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七年,在線音樂的變與不變

2020-12-1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網易雲音樂的7年,也是在線音樂不斷推翻重建的7年。

時間可真快,一轉眼網易雲音樂都7周年了。

4月23日,網易雲音樂通過7周年內部信全新發布了 「傳遞音樂美好力量」的企業使命。同時內部信披露,網易雲音樂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數已超16萬,在過去4個多月裡增加了6萬,取得爆發式增長,持續位居行業第一。

作為一個還算資深的音樂愛好者,在註冊雲村的2541天裡,我一共收聽了9161首歌,收穫了很多打動我的歌曲,也與很多素不相識的有趣靈魂在評論區相遇。

從行業發展看,過去的7年裡,國內音樂產業的變化用「天翻地覆」一詞來形容都不為過,無論是用戶消費習慣、音樂人生存境況還是音樂版權合作、行業競爭格局,都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面貌。

甚至可以說,網易雲音樂的7年,也是在線音樂不斷推翻重建的7年。

01 用戶使用習慣:從純粹「聽」音樂到更多可能

在數位技術重構音樂產業的初期,百度MP3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服務用戶提供免費的搜索、視聽和下載等功能。在PC時代和移動互聯早期,音樂產品大多停留以純粹的播放工具形式存在,這個階段也誕生了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蝦米音樂等音樂產品。

轉折點發生在2013年。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13年年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21億,超過7.16億的PC個人網民規模,中國真正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同年4月,網易雲音樂正式上線,剛好趕上了這一波時代紅利。

大量娛樂、遊戲、視聽等移動應用湧入日常生活,交互性、便攜性、集成性等新的媒介體驗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內容消費習慣,信息過載、碎片化等問題也隨之而來。以前是大家找歌聽,現在怎麼讓一首歌被聽到反倒成了難題,這是網際網路音樂產品的痛點,也是機會。

一般來說,創始人的氣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氣質,而網易CEO丁磊的音樂情懷也奠定了網易雲音樂的調性。

關於產品細節打磨,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網易雲音樂的播放界面用的是黑膠唱片,而光是針對黑膠唱片轉速應該是多少這個問題,團隊反覆調試了20多遍,才選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2014年,雲村開發組陸續入駐雲村,通過這些開發者帳號收集並認真回復用戶的每一條反饋和建議,幫助平臺更好地理解產品和用戶,持續優化產品體驗的細節,堪稱雲村「全民客服」。

內部信中提到,網易雲音樂未來要著力做三件事,除了和用戶做朋友、服務好音樂人,第三件事就是要求團隊的每個同事都要熱愛音樂。

正是基於這群人對音樂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將用戶如何發現分享音樂、音樂人如何傳播創收的需求洞察轉化成相應的產品策略和創新,才有了歌單、樂評、個性化推薦、Mlog等系列產品創新。

而雲村獨特的點讚、評論、分享「三連文化」,也重建了聽歌的儀式感,在因為聽到好音樂而激動,或者看到音樂背後的平行人生而感動的時刻,音樂的美好力量是如此真實。

如今看來,這些引領行業的創新早已深刻影響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音樂產品,歌單、評論等功能也逐漸成為了各平臺的標配,999+樂評已經成為評價一首歌是否熱門的重要標準。

不誇張地說,現在打開每個音樂APP,或多或少都有網易雲音樂的影子。而從純粹「聽」音樂到更多可能,背後既是用戶消費習慣的變遷,也是平臺對於用戶需求的滿足與引導。

02 音樂人生存境況:從無人問津到各方爭搶

談到音樂產業,「音樂工業力下沉」越來越被頻繁提及。在傳統唱片業被數位技術擊垮的同時,新音樂內容的供給方也從唱片公司轉移到了獨立音樂人。

相比於唱片時代一年幾千首歌的產量,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年幾百萬首甚至千萬首的產量無疑是爆炸式的。但新問題隨之而來,如今一首歌被大眾發現的成本更高了,音樂本身的價值也被稀釋,音樂人的處境並不樂觀。

2016年,網易雲音樂發布的《中國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顯示,超68%的音樂人,在音樂上獲得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月音樂收入在1萬以上的音樂人,佔比才不到5%。而為了作品能夠被最大程度的傳播,有近67.5%的調查者願意作品被免費試聽和下載。換句話說,傳播和收入兩大難題,成為音樂人的最大痛點。

隨著國內在線音樂領域的正版化,以及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兩強格局的形成,存量版塊格局已經既定,以獨立音樂人為代表的原創群體也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

據音樂先聲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為代表的音樂平臺,摩登天空為代表的唱片公司、全民k歌為代表的K歌平臺、快手、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新浪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平臺等,紛紛加入了音樂人扶持的領域。

從綜藝市場來看,面對無歌可唱、模式疲勞等問題,音樂綜藝也將目光投向了懂創作的唱作人,出現了《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等原創音樂綜藝,音樂人成為各個平臺爭搶的對象。

創收方式上,早期,音樂人能夠通過版權大量獲益的只佔極少數,更多是依賴演出、周邊產品等獲得收入。隨著音樂人扶持計劃的深入和市場環境的變化,音樂人的收入狀況也得到了改善,收入方式也更加豐富。

2016年,網易雲音樂就率先推出了大規模的音樂人扶持計劃「石頭計劃」,其中包括推廣計劃、原創歌曲徵集計劃、演出計劃、讚賞計劃等七大子計劃,為音樂人提供全方位體系化的扶持。

2018年,網易雲音樂推出雲梯計劃,為音樂人提供更多創收途徑,引起一陣行業風潮。後續,比如騰訊音樂人在去年12月推出了「億元激勵」計劃,通過「激勵金」來幫助符合條件的音樂人等。

今年1月,網易雲音樂在此前「雲梯計劃」的基礎上,再度升級推出內容創作者扶持計劃「雲梯計劃2020」,通過音樂人點播分成、會員包分成、廣告分成、音樂人資源推廣、原創內容激勵、自助數字專輯售賣等一系列創新功能和機制,儘可能避免「倖存者偏差」。

值得一提的是,網易雲音樂還出臺了 「新聲音量計劃」、「星辰集·詞曲創作大賽」、「硬地圍爐夜」、「硬地原創音樂榜」等不同維度的扶持舉措,在解決音樂人的創作、傳播、創收上更加精細化。

數據顯示,「石頭計劃」發起3年來,網易雲音樂上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收入增長了31倍,音樂人作品總播放量增長13倍。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網易雲音樂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數超過16萬,遙遙領先行業其他平臺。

而為了減少疫情對線下音樂演出的影響,唱片公司、音樂廠牌、音樂人也紛紛向線上拓展,且取得了不錯的反饋。

以「雲村臥室音樂節」為例,數據顯示,今年2月85組音樂人參加的在線「雲演出」中,LOOK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1600萬,截至目前參加的音樂人超過5000組,且已經有了商業化的嘗試。這也說明,即使疫情過去,音樂人直播也有可能做成一個長期項目,成為線下演出產業的有效補充。

03 版權合作模式:從獨家授權到開放共贏

回顧過去7年來音樂產業的最大變化,繞不開的必然是版權話題。可以說,中國音樂產業的快速復甦,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2015年「最嚴版權令」的發布。

據當時國家版權局的統計,16家服務商共下線了220多萬首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與此同時,音樂分享網站SongTaste等小型音樂網站、APP被迫下線或停服,曾在新三板掛牌的多米音樂也於2018年3月停服。

政策推動下,國內迅速解決了長期以來的盜版問題,也為後來音樂產業的商業化探索提供了可能,但獨家版權競爭問題也愈演愈烈。最終,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2018年2月9日,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娛達成版權互授合作,兩大音樂平臺99%獨家音樂版權的互授合作,也將在線音樂產業帶入比拼產品和服務能力的下半場。

目前,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兩大巨頭的版權數量級相當,都在超3000萬首的階段,但在頭部版權的競爭上,仍時有交手。

從版權運營來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更加「高舉高打」,一邊與騰訊集團參與收購環球音樂10%股權,與版權方形成深度綁定;另一邊,則通過投資《明日之子3》等音樂綜藝,並與《天賜的聲音》《樂隊的夏天》等熱門綜藝達成獨家合作,以獨家形式構築了自己的版權護城河。

而網易雲音樂也加速了在版權領域的布局。以今年為例,網易雲音樂不僅與吉卜力工作室、傑尼斯事務所等達成合作,在日本音樂領域繼續鞏固優勢,同時也在華語流行和綜藝版權方面多有斬獲,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拿下《歌手·當打之年》《我們的樂隊》《中國新說唱2020》等頭部音綜版權,不斷擴大自己的版權合作地圖。

在良好的社區氛圍下,網易雲音樂聚集了搖滾、民謠、歐美、日音、說唱、電子等多個圈層的樂迷和音樂人,而用戶在創作歌單、樂評、Mlog等UGC內容時,既繁榮了原有的社區生態,同時也反哺到存量音樂內容本身,形成了從創作、傳播到消費的良性循環,無論是頭部經典IP,還是長尾寶藏音樂,總能在雲村收穫共鳴、提升價值。這也使得網易雲音樂在版權合作模式更傾向於資源共享,比如滾石、華研都進行了行業轉授共享,著力於從強化社區氛圍來提升核心競爭力。

各平臺在版權運營策略、用戶屬性、平臺調性上的不同,也影響了版權方的版權合作模式。

對於版權方來說,篩選合作方的標準也從早期的版權價格之外,逐步轉變為考量平臺方能為版權帶來的價值,即如何將經典音樂煥新,產生更多的傳播價值和品牌溢價。在合作模式上也從基礎的版權合作擴展到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產業上下遊,形式更加多元化,從一手的版權買賣變成了長期的價值增值,更加開放共贏。

不過,當下的音樂版權仍然在一定程度呈現出撕裂狀態,用戶起碼需要兩個APP才能基本滿足的聽歌需求。從全球音樂產業的發展來看,在線音樂的終局並不在於獨家版權的爭奪,而是以產品、服務創新去重建音樂人、用戶和音樂平臺共贏的全新商業模式。

希望在線音樂產業的下一個7年,我們可以不必切換幾個音樂APP間找歌、聽歌,音樂人可以靠音樂體面地掙錢,音樂平臺也能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成功。

作者:範志輝。

本文由 @音樂先聲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QQ音樂、網易雲音樂|版權向左、社交向右
    如果我們只如初見,我們真的可以好好聊聊音樂;如果我們只如初見,你態度鋒芒,我熱誠滿滿,在音樂面前,我們本應快樂並行,笑語歡歌。可是,我在捍衛正版的道路上不懈登攀,初心未改、虔誠不變;你卻在盜版的迷途上越走越遠,執迷不悟、積重難返,故人心,奈何變?
  • 淺析移動音樂競品: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5)音樂社交功能網易雲音樂主打的核心要素之一。音樂社交這一要素體現在網易雲音樂的方方面面,在用戶享受好音樂的同時,讓用戶之間產生各種交流與互動,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網易雲音樂由此成為了一個移動音樂社交平臺,讓音樂應用有了新玩法。網易雲音樂的音樂社交功能,主要體現在動態、附近和好友三個子模塊,以及私信、樂評、歌單、電臺等帶有社交元素的功能。
  • 在線音樂類APP分析——網易雲音樂的進階之路
    在線音樂收聽和下載是對基本需求最好的滿足,再也不用把手機連接到電腦,從電腦下載好音樂再傳輸到手機了。當然,最初的時候,2G網速有限,費用又高,基本還是通過電腦傳輸。直到3G、4G、WIFI普及後,用戶有了便捷的上網環境,在線音樂才有了施展的空間。由於之前在PC端養成的習慣,手機音樂播放器用戶還是會選擇熟悉的QQ音樂、酷狗、酷我。
  • 魚丁糸首場在線演唱會七夕開唱 網易雲音樂賦能在線演出
    8月25日,由網易雲音樂獨家播出的蘇打綠分身樂團魚丁糸「FOLLOW ME演唱會」出道LIVE一經上線就引發網友熱議。據了解,這是蘇打綠改名「魚丁糸」後重新出道的第一場演出。這是網易雲音樂在剛成功全面主導TFBOYS七周年演唱會,並打破付費在線觀看人數世界紀錄後的持續發力。
  • 網易雲音樂營收創新高,唱片公司迎上市潮,在線音樂增長拐點將至?
    會員收入翻番,網易雲音樂靠的是什麼?一般來說,國內在線音樂平臺的營收主要由付費業務(會員與數字專輯)、廣告和音樂直播等版塊構成。而據網易財報顯示,在付費會員、數字專輯、直播等的帶動下,網易雲音樂第四季度收入快速增長。
  • 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們的音樂社區暗戰
    配圖來自Canva近年來,為了增強平臺的用戶粘性,在線音樂平臺紛紛打造自己的音樂社區。網易雲音樂:雲圈取勝從以動態和評論互動為主的同好交流圈子來看,網易雲音樂平臺表現出的用戶粘性最強。網易雲音樂由於在音樂社交領域出發更早,通過熱評出圈,所以其打造的社交圈子對用戶有更好的把握,也有更強的吸引力。
  • 酷狗音樂、QQ音樂、網易雲音樂產品體驗&競品分析
    相比之下,網易雲音樂在2013年才以移動端為起點正式上線,但是網易雲以社交為突破點,至2015年7月,網雲音樂宣布其用戶數突破1億。2.用戶市場整體趨勢版權管理力度還將不斷加強現階段從音樂版權資源看,中國新音樂集團(QQ、酷狗、酷我)的版權音樂在整體版權音樂中佔比均達到90%以上,網易雲音樂的版權音樂歌曲量佔整體版權音樂的70%左右,阿里音樂的版權音樂歌曲量在整體版權音樂中的比例低於20%。
  • 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是網易官方發布的一款口碑爆棚的音樂播放器。網易雲音樂電腦版是專注於發現與分享的音樂產品。網易雲音樂電腦版依託豐富的歌單,大牌明星,原創專業音樂人,精準的個性化音樂推薦,社交等功能,為用戶打造高品質的音樂享受。本站提供網易雲音樂下載。
  • 從千千靜聽到網易雲,在線音樂20年沉浮錄
    如果從百度mp3上線算起,網際網路音樂群雄紛爭已近二十載。這二十年裡,巨頭更迭,資本關注,網際網路音樂宛如換了一方天地。從百度MP3到網易雲音樂音樂在線傳播技術沒有誕生之前,磁帶和CD作為音樂的主要載體曾風靡一時,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MP3壓縮技術的誕生,使得音樂在線傳播成為可能。
  • 網易雲音樂與瑞幸咖啡合作 推出音樂主題咖啡店
    對網易雲音樂來說,與瑞幸咖啡的合作是從線上到線下生活場景的自然融合,這也是網易雲音樂IP授權合作對線下場景的賦能,讓音樂滲透到更多場景,在商業化創新中拓展新空間。「楽島」音樂主題咖啡店只是網易雲音樂近年來在跨界合作中畫下的其中一筆。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4月,網易雲音樂與亞朵輕居開設「睡音樂」主題酒店,當時引發了不小的關注。隨後在2018年9月,網易雲音樂聯合悅詩風吟進行跨界聯動。
  • 網易雲音樂5.0上線背後,音樂+視頻成大勢所趨
    5.0版本,升級視頻功能後,問到一個資深雲音樂用戶對網易雲音樂上線已經一年的視頻功能什麼看法時,他給出的回答。他告訴小編,對於他來說,網易雲音樂現在已經不單單是一個聽歌軟體了,而是佔領了他上下班途中、獨自吃飯時、晚上睡覺前所有零碎時間的重要平臺。他喜歡音樂,而網易雲音樂的視頻功能恰好為他聚集了各色有趣的音樂視頻,因此,網易雲音樂不僅是可以「聽」的音樂平臺,也是可以「看」的音樂平臺。
  • 網易雲音樂戰略合作太合獨立音樂聯合體,深耕獨立音樂生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磊磊)6月19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太合音樂集團發起的獨立音樂聯合體Indie Works(以下簡稱Indie Works )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自製節目、音樂節、Livehouse巡演、音樂直播等領域開展更多密切地探討與合作
  • 連籤華納、少城時代,網易雲音樂會在版權市場逆襲騰訊嗎?
    文|數娛夢工廠  楊 雪編輯|蟹老闆在接連拿下華納音樂、少城時代的版權後,人們發現,成立七年的網易對音樂的那份熱忱並沒有因時間而減退,七年之癢的寡淡和無味或許並不會發生在這家雲音樂平臺的身上。5月15日下午,網易雲音樂最新宣布與少城時代達成版權合作,旗下藝人包括梁博、張碧晨等知名華語歌手。
  • 唱片公司怒指「網易雲音樂」侵權
    本網訊(記者 方圓)1月4日,南京極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博「極韻文化」發出維權聲明,斥責「網易雲音樂」侵犯其音樂版權,並表示將以法律手段追究其侵權責任。  「極韻文化」在聲明中說,網易公司未經其許可,也未向該公司支付費用,即在其旗下平臺「網易雲音樂」提供該公司擁有獨家版權的音樂作品,包括《我是我的情人》《你能聽見嗎》等歌曲的在線播放、下載,侵犯了其合法著作權和鄰接權。
  • 周杰倫音樂版權案一審宣判:網易雲音樂被判賠償騰訊音樂85萬元
    中國網科技11月5日訊 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公布騰訊音樂訴網易雲音樂侵權一案宣判結果。法院判決被告網易雲音樂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樂讀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賠償原告騰訊音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共計85萬元,另外,案件受理費46720元也由三被告承擔。
  • 網易雲音樂王縝:電音成僅次於流行的第二大音樂類型
    9月22日,在國際音樂峰會(IMS)和百威風暴電音節攜手舉辦的2017年IMS亞太峰會上,網易雲音樂國際業務總監王縝(Jessie Wang)圍繞2016—2017年度中國電音市場及網易雲音樂電音方面的發展,做了相關主題演講。
  • 在線音樂「命門」
    回想七年前,蝦米音樂「賣身」阿里,創始人王皓沒等來另一段鮮衣怒馬少年時,卻等來了明星高曉松、何炅和宋柯,以及蝦米音樂被邊緣化、自己主動轉崗釘釘。回想十四年前成立時,蝦米音樂有過高光時刻,「技術派」的王皓從美國網站爬來了音樂分類整理功能,在中國數位音樂的草莽歲月裡開出先河;後來這一功能又被網易雲音樂學到極致,取名「歌單」。
  • 網易雲音樂與BMG達成戰略合作,含艾薇兒小紅莓等音樂版權
    9月14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世界領先的音樂公司貝塔斯曼音樂集團(以下簡稱BMG)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音樂IP深度開發、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開展深層次、多樣化的合作,共同為中國音樂愛好者提供優質音樂內容。
  • 網易雲音樂發布14年中國移動音樂用戶行為報告
    網易雲音樂萬元以上月收入者高達25%在人群收入方面,網易雲音樂與其它音樂軟體呈現較明顯差異,網易雲音樂的使用者月收入明顯高於平均水平。聽歌高峰期:早7點、晚9點與大多數音頻節目一致,移動音樂應用在線人數從傍晚19:00開始攀升,到21:00升到峰值,熱度一直持續到23:00開始回落;白天時段則從早7:00開始明顯的在線人數提升,中午12:00-13:00期間出現小峰值。
  • 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QQ音樂:移動音樂APP競品分析
    由此看出,近一月內關注酷狗音樂的人群相對平均,分布在各區域沒有明顯熱區盲區,QQ音樂總體上佔據絕對的關注度,網易雲音樂在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與QQ音樂勢均力敵。億),網易雲音樂(0.1014億、0.0606億、0.1077億、0.11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