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佣金爭議背後:美團每單利潤不到2毛,騎手賺走超8成佣金

2020-12-19 鞭牛士

疫情期間,美團一直處在佣金輿論風波中,這也引發了業內對美團盈利模式的高度關注。

近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文對美團外賣提出書面交涉意見。對此,美團外賣方面做出回應並透露了部分真實數據: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5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此外,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真實的數字遠低於各種傳言和想像,平臺的絕大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位化建設中。

此前,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在採訪時表示:美團堅信長期主義,短期不賺錢但是構建了一個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這個配送網絡正在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配送萬物,而不僅僅是餐飲。

但是某些行業協會卻並不認帳,其實是看到財報數據後,簡單理解佣金就是平臺獲得收入,這給了那些指責美團靠疫情「吸血生存」的聲音提供數據支撐和推波助瀾的底氣。

那麼誰更可信?筆者嘗試從美團2019年財報中管窺到蛛絲馬跡。

配送服務非「標配」,實際佣金僅為4%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談到外賣佣金時都會有所誤解,外賣平臺佣金由三項資費組成,分別為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而美團基於此所獲收益,大部分都投入在了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位化建設三條業務線上。其中,「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主要指騎手成本,對應營收中「配送服務費」一項,佔到佣金收入超8成。

具體到美團外賣財報來看,佣金大頭主要是外賣,全年外賣佣金收入約496億元,但騎手成本持續增加,去年達到410億元,佔佣金收入超8成。

其實外賣配送服務並非平臺硬性規定,如果商家不選擇配送服務費而自行解決配送,幾乎所有商家佣金立刻可以減少到個位數,可能僅為4%左右。

那麼為何商家即使投訴也要選擇平臺配送服務呢?筆者認為關鍵原因是,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導致大多數中小商家沒有能力也無法把控客單量與騎手比例匹配度,畢竟人力成本相當高,並且疫情極大消減了商家自配送的安全信任度,自配送對商家而言並非明智之選。

而疫情期間美團則有近400萬名騎手,其中部分是兼職,既解決了商家配送問題又給部分人提供臨時就業崗位。有數據顯示,1月20日至3月29的兩個多月裡,美團平臺新註冊且已有收入的新增騎手達45.7萬人。通過計算可知,2019年美團平均每天支出騎手工資超過1億元。

此外,按照美團「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的說法,與2018年的12.6%相比,其實佣金率並沒有增長多少。從以上兩點,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果:「美團通過提高佣金比例來實現連續盈利」的說法,並不成立。

另外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佣金不等同於門店租金。無論何種情況下,原本歸屬於線下門店的租金、員工、水電等固定攤銷和成本都會存在,所以核算成本時,外賣業務應單獨計算。

況且外賣平臺的佣金是按業務量彈性增減,佣金的產生也是和配送服務聯繫在一起的彈性費用。商戶不營業、不在平臺上產生交易就不收取,有交易時收費則跟單量掛鈎。所以商戶不做外賣就沒有佣金支出。

日常情況下,外賣作為堂食的補充,僅僅是提升營業額的額外渠道之一,讓商家多一條腿走路。現如今特殊情況,外賣成為餐飲業主要營收來源,而要將平臺抽傭烙上「嗜商家之血生存」的標籤,恐怕有失偏頗。

另一方面,作為產業鏈的一環,外賣平臺也是疫情受害者,同樣損失慘重。疫情導致外賣業務單量和騎手數量驟降的情況下,固定成本沒有減少,同時為騎手採購防護裝備和為商戶提供扶持舉措,反而進一步增加了成本,這些因素導致每單成本急劇上升,平臺經營也面臨著諸多困難,美團財報預計外賣業務一季度預虧。

即便在這種情況下,美團外賣選擇與廣大商戶同舟共濟,啟動「春風行動」,在開源節流、現金流支撐和外賣復工等方面,用網際網路平臺數位化力量,為商戶提供精準有效的助益。

從生態角度講,產業鏈上下遊的協同發展,互利共贏才合理健康的生態體系。只有合理良性的抽傭機制才能更好的維繫平臺運營,美團需要資金儲備兼顧商家利益和自身發展。

誰能代表商戶?數據顯示美團商戶滿意度高

餐飲商家入駐第三方外賣平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營收和流量。

美團外賣在流量扶持上效果明顯。一個例子是北京連鎖餐飲品牌南城香品牌。疫情期間,品牌將外賣業務作為主戰場,在美團外賣流量扶持下,外賣訂單迅速恢復到年前的70%。 

此外,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疫情期間中國餐飲外賣市場商戶專題研究報告》顯示,美團外賣成為餐飲商戶最滿意的外賣平臺,綜合評分達到達到82.1(滿分100),而餓了麼的評分為74.6,此外超七成受訪餐飲商家認為美團外賣能夠帶來更多流量,認可美團外賣在疫情期間幫扶舉措。

據了解,在承擔疫情重創的同時,美團發起了「春風計劃」幫扶餐飲企業復甦。具體措施包括,推出每月5億元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同時推出「商戶夥伴佣金返還計劃」,對全國範圍內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尤其是經營情況受影響較大的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目前全國受益商戶數量近60萬家,由他們組成的「春風夥伴聯盟」平均營業額超過80%。

廣東知名餐飲品牌八合裏海記董事長林海平此前在受訪時表示,「我們一個外賣餐盒的成本是9毛多,打包成本很高。平臺在這個時候給我們返還佣金,是非常及時的。」並且相比於疫情前的運營支持,美團外賣還加大了對八合裡的其他支持力度,比如為門店在平臺的排序加權,提升排名、提供曝光率及轉化率、為品牌量身定製宣傳H5連結、二維碼;開通10公裡全程送,加大商圈覆蓋率等等。

在美團幫扶下,疫情期間八合裡的外賣營業額甚至超越疫情前,比原來翻一番。目前八合裡部分店恢復營業,只開通無接觸外賣業務。

超越和翻倍的背後,是美團平臺在技術服務和數位化建設上的持續加碼。

對於商家而言,減傭其實作用有限,當前行業最迫切的是長期消費刺激,以保障整體收入提升覆蓋房租、人力等固定成本。例如疫情期間一個一天只有 5 單外賣的商戶,即使佣金為零,依然不能生存,而如果商家能想辦法將訂單增加到 30 單左右的正常水平,即使是20%的佣金,依然可以維持生計或者略有盈餘。

在這方面,單一力量十分薄弱,而美團作為服務上百萬商戶的平臺,優勢明顯,藉助長期積累的海量用戶,可以在流量和數位化能力上為商家傾斜資源。這與減傭相比孰重孰輕,答案不言而喻。

廣州知名餐廳「孖記士多」負責人李彩君對此感觸頗深:「真的很感謝美團這個平臺,如果沒有它,這個疫情我們可能緩不過來。」疫情期間,該門店經歷了從掙扎求生到「外賣單量太多,亟需提高菜品出餐速度」的過程,現在孖記士多外賣單量每天呈幾何級別增長,上線不到一個月,外賣營收已經覆蓋了原來堂食的三分之二。「很多人來問,你是不是跟美團買了什麼服務,其實真沒有,我們就是專注於把自己菜品做好。」李彩君坦言,由於看到外賣的無限潛力,她們也在考慮未來是不是要再開分店,發力線上。

現如今有更多商戶認識到外賣渠道的重要性,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們打開了數位化轉型的新思路,或許將成為未來業務新的增長點。此前八合裡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之前,我們並不重視外賣。疫情發生後,美團向我們提供了門店的數據,作為我們調整品牌營銷策略的依據。」

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團也在持續更新解決方案,試圖幫助數百萬商家建立下一代門店,使之發現並解決線上經營痛點,真正實現線上線下運營的深度融合,從而提高效率。美團也在回應中宣布,「美團今年首要任務,是要通過平臺切實幫扶300萬餐飲商戶通過外賣生存下來,並活得更好。」

而從財報上看,美團抽傭多數資金確實都回饋在了產業鏈上下遊。可以說,美團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中介平臺,而是一種健康可持續循環的生態,一個助推商家數位化轉型,避免疫情二次衝擊的引導者和方案提供商。由此看來,美團外賣平臺更像一支強心劑,給餐飲行業的復甦和長期發展提供勢能。

相關焦點

  • 美團外賣回應「佣金太高」:虧損5年 每單利潤不到2毛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3日電(左宇坤)針對近期引發廣泛關注的高額佣金問題,4月13日,美團外賣回應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佣金收入的絕大部分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位化建設中。資料圖。
  • 美團外賣回應「佣金門」事件: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
    目前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平臺絕大收入需要投入到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位化建設中。「今年首要任務是幫助300萬餐廳活下去活更好。」美團外賣指出。高佣金壓垮企業多方指責美團「霸王條款」疫情衝擊餐飲企業,美團外賣依舊收取高佣金的做法,終於引來眾怒。
  • 外賣佣金太高了!餐飲商家聯名要求降傭!美團回應:每單利潤還不到2...
    美團回應: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4月13日,針對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喊話「降佣金」,美團點評做出回應。此外,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5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此前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外賣專委會表示,若美團(外賣)堅持高佣金,無異於殺雞取卵,將逼迫廣大餐企業不得不採取包括法律行動、扶持新平臺等措施反擊。
  • 外賣佣金爭議背後,又一次「農夫與蛇」的魔幻劇?
    3天後,美團作出了回應,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而佣金收入的八成都被用來支付騎手工資,其中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佔收入的2%。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並沒有買帳,並對美團的回應再次作出說明,期待美團在4月17日之前給出一個有實質意義的回覆。
  • 美團外賣83%佣金都花在配送上,但騎手也不賺錢,錢去哪裡了?
    平臺方與商家雖然是利益共同體,商家賺不到,平臺也賺不到,但在內部,實則也有「分贓」的問題,為什麼會呈現這種情況,難道不能像其他行業渠道與商家一樣,大家都賺到錢嗎?比如手機行業,手機廠商給到門店足夠多的利潤提成,大家都賺錢,豈不美哉!
  • 佣金都花在配送上,但騎手也不賺錢:美團的錢去哪兒了?
    平臺方與商家雖然是利益共同體,商家賺不到,平臺也賺不到,但在內部,實則也有「分贓」的問題,為什麼會呈現這種情況,難道不能像其他行業渠道與商家一樣,大家都賺到錢嗎?比如手機行業,手機廠商給到門店足夠多的利潤提成,大家都賺錢,豈不美哉!
  • 美團外賣的佣金都被誰賺走了?
    以至於大家背後總是念叨著:你看他人模狗樣,沒事就哭窮,背後肯定賺翻了天。對這種刻板印象,有句經典的反駁是「你光看賊吃肉,沒看賊挨打」,每一個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行業,可能有一個被社會毒打過的臀部。事實上外賣佣金是由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三項資費組成,平臺使用費和技術服務費整體佔比僅有20%,而配送服務費佔總佣金費用達82.7%,也就是說佣金超八成用於支付騎手工資,這個不能斷。一斷,分分鐘就要變得一無所有。
  • 美團外賣佣金調查:商家如何淪為平臺競爭的工具?
    無可否認,過去數年外賣產業的發展帶動了餐飲市場的增長變革、維持了百萬外賣騎手的生計,但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無可避免的殘酷商業競爭,讓外賣江湖變得愈發複雜。事實上,對於美團與餓了麼而言,收入並非此前制定佣金比例的核心標準,拿下更多市場份額才是。爭議一:佣金比例為什麼存在巨大感知差異?
  • 美團外賣佣金費率逐年上漲 很多商家不賺錢甚至賠錢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燃財經,佣金高低、壟斷與否,是疫情下堂食受限後被放大的矛盾,但背後原因沒有那麼簡單。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餐飲連鎖品牌為了保住利潤,都會把外賣佔比控制在30%以內,但疫情之下,外賣從配角搖身一變成了主咖。
  • 美團的佣金高嗎?店家和外賣小哥有話要說
    「沒看到費率有調整,一般都有保底的,保底大概每單四元多,平臺會自動扣。我們和平臺有合同,一年一籤,籤的時候費率都會在合同上有所顯示,到時間續籤也會提前通知。」下午2點多,記者在一家小吃店裡巧遇兩位美團外賣騎手準備吃飯。據這兩位剛入職不久的騎手稱,美團外賣要求一天工作八小時,每天最低送15單,工資月結。每月完成1-800單的工資大約是每單6元多。
  • 美團外賣佣金調查:商家如何淪為平臺競爭的工具?|深網
    無可否認,過去數年外賣產業的發展帶動了餐飲市場的增長變革、維持了百萬外賣騎手的生計,但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無可避免的殘酷商業競爭,讓外賣江湖變得愈發複雜。事實上,對於美團與餓了麼而言,收入並非此前制定佣金比例的核心標準,拿下更多市場份額才是。爭議一:佣金比例為什麼存在巨大感知差異?
  • 全面分析美團佣金事件,疫情期間還是少賺點
    該部分解答三個問題:1.美團佣金的真實數字,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2.「佣金收入八成用來支付騎手工資」屬實嗎?3.騎手工資不高的原因。問題1: 美團佣金的真實數字,真是「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嗎?答案是,基本正確。財報顯示,2019年度餐飲外賣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為56.2%,外賣商家佣金拿下496億,則佔總收入比重為51%,外賣商家佣金佔餐飲外賣收入的比重高達91%。
  • 美團外賣佣金上漲原因 美團外賣配送費佣金標準2019
    另有店長表示,其網絡外賣佣金也從20%上調到了21%,而餐飲業利潤一般是30%到40%,外賣佣金確實有點高了,可目前店裡主要做線上生意,所以只能扛著。 商家們稱,從 2018 年下半年開始,一些網絡外賣平臺確實上調了外賣佣金,所以一些店家就退出了外賣平臺。
  • 南昌餐飲商家亦稱美團外賣佣金高 自己在為平臺「打工」
    平臺抽走20%的佣金,餐飲企業最多僅有10%的利潤空間。同時,商家還需要定期打折以增加曝光量,利潤所剩無幾。李異認為:「假設一單外賣訂單總價為100元,那麼美團外賣要拿26元。餐飲企業老闆幾乎都在為美團外賣「打工」,這讓許多商家無法接受。」
  • 千億美團的危與機:外賣衝擊下的佣金博弈
    根據過去3個季度的情況,餐飲外賣的佣金通常會為美團貢獻約50%的收入,到店、酒店及旅遊的佣金和在線營銷則常能為公司貢獻超20%的收入,剩餘16%的收入則來自新業務及其他。  美團外賣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塊,一是佣金,二是營銷推廣費用。  目前,美團在佣金方面正深陷和平臺商家的利益博弈。2020年2月以來,重慶、廣東、河北等多省餐飲協會陸續要求美團降佣金以對相關企業提供扶持措施。  比如,3月,廣東省餐飲協會代表餐飲企業對美團提出交涉意見,表達對後者佣金過高的不滿。
  • 拆解美團:外賣平臺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2019年,美團外賣佣金收入496億元,平均每單5.69元,佣金費率(變現率)為12.6%,與2018年相同。12.6%是87.2億單外賣的均值。有媒體說美團的佣金率有時超過20%,這完全有可能。如果是一份20元的涼粉,佣金率25%,佣金才5元,剛夠騎手成本。
  • 美團一季度每單佣金同比上漲超4% 有商家難忍高佣金建微信群送餐
    5月25日晚間,美團發布2020年一季報,公司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同比增長14.4%,餐飲外賣業務的佣金費率由2019年同期的14.2%降至13.3%。 雷達財經根據一季報計算發現,美團2020年一季度每單外賣佣金為6.23元,而公司2019年一季度每單佣金為5.97元。據此計算,今年一季度美團每單佣金同比上漲4.25%。
  • 商家聯合抵制「被吸血」 美團叫屈:外賣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
    這段時間很多人的吃飯大概都是靠外賣解決的吧,本來這應該是外賣平臺+商家+消費者共贏的時機,但是廣東商戶率先發難,向美團提出抗議,認為平臺收取的佣金已超過餐飲企業承受極限,呼籲美團給予廣東餐飲業實質性幫扶。
  • 美團外賣,必須賣一切|極客洞察
    這場平臺和商家的較量中,商家的核心邏輯是自己不想給平臺打工,「佣金比例過高,吞噬了屬於自己的利潤」。美團方面則並不認為佣金作為平臺的變現方式有問題。在 4 月 13 日回應佣金爭議時,美團將自己抽取佣金歸結為:騎手成本等平臺運營成本過高,佣金都用於這些成本支出上,美團並沒有在外賣上賺到什麼錢。
  • 每天3000萬單 美團外賣一單能賺多少?王興離阿里的夢想有多遠?
    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美團外賣騎手那麼美團每單外賣能賺多少錢?需要說明的是,成交金額是用戶在美團外賣的下單金額,扣除平臺商家的錢之後才是美團的營收,其中大部分是外賣騎手的配送費和美團提取的佣金。想知道美團每單外賣能賺多少錢,我們就得把所有收支拆解到每一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