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背痛10小時後身亡,家屬:「接診醫生過度診斷,拖延時間!」

2020-12-11 騰訊網

昨天晚上,有網友私信多巴胺,給了一篇新聞報導的連結。

仔細閱之後,讓多巴胺唏噓不已。

報導敘述了一個年輕患者從發病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2020年10月23日上午8時,家住甘肅省慶陽市的32歲患者寇某突發背痛、心慌、喘息、呼吸困難。

突發疾病後,家屬撥打了120,20分鐘後120趕到並將患者送往慶陽市人民醫院。

當天上午09:01分,患者寇某掛上了慶陽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號。

根據《今報傳媒》這篇文章描述,當時患者血壓極高,雙上肢血壓不一樣(具體沒有描述),醫生沒有用藥,做了普通CT、心電圖、心肌酶等檢查。

但是,《今報傳媒》在報導中緊接著又做了這樣的描述:「我兒子當時疼痛難忍,七尺漢子在醫院樓裡疼地哭嚎不止,醫生見狀就給打了一陣止疼針。」

文章中一邊說醫院沒有用藥,一邊又說醫生給打了一針止疼藥,而且沒有說明具體的時間節點,有描述不嚴謹之嫌。

根據《今報傳媒》這篇題為《年輕小夥疼痛中煎熬10小時轉院途中身亡,家屬:就醫時醫生下班無法檢查,病情不確定開不了轉院手續》的描述,在接診之初,醫生便考慮到患者可能身患主動脈夾層,因為家屬看見醫生在開具的單子上已經下了診斷:主動脈夾層?

家屬見狀後,詢問醫生,並且得到了慶陽市人民醫院不能診治主動脈夾層的答覆,但是家屬要求轉院卻又被拒絕了,理由是沒有診斷明確。

注意,以上都是來自《今報傳媒》文章的描述,而其文章中只是患者單方面的敘述,並沒有院方的聲音。而且報導中明確提及了:「主治醫生吳欣稱,病沒查清不能轉院。」

當天9時28分24秒,放射科已經出具了報告,未見明顯異常。報導中稱:「吳欣醫生排除了主動脈夾層,讓等心肌酶結果。」

家屬焦急萬分,醫生讓等心肌酶、血尿澱粉酶檢查結果。

當天上午10時多,吳欣醫生給患者安排了住院,住院單上診斷為:急性胰腺炎?

患者住院後,病房醫生接診後考慮急性胰腺炎可能性不大,又請心內科會診,依然考慮主動脈夾層,又讓患者返回急診。

當天上午11時多,吳欣醫生又開了胸片等檢查。

下午一點多,會診醫生依舊考慮狀動脈夾層。

醫生開了增強CT,但「家屬繳費後醫院做加強CT的人下班了,說下午2時30分才上班。」

家屬再次要求轉院,「吳欣稱,病情不確定開不了轉院手續。」

下午2時30分後,加強CT結果顯示主動脈夾層。

下午臨近4時,患者離開慶陽市人民醫院。

19時04分,患者距離西京醫院還有不到20分鐘路程的時候,患者病情進展,突發意識不清。120就近將患者送往了西安市中心醫院,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後宣布臨床死亡。

簡單地說,就是:一位32歲的男性患者突發背痛,被送進當地醫院治療,檢查後診斷主動脈夾層,後在轉院途中死亡。

現在家屬的訴求有兩點:一是接診醫生過度檢查,而且因為檢查而耽誤了時間。二是對沒有診斷明確便不能開轉院手續存有疑義。

首先,大家要知道主動脈夾層這個病有多麼的兇險。

這個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話,24小時死亡率在50%到70%之間,而且每耽誤救治一小時,死亡率增加1%。

換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一旦患上了這個病,隨時都可能死亡,就算是身在有救治條件的醫院,醫生也不能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大家對數據不敏感,舉個多巴胺親身經歷的事情來說明一下。

幾年前的一個冬天,凌晨一點多鐘的時候。

有一位五十歲左右的男性患者,突然自己一個人闖進了急診室。他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悄無聲息,用手捂著自己的胸口,踉踉蹌蹌跑進了急診中心。

趕緊將患者附近急診搶救室,監測生命體徵。

對於這樣劇烈胸痛的患者來說,是需要常規測量雙上肢血壓的,而患者的雙上肢血壓差別非常明顯,心率很快。

原來患者只是一名駕車路過本地的外地人,突發胸背痛後自己選擇就近下了高速,並且駕車來到醫院,並且自己來到了急診中心。

躺在病床上的患者開始煩躁不安起來,甚至已經不能夠正常交流了,更加不能提供自己的病史信息和家屬的聯繫信息了。

怎麼辦?

自然是救人要緊,開通綠色通道,該檢查檢查,該搶救搶救,該匯報匯報,該報警報警。

總而言之,人命關天。

事實上,對於急診醫生來說,面對這樣的患者,首先要考慮的便是主動脈夾層,醫生大腦中下意識考慮到的也便是主動脈夾層,其次便是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常見可導致患者劇烈胸痛的疾病。

鎮痛後,除了抽血化驗、心電圖等常規檢查之外,立刻安排了胸部CT和主動脈CTA檢查。

從接診病人到完成主動脈CTA沒有超過十分鐘,而檢查結果也清晰現實為A型主動脈夾層。

鎮痛後,又立刻予以控制血壓、控制心率等對症治療。

可惜的是,在距離患者來到醫院不到20分後,就在會診醫生正在查看患者的影像資料時,患者突發意識喪失了,進而心跳呼吸停止了。

最終,患者不可避免的死亡了。

多巴胺舉出這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一旦發生主動脈夾層,便意味著大半個身子已經踏進了鬼門關,時刻都有性命之憂。

其次,關於患者寇某的不幸遭遇。

從《今報傳媒》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患者09:01掛上號,09:28醫院便出具了CT檢查報告,可見一定是高度重視了患者寇某的病情,否則不可能在27分鐘內便完成了接診、檢查、出具報告單。

而接診醫生又為寇某完善心電圖、心肌酶等檢查,也完全符合診療常規,也是完全必要的,因為在當時看來,這時一位胸背痛查因的患者,不僅要考慮主動脈夾層,急性心肌梗死等常見病也時必須要鑑別的。

至於文章中先是描述醫院沒有給用藥,後又說打了一針止疼藥的段落,大家有意見可以保留,因為報導中沒有給出時間節點,醫院方面也沒有回覆細節。

當時,不管怎麼說,對於這樣劇烈胸背痛的患者,尤其是高度考慮主動脈夾層、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及時鎮痛治療至關重要。

事情的重點是在CT平掃結果出來以後:當天上午10點多鐘以後,吳欣醫生給患者安排了住院,住院單上診斷為:急性胰腺炎?

那麼問題來了!

患者要等的心肌酶、血尿澱粉酶結果如何?既然要考慮急性胰腺炎,那麼有沒有完善腹部CT或者超聲檢查?為什麼要考慮急性胰腺炎?

在患者住院之前,急診醫生有沒有安排相關科室會診?是直接收住了病房,還是經過專科醫生同意後收住進了病房?

多巴胺提出這個問題的意圖是什麼?

就是說這是一位高度考慮主動脈夾層的患者,而且慶陽市人民醫院又沒有治療主動脈夾層的能力,那麼是誰僅在CT平掃沒有發現問題後,便不在考慮主動脈夾層了,甚至沒有考慮到立刻複查增強CT而是安排住院了?

患者來到病房後,病房醫生又安排了會診,並且依舊高度考慮主動脈夾層,但是,病房醫生卻又讓患者返回了急診?

這樣一波操作,讓人有些看不懂!

病房醫生為什麼讓這位已經辦理住院的病人再度返回急診?難道病房便不能安排增強CT等檢查?病房醫生在會診後,為什麼沒有提出患者可以轉診到其它醫院進一步治療的選擇?

在病人來回奔波於病房和急診的時候,患者的生還機率便在下降了!

讓人更加看不懂的是:患者寇某從病房返回急診後,急診醫生又為患者安排了檢查,檢查了那些呢?

根據《今報傳媒》描述,急診醫生又安排患者做了胸片、腹部血流B超等檢查。

既然患者剛入院時已經完善了CT平掃,並且沒有發現明顯異常,那麼又何必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做胸片呢?

就算是要做檢查,也應該是安排增加CT、主動脈CTA、心臟超聲等檢查。

當然,這些只是媒體從業者們的報導,不見得是事實,我們可以等待院方進一步來說明。

患者在疼痛中熬到了中午一點多鐘,急診醫生倒是安排了增強CT。但是醫院做加強CT的人下班了,說下午2時30分才上班。

有些醫院可能因為人力資源的問題,會存在休息時間不做增強CT的情況,畢竟增強CT檢查又發生藥物過敏等突發事件的可能。

但是,這並不包括急診病人,尤其是那些生命體徵不穩定需要搶救的病人。

我不知道慶陽市人民醫院有沒有胸痛中心,當時對於寇某這樣高度考慮主動脈夾層的病人來說,第一時間完善增加CT/主動脈CTA檢查是至關重要的,不存在沒有人上班的問題,就算是沒有人值班,也應該通過總值班,立刻喊人來加班。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沒有人來上班,也應該充分告知家屬,讓家屬有第一時間轉診的機會,而不是在眼睜睜的浪費寶貴的時間。

總而言之,讓一位高度考慮主動脈夾層的病人長時間等待上班後才做增強CT,是存在大問題的。

下午兩點半,增強CT提示主動脈夾層。

當時患者卻在臨近16時才離開醫院,這期間將近90分鐘從的寶貴時間裡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因為家屬在安排事宜而錯過了時間,還是依舊在為開具轉診手續而消磨時間?這期間患者寇某又得到了那些治療?鎮痛到位沒有?血壓控制了沒有?心率控制了沒有?

這些都是疑問。

第三點,關於轉診。

多巴胺在網絡上查詢了慶陽市人民醫院的官方網站,在其科室介紹中發現,確實沒有血管介入科。

但是,卻有心胸外科。

當然,從《今報傳媒》的報導中,也沒有看出患者寇某到底是A型主動脈夾層,還是B型主動脈夾層,心胸外科有沒有會診,能不能解決寇某的問題。

但是,在患者寇某來到醫院後,不僅是首診的急診科醫生,還是病房專科醫生,還是數度會診的醫生們,都高度考慮到了主動脈夾層的可能性。

然而,患者卻在來到醫院超過五個小時後才得以完善增強CT?

不要用等其它檢查結果來解釋這個問題,因為急診心肌酶、急診血尿澱粉酶、DD二聚體等這些檢查最快幾十分鐘就可以有了結果。

《今報傳媒》中沒有提及,但是多巴胺和大家都想知道一點:先後接診的醫生們,有沒有告訴過家屬這個病隨時會死亡,家屬當時有沒有過因為費用的問題或者對病情理解差異的問題而猶豫耽誤了時間?診斷明確後,為何又耽誤了將近90分鐘的寶貴之間?

在家屬提出要求轉院時,接診醫生為何拒絕了?難道真的存在診斷不明確便不能轉診這一說法?

換句話說,生活中疑難雜症有很多,慶陽市人民醫院不能確診的疾病肯定也有很多,難道這些不能確診的病人就一定要被困在當地,而不能前往其它醫院診治了?

換一種最世俗的看法,這樣一位被高度考慮主動脈夾層,隨時都會死亡的高危患者,醫生明明知道自家醫院處理不了主動脈夾層,而且家屬積極救治意願強烈,甚至已經明顯對醫院醫生不在信任,為什麼不儘早脫手,給病人更多的機會,降低自己的風險,而要將病人握在自己手裡呢?

再用最現實的話來說,既然考慮到了這種風險,家屬又有轉院的意願,接診醫生盡到告知義務即可,該籤字籤字,該拍照拍照,哪怕患者在轉院途中出現意外,那也是患者和家屬自己的選擇,也沒有什麼話好說。

可是,接診醫生卻選擇自己來承擔風險了,也讓患者沒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前往有救治條件的醫院了。

所以,多巴胺想問的是:沒有確診便不能轉診這一說法,真的合理嗎?在面對這樣病情危重,自己卻又沒有救治條件的病人時,是否應該靈活掌握?

第四,還有一些嘮叨。

作為一名急診醫生,多巴胺見了很多這樣的病人。

不僅是上文那位路過本地卻因為突發主動脈夾層而死亡的病人,還有入院不到三分鐘哭嚎著要求打止疼針卻突然死亡的病人,也有劇烈腹痛堅持認為是腎絞痛最終被確診主動脈夾層的小夥子等等。

有些病人,有些病,我們是救不了,甚至在接診之初就知道病人的結局。

但是,在面對這些病人的時候,我們盡力了嗎?尤其是病人有著求生欲,家屬還沒有放棄的時候,該做的我們都做了嗎?

不要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也不要用道德來綁架,多巴胺要說的就是最普通最世俗的東西。

該插的管子插了沒有,該用的藥用了沒有?

你做了該做的事情,就算是病人最終死亡了,你心中也無愧。

你按原則來辦事,該溝通溝通,該匯報匯報,該籤字籤字,以病人的生命安全為首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算發生了糾紛,打了官司,也沒有什麼可懼怕的。

多巴胺常常會遇見一些從其它醫院轉診過來的病人,對此也深有體會,甚至自己也有過糾紛。

我們怕的不是醫療技術的局限性,不是不能確診的疾病,更不是生命的脆弱,而是我們被一些制度性的東西束縛,而是在系統性面前丟失了機會和尊嚴。

《今報傳媒》這篇文章更多的採用了患者家屬提供的信息,而缺乏院方的聲音。

所以,更多的細節或真相尚有待追究,多巴胺將持續關注。

總而言之一句話:患者寇某因為突發主動脈夾層,無論在哪家醫院都可能最終死亡,但是在死神奪走他的生命之前,我們盡力了沒有?

醫法在線

(關注醫療,關注法律,關注醫法在線!)

相關焦點

  • 患者背痛10小時後身亡,家屬:接診醫生過度診斷,拖延時間!
    根據《今報傳媒》這篇題為《年輕小夥疼痛中煎熬10小時轉院途中身亡,家屬:就醫時醫生下班無法檢查,病情不確定開不了轉院手續》的描述,在接診之初,醫生便考慮到患者可能身患主動脈夾層,因為家屬看見醫生在開具的單子上已經下了診斷:主動脈夾層?
  • 老人感冒醫院輸液時身亡是怎麼回事 院方:疑心源性猝死
    1月12日,一名67歲老人在華陰市人民醫院輸液時出現不適後不治身亡。無獨有偶,2017年12月2日,一名9歲男孩也在該院輸液時突然不適後身亡。家屬:只是治感冒人卻沒了  1月29日,華陰市民馬先生介紹,母親突然身故讓他無法接受。
  • 面對1例30歲急性胸痛患者,基層醫生如何接診?|胸痛|運動|心肌梗死|...
    案例介紹1例30歲男性患者,主訴「間斷胸痛半個月,加重3小時」,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吸菸史10年。職業為個體職員。面對此患者,醫生如何接診?需要詢問哪些病史來確定疾病診斷?主要問診內容①  起病情況與患病時間。
  • 男子喉嚨腫痛不當回事,結果幾小時後不治身亡!這種「嗓子疼」要當心!
    40歲男患者認為醫生小題大作自己開車來杭路上不治身亡讓人遺憾的是,從當地醫院到杭州,就這麼短短的一小時路程,秦先生卻走了一條「不歸路」。其實當地醫生的診斷並沒有錯,是秦先生自己耽誤了自己啊。」女患者手術前非要等家屬來籤字醫生手術刀切下去時血已經變黑色了前段時間,
  • 雲南教師嗓子痛就診後死亡:家屬認為系藥物過敏,多部門介入
    這天下午,張建寧因為頭痛、嗓子痛、全身無力到寧蒗人和醫院就診,被醫生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在注射生理鹽水和清開靈後出現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等情況,後經搶救無效身亡。人和醫院已暫停營業患者輸液後出現不良反應,搶救無效身亡張建寧今年56歲,系寧蒗縣第一中學名譽校長,同時擔任該校語文教師。
  • 雲南教師嗓子痛醫院就診後死亡,家屬質疑清開靈過敏,當地多部門介入
    這天下午,張建寧因為頭痛、嗓子痛、全身無力到寧蒗人和醫院就診,被醫生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在注射生理鹽水和清開靈後出現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等情況,後經搶救無效身亡。↑人和醫院已暫停營業患者輸液後出現不良反應,搶救無效身亡張建寧今年56歲,系寧蒗縣第一中學名譽校長,同時擔任該校語文教師。
  • 吉林女子吃醫生自製中藥丸後中毒身亡,檢方決定對醫生不起訴
    吉林省白山市女子陳雷紅因為背痛,服用了吉林某醫院副院長韓某自製的中藥藥丸,後烏頭鹼中毒,搶救無效死亡。白山市撫松縣公安局偵查認定,韓某製藥時未經了解藥物所含毒性,因為疏忽大意導致陳雷紅服用後搶救無效死亡,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
  • 菏澤牡丹區中醫醫院:杏林仁醫施妙手 患者家屬送錦旗
    一位患者家屬將一面寫著「妙手神刀醫百病,德藝雙馨傳四方」的錦旗送到了內科吳明永醫生的手裡,他激動地說:「我特別感謝吳醫生,謝謝你治好了我老母親的病,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這面錦旗是我們全家人的一片心意。」據了解,患者名叫鄧女士,今年95歲,12月4日,因急性心梗從市區其他醫院轉入區中醫醫院心內科。
  • 女醫生遭患者家屬惡意殺害,行兇者被批捕後,今日國家立法防「醫鬧」!
    01逝世12月24日早上6時許,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在正常診療中,遭到一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導致頸部嚴重損傷。事發後,民航總醫院第一時間組織全院力量進行搶救。同城醫院的相關專家也參與會診,全力救治。
  • 高級教師嗓子痛醫院就診,注射清開靈後死亡 家屬懷疑過敏
    醫生診斷根據張某的病歷顯示:患者接診的時間為2019年12月28日下午3點30分。患者主訴:「頭痛、全身痛、咽痛、咳嗽」醫生初步診斷意見為上呼吸道感染,並開具了0.9%生理鹽水2瓶,炎琥寧3支,清開靈3支,接診醫生為李某。
  • 七旬老人食用隔夜海鮮後腹瀉、發燒,被診斷為膿毒症
    據家屬透露,老人在發病前2天在家中進食隔夜海鮮,半小時後突然出現腹痛、腹瀉,發熱達到38.6℃,當時自行服用解熱鎮痛藥,體溫下降至37.9℃,但夜間體溫又升高至39℃,第二天早上仍維持39℃高燒,於是前往附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抗感染治療1天後,症狀仍然沒有緩解。「當時這名病人來醫院時,意識淡漠,情況很危急。」
  • 女子痔瘡手術9天後身亡 家屬:術後曾現腹痛嘔吐 醫生稱「正常現象」
    (原標題:女子痔瘡手術9天後身亡 家屬:術後曾現腹痛嘔吐 醫生稱「正常現象」)
  • 富陽醫生接診敘利亞女孩,不會講阿拉伯語怎麼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晟 通訊員 周曉露 王櫳羚對富陽醫生來說,在接診中遇到外國人,最難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如何攻克語言關。幾天前,富陽中醫骨傷醫院創傷科學術主任陳金洪就接診了一位敘利亞女孩,不會講阿拉伯語的他犯了難,但他的溝通方式最終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點讚。從紹興到杭州再到富陽Kinda,11歲,敘利亞人。 兩年前,父母帶著他們四姐弟來中國做生意,暫時在紹興安了家。
  • 持續高溫中暑患者猛增 青島3名熱射病人死亡
    確診患者已達10多例   接連幾日的高溫讓不少醫院的中暑患者猛增,市中心醫院一天就接診了20多例患者,患者多是老年人,由於不通風或者長時間沒降下溫來,導致出現中暑症狀。  「這幾天這麼多人中暑,真是沒大見過!」11日,市中心醫院急救中心主任尹作民說。市立醫院急診科主任張泉三也向記者表示了類似的感嘆。
  • 老人上肢痛進CCU是否過度治療 醫院公布調查結果澄清
    他質疑醫院過度治療,希望給出一個合理的說法。南都記者聯繫龍華區人民醫院採訪後,醫院回應第一時間調查清楚後,立即邀請劉先生到醫院面談,並拿出教科書解釋,最後雙方達成一致。院方稱:從整個診治過程來看不存在違規操作及過度醫療問題;問題主要出在溝通上,雙方理解存在偏差。劉先生表示不再追究。
  • 金龍泉創始人術後腦死亡,醫院回應患者家屬諸多質疑
    手術多日之後,11月10日,李大紅被宣布腦死亡。 博鰲超級醫院11月27日發布《關於患者李大紅先生醫治有關情況的說明》(下簡稱說明)。說明稱,患者李大紅因「雙耳聽力下降1年8個月」於2019年9月和2020年8月先後在北京301醫院檢查和住院,初步診斷為右側聽神經瘤和雙耳感音神經性耳聾。
  • 上蔡縣仁愛醫院被投訴,稱其因診治不當致患者入院不到15小時死亡
    反映請求:請求主管領導百忙中關注:上蔡縣仁愛醫院草菅人命無視患者生命,對患者病情錯診誤診沒有進行及時有效救治致使我丈夫王超峰(上蔡縣西洪鄉扁擔王村八組)進院不到15個小時死亡的事實;依法對該院當事主治醫生張江濤及院領導進行查處,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依法依規對死者進行合理善後處理,並對死者家屬進行相應賠償。
  • 患者家屬說:除了送錦旗,我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式表達謝意了……
    患者家屬與北大醫院密雲院區高巍醫生合影留念在急診科,移動病床進進出出,依舊是人頭攢動,醫護人員剛剛結束了不眠的一夜,手裡還有忙不完的活。70歲的韓某是11月1日前來就診的,他平時身體健壯,前一日騎車摔傷後,自覺胸痛無大礙,在家堅持了一宿。誰知第二天病情就有所加重,到醫院就診時已疼痛難忍。
  • 高齡患者「褥瘡致死」索賠78萬餘,法院硬核判決後引發醫者深思
    2)醫療管理混亂,無統一治療方案告知家屬; 3)治療過程混亂; 4)監護不到位; 2.重要手術治療前未與家屬溝通,過度用藥,過度搶救 1)胸穿術術前未告知家屬; 2)高鉀血症為醫方輸液導致
  • 病人被剖開腹腔苦等醫生5小時身亡(組圖)
    ■雲臺鎮衛生院醫生發現無力完成手術後向兩家醫院求助 ■患者術後兩天可能因感染性休剋死亡,家屬索賠20萬元 之前,他因肚子痛到該衛生院檢查,主刀醫生在打開其腹腔後發現是腸穿孔,但手術需要上級醫院長壽區人民醫院的醫生才有能力實施。於是黃在病床上等待了近5個小時,才等到墊江縣人民醫院的醫生趕來。兩天後,黃死亡。死者家屬認為患者的死亡是由醫院不負責造成的,要其承擔全部責任。昨日下午6時,經過多次協商,醫患雙方達成一致,雲臺鎮衛生院一次性賠償死者家屬13萬元,以了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