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直播帶貨逐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各行各業的大咖都湧向直播行業。五月第一天,由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組成的"央視boys"走進了直播間,給大家帶來了一場3個小時的直播帶貨。
直播中,「央視boys」金句頻出,不僅將商品的功能介紹得清清楚楚,而且互相之間拋梗接梗也笑點十足,吸引了2000多萬網友的觀看,成交額突破了5個億,創下央視新聞聯合企業直播的新高。對網友來說,央視主持人直播帶貨是一個突破次元壁的事件,但對帶貨主播們來說,央視的名嘴們究竟會不會搶了自己的「飯碗」呢?
從能力到實力
「國家隊」讓網友心服口服
今年以來,主流媒體入局直播帶貨似乎成了行業新常態。四月開始,央視推出了多場公益直播,旗下主持人也紛紛入局,從「小朱配琦」到「歐陽下(夏)單(丹)」再到「央視boys」,名嘴們的CP組合吸引不少關注。
4月6日晚,央視「段子手」朱廣權與主播李佳琦聯手直播,共同推銷湖北農副產品。這個衝破次元壁的合作,吸引了1.2億網友在線觀看,大家還給這個組合起了一個名字——"小朱配琦"。
相較李佳琦在直播中慣用「買它買它買它」、「oh my god」等高頻詞彙,朱廣權在直播中可以說是高能不斷。介紹商品時有「煙籠寒水月籠沙,不止東湖與櫻花「;在介紹魚糕時引經據典,大談米開朗琪羅與貝多芬;在賣熱乾麵的時候,還現場編了段rap......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美術音樂,亦或是網絡潮流,都信手拈來。對於初次直播帶貨的朱廣權來說,完全是靠知識營業。
「小朱配琦」的熱度還尚未消散,4月12日,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歐陽夏丹與演員演員王祖藍聯手,以"誰都無法祖藍(阻攔)我夏丹(下單)"組合,又一次在直播平臺上開始了帶貨之旅。
直播一開始,歐陽夏丹為了給自己加油打氣,就開起了自己名字的玩笑:"我的名字起得好呀,我叫夏丹,難道我天生不應該是幹這個的嗎?"一招「諧音梗」迅速俘獲了觀眾的心。在整場直播中,王祖藍發揮老本行,吆喝、試吃雙管齊下,將直播間的氛圍炒得火熱。而歐陽夏丹則展現出與平時播新聞時不同的俏皮的一面,更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文化底蘊,用商品的背景解讀和文化內涵來吸引了大量網友。
五一假期,"央視boys"更是把直播帶貨變成「脫口秀」,一場直播下來,一個接一個的段子讓網友應接不暇。
一開始介紹自己的帶貨優勢時,撒貝寧蹲下說:「我的優勢是,價格跟身高成正比。」朱廣權迅速接過他的話說道:「我也是沒什麼優勢,幹啥啥不行,身高高過撒貝寧。」康輝則說:「我的優勢主要是靠臉,這樣一張童叟無欺的標準好人臉,推銷的產品能不好嗎?」而尼格買提玩起「名字梗」:「哪位帶貨主播的名字裡,這麼赤露露的寫著「買」?不光「買」,還能「提」!」
除了搞笑互懟,「央視boys」也不忘發揮專業特色介紹產品。在介紹一款小風扇時,撒貝寧瞬間把網友帶回《今日說法》,「產品質量是每個人都非常關注的,當一件產品拿到手裡以後,究竟我們需要檢測、注意哪些問題?」然後順手就舉起電風扇來舉例;康輝則現場給大家播起了新聞的,「觀眾朋友晚上好,今天是5月1日星期五。歡迎您收看今天的《新聞聯播》,今天《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有馬上就立夏了,難道你不想感受一下清風拂面?電風扇要買回家!好了,這就是今天《新聞聯播》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
整場直播,四位主持人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圈粉無數,輕鬆愉悅的帶貨氛圍更是讓觀眾們難以抗拒,不少網友本來只是覺得央視主持直播帶貨很新奇就點進來看了一眼,但沒想到這一進來就出不去了。
一個多月的時間,央視主持人帶貨的銷售額屢創新高,不斷刷新觀眾對央視名嘴的認知。這些平時只能在央視節目中見到的"國臉",用實力證明不僅能在演播室裡隨機應變,在直播帶貨領域也是遊刃有餘。不少網友表示,有內涵的人,賣東西也能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國家隊」入局後
「李佳琦們」何去何從?
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薇婭、李佳琦等主播們成為新一代網紅迅速崛起,受到平臺、商家和粉絲的追捧,在去年雙11期間,各大帶貨主播成了平臺爭搶的紅人,站在了舞臺中央。但隨著帶貨直播熱度不斷攀升,從網紅到明星再到企業CEO紛紛湧入了直播帶貨領域,消費者的耐心和注意力被大幅稀釋。而今年央視主持們的入局,讓網友們對帶貨主播們的要求越來越高。
一方面,央視主播過硬的職業素質、深厚的文化涵養,讓接地氣的直播帶貨,成了一場精彩的脫口秀。例如在直播帶貨介紹湖北的藕時,朱廣權貫穿數學知識,上升到愛情的高度,他說:「奇變偶(藕)不變,符號看象限」;介紹隨州的香菇,他脫口而出:隨州是楚文化發源地,炎帝故裡,出產編鐘,「編鐘是來自歷史深處的,我們的香菇是來自大山深處的」。
由此我們不難聯想到各平臺的主播們接連在直播中出現重大失誤,被吐槽、上熱搜、甚至被封號。去年10月,主播「辛巴」直播到一半突然被封號了,平臺方給出的原因是:發布不當言論,誘導用戶消費,散布不良信息等。近期,李佳琦也在銷售一款食品時向楊冪「開黃腔」,引起了眾多網友的不滿,紛紛批評他「不尊重女性」、「素質低」。雖然事後他緊急發文道歉,但主播素養、道德意識等問題再度被網友詬病。
與主持人專業的水準比起來,「李佳琦們」的可替代性一下就提高了。甚至在豆瓣上,已經出現了「電商帶貨主播是否要持證上崗」的討論。
另一方面,有央視信用背書,主持人帶貨自帶強大的公信力,信任度比普通主播高很多。
對於直播帶貨來說,選品環節是否嚴格幾乎可以算是關乎「生死」的環節。主播的帶貨,本質相當於一個導購的角色,如果連基本的產品品質都不能保證讓消費者「無憂」,一味地去消費粉絲的喜愛和信任度,必然很難走得長遠。
在之前很多帶貨直播中,由於自身團隊的不專業,品控環節出現問題,導致不少主播現場「翻車」。薇婭在直播間裡推銷過一款暢銷的日本餅乾,但她手上拿著的包裝名稱明顯與原版商品品牌名不同,被網友質疑賣假貨。李佳琦在銷售一款不粘鍋產品時,雞蛋直接粘在了鍋裡,雖然事後他表示是因為沒放油、雞蛋剛從冰箱拿出來,但依然沒能打消「賣假貨」的質疑。主播是整個帶貨環節最直接與觀眾聯繫的人,一旦產品出現問題,對主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從這一點來看,背靠央視的主持人們顯然有著明顯的優勢。從合作的商品上來看,央視在合作夥伴的挑選上更加嚴格,基本都是較大的品牌,在質量上有較好的保障。同時央視主持人直播帶貨的本意是刺激消費、助力經濟復甦,如為湖北拼單的、助力國貨等直播活動,都屬於公益性質的,不以為個人或公司牟利為目的,所以在價格方面也為網友提供了很大的優惠。
在以往的帶貨直播中,主播們高超的銷售技巧、親民的形象,確實成了一個加分項,讓他們日漸得到網友的信賴。但其實對於大部分的電商主播來說,想要長期留住網友,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主播是否能夠拿到全網最低價,議價能力才是核心的競爭力。
李佳琦就曾經因為蘭蔻給他的價格比給薇婭的貴了五塊錢,揚言「不再和蘭蔻合作」。另一帶貨主播辛巴也曾因品牌給到的價格不是全網最低而在直播中呼籲粉絲抵製品牌產品,言辭頗為偏激。可見「價格」這個要素對大多數帶貨的主播來說依舊是最關鍵的元素。
但是從央視主持人參與的幾次直播帶貨中我們發現,主持人們既將產品賣點融入到段子中讓你開開心心掏錢買貨,又將數學、歷史、人文等知識融入其中,直播帶貨不僅僅是單純的售賣行為,更像是一個既能與主持人互動,又能種草商品的「真人秀」。直播帶貨內容本身的趣味性漸漸成為帶貨直播競爭力中的重要一環。
看來,有時候搶你「飯碗」的,不一定是同行業的對手,還有可能來自不同領域,央視主持人在直播帶貨界依舊玩得風生水起,主播們要如何應對呢?
— THE END —
作者 | 李楊
編輯 | 楊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