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常釣到的魚90%的的釣魚人會認錯!只有小細節的區別!

2020-12-23 釣魚蓑笠哥

野釣,打龜與收穫並存,最大的樂趣在於: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條釣上來的是什麼魚!哪怕我們的餌料和窩料再有正對性,我們的線組完全與對象魚匹配。在一些釣魚人交流的平臺,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釣魚人會把釣到的魚認錯。除了一些釣友對某些魚類在當地有特別的名字,但是我們經常釣到的一些魚也會有不少釣魚人認錯。

雖然我們釣上來的魚不管我們怎麼叫都是我們的漁獲,但是發出來進行吹牛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愛抬槓的釣友懟你。如果遇到大家都不認識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排除法」這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今天蓑笠哥就來盤點一下大家經常認錯的魚,雖然我們不會因此增長釣魚方面的技術,但是。曾經為此蓑笠哥為了分辨清楚一些相似魚兒的亞種買了好幾本書查了不少資料,即使是到了現在有時候也會認錯。如果有認錯的請各位釣友在下面的評論區指出,感激不盡!

白條和藍刀

最常見會認錯的魚兒之一,總的來說肉厚藍刀比較薄、白條的嘴巴往前凸和身體的側線差不多平齊、藍刀的嘴巴略微上翹而且長得像刀一樣。雖然大家對於一些長得像白條的魚都叫白條其實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這裡面有三種「白條」大家能區分嗎?

土鯪、麥鯪、泰鯪和紅眼

鯪魚是兩廣低於最常見的魚類之一,由於拉力普遍比較兇猛是同體型魚類的一倍以上頗受當地的釣魚人喜愛,蓑笠哥曾經多少次野釣的3#主線被麥鯪拉斷!但是要說真正能分清每種不同的鯪魚的人還是不錯!他們之間的區別如下圖:

這下不會認錯了吧?

羅非和吉利慈鯛

很多人會把吉利慈鯛認為是羅非,但是確實不是雖然它們長得非常的像而且又是同一個科室的(慈鯛科),不過從口感上來講還是有一些差別,用野生的來說吉利慈鯛適合香煎,野生羅非清蒸好吃。吉利慈鯛吃腥比較多,羅非稍微素一點也可以;吉利慈鯛的鱗片硬一些羅非的軟一些;吉利慈鯛幾乎一年四季肚子都是紅色的羅非在繁殖的事實部分是微紅。

羅非和吉利慈鯛

麥穗和黑皖魚苗

這個有相當一部分釣魚人會認錯!覺得釣上來的羅非魚是草魚苗或者黑皖魚苗,蓑笠哥小時候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他們還是有區別的:公的麥穗嘴巴上有突刺(有情趣一點),而且黑皖小的時候和長大了的樣子真的不太一樣!

麥穗和黑皖魚苗

鰟鮍魚和大鰭鱊

這也是常見的分清系列之一,很多釣魚叫大鰭鱊叫大鰟鮍,其實它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大鰭鱊!它們也是同一科室,只不過是亞種之分。大鰭鱊體色偏淡但是個體較大,蓑笠哥最大釣到過2兩的!

左邊的是大鰭鱊

青梢、翹嘴、蒙古紅鮊

青梢是個駝背,嘴巴也沒有翹嘴大,體色比翹嘴顏色深一點,青梢的嘴巴和背之間的凹陷較大。蒙古紅鮊和其他兩種區別就更大了,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吃食特別兇猛!蓑笠哥老家這幾種魚最多!生兒子那年我記得屋頂上全擺滿了全是這幾種(一天一百多斤)。請看下圖:

翹嘴、蒙古紅鮊和青梢
這裡面有幾條蒙古紅鮊?

蝦虎和趴地虎

這兩種魚很多人會叫錯但是不會認錯,蝦虎和趴地虎的區別還是蠻大的哦!兩種魚都相當美味,但是最主要的是小!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掉一碗還是沒有問題了。提起蝦虎魚,不得不說一下蓑笠哥的堂弟,小時候蝦虎魚是他的最愛!能趴在岸邊用線釣整整一碗的蝦虎魚!

趴地虎和蝦虎

最後,願你們大鯽大鯉!

相關焦點

  • 釣魚人有時候也很愁:有釣到這魚的運氣,卻沒吃下這魚的機會!
    有很多魚釣魚人朋友們可能會釣起來一些奇異的魚,但是釣起來之後,自己卻不會輕易的吃掉它們,其實並不是因為這些魚有毒或者其他什麼原因,而是這些魚在市場上賣的價格很貴,有可能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元1斤,所以很多釣魚人都很糾結很為難,到底是自己吃掉它還是賣掉呢?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可以說最近幾年釣到的稀奇古怪的魚越來越多,各種長相奇特還沒法下口的魚也是屢見不鮮。當然這個鍋我們釣魚人肯定不能背!而是某些「善心」信仰的人作祟:管它三七二十八,先放生了再說!胡亂放生的危害不用多說(並不反對合理放生),而我們釣魚人和放生人的矛盾也不可調和:放生的人詛咒釣魚人(下地獄、業報)。
  • 釣魚釣的都要崩潰了!釣魚的是正經釣魚人,只是釣的魚不正經
    好鬥也不能跟我的假餌PK啊,你這得多好鬥才能這樣頻繁的中鉤啊?真的是服了你了,你這是雁過拔毛啊??可惜啊,我自己只釣魚不養魚,身邊也沒有喜歡養觀賞魚的朋友。不然,我一定能給他釣一魚缸的奇葩。但是,我也擔心這些好鬥的傢伙在一起會不會天天爭鬥,最後硬是拼出一條魚王來。
  • 釣魚人經常釣不到魚卻能堅持坐一天,很多人不理解。源於兩大錯覺
    現在野釣資源匱乏,加上天氣等不利因素,魚是越來越難釣。空軍已成常態,釣魚人經常釣不到魚卻能堅持坐一天,很多人不理解釣魚人這種行為。其實在放鬆身心釋放壓力的同時,有兩大錯覺是無形中在支撐著我們釣魚人堅持下去的信念,這種感覺只有釣魚人才能深刻體會。感覺一定能把魚釣好,期待與爆護夢每個釣魚人心中都渴望狂拉爆護,每次出釣前必然是充滿了希望。
  • 貴陽釣魚人釣到「半斤馬口魚」,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
    然而因為這種魚對水質要求很高,因此如今已經比較少見。而體型驚人的「巨型馬口」更是罕見,可以說可遇不可求,只有運氣極好的人才能碰到——比如下面這位貴州釣魚人。最近,一條「半斤重」的馬口魚王,在貴州許多釣魚愛好者的朋友圈熱傳,引來無數驚嘆和點讚。
  • 不想面臨牢獄之災,釣到這5種魚,不要猶豫直接放掉
    接下來我將列出5種,釣友們請擦亮眼睛耐心往下看!溫馨提示,如果在釣到魚的時候,你不認識可以諮詢他人,或者在網上拍照識圖,以免給自己帶來不便!馬口、這類魚很多喜歡野釣的人都喜歡,咱們不說這種魚有多麼好,但是它現在被列為了保護魚種,如果釣友釣起之後帶走,那麼後果是比較嚴重的。此種魚在北京市被保護,所以當地釣友要注意喲!
  • 為什麼釣魚人好不容易釣上的魚又放生了?
    對於喜歡釣魚的釣魚人來說,除了生活,工作,學習之外,基本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釣魚上!釣魚有以下幾點好處:1:釋放壓力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的壓力,在釣魚時都可以拋於腦後,專注於釣魚和上魚的快樂中,人們常說,釣魚時中魚的快感(特別是中大魚)產生的幾秒鐘興奮可比百米衝刺!從而能忘記一切不開心不順心的事情!
  • 釣到魚不認識?釣友常問的幾十種魚盤點,老釣友都不超過5種
    釣魚人經常釣到奇怪東西今天蓑笠哥來盤點一下我們野外經常釣到卻又不認識的魚。當然了,不可能盤點所有的魚,只是盤點一下釣友們經常在社交平臺會問的魚。過山鯽學名攀鱸,生存能力特別強,沒有水的泥裡面可以存活幾個月,太陽暴曬幾個小時都能忍受,傳說它會爬樹所以叫攀鱸,但是從來沒有見過。
  • 釣魚人心中「淡水魚之王」評選,你釣過哪種魚最好吃?
    那麼在我們釣魚人釣過的野生魚種,哪一種魚讓你「過口不忘」,在你心中可以配得上鮮美二字?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三體》,蓑笠哥相信一千個釣魚人中至少有十數種最愛吃的魚。今天蓑笠哥來盤點一下平常和釣友交流過程中,釣友們交口稱讚的魚種。結果可能和有一些人唯價格論、稀有論有所區別(稀有的魚真不一定好吃),但是如果你沒有吃過的話可以做為一個參考。
  • 這兩種魚太像了,老釣友都容易認錯,你能看出哪一條是白條魚麼?
    這兩種魚太像了,老釣友都容易認錯,你能看出哪一條是白條魚麼?人們常說知足常樂,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剛開始釣魚的時候,覺得能釣上三、四兩的鯽魚就非常不錯了,但是釣著釣著,看到別人釣到三、四斤的大魚非常羨慕,就非常希望自己也能釣到那麼大的魚。
  • 會借風的,不是只有諸葛亮,釣魚人也很在行
    >儘管如此,對釣魚人來說,有風是難上魚,而不是釣不上魚,而無風,不管是陰天還是晴天,魚口都是很糟糕,所以,釣魚的圈子裡,才有無風不釣魚的說法;可是要細細說來,真正的老鳥,並不怎麼擔心有風的情況,原因無他,不管是東南西北風,只要會借,巧借,甭管大風還是小風,都能助我們有漁獲,甚至是漁獲翻倍,那麼,我們在實戰中,應該如何做呢?
  • 泰國秋蘭湖真的是釣魚人的天堂,魚多的只能用泛濫來形容了
    然而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相比中國的三峽高184米,長2335米的巨無霸存在,高94米、長969米的這個國王之光真的就是個小不點了。秋蘭湖最吸引中國人的地方,並非是因為秀美的風光。畢竟中國的桂林那才是山水甲天下,誰會千裡迢迢跑哪麼大老遠去看一個低配乞丐版的秋蘭湖呢。秋蘭湖最吸引人的就是魚多,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也繁多。這下可就真的吸引了無數的中國釣魚人,前往秋蘭湖盡情的遊釣一番。
  • 水裡沒魚真的和釣魚人「無關」嗎?再不改變觀念,就無魚可釣了
    因為有個主流觀念就是他們是導致漁業資源急劇減少的「元兇」,好像只有這樣說,才能對自己釣不到魚做出一個完美解釋,也順便將釣魚人自己的「鍋」甩到了電魚人和網魚人身上了。我要聲明一點: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給電魚人和網魚人甩鍋,而是想提醒一些釣友,電魚和絕戶網是導致漁業資源匱乏的重要原因,但咱們釣魚人也要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
  • 除了羅非和清道夫,這5種魚也是外來魚種,釣到別輕易流放
    但這些都是人人皆知的,其實還有很多你釣上來的魚,你以為是原生魚種,其實也是外來魚種,尤其是這幾種魚。1,麥穗麥穗我們有多討厭,這個不用多說了吧。曾經有一些喜歡放生的人還專門打聽到釣魚人討厭麥穗,還打算在河裡大量放生麥穗。
  • 17種水生動物被禁食,北京禁釣馬口魚,網友:釣魚人別哭,你能行
    作為一名釣魚人,想必垂釣資源是最受大家關心的,哪裡有魚就去哪裡釣,至於路途的遠近和艱辛都不是重點,只要能有所收穫便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對於諸多垂釣者而言,隨著時間推移自然環境的變化,不少魚兒的生活環境也都發生了改變,它們可生活的空間環境遭到了一定的壓縮,以至於它們的保有量日漸減少,故而才有了前文提到的,哪裡有魚就去哪裡釣。
  • 老釣魚人都很難將這幾組魚分清,看起來很像但不是一個品種
    老釣魚人都很難將這幾組魚分清,看起來很像但不是一個品種 標題:老釣魚人都很難將這幾組魚分清,看起來很像但不是一個品種
  • 這些看起來挺可愛的魚,竟是釣魚人最討厭的魚,你釣到過嗎?
    作為一名資深的釣魚人,同樣經常也會遇到很多棘手鬧窩的小雜魚,影響我們的正常垂釣,不知道釣友們是不是也經常遇到呢?見過以下6種的,應該算的上是老司機了吧!一:白條魚白條魚算的上最煩人的一個了吧,每次一打窩料,第一個來的準是它,很是煩人。多是以魚群形式出現,嘴巴很小,很難釣上來。二:麥穗魚個體應該算的上是個體最小的了吧,多被用作小魚的代名詞。
  • 湖北釣魚人釣起「巨型鰟鮍魚」,網友:跟鯽魚雜交了
    鰟鮍魚是一種我國常見的淡水野生魚,體型介於鯽魚和鯿魚之間。 在農村的江河水溝裡,鰟鮍魚非常多見,不過因為有苦膽,因此「口碑」遠遠低於鯽魚,並且因為一個頭太小,甚至連釣魚人都嫌「釣它沒勁」......
  • 完全不需要技術也能釣到的三種魚,釣到這些魚別再向人炫耀了
    野釣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魚種非常豐富,釣魚人經常能夠釣到一些出乎意料的魚種,有時候會感覺到非常驚喜,甚至有一些釣魚人還會拿著這些魚向別人炫耀,試圖讓別人認為自己的釣魚技術很好,其實有一些魚種即便完全不懂釣魚的人也照樣能夠釣到。
  • 麥穗魚,釣魚人心中的痛
    麥穗魚,我們釣魚人都知道,是一種讓我們很頭疼的魚類。它有很多種叫法,不過它和鰟鮍魚等這些小魚有一個統稱:小雜魚。主要食物是蚊子幼蟲和各種食物碎屑等等。麥穗魚提醒小,一般幾釐米長,而嘴更小,食物很難吃入嘴裡,所以它吃食是以嗦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