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煙臺8月25日訊 (通訊員 彥祥 迎科 記者 姚輝) 秋季,暑夏的高溫已降低,秋風送來了宜人的秋色,人們的煩躁情緒也隨之平靜,但此時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您的健康。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提醒市民,秋季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胃病患者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
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溼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秋氣應肺,而秋季乾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便秘等症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同時,秋季在燥氣中還暗含秋涼,人們經夏季過多的發洩之後,機體各組織系統均處於水分相對貧乏的狀態,如果這時再受風著涼,極易引發頭痛、鼻塞、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症狀,甚至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對這種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注意防涼。
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介紹,秋天人們食慾增加,又有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因暴食暴飲加重了胃腸負擔,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加之秋天晝夜溫差大,一不小心就會導致腹部著涼發生腹瀉,而且如果胃保健不好,一些有胃病的人會病情加重。所以,秋季保暖是首要,秋涼之後,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添加衣服,夜晚睡覺應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而胃病患者「秋凍」一定要適度,不要勉強而凍出病來;飲食要合理,胃病患者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靜養是關鍵,要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結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影響胃病的康復。
同時,秋天要注意哮喘、咽喉炎等疾病防治。其中,哮喘者在緩解期要積極預防,儘量避開風媒花粉、蟎、生產性粉塵等過敏源;咽喉炎患者在防治上宜滋陰清熱,清咽喉,可用藥物防治,飲食上應常吃綠豆飲或雪梨漿。此外,秋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心血管患者要規範服藥,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鍊,積極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
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表示,秋風落葉,悽風冷雨,往往使人觸景生情,特別是老年人易產生垂暮之感,誘發消極情緒,嚴重者終日鬱鬱寡歡,少語懶言,很容易患上抑鬱症。防止抑鬱症,重要的是注意心理調適,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勤於鍛鍊,投入大自然,涼爽秋季正是外出旅遊的好時機。
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提醒市民,進入深秋時節,低氣溫可致體表血管彈性降低,周圍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引起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而導致腦血管破裂。寒冷還能使血液纖維蛋白濃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導致血栓形成。因此,市民要重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原發疾病的治療,並注意先兆症狀,如發現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以防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