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開欄語
為助力脫貧攻堅,全面服務鄉村振興,近年來全市各地湧現出一批先進的婦女創業致富典型,她們有的年輕逐夢,有的退而不休,有的勇敢擔當.……「濱州婦聯」微信公眾號開設「創業創新 巾幗力量」專欄,展示新時代女性風採,引領女性創業新風潮,打造巾幗脫貧新引擎。
85後投身新農業 小菊花鋪開致富路
張璐瑤,濱州市濱潤康宏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她能吃苦、愛琢磨,是一名敢嘗試的新型農業項目帶頭人。為了帶動更多的種植戶實現增收,提高土地效益,2010年多方考察後她流轉土地10餘畝作為試驗田,開始種植菊花;2015年不斷更新技術,流轉土地200畝;2017年3月成立了濱州市濱潤康宏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菊花茶育苗、選育、種植、收購、深加工一條龍式服務。
創業之初,經過多方調研,張璐瑤了解到土地流轉能夠促進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通過認真考察,她根據菊花的生長習性和三河湖獨特的地理優勢,將公司廠址選在了三河湖鎮侯玉璽村,她本著「帶動一片、服務一片、致富一片」的服務宗旨,通過土地流轉種植菊花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原來三河湖鎮農民主要種植玉米、小麥、棉花等作物,耗時多,價格低,每畝地年平均收入600元左右。改種菊花後,每畝地年均收入達到5000元左右,土地產出效益大幅度提高。
為了全方位的保障合作種植戶的菊花收益,張璐瑤十年來一直堅持合同式合作模式,與合作種植戶籤訂《菊花茶保底回購合同》累計達1213份,按照「統一品種種植、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上門服務、統一價格回購」的「四統一」模式,帶動種植基地周邊務工人數達534人。目前公司現有流轉土地600畝,共帶動1425戶農戶實現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7戶。農戶年均收入由原來的1300元增收至10000元,每年可帶動周邊村莊就業人數達500餘人。
為了不斷增收提效,在她的帶領下,公司在2017年投資了310萬元建成生產加工基地一期項目,實現菊花茶年產能力由30噸增加至96噸。2019年為了充分利用秋冬季賦閒勞動力資源,實現畝均收入再提升的目標,張璐瑤再投資83萬元,建成四個現代化香菇種植大棚,當年實現經濟利潤15萬元,帶動11位種植戶人均增收11322元。
經過張璐瑤長期不懈的努力,公司先後被授予「市重點龍頭企業」「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濱州市巾幗居家創業就業脫貧行動大姐工坊」等榮譽稱號,公司註冊的「濱白菊」「三河貢菊」,全部出口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臺灣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2020面對嚴峻的疫情挑戰,張璐瑤繼續奮力拼搏,成功開闢了網絡菊花茶、香菇銷售渠道,全力保障種植戶收入穩定。「我希望盡己所能,帶動更多的農戶走上致富道路。」張璐瑤說。
供稿:市婦聯發展部
原標題:《【創業創新 巾幗力量①】張璐瑤:85後投身新農業 小菊花鋪開致富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