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數據
1、脖圍:上脖圍是脖子中最細的一圈周長,下脖圍是脖子根到鎖骨的一圈周長。2、胸圍,在測量胸圍的時候一定要穿上內衣,上胸圍是腋下一圈的周長,胸圍是胸部最高點的一圈,下胸圍為胸下方區域的一圈周長。3、腰圍,因為漢服有著高腰低腰之分,所以,你想買高腰的,就量高腰圍,低的就量低腰圍。高腰圍是肚臍往上2釐米的一圈周長,低腰就是我們胯骨一圈的周長。4、臀圍,是臀部最大一圈的周長5、通臂,身體站直,雙手平行伸出,到兩個指尖的直線距離。
接下來我們還要了解漢服的各個數據,因為漢服和我們平時穿的時裝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用時裝的方法去測量,適當的放量挑選的漢服,它的上身效果才會好看,如果我們按照時裝的標準要求漢服,可能會出現顯胖,顯壯等等的一系列問題。
上衣胸圍小放量的是2-4釐米,適合坦領衫裙,中放量的是10-15釐米,適合明制的,大放量的是20釐米以上,適合晚明長衫,超大放量的30釐米以上,適合唐代的圓領袍,還有一些復原的款式,放量也是比較大的,比如宋朝的飛機袖的那款。
衣長這裡主要說的是明制的衣服,短衣:身高減去90釐米,長衣:身高減去40-50釐米,通袖的話,日常生活中為160釐米-200釐米之間,可以按照通臂調整,一般來說,通臂往往等於我們的身高下裙:齊腰是淨腰的1.5倍,如果腰圍是66釐米,那麼齊腰的下裙應該為99釐米,齊胸裙是上胸圍的1.5倍,如果上胸圍83釐米,那麼裙子應該為125釐米,馬面淨裙腰圍是1.45-1.5倍,腰圍如果66釐米,齊腰的下裙為96-99釐米,每一種裙子的裙門不一樣寬,所以會稍有不同,但是總裙長是不拖地的。
挑選成衣,在我們確定完數據後,可以結合放量,對比商家的尺碼,上衣的數據順序為:脖圍、胸圍、衣長,如果你要選擇立領的,首先考慮的就是脖圍,如果淨脖圍30釐米,挑選的尺寸應該稍微大2-5釐米,胸圍和衣長也可以這樣選,一般來說裙子的波動不是很大,如果你想要拖地的那就可以選長2-3釐米,如果你不想磨裙子的話可以減2-3釐米,除此之外腰圍也要比整體大2-3釐米,但是需要的是淨腰圍,如果你們想要定製的話,可以把你統計的數據或者是要求,報給商家即可,以上就是小編對尺碼做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小仙女們,愛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