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下月起打擊電信詐騙出狠招

2020-12-20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據蚌埠新聞網報導,為了打擊電信詐騙,相關部門這次出了狠招。從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帳戶轉帳,資金24小時後才到帳;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已經開立Ⅰ類戶的,不再新開Ⅰ類戶,只能開立Ⅱ、Ⅲ類戶。老百姓去銀行辦事,多項業務都將有所調整。

  為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國人民銀行9月30日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ATM非同名轉帳,24小時後到帳,24小時內可撤銷轉帳

  按照《通知》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帳戶轉帳外,個人通過自助櫃員機轉帳的,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帳,個人在24小時內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帳。

  「有時到銀行一看,櫃檯前排隊的人那麼多,我只能到自助區用ATM轉帳,瞬時到帳,還挺方便。」市民汪小姐是太平街市場的一名個體戶,經常有轉帳行為發生,新規對她來說,有一定的影響,因為以往通過ATM等自助櫃員機轉帳,在同一家銀行內向非同名帳戶轉帳,資金都是瞬間即到,新規將這個時間足足延長了24小時。不過汪小姐也心知肚明,雖然耽誤時間,但好在一旦有意外發生,可以24小時內隨時撤銷轉帳,確保資金更安全。

  「原本瞬間即到的錢,現在要等待24小時,如果客戶要規避這條新規,也可以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櫃面等渠道辦理轉帳。」人民銀行蚌埠市中心支行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新規的初衷是好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客戶遭遇電信欺詐,雖然客觀上也給一些普通客戶帶來了一些影響,但要避免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而且這一措施是特定階段、特殊情況下採取的針對性措施,有助於將資金阻截在被詐騙分子轉移之前。

  每人在同一銀行只能有一個全功能帳戶

  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已經開立Ⅰ類戶的,不能再新開Ⅰ類戶,只能開立Ⅱ、Ⅲ類戶。個人在2016年12月1日前已經開立的Ⅰ類戶不受此次規定影響,仍然保持正常使用。

  市民方女士錢包裡有十幾張卡,有的一家銀行都能辦好幾張借記卡。「有時候為了幫朋友完成任務,就開了好幾個帳戶,其實裡面也沒錢,平時根本沒用。」像方女士這種情況不在少數。按照新規,從12月1日起,去銀行開帳戶也不能再隨心所欲了。

  人民銀行蚌埠市中心支行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Ⅰ類戶是全功能帳戶,可以辦理存款、轉帳、消費繳費、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使用範圍和金額不受限制。個人的工資收入、大額轉帳、銀證轉帳,以及繳納和支付醫療保險、社會保險、養老金、公積金等業務應當通過I類戶辦理。Ⅱ類戶需與Ⅰ類戶綁定使用,資金來源於Ⅰ類戶,可以辦理存款、購買銀行投資理財產品、消費繳費等。Ⅲ類戶主要用於網絡支付、線下手機支付等小額支付,可以辦理消費繳費。

  Ⅰ類銀行帳戶與Ⅱ、Ⅲ類銀行帳戶的關係就像是「錢箱」與「錢包」的關係。個人大額資金可以存儲在Ⅰ類戶中並通過Ⅰ類戶辦理業務,而個人日常網上支付、行動支付以及其他小額、高頻支付,則儘量通過Ⅱ、Ⅲ類戶辦理。

  昨日,一家商業銀行運營部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各家銀行給客戶開立的儲蓄卡帳戶幾乎都屬於Ⅰ類帳戶,「我們銀行目前要求同一個人不能開立超過4張,這就要求儲戶合併、削減手中持有的Ⅰ類帳戶。」

  開戶6個月沒動靜,帳戶將面臨「凍結」

  據公安機關反映,不法分子在大量收購帳戶、假冒開戶後,一些帳戶不會馬上啟用,而正常情況下,個人開戶後一般會立即啟用,長期不用帳戶應作為異常情況引起高度關注。因此,按照新規,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帳戶,銀行會暫停其非櫃面業務,支付機構會暫停所有業務,待單位和個人重新向銀行和支付機構核實身份後,方可恢復業務。

  為提升不法分子和相關單位、個人的違規成本,自2017年1月1日起,銀行和支付機構對經設區的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帳戶(含銀行卡,下同)或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組織購買、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帳戶或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立銀行帳戶或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5年內停止其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支付帳戶所有業務,3年內不得為其新開立帳戶。同時,人民銀行還將上述單位和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向社會公布。

相關焦點

  • 澄城公安打擊預防電信詐騙工作卓有成效
    今年以來,澄城縣公安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擊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決策部署,在渭南市公安局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將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上榜全局爭先創優項目,按照「聚焦重點、打防結合、落實責任、標本兼治」的總體思路,緊扣治理關鍵環節,縱深推進剷除犯罪窩點、部推線索核查等工作關鍵
  • 「5·13」打擊電信詐騙專案組凱旋!!!
    「5·13」打擊電信詐騙專案組凱旋!!!下一步全市公安機關將不斷健全打擊電信網絡犯罪常態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精準打擊、深度打擊、合成打擊水平,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勢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烏魯木齊警方啟動第二輪外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會戰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劉青霞 通訊員李莎莎)近期,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組成八個外派打擊組,前往全國20餘個省市,以「斷卡」行動為抓手,開展第二輪外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會戰。 12月2日 ,據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烏魯木齊公安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自治區公安廳行動部署要求,自9月10日起組織開展第一輪外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會戰,並抽調全局30名警力成立專案組,赴內地20餘省市、100餘縣市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會戰。
  • 我局打擊「套路貸」電信詐騙再添戰果
    我局打擊「套路貸」電信詐騙再添戰果 2019-12-25 18:3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度小滿金融發布2020上半年電信詐騙分析報告 電信詐騙受害人呈年輕...
    據悉,公安部在2020年5月7日打響了"打擊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群"的"雲劍-2020"戰役,成功搗毀了為貸款類詐騙犯罪團夥等提供各類服務的57個有資質的1069簡訊平臺,該戰役對假冒借貸APP詐騙案件和冒充工作人員詐騙案件的關鍵鏈條進行了重創,"雲劍-2020"戰役對後續電信詐騙案件的治理和打擊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 泉州警方赴緬甸打擊電信詐騙犯罪首戰告捷
    閃爍的警燈、呼嘯的警笛,兩天兩夜的星夜兼程,3月28日,安溪警方「3.22」專案組押解著從緬甸抓獲的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順利從雲南省抵達安溪,成功打響今年赴國境外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工作的第一槍。兩國警方雷霆出擊端掉兩個詐騙窩點今年3月份,安溪警方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一條重要線索:有兩個詐騙團夥藏匿在緬甸佤邦省的一處6層民房內,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 鋼城區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集中宣傳暨打擊違法犯罪...
    為有效打擊各類違法犯罪,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意識,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12月4日,鋼城區委政法委、濟南市公安局鋼城區分局聯合舉辦全區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集中宣傳暨打擊違法犯罪冬季行動啟動儀式。儀式現場,通報《2020年全區打擊違法犯罪工作情況》,舉行了防詐科教電影《警惕冒充型電信網絡詐騙》開機儀式。與會人員參觀了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和打擊成果展板,觀看了分局無人機演示、警犬科目演練和警用裝備展示。
  • 山東上半年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536起 止付金額近9億元
    發布會現場魯網8月2日訊(記者 徐英淦)記者今日從山東省公安廳召開的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上半年,全省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536起,同比上升17.3%,抓獲犯罪嫌疑人
  • 電信詐騙升級:假借扶貧名義 詐騙困難群體
    電信詐騙升級:假借扶貧名義 詐騙困難群體 原標題:   虛構扶貧項目資助、謊稱微信愛心傳遞、偽裝網絡購物平臺、假託銀行積分兌換、冒充港商慈善捐款……日前,湖北省公安廳公布打擊電信詐騙專項行動的成果,半年破獲的714起案件中
  • 涉案6.6億餘元,今年菏澤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718起!警方發布「十...
    12月18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新聞發布會,市公安局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介紹我市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有關情況,並就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作解答。發布會內容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全市公安機關將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加強業務指導,嚴密各類數據統計,嚴格落實情況通報制度,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工作成效顯著提高,截至目前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1718 起,直接避免群眾損失近6億餘元,有力地遏制了電信詐騙案件的高發勢頭
  • 手機突然沒信號小心是電信詐騙
    海珠分局打擊新型犯罪專業中隊與情報合成作戰中心密切配合,通過對全市同類案件進行串並及進行「大數據」分析後發現,進入10月之後,廣州市內各區陸續有群眾遭遇此類詐騙。其中,有事主的銀行帳戶被兩次轉帳,損失近萬元。  同類案件中,事主收到詐騙簡訊的時間和地點高度集中,主要在17時至21時,處於人流密集的鬧市區域;一些事主還向民警反映,其手機在收到簡訊前,曾出現過短時信號中斷的異常現象。
  • 分析讓湯唯受騙的電信詐騙:始於臺灣 為何屢禁不止
    同時,這也為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團夥開闢了新的詐騙路線,他們紛紛將詐騙基地轉移至福建,從福建向臺灣島內的人實施詐騙。自2003年開始,臺灣反詐騙呼聲越來越強烈,加之臺灣當局開始加大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使得臺灣的詐騙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因此,電信詐騙也順勢調轉方向瞄準大陸。
  • 打擊「殺豬盤」網絡詐騙 百合網一直在路上
    近日,公安部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2萬名,同比分別上升73.7%、78.4%,集中打擊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4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犯罪,共搗毀窩點2460個,抓獲嫌疑人1.9萬名,破獲案件2.3萬起,高發類案得到有效遏制。
  • 廣州市公安局白雲區分局全力打擊新型詐騙犯罪
    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通訊員馬煥偉 張毅濤)近年來,隨著公安機關對傳統侵財犯罪打防效能的不斷提升,犯罪分子有向更加隱蔽、更易逃避打擊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轉移的趨勢,導致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在案件類警情的佔比不斷增加,電信網絡詐騙類違法犯罪已成為影響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主要因素。
  • 永濟公安成功打掉一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團夥
    >凱旋歸來▽▽▽▲開展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以來,永濟市公安局認真貫徹上級公安機關的要求,加強工作部署,突出打擊重點,強化合成作戰。近日,永濟市公安局打詐專班根據前期工作掌握的有關線索,組織民警南下福建廈門、泉州、龍巖等地,連續奮戰19個晝夜,行程5000餘公裡,成功打掉一以網絡刷單為誘餌的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扣押作案工具轎車1輛、銀行卡32張、手機卡18張、主機3臺、顯示器2臺、手機15部,帶破全國各地案件30餘起,涉案價值高達200餘萬元,有力打擊了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 電信詐騙:起源於臺灣,崛起於大陸,並向境外擴散
    電信詐騙在島內引發天怒人怨後,臺灣當局的打擊力度有所加大。在臺灣當局的打擊下,臺灣詐騙集團開始「產業外移」。 2002年前後,臺灣行動電話業務在福建建立信號臺。由於在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可以接收到臺灣的行動電話信號,並且兩岸遲遲沒有建立共同打擊犯罪的機制,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團夥找到了「新路線」。
  • 78人犯罪團夥偽造期刊發表論文 詐騙2000餘人千萬元
    今年3月起,公安部啟動了為期三年的打擊「盜搶騙」犯罪專項行動。7月19日,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通報了專項行動開展情況,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蚌埠刑偵部門以打擊「盜搶騙」犯罪為主攻方向,以跨區域系列團夥,地域性職業犯罪群體,「兩搶」、入室盜竊、盜竊「三車」、沿街店面盜竊、扒竊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團夥性、系列性、多發性侵財犯罪為打擊重點。
  • 徐玉玉案嫌犯家鄉:買菜袋都印打擊電信詐騙
    憤慨的焦點,是安溪頭上那頂「電信詐騙之鄉」的帽子。  帽子由本縣長坑鄉和魁鬥鎮部分人親手為他們戴上——  火爆時,這些人曾在一天之內向全國發出上百萬條詐騙簡訊。2012年,有的村莊同時被抓走20人。該縣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就曾對媒體表示,光是魁鬥鎮就被查出3791位嫌疑人,長坑鄉人口是魁鬥鎮的3倍,可能更多……  這是個令人驚嘆的數據!
  • 一批電信詐騙新套路來了,拿走防身
    2018年5月18日訊,昨天是世界電信日,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儘管各方打擊力度不斷加大,電信詐騙套路卻依然花樣翻新,令人防不勝防。「虛擬遊戲網站域名不定期更換,逃避打擊。」羅書勇說,當玩家發現沒有遊戲幣到帳,「槍手」則繼續扮演網站客服人員告知玩家違規操作,要充錢交保證金才能解凍,循環往復,直到玩家發現上當。緊跟社會熱點 「比你更懂你」近日,廣東省高院公布了一批電信詐騙典型案件。
  • 打擊信息通信詐騙 中國移動這次出重拳了
    對此,中國移動以集團公司、31省公司及各專業機構為核心,形成了打擊信息詐騙工作的格局,不僅明確了問責機制,而且也確保了工作的運轉高效。其次,中國移動利用創新完善技術管控手段,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國際攔截、網間聯動+封堵、網內嚴打」的工作原則。體系運轉+技術加持,中國移動在打擊通信詐騙工作上開了一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