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熱播,小編追劇,職業習慣發現了很多買房賣房的「硬傷」。房金屋幫您一一指出來,以防上套。
跑道房——實力唬弄文藝女中年
10年沒賣出的跑道房,被房似錦裝修了一下,就擊中了看花了眼,二胎馬上要生的宮蓓蓓!
理想條件下,宮蓓蓓家兩個小孩,與老人共住,最好要有3間房,兩個衛生間,一個合適的儲物空間。
現實是,房似錦把房子隔成了三居,但隔出來的一間房不足10平米,給老大和公公居住實在太侷促;主臥也變成女主人與婆婆孩子同住的月子房;丈夫則被趕到了沒窗戶、沒廁所的過道房。
這不是改善住房條件,這是「喪偶式育兒」的打開方式。半夜孩子醒了,丈夫絕對「不用裝睡」。
閣樓改成的「觀星室」,一句「看星星」就擊中了文藝女中年——宮蓓蓓的詩和遠方。殊不知,閣樓冬冷夏熱不說,當二胎出生後,還會被各種玩具、雜物填滿。
最要命的是老公住的「過道房」,沒上下水,沒窗戶,和朱閃閃住的壁櫥有一拼。
而被改成孩子畫廊的過道,是公攤面積,且樓道裡還有消防設備,說明過道是不能被封閉的,如今變成畫廊,這麼明顯的消防隱患,消防部門肯定不答應。
所以,文藝女中年宮蓓蓓屬於典型的「激情消費」和「衝動消費」。
老二出生後:畫廊被消防叫停,閣樓變成雜物間,過道房變成壁櫥……到時候後悔想出手,可能還得等10年!
其實,不僅是魔都,帝都北京的奇葩戶型一點也不少。現在二手房小區中奇葩戶型就超過50種:刀把房、槍式房、小雞房、小狗房、蘋果房、鉗子房……
另外還有更奇葩的:明天第一城的「衝鋒鎗房」和革新南路的「馬桶房」等等。
如果說老房子戶型怪異很正常,但是在一些搶手的新房中,一些開發商為了多出房也會設計一些坑爹的戶型。
城建天壇府:11萬的房子戶型就像「鬧著玩兒」
位於二環邊的城建天壇府單價11萬起,但戶型就好像在「鬧著玩兒」:我左邊搞個刀把型、右邊搞個凹字型……刀把戶型根本做不到南北通透,更別說見「彩虹」了。凹戶型倒是南北通透,但進深過長,影響採光和通風。
北京書院: 巨型水龍頭賣11萬一平
北京書院的戶型也是瘦長條,簡直是水龍頭和俄羅斯方塊的翻版。
西城天鑄:你要什麼型號的槍,我給你造
而位於豐臺區的西城天鑄是香港地產商——恒基開發的,港式地產商不了解北京人的消費習慣,開發了一堆槍式戶型。
以上奇葩戶型因為存在設計缺欠,往往價格略低於正常戶型,但在未來居住以及售賣的時候往往很糟心。比如三環邊上的山水文園,朝陽公園邊上的朝陽園公寓就因為戶型差賣不上價。
北京也有兇宅 氣場強撿便宜的可以選擇
賣完跑道房,房似錦把自己租的兇宅賣給了專挑兇宅轉運的迷信老闆。
在北京,兇宅還是挺多的。比如天通苑有幾處,還有朝陽區的紫金豪庭,雙井富力城等也出過事兒,自然也不乏膽大不怕鬼的購房人。
但是很多兇宅,中介不會主動告訴你,如果媒體沒登過,或者時間久遠。他們更會選擇性忘記,但如果房價明顯低於市價,比如低個 30%以上 ,而且掛了幾年都沒賣出去,你可以問問是不是兇宅。如果你的氣場強大的無神論者,可以撿個漏。
地下二層的陽光房其實是——世茂深坑酒店
劇中房似錦客戶要求的地下二層的陽光房也有原型,只不過這不是商品房,而是一家五星級酒店。
酒店位於上海松江國家風景區佘山腳下的天馬山深坑內,地下縱深88米,還配有直升機停機坪、水下餐廳、主題樂園等等,是世茂房地產旗下的深坑酒店,現在由洲際集團管理運營,一晚上房費就要好幾千。
現在根本就不會出售,更不會專門把地下二層賣出去。劇裡說的,就為「颯」。
為賣房趕走鄰居,做法不可取
為了「颯」,為幫「985」搞定要求絕對安靜的客戶。門店全員出動幫鄰居孩子轉學,促使其搬家。
劇中安排的是圓滿結局,門店還收到了「蔡根花寶貝」送的錦旗。
但房金屋認為,這樣為開單而不擇手段的做法不可取,對於搬家的這一家人可以算是欺騙了。
孩子上的中威國際學校,類比北京的德威等國際學校,僅學費就要20-30萬一年,「蔡根花寶貝」一家又要搬家,又要交學費還要給孩子出國教育攢學費……孩子萬一又不適應呢?現在適應了,青春期又鬧事呢?
劇中的這一輪騷操作讓三個人開單,但對於買賣房產的人卻未必皆大歡喜。還是留個心眼,小心被套路。
上海老洋房VS北京的四合院 沒那麼好賣
劇中的一個小高潮是三個老洋房的買賣故事,房似錦更是三個月籤單了兩套老洋房,這實在是為「編劇」而太理想化了。
對標魔都的老洋房,拿下一套北京的四合院也是不少富人的執念。業內人士告訴你,想買四合院絕非易事,沒個一年兩年基本沒戲。
青幫大佬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善從京劇名伶孟小冬手裡繼承了一座北京四合院。70年代他回到北京想繼承,但沒想到四合院變成了大雜院,房管局說你可以收回,但是要和大雜院的住戶一家家的談,談到第一家要300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最新的消息,3月7日,杜維善在加拿大故去。四合院還是那個大雜院。
所以說,看劇很豐滿,現實根本不按劇情走。
魔都中介費真便宜!帝都費率2.7%
當然《安家》中除了奇葩故事外也有可取之處,比如提醒購房者找正規中介,買合規房源。劇中一位購房者被隔壁中介撬走,就是因為中介費便宜,只收1%,結果卻買到了查封的房子。
相較於上海的中介費在1-2%還算厚道,北京的鏈家等中介費全市統一要價是2.7%。收這麼高的中介費,能否像劇中那樣幫你收回小三房、找朋友墊資、幫孩子找學校、找小提琴老師呢?
呵呵!
電視劇是電視劇,生活還是那個骨幹的生活。
其實在買賣房產時,根據成交數額、難度等,中介費也是可以講價的,(比如老油條的3%的中介費),雖然幅度不大,但省一點是一點,房金屋只悄悄的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