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說了,鏡頭的兩個固有特性決定了傳送到感光元件上的影像質量。
光圈焦距上期我們說了光圈,這期我們說一下焦距。
啥是焦距,焦距就是鏡頭中心點到焦點的距離。
相機裡焦距一般指,鏡片的中心到感光元件上的距離,
我們每隻鏡頭都有自己的一個焦距值,我們看這裡,這就是鏡頭的焦距值,數值越大,代表焦距越長,數值越小,代表焦距越短。
關於焦距有這麼幾個點是我們需要知道的
鏡頭是如何分類的?焦距對成像的影像有哪些?拍攝不同題材的時候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焦距?
一、鏡頭分類
一般來說我們的鏡頭都是按照功能和焦段來區分的
按功能分類的話,我們把相機分為兩大類
定焦鏡頭像這隻鏡頭,50mm定焦頭,鏡頭焦距是固定的,不能改變,就叫做定焦鏡頭。
變焦鏡頭像這樣,比如24-105mm,鏡頭焦距可以變化的,通過旋轉變焦環焦距可以在24mm到105mm之間任意改變,這就稱為變焦鏡頭。
定焦鏡頭和變焦頭他們的差異以及優缺點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定焦鏡頭沒有變焦頭用著方便行內有這麼句話:變焦靠手,定焦靠走。變焦鏡頭,可以通過手動旋轉變焦環來調整焦距,而定焦鏡頭只能靠前後走位來控制你的構圖,就比較麻煩。
定焦鏡頭成像質量通常比同等焦段變焦頭成像質量好主要是因為定焦頭,結構簡單,鏡片數少,光線折射的扭曲率低,光線損失少,成像質量比較好。
另外根據不同的焦距範圍,通常將鏡頭分為這麼幾種類型:
廣角鏡頭:焦距<35mm,標準鏡頭:焦距在35mm-55mm左右中長焦鏡頭:70mm-135mm長焦鏡頭:>135mm我們這裡說一下標準鏡頭啊,嚴格來講,只有鏡頭焦距與感光元件(傳感器/膠片)對角線的長度一樣的鏡頭才能稱為標準鏡頭
例如35mm相機它的標準鏡頭應該是43mm的鏡頭,但是實際日常中我們把與人眼具有類似視角的鏡頭都稱為標準鏡頭,所以對於35mm相機來說,35mm-60mm焦距的鏡頭都叫標準鏡頭;小35mm焦距的叫廣角鏡頭;大於70mm焦距的叫長焦鏡頭,當然長焦裡又細分出中長焦,長焦,超長焦。
鏡頭用用多了之後我們會發現,焦距越長,鏡頭筒也越長。而且短焦鏡頭比長焦鏡頭有更好的聚光能力。
二、焦距對形成的影像有哪些影響呢?
1、影響視角
焦距直接影像了畫面的「取景視角」。通俗點講就是說,在相同機位上,焦距越短,能拍攝到範圍越大,我們來看一下佳能拍的這組對比照。
焦距越長,視角就越窄
焦距越短,視角越寬
那在全畫幅相機中,不同鏡頭焦距段所對應的畫面對角線視角是怎樣的。
可以看到,15mm魚眼鏡頭的視角可以達到180°,800mm超長焦鏡頭的視角只有3°
世界上可視角度最大的鏡頭是尼康在上世紀70年代發布的這款6mm f/2.8魚眼鏡頭,它的可視角了達到驚人的220度
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上35mm相機中焦距最短的鏡頭
2、影響景深
景深,我們之前說過,景深越淺,背景虛化越明顯;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
焦距對景深的影響就是
焦距越長,景深越淺(背景越模糊)
焦距越短,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
我們看一下這個樣張對比
很顯然,焦距越長,景深越淺人物背景虛化的就越模糊
三、拍攝不同題材的時候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焦距?
1、廣角鏡頭的特點是取景範圍很大,誇張透視的效果很好,適合拍攝大場景,像拍攝風光、建築比較合適,當然有時人們也用來拍攝一些比較誇張的人像。
風光
建築
誇張人像
2、標準鏡頭的特點是接近人眼視角,拍出的照片最接近人眼的感覺。拍攝出的照片不會發生變形,適用於拍攝靜物、人文或者標準人像等這些主題。
靜物
人文
標準人像
3、中長焦鏡頭,這個焦段的鏡頭比較適合肖像,因為用這個焦段鏡頭拍攝人臉幾乎不會產生畸變,一般情況下拍出的五官是最漂亮的,這個焦段比廣角和標準都要長,焦距長,拍攝距離就遠。通常需要和拍攝對象保持1.5-2米,這個拍攝距離正好可以讓你和拍攝對象都很舒服,既能讓人物充滿畫面,又不至於太遠而沒有辦法進行交流。所以很多攝影師拍攝肖像的時候都喜歡用中長焦鏡頭。
肖像
4、長焦鏡頭適合遠距離拍攝,特點是取景範圍小,虛化背景,能讓畫面簡潔,主題突出,適合拍攝體育運動、野生動物,甚至拍攝天體等題材。喜歡逛公園的話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大爺,扛著個大炮筒,不是在拍花,就是在打鳥,用的都是長焦鏡頭。
運動
野生動物
天體
我們以後選鏡頭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參照這個思路去選擇了,看你拍什麼主題比較多,你就選擇什麼樣的鏡頭就好了
那我們再簡單回顧一下剛才所講的關於焦距都需要掌握哪些內容呢?
了解了這些焦距知識,我們後期再購買或選用鏡頭的時候心裡就有根了
我們經常聽人說廣角鏡頭透視感強,長焦鏡頭透視壓縮效果明顯,這是啥意思呀,為什麼會這樣?,下期我們就講,什麼是透視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