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軒君~
最近幾年,關於李連杰現狀的話題一直沒停過
因為幾張網絡瘋傳的圖片,以及他患病的消息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人揣測他蒼老衰朽,每一次都能引起軒然大波
但經紀人出面否認,強調照片是角度問題,李連杰雖患病十年,但在治療中,並不會危及生命
曾經的功夫皇帝在走下影壇後終日被關注,如今李連杰已經年近60,他到底有著怎樣的輝煌經歷呢
1963年,李連杰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他在這個家庭中排行第五,儘管他的出生讓家人很高興,但也意味著這個貧困家庭的財務狀況將面臨雪上加霜
李連杰兩歲時,父親去世了
母親只是一位收入微薄的售票員,承擔起了五個孩子的生活
李連杰小小年紀就懂得了什麼叫含辛茹苦
他從來不要新衣服新書包,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穿過的舊衣服
8歲時李連杰參加學校武術班,被吳彬教練看中,如獲至寶地將他帶進了武術的大門
年少的李連杰對於武術和生活的看法時懵懵懂懂的,或許是受到母親的影響,他訓練很是刻苦
後來的李連杰回憶說:我8歲的時候就能每天練習8小時,腳疼了,師傅就說先練手,後來手也折了,師傅就說一不怕累二不怕死,你還沒死呢,接著練
有一次練功時,李連杰猛地摔倒在地,摔壞了膝蓋
母親聽聞此事淚眼婆娑地勸他回家
卻被師傅吳彬阻止了,他捨不得這麼好的苗子
而李連杰也沒有讓師傅失望,傷好後立刻開始練旋風腿
練了幾百次累到癱瘓,終於練成
屬於功夫巨星的鋒芒,早在少年時便已嶄露頭角
11歲的李連杰頂著39度的高燒參加少年組全國武術大賽,並連奪三冠,震驚四座
12歲的李連杰膽大包天地衝進了全國運動會成年組,並力壓群雄拿下冠軍
在此之後,他幾乎次次都是冠軍
有一次他雙腿膝蓋後筋錯位,但他還是以驚人的韌性拿下了六個項目的五塊金牌
最讓他開心的是,獲得冠軍後,他可以將掙的錢寄回家補貼家用
而他與電影的淵源,則是從香港開始
如果說17歲以前的李連杰,是一隻勇猛的小豹,那麼之後的李連杰就慢慢成為了一隻有思想的小獅子
他拿了很多冠軍,但煩惱接踵而至
他發現自己雖然愛武術,但冠軍並不是他一生追求的東西
他已經證明了這幾年的冠軍,但能證明十年二十年嗎
答案是不可能,他總有老的時候,冠軍也從來不會只給一個人的
有時候爭強好勝不是人生首選,華山論劍也不是習武巔峰
年少成名的輝煌下,他開始苦惱不已,除了習武,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命運將一個轉變的機會推到了他面前
香港導演張鑫炎找到了他來出演《少林寺》中的和尚覺遠
很多人對於張鑫炎這個名字並不熟悉,而在當時卻是由他開創了中國武俠的新時代
從前鏡頭下的武術多為花架子,和鏡頭技巧的運用
而《少林寺》卻一反常態,讓人們真正感受到了中華武術實打實的魅力
《少林寺》上映後,票房上億,在中國掀起了一股武術熱潮
大街小巷都播放著《少林寺》的主題曲,印著李連杰的畫報
一時間成了當時少男少女的收藏
據說當時因為李連杰而剃髮拜入少林寺的人,差點踏破了少林寺的門檻
覺遠的形象在那時已經成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少林寺》讓李連杰一炮而紅,但拍戲時的日子卻不是那麼好過的
當時內地和香港的演員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李連杰和其他配角起早貪黑,累死累活的拍戲,每天只能拿一塊錢的片酬
而香港演群演卻能掙50元
為此張鑫炎答應,如果他演得好,就獎勵他演一天的群演
他武藝高強,卻無粗俗之舉,仗義行事又無江湖之氣,這是張導對他的評價
《少林寺》後,電影公司又要開拍《少林小子》,最後收益還算不錯
但是到了第三部《南北少林》,很多問題就出現了
先是片酬的問題
李連杰因為拍戲一身是傷,腿傷最為嚴重
然而在當時,無論怎麼努力和出名,每天依舊只能拿一塊錢的片酬
再有就是和導演的矛盾
當時的導演換成了劉家良,李連杰十分不習慣新導演的拍戲風格
有一次在城牆下等了幾個小時準備拍戲,結果導演宣布今天不拍了
李連杰很是生氣與無奈
《南北少林》失利後,李連杰自導自演了《中華英雄》
可因為他經驗不足,再加上人們很難從《少林小子》的印象中走出來
這部電影也慘澹收場,他再一次失敗
原本意氣風發的少年,一度跌入了低估
在那之後,他便第一次在江湖上銷聲匿跡
李連杰失意後正好當時的妻子黃秋燕懷孕了,二人索性去了美國,開了間小拳館
生活像隱居一樣,清貧寧靜,黃秋燕生下了兩個女兒
1991年李連杰與嘉禾公司籤約出演《黃飛鴻》
影片上映後轟動一時,那時的李連杰褪去了屬於少林小子的青澀,成功轉化成了沉穩而正氣的黃飛鴻
少年再次出山,已是一代宗師
《黃飛鴻》確實是一代佳作
後來李連杰自己成立了影片公司,為了當監製還起了個別名叫李陽中
這一次他已不再稚嫩
製作的電影《方世玉》、《太極張三丰》、《精武英雄》等廣受好評
其中《精武英雄》不僅致敬了李小龍,還完美踐行了李小龍的武學思想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是香港功夫片的一個新高度
有人說李連杰精確而完美的表達了袁和平導演心中的截拳道精神
為功夫電影貢獻了一個無法複製的視覺奇觀
當年的動作片不得不說,李連杰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天下
20世紀末,香港電影的勢頭逐漸衰落
李連杰便將眼光投到了好萊塢
他參演了《致命武器4》、《致命羅密歐》、《龍之吻》等電影,讓好萊塢對他大家讚賞,帶來了一股新的武術熱潮
而他實打實,拳拳到肉的真實武術表演為傳統的中國文化錦上添花
也讓看慣了花架子和笨拙打法的西方人感到十分新奇
或多或少改變了西方人眼中原本的華人武星的形象
2005年,他拍攝了《霍元甲》
在這部電影之後,一代宗師李連杰這才逐漸遠離曾經的影壇
人們一直疑惑從影壇消失的李連杰到底去了
畢竟半生都是功夫皇帝,雖然如今年輕不再,但熱度不減
然而李連杰並沒有如大眾所言消失的徹頭徹尾
他雖然遠離了影壇,但卻一直致力於公益,忙於自己一手創辦的壹基金公益組織
還有中國傳統武術的宣傳
在工作之餘他也會偶爾拍拍電影
原本輝煌的人一旦消失在大眾視野,總能惹來人們的無盡想像和流言蜚語
有人說他年紀大了拍不出好電影,其實未必,而是李連杰根本就不想再拍
他接受採訪時曾說:電影是我的業餘愛好,順其自然,好玩就玩一玩
或許從前他拍電影是為了塑造角色掙錢
但如今他拍電影要麼為了公益,要麼為了義氣
就如去年拍攝的《功守道》僅僅只是為了宣傳中國武術,沒有片酬
接拍《花木蘭》多半是為了曾經把他拽出泥潭,請他拍《霍元甲》的江志強
少年俠氣結交五都雄
許是經歷得多了,對功名利祿的事已經看淡了
如今老了從此戎馬生涯退下,粗茶淡飯也是江湖
有人說他正式成為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的高手
想來李連杰這一生前半段圍繞武術和電影,後半段做起慈善
他一生中有過錯誤有過堅持,有過韌性有過輝煌
如今年紀大了,唯初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