」

小時候黃秋生覺得自己飽受傷害,現在他已經看得很開:「歧視很平常,你歧視我混血,我就歧視他眼睛長得不好看,光頭,都是這樣,一點不出奇,歧視每個地方都有。你自卑的話就有問題,不自卑的話有什麼問題。」

三級片影帝

1982年黃秋生報考亞視演員培訓班入行,一個星期之後就知道找到了理想的職業,「是戲劇找到了我」。黃秋生視戲劇為宗教,通過學習戲劇與心理學,他逐漸了解與認識自己。但混血兒在演藝圈得不到機會,只能演反派或番人。訓練班期間老師就告訴他,不要想太多,沒有一個混血兒會紅的,混飯吃就好。

黃秋生說,現在香港對混血兒是崇拜,「哇,捧到天那麼高。我遲十幾二十年出世的話,現在都紅得不得了。」為了生存黃秋生什麼片子都接,稱得上爛片之王。影迷總結他長期以來的四種角色類型:警察、黑社會、變態、色情狂。他說,他也想演劉德華那樣的角色,沒有啊。

1993年,黃秋生拿到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是一部三級片,黃秋生在片中飾演變態殺人狂王志恆,據說全香港買叉燒包的人銳減。那是金像獎歷史上唯一一次有人憑三級片拿到影帝,完全出乎行業預料。頒獎禮之後的慶功宴,黃秋生應付完記者採訪,飢腸轆轆的他一個人拿著獎盃走在街頭,他說自己好像孤獨的鬼魂一樣。他打電話給該片導演邱禮濤,邱禮濤說他也沒見過那個獎盃,於是深夜跑出來,陪他在尖沙咀的小酒館喝酒。

此後二人又合作了《伊波拉病毒》,一樣有血腥、色情、人肉包子的情節。黃秋生始終不喜歡《叉燒包》,「打劫也可能很藝術,難道人們就應該去打劫嗎?」但他看重《伊波拉病毒》。他這樣解釋兩部電影的差異:「《人肉叉燒包》那種反社會是犯罪,但《伊波拉病毒》是社會對一種低下層的壓迫跟他的反抗,他唯一有能力的,就是通過他的暴力去反抗。《叉燒包》沒有意識形態。」

很多人覺得黃秋生難相處,但邱禮濤覺得他挺好,「有時候他什麼事情看不順可能就有一點脾氣,但我跟他相處就沒有這樣的情況」。成名後,黃秋生的暴脾氣與犀利言論總會出現在傳媒上,炮轟尤小剛在拍《楊貴妃秘史》時沒有盡到導演的責任,批評張藝謀的《英雄》和陳凱歌的《無極》,談起徐克、張栢芝並不留情面……多年來惹了很多麻煩,付出不少代價。邱禮濤說,黃秋生是那種有話要說出來不能憋著的個性,這個性格就是他的一部分,只有認命,也無需改變。黃秋生低落時,他總會說:「你千萬不要死,因為你的『不死』正好告訴年輕人,只要自己真的『有料』,哪怕說一些會得罪人的真心話也無妨。」

先摘下面具

黃秋生說過,家裡窮以及其他各種原因促成了他的「左」傾。黃秋生喜歡毛澤東詩詞,曾經到臺灣上《康熙來了》時朗誦過《沁園春·雪》,也喜歡李白,「他自由的思想,狂放的,尤其年輕人會喜歡,最喜歡《將進酒》」。之前看到有採訪說他不喜歡蘇軾,黃秋生有點激動:「喜歡!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非常厲害啊,很有氣魄。」

1993年拿到金像獎沒有為黃秋生帶來太多實際利益,他真正大紅是2003年《無間道》之後,此後接連在《想飛》《頭文字D》《千言萬語》《太陽照常升起》等片中飾演了類型風格迥異的角色,進一步展現了在表演上的潛力。但在1997年前後,找他的角色仍舊單一,他又得了甲狀腺病,接不到工作。剛好他相識的法國戲劇老師Philippe Gaulier,在英國有個學校。黃秋生想去放鬆學習,也想去尋根:我到底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便去了英國讀小丑課程,課程有Bouffons(法國喜劇表演)、Le jeu(遊戲)、Clown(小丑)、Neutral Mask(要求演員達到空白清零狀態,拋棄已有習慣,探索對空間和存在的純粹體驗、開放和狀態)。

《無間道》劇照

Philippe這一派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要先找到自己,取笑自己,把自己的面具摘下來。黃秋生在英國認識了很多朋友,也看到族群隔閡的普遍性,同學中的德國人、法國人、義大利人之間會互相仇恨,平時不明顯,但放學後多喝兩杯之後就聽得到。在英國,無人看得出黃秋生的來歷,這令他豁然開朗,不就是混血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邱禮濤一直不覺得黃秋生與周圍人有多大差別,香港本身就是華洋混雜文化;如果作為混血,黃秋生是中國元素比例比較大,很中國,很香港。他也不同意姜文對黃秋生「孤獨到破碎」的評價:他不是一天都要找朋友,有時候會在家寫書法、看書,「應該說他有孤獨的一面,但不算是孤獨的人」,有自己很完整的世界。

邱禮濤也不認為黃秋生尋父這件事多麼特別:有很多人包括他的其他朋友,不管是否混血兒,都有去尋找親生父母,只是不是黃秋生。但這樣的故事以後可能會稍有不同,那樣悲慘的混血兒童年已經成為歷史,三級片不再有土壤,連香港電影都已死掉,導演藝人們紛紛北上撈金,黃秋生以一介草根,通過三級片謀生、自我治療又最終拿到影帝出人頭地的經歷已經不可復現。

黃秋生曾自嘲自己的故事可以拍一部電影:「單親家庭,被父親遺棄,以父親為恥。中英混血然後家裡好窮,哇,好精彩,我就差是個同性戀,就完美了!」如今這個故事到了高光時刻,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來處,以及與這個世界的其他連結,在近花甲之年與過去握手言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大家都在看這些

物候志 | 清風裡的肉慾同性戀都是天生的嗎?作為教師,我們也想減減負假如每一天都是告別《吐槽大會》之後,單口喜劇火起來了嗎?讀書 | 如何找到真愛賺到錢⊙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張伯駒:但使國寶永存吾土」

相關焦點

  • 一代香港混血兒的命運,時隔多年,黃秋生尋找到了父親
    在我的印象中,黃秋生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我們大眾的視野裡面了,在今年春天突然得知他的消息,內容不是與他演員身份相關的,而是他找到了自己尋找了消失了幾十年的父親。黃秋生的父親,是個英國人。我們印象中的黃秋生浪蕩不羈,在影片中常常飾演著變態、殺人狂的角色,再加上他年齡逐漸增長後更是一臉「我不好惹」的形象。記得我小時候,每次在影片中看到他,都要被嚇哭呢!但其實他小時候並不是這個模樣滴!他當時是個瘦弱的混血小男孩,那個時候混血可不吃香啊!
  • 「中西之間」的香港:一個「混血兒」家庭團聚的虛假神話
    香港是「貫通中西」的混血兒。維多利亞港兩岸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左)與香港環球貿易廣場(右)遙相呼應。在傳統的對殖民主義的批判中,殖民者正是黃秋生父親那樣的形象:來到殖民地的西方白人,佔據了本地的女性,生下了混血的骨肉,並不為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擔負任何責任。
  • 包貝爾被取笑了:中俄的混血兒,不像是混血兒
    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是中俄混血兒的身份,甚至有人嘲笑他是最不像中俄的混血兒。畢竟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娛樂圈,只要是混血兒沾邊,大部分都是顏值逆天。例如楊穎,例如費翔,然後郭碧婷。然而當談到包貝爾,單詞「hybrid」變得非常「接地氣」。只是因為包貝爾在面部特徵和氣質上都沒有混血的痕跡。
  • 昆凌是中澳混血,鍾麗緹是中越混血,而他是四國混血兒!
    1993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的昆凌,是中澳混血兒。父親是澳洲人,母親是中國與韓國的混血兒。在她還是17歲的時候便開始和歌手周杰倫交往,2015年兩人在澳洲完婚,如今育有兩個可愛寶寶,有著強大混血基因的昆凌再加上周董的顏值,這兩個混血寶寶估計也是要顏值逆天了吧!
  • 黃秋生最終回歸英國家庭 取了英文名 曾經被王晶怒罵沒骨氣
    對於黃秋生,相必很多人多認識,雖然黃秋生的作品越來越少,已經慢慢的退出大熒幕。從業30餘年的他在演藝生涯當中有將近150多部電影作品。大家都對他的一些角色非常熟悉,在古惑仔系列中的洪興大飛哥,80後無人不識。
  • 青年電影館評香港十位演技最佳男影星,梁家輝第一,黃秋生第二!
    《青年電影館》是國內全方位梳理香港電影史的權威欄目,在《青年電影館》給出的香港十位演技最佳男影星中,梁家輝獲得第一,黃秋生位居第二。廣受大家喜愛的周潤發和周星馳只分獲第六名和第八名,不知道這份排名與讀者朋友的內心排名是否一致。
  • 黃秋生疑似入籍臺灣省,未見父親一面,為了錢卻想離開香港?
    黃秋生,1961年9月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中國香港演員、歌手。他因入讀香港亞洲電視演員訓練班而出道。出演過,《禽獸刑警》《天若有情》《人海驕陽》等電視劇和影片。真正讓黃秋生在內地大紅大紫的確是,2003年和餘文樂合作《無間道》和2005年和周杰倫合作《頭文字D》。讓黃秋生一下在內地名氣大漲。在《頭文字D》中黃秋生,飾演周杰倫的父親。藤原太郎一位豆腐店主,在他母親的教導下。這個角色對他來說輕車熟路。
  • 黃秋生一生坎坷:年輕時參與保釣活動,晚年公開站隊澳大利亞
    引言說到黃秋生這個人,大家可能是都不太熟悉,對於一些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人們來說,就應該對他不陌生吧。作為香港界的一名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也曾經輝煌過幾年的時間,是一個傑出的香港著名演員。那麼讓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混血兒黃秋生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情婦母親,卻慘到拋棄黃秋生生於1961年9月2日,他的母是江門人,但是他的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英國人。根據當時黃秋生自己的講述故事情節,他的生父其實是港英政府的一名非常高級的官員。
  • 黃秋生母親喪禮在香港舉行,劉青雲等好友到場安慰,低調為母送行
    黃秋生母親喪禮在香港舉行,劉青雲等好友到場安慰,低調為母送行而就在昨天,娛樂圈的另一位明星也是傳出了一些消息,這個人就是黃秋生,而黃秋生在昨日在香港北角為母親設靈,同時母親的送行,也是以道教的形式進行。其實黃秋生的母親在很早的一段時間裡,就因為腎功能衰竭而臥病在床,而黃秋生也是非常的孝順,因為從小黃秋生就與母親相依為命。
  • 炮轟成龍「代表中國還是代表香港」?黃秋生回應:不針對他 自己不是...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5日頒獎,香港藝人黃秋生擔任「最佳編劇獎」的頒獎人。有港媒報導稱,黃秋生致辭時意有所指,「打臉」成龍早前「沒有香港電影,只有中國電影」的言論,以致全場靜默。不過,黃秋生16日否認他講過針對成龍的言論。
  • 香港藝人黃秋生暗示「準備入籍臺灣」,臺網友無情回復:別來搗亂
    5月12日,曾在「修例風波」期間支持暴徒、抹黑港警的香港藝人黃秋生「準備」入籍臺灣的消息在島內傳的沸沸揚揚。有民進黨「立委」對此「歡迎」,民進黨當局「移民署」更「貼心」介紹黃秋生若入籍臺灣可依據的規定及方式途徑。有島內網民則反問,「香港沒得混了?」並大呼「不要來臺灣亂」。5月12日凌晨,黃秋生在臉書發文稱,「人在臺灣。
  • 影后惠英紅和黃秋生新戲聚焦香港3宗奇案
    電影《人肉叉燒包》於1993年上映,它改編自駭人聽聞的香港奇案,雖一上映就伴隨爭議,可在香港影史上,卻為驚悚類型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連歐美電影界都好評如潮!這部電影還成全了一個演員,那就是黃秋生! 為 「萬年配角」的他帶來了一座金像獎影帝!
  • [星態度]黃秋生:曾為保釣棄生死 卻被冤枉不愛國
    被父拋棄身世坎坷 大器晚成星路曲折身為中英混血兒的黃秋生,生父是殖民時期的香港政府高官,不過他在四歲時卻遭父親拋棄,從此與母親過著窮苦的日子身為混血兒的他怎會長得不好看?「年輕的時候長得好看,但混血兒(的樣子)在社會不受歡迎,現在流行的時候我又老了,生不逢時。」1993年,黃秋生憑《人肉叉燒包》奪得香港金像的「影帝」,而他卻因「得獎衰三年」有感事業鬱郁不得志而將獎座扔出家門口,幸好被母親撿回。黃秋生坦言,自己是演出過最多爛片的演員:「我也想演劉德華演的,有人找我嗎?那我只可以演爛片。我片可以爛,人不可以爛。」
  • 你才沒看懂黃秋生最後一部三級片
    香港兩大邪神,邱禮濤、黃秋生「變態三部曲」收官作——《失眠》The Sleep Curse開門見山,被低估了。許多媒體、觀眾提及此片,都大字一批——無邏輯。說的對,但Sir反問一句,邱禮濤電影,哪一部邏輯嚴密?
  • 黃秋生「人肉叉燒包」後,恐怖血腥再升級,再造經典,情懷使然?
    至於為什麼,當你看到黃秋生和邱禮濤這對CP組合又在一起拍片的時候,這個疑問就迎刃而解。提到香港驚悚電影,幾乎無人不知《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據說當年該片上映後,香港大街小巷的叉燒包一度滯銷了。這部1993年的電影,如今早已成為殿堂級的恐怖片。即使現在看這部電影,依然令人不寒而慄,隱隱作嘔。
  • 黃秋生:鄭州的羊肉湯+燒餅,好吃
    這一切,都歸功於香港著名影星黃秋生。因為他到菜市場吃過後感覺好吃,就在微博裡「強力推介」了一下。  「真不知道是他,他再來,我送他一兜,不要錢。」金守根笑著說。  @黃秋生:鄭州強力推介——羊肉湯+燒餅。好吃!
  • 黃秋生八大電影,都有哪些?
    黃秋生八大電影,都有哪些?黃秋生以演變態和反派角色聞名,雖然他自嘲是「爛片出身的影帝」,但很多黃秋生的電影中表演都可圈可點,你看過哪些黃秋生的電影,覺得黃秋生最經典的電影是哪部呢?本片於2006年9月在香港上映。殺手和(張家輝)為妻靜(何超儀)和BB重返澳門落地生根,昔日好兄弟火(黃秋生)與波(林雪)奉大佬大飛(任達華)命來殺他,但另一對好兄弟泰(吳振宇)與貓(張耀揚)為情義來保護他,五人衝突驟然而起。念及友情,四人讓和為家庭做最後一宗買賣。
  • 《金雞2》黃秋生死在吳君如床上
    黃秋生在《金雞2》裡口吐白沫,玩SM「馬上風」死在阿金吳君如床上,比《無間道》裡的死狀更有挑戰性;《無間道3終極無間》大陸上片,碰到馮小剛導演的賀歲片《手機》,手槍對手機,誰會贏?  《金雞》與《手機》,《手槍》對《手機》,大陸開放對香港電影政策,香港、大陸電影,關係愈趨緊密,合作與競爭也益發熾熱,港片《金雞2》、《無間道3終極無間》、大陸片《手機》,3部大片引發中港兩地歲末年尾電影大話題,《金雞2》吳君如和眾嫖客男星怎麼玩?《無間道》主角人手一隻槍,打不打得過《手機》裡人手一隻機 話題持續加溫,票房節節高升。
  • 演員黃秋生公開指責鍾南山,誰給你的勇氣?網友:德不配位必遭殃
    而演員黃秋生前不久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條信息。 他在其中表示:這個科學家的觀點不科學,流於片面,沒有證據,所以大家都稱之為"武漢肺炎""中國肺炎"。稱這是在玩弄語言。還在最後說這是人格的問題。 這樣一番言論,誰看到都會腦袋充血吧。 不少網友直接開懟:你一個演員,什麼專業畢業的,在這裡滿口科學,笑死人了。 更有網友評價他是:德不配位。
  • 黃秋生上綜藝節目,李千娜曝粉絲很喜歡黃秋生,兩人一起體驗賽車
    美食交友實境節目《開著餐車交朋友》由「香港影帝」黃秋生、「瘋面仔」KID林柏升、「電眼男神」共同主持,攜手走遍臺灣尋找在地食材,透過美食結交圈內圈 外好友。鮮少參與外景節目錄影的李千那透露,自己是黃秋生的粉絲:「我很喜歡秋生哥,可以有機會見到偶像,就立馬答應。」個性酷帥的李千那遇見偶像黃秋生,也難得 展現自己小女孩的一面,在個人IG發布和3位主持人的合照,寫下「看到偶像真的會語無倫次,我完全不知道我今天說了什麼,從小就很愛看港片,今天看 到黃秋生大哥本人在我面前,我心裡超激動亢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