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自「清朝」以來,中華民族可謂是風雨飄搖,受盡了苦難,其中大多數苦難,來自於外國。偉人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經過數十年的抗爭,中華民族在偉人的帶領下,確定了大國地位。
確定了大國地位之後,外國對我們的「壓迫、封鎖」就結束了嗎?很明顯沒有。
自1949年以來,無數「恨我不死」的敵對方,對我們實行了各種封鎖,最讓我們頭疼的,莫過於「技術封鎖」了。
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也是世界有名的古國,但對於高尖端的科技,著手時間還是太短。雖然我堅信就算不走外國的路,我們也能攻克所有難關,但目前為止,外國的「技術封鎖」對我們還是有用的,我們的科研成就雖然日新月異,但相比於外國來說,差距仍需要我們正式。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很多人認為他們都是敵人,而將「他們」中的所有人都當成敵人,這是不對的。「他們」中也有很多很多的平常人,是被歷史裹挾而走,沒有任何選擇餘地的平常人。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實話說,這有點過分。
聽過一句話:一直在努力地改變世界,最後發現我沒有成功改變世界的同時,自己卻變成了曾經最厭惡的人。
希望我們都不會如此。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上下進入了緊急狀態,兩個月的時間,我們眾志成城,疫情基本上被「消弭於無形」。與此同時,中國之外的地方,開始進入「疫情爆發期」,更是由於開始的時候不重視,導致現在疫情仍然爆發,截止目前(3月29號), 海外確診病例大概有52萬人之多,只美國就有12萬人,反觀中國,「病毒」已經蹦躂不起來了。
聯繫到百年之前至今發生在中華民族身上的各種痛苦,心中有種莫名其妙的欣喜,可這種欣喜,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太正確的情緒。不過存在即合理,正確不正確,另說,只是你表現的太明顯,就顯得不太友好了。
前段時間,日、美疫情越來越嚴重,瀋陽一家餐館掛出橫幅,對日、美疫情,進行慶祝,原話我就不說了,大家自己看圖就好。看到橫幅的中國人,自然心中一樂。
我承認,像我這種小老百姓,就是記仇,就是市井。當初我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給你們做正確示範,你們不僅嘲笑、諷刺我們,還向著反方向努力,這個結果是自找的。在我看來,笑話他們,是他們「該」!
但是這種大張旗鼓的「慶祝」,有點過。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橫幅撤了,店關了,店長被開除了,口碑……
今天看到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評價這件事時說了句「名人名言」:疫情期間,防火、防盜、防蠢貨。
對此,老王舉雙手贊成,真不是我「狗腿」,具體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有些事想想就行了,做出來就是「錯」
此次疫情已經成為了全球性質的「災難」,受苦的基本上全都是平民。有人算了一筆帳,治好病需要的花費將近百萬。所以無論誰得了這個病,無論治好治不好,都要「脫層皮」,當然我們還好,原因你懂的。可對於他們來說,「脫層皮」是必不可少的。
外國疫情,其實受苦的還是那些不接觸決策層的平民,不是我們痛恨的那些人。而且以一個國家,代替這個國家的全部人民,不也是我們痛恨的行為嗎?
面對海外疫情的爆發,我們有欣喜的情緒,無可厚非,但掛出橫幅慶祝,真的過了!
二是因為,這種事真的影響國際聲譽
生活中有一種說法,說某某某是「講究人」,這是褒義,是說某某某做事比較全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其實我們的國家,也很「講究」的,我們的國家也是有「講究包袱」的,大國風範不是說說看。
我們終究是要站在世界最高峰的,想要站在世界最高峰,很明顯,不能只憑拳頭(儘管我們的拳頭越來越大),否則不就成M國了,我們的觀點始終都是「和平、共贏、發展」。
想實現這種目標,需要拳頭大,更需要口碑好。
這讓我想起了劉關張結識的那一幕,關羽與張飛用一個拳頭較勁兒,被劉備一手握著一個拳頭,穩穩拿下,配得上劉備的思想,關羽與張飛對劉備心服口服,甘願認其為大哥。
試想一下,如果劉備是個嘲諷、諷刺、狡猾無比的小人,關、張會服氣他?
所以,我們痛恨的,應該是那些變著法找事的「決策層」,而不是被裹挾而走的平民(當然,看不起我們的平民,我依然會啐他一臉,讓他滾蛋);我們是大國,要講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