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蚌埠新聞網報導,為了打擊電信詐騙,相關部門這次出了狠招。從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帳戶轉帳,資金24小時後才到帳;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已經開立Ⅰ類戶的,不再新開Ⅰ類戶,只能開立Ⅱ、Ⅲ類戶。老百姓去銀行辦事,多項業務都將有所調整。
為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國人民銀行9月30日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ATM非同名轉帳,24小時後到帳,24小時內可撤銷轉帳
按照《通知》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個人通過自助櫃員機轉帳的,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帳,個人在24小時內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帳。
「有時到銀行一看,櫃檯前排隊的人那麼多,我只能到自助區用ATM轉帳,瞬時到帳,還挺方便。」市民汪小姐是太平街市場的一名個體戶,經常有轉帳行為發生,新規對她來說,有一定的影響,因為以往通過ATM等自助櫃員機轉帳,在同一家銀行內向非同名帳戶轉帳,資金都是瞬間即到,新規將這個時間足足延長了24小時。不過汪小姐也心知肚明,雖然耽誤時間,但好在一旦有意外發生,可以24小時內隨時撤銷轉帳,確保資金更安全。
「原本瞬間即到的錢,現在要等待24小時,如果客戶要規避這條新規,也可以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櫃面等渠道辦理轉帳。」人民銀行蚌埠市中心支行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新規的初衷是好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客戶遭遇電信欺詐,雖然客觀上也給一些普通客戶帶來了一些影響,但要避免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而且這一措施是特定階段、特殊情況下採取的針對性措施,有助於將資金阻截在被詐騙分子轉移之前。
每人在同一銀行只能有一個全功能帳戶
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已經開立Ⅰ類戶的,不能再新開Ⅰ類戶,只能開立Ⅱ、Ⅲ類戶。個人在2016年12月1日前已經開立的Ⅰ類戶不受此次規定影響,仍然保持正常使用。
市民方女士錢包裡有十幾張卡,有的一家銀行都能辦好幾張借記卡。「有時候為了幫朋友完成任務,就開了好幾個帳戶,其實裡面也沒錢,平時根本沒用。」像方女士這種情況不在少數。按照新規,從12月1日起,去銀行開帳戶也不能再隨心所欲了。
人民銀行蚌埠市中心支行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Ⅰ類戶是全功能帳戶,可以辦理存款、轉帳、消費繳費、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使用範圍和金額不受限制。個人的工資收入、大額轉帳、銀證轉帳,以及繳納和支付醫療保險、社會保險、養老金、公積金等業務應當通過I類戶辦理。Ⅱ類戶需與Ⅰ類戶綁定使用,資金來源於Ⅰ類戶,可以辦理存款、購買銀行投資理財產品、消費繳費等。Ⅲ類戶主要用於網絡支付、線下手機支付等小額支付,可以辦理消費繳費。
Ⅰ類銀行帳戶與Ⅱ、Ⅲ類銀行帳戶的關係就像是「錢箱」與「錢包」的關係。個人大額資金可以存儲在Ⅰ類戶中並通過Ⅰ類戶辦理業務,而個人日常網上支付、行動支付以及其他小額、高頻支付,則儘量通過Ⅱ、Ⅲ類戶辦理。
昨日,一家商業銀行運營部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各家銀行給客戶開立的儲蓄卡帳戶幾乎都屬於Ⅰ類帳戶,「我們銀行目前要求同一個人不能開立超過4張,這就要求儲戶合併、削減手中持有的Ⅰ類帳戶。」
開戶6個月沒動靜,帳戶將面臨「凍結」
據公安機關反映,不法分子在大量收購帳戶、假冒開戶後,一些帳戶不會馬上啟用,而正常情況下,個人開戶後一般會立即啟用,長期不用帳戶應作為異常情況引起高度關注。因此,按照新規,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帳戶,銀行會暫停其非櫃面業務,支付機構會暫停所有業務,待單位和個人重新向銀行和支付機構核實身份後,方可恢復業務。
為提升不法分子和相關單位、個人的違規成本,自2017年1月1日起,銀行和支付機構對經設區的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帳戶(含銀行卡,下同)或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組織購買、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帳戶或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立銀行帳戶或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5年內停止其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支付帳戶所有業務,3年內不得為其新開立帳戶。同時,人民銀行還將上述單位和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