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話養生 胃病患者要做到少食多餐

2020-12-24 煙臺大眾網

  大眾網煙臺8月25日訊 (通訊員 彥祥 迎科 記者 姚輝) 秋季,暑夏的高溫已降低,秋風送來了宜人的秋色,人們的煩躁情緒也隨之平靜,但此時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您的健康。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提醒市民,秋季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胃病患者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

  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溼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秋氣應肺,而秋季乾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便秘等症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同時,秋季在燥氣中還暗含秋涼,人們經夏季過多的發洩之後,機體各組織系統均處於水分相對貧乏的狀態,如果這時再受風著涼,極易引發頭痛、鼻塞、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症狀,甚至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對這種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注意防涼。

  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介紹,秋天人們食慾增加,又有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因暴食暴飲加重了胃腸負擔,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加之秋天晝夜溫差大,一不小心就會導致腹部著涼發生腹瀉,而且如果胃保健不好,一些有胃病的人會病情加重。所以,秋季保暖是首要,秋涼之後,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添加衣服,夜晚睡覺應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而胃病患者「秋凍」一定要適度,不要勉強而凍出病來;飲食要合理,胃病患者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靜養是關鍵,要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結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影響胃病的康復。

  同時,秋天要注意哮喘、咽喉炎等疾病防治。其中,哮喘者在緩解期要積極預防,儘量避開風媒花粉、蟎、生產性粉塵等過敏源;咽喉炎患者在防治上宜滋陰清熱,清咽喉,可用藥物防治,飲食上應常吃綠豆飲或雪梨漿。此外,秋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心血管患者要規範服藥,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鍊,積極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

  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表示,秋風落葉,悽風冷雨,往往使人觸景生情,特別是老年人易產生垂暮之感,誘發消極情緒,嚴重者終日鬱鬱寡歡,少語懶言,很容易患上抑鬱症。防止抑鬱症,重要的是注意心理調適,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勤於鍛鍊,投入大自然,涼爽秋季正是外出旅遊的好時機。

  蓬萊市人民醫院專家提醒市民,進入深秋時節,低氣溫可致體表血管彈性降低,周圍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引起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而導致腦血管破裂。寒冷還能使血液纖維蛋白濃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導致血栓形成。因此,市民要重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原發疾病的治療,並注意先兆症狀,如發現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以防發生意外。

相關焦點

  • 胃病患者要少食多餐,但千萬別這樣吃!
    胃病患者千萬別這樣吃!1、少食多餐很多人會囑咐胃潰瘍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食物進入胃內,本身對胃黏膜就是一種刺激,不僅促使胃腸蠕動加快,而且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對潰瘍病的癒合無益。
  • 胃病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的說法不科學
    科普【胃病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的說法不科學】對於已經出現胃糜爛、潰瘍的患者,家人都會叮囑患者要少食多餐。但其實,食物一旦進入胃內,就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促使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對胃糜爛、潰瘍無益。
  • 大寒節氣養生 少食多餐防胃病
    大寒節氣養生 少食多餐防胃病 2013年01月23日07: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金秋時節話食補:應多選甘潤養肺、滋陰潤燥的食物
    金秋時節話食補:應多選甘潤養肺、滋陰潤燥的食物 2020年10月23日 10:56   來源:人民日報
  • 金秋時節話食補:多食甘潤之品 推薦食療方
    中醫講究順應時令節氣的變化規律養生,主張「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金秋時節,飲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多食甘潤之品。燥為秋季之主氣,多傷肺陰。秋季人體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乾咳少痰、腸燥便秘等一系列燥證。
  • 胃潰瘍患者飲食宜少食多餐
    現代的年輕人很多都有胃病的徵兆,胃潰瘍是常見的疾病,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飲食誘發了胃潰瘍,既然胃潰瘍是吃出來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它再吃回去,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胃潰瘍的患者的飲食習慣。
  • 少食多餐 老胃病不適合
    □劉豔迪    得了胃病,一般醫生都會讓病人少食多餐。可是,對於老胃病來說,這是不合適的。  少食多餐晚上容易餓醒  「一天吃四五頓,為什麼晚上還會餓?時不時還會被餓醒!」經常有胃病患者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 養胃就要少食多餐嗎?這種飲食方式並非人人適合
    「少食多餐」這個詞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這是近幾年來比較流行的飲食觀點,無論是健康飲食方面的書籍,還是營養課程,抑或是健美教練,都建議你儘可能少食多餐。少食多餐是指一天至少要吃5~6餐,每餐只吃一點,他們認為這種飲食方式可以養胃、減肥增肌以及提高新陳代謝。
  • 胃病怎麼養 要做到這胃病五常
    患有胃炎的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添加衣服,睡覺的時候要改好被子,保護好自己的胃部不要受涼。如果胃部受涼會引起胃疼還會加重病情。2.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3.忌嘴保養過冷、過熱、過辣的食物都是患有胃病患者需要禁忌忌嘴的。
  • 胃病能吃水果嗎,這些水果胃病要遠離
    水果不僅營養美味,而且熱量較低,所以很多朋友都比較愛吃水果,那麼胃病患者能吃水果嗎?答案是可以的,胃病患者可以適量的吃水果,補充維生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選擇的吃,不要吃太多,因為胃病患者吃太多水果,很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影響身體健康。
  • 少食多餐對胃有益?養胃九大誤區,中了幾個?
    正確做法:胃病患者可以適量食用微辣食物。誤區2誤區二:肉類不好消化,多吃素食出現消化不良的時候,大家會把原因歸咎於吃了肉,而沒有吃蔬菜,因此,對於已經出現胃不適的人我們會建議多吃蔬菜或者只吃蔬菜。正確做法:胃腸不好者,宜多進食魚類,少吃肉類,適當進食蔬菜水果,但不要進食酸度、甜度較高的水果。而腹脹者要少吃產氣食物!誤區3誤區三:胃病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對於已經出現胃糜爛、潰瘍的患者,家人都會叮囑患者要少食多餐。
  • 有胃病不能吃什麼 這食物胃病患者吃毒如砒霜
    胃病是現代人常患的一種疾病,那麼,如果您是胃病患者,在飲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能隨便吃東西,有些看似營養豐富的食物,對於胃病患者來說,那就是砒霜,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胃病不能吃什麼?以及胃病患者的飲食療法。
  • 胃病飲食上要注意什麼?不少人第一點就犯錯,4類食物可多吃
    之所以會出現胃病也是因為飲食不當或者是生活習慣不良,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都可以避免胃病的發生,不過,在患病之後也可以調理治療,慢慢恢復身體健康。對於患有胃病的患者來說,選擇合適的食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自然也可以養好胃,我們先來看看胃病吃什麼食物好?
  • 胃病怎麼養? 五種方法可防胃病復發
    五種方法助調理1.胃病怎麼養——保暖養胃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2.胃病怎麼養——飲食養胃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 少食多餐養胃,牛奶保護胃黏膜,居然都是誤區?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少食多餐養胃,牛奶保護胃黏膜,居然都是誤區?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其實在「養胃」的這一方面,確實是有非常多誤區的存在,這些誤區有的時候會加重身體胃部疾病和胃部的相關症狀,另外的就是這些錯誤的養胃方法,有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效果。
  • 「少食多餐」適合所有人嗎?營養師:胃潰瘍患者,反而會加重病情
    近年來隨著養生意識的提高,大家對「少吃多餐」的觀念印象非常深刻,也比較認可。 「少吃多餐」就是減少每頓飯的食用量,增加每天吃飯的次數,有助於減輕吃得過飽帶來的胃腸負擔,達到養胃的目的。但實際上這種吃飯方式究竟健不健康呢?
  • 霜降時節話養生
    霜降時節話養生 2020-10-23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何胃病患者不能吃甜食?哪些食物可以多吃?
    其實這樣的思想並不對,胃病不注意調理,後期可能出現胃炎、潰瘍,甚至出現胃癌,對身體的損害大,所以要注意胃病的調理。胃病的出現,跟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日常一定要注意控制高脂肪、高熱量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還有甜食也要少吃。不少人可能比較疑問,為什麼患胃病的人,不能吃甜食呢?一起來了解看看。
  • 「健康素養大講堂」胃病患者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胃病患者的飲食護理宜軟宜緩。無論是胃病患者還是常人,進食都應講究細嚼慢咽。仔細咀嚼的食物能與唾液充分融合,分泌足夠的黏蛋白、澱粉酶、胺基酸幫助消化;使食物顆粒細膩,便於吞咽和通過食管,有利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 氣溫驟降謹防四類疾病 胃病患者飲食宜少吃多餐
    氣溫驟降謹防四類疾病 胃病患者飲食宜少吃多餐 2012年11月28日18:06 來源: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