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福州景區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名人黃培松故居近日已經完成了修復,黃培松故居將被活化利用為福州市美術館(新館)供學習交流,還會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展示陳列福州老照片及古厝、古橋等照片,並向世界各地嘉賓學者展示福州深厚的人文歷史文化。
活化利用篇:
據了解經過修復後的黃培松故居(新館)將於9月對外開放,黃培松故居(新館)的改造裝修工程目前正在收尾,設備也在運行調試之中。
黃培松故居(新館)在裝修設計時,一方面延續了中國傳統古民居在中軸線上的主廳堂高大寬,與廊、榭等建築高低錯落的風格,又融入了現代建築理念,使天井、通道、綠化小景穿插其中,營造園林建築一步一景的優美景觀和藝術氛圍。
福州市民入館,可以在參觀書畫作品、攝影作品、雕塑等視覺藝術作品的同時,還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灰牆青瓦以及古民居院落古樸之美。
修復篇:最大程度保留歷史信息
歷史名人黃培松故居位於中平路172號,始建於清末至民國時期。是福州市現存唯一的武狀元府邸,為福建省級文保單位。黃培松是南安人,因此其故居融入了閩南傳統建築紅磚等元素。在修復中,這座古厝的閩南元素得到了最大程度地保留。
黃培松是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在光緒六年就是1880年參加武科會試,獲第一名;殿試欽點武進士一甲第一名,高中狀元。精通武藝。清光緒、宣統年間以瓊州鎮總兵,記名提督駐廣東,曾率兵多次鎮壓同盟會發動的武裝起義。1913年被袁世凱任為福建護軍使,授陸軍中將。1922年授北洋政府將軍府將軍-培威將軍,加上將銜,1926年追授陸軍上將。
據資料顯示,黃培松除了在福州故居一座及狀元樓一座,現於福建安溪尚卿鄉科名村臺中有故居一座。
閱讀延伸
安溪縣尚卿鄉科洋村榮美祖祠
位於安溪縣尚卿鄉東北部科洋村,古稱下科名,榮美祖祠坐落於科洋村南端,該祠始建於元末明初,該祖祠懸掛一匾「會元狀元」匾額,是清光緒六年庚辰科武狀元黃培松親題的古物,每字高38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