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記者 胡鴻
餘先生來電:錢江三橋一直到望江東路這一段,密密麻麻都是釣魚竿,他們往後甩魚鉤的時候,從來不看有沒有人,我們都不敢走路……以前沒這麼多魚竿,聽說很多地方不讓釣,全部集中到這裡了。
餘大伯住觀音塘小區,經常傍晚去江邊散步。他說這一個月來,釣魚人越來越多,自己也差點被魚鉤甩到過。
我來到餘大伯說的錢江三橋清江路段,江邊魚竿密密麻麻,一字排開。
一位大伯身邊有三四根魚竿,腳下白色泡沫箱裡,養著一條剛釣上來的小白條,這是大伯從早上9點釣到現在的成果。他說以前最多時能釣40多條,忙得收線都來不及。大伯邊說邊上餌,然後輕輕一甩,投入江中。旁邊年輕釣友取經,大伯說,出門前看看漲潮時間,潮水漲過魚特別多。現在江水渾,鯔魚多,都在江邊,線不必投得很遠。鯔魚喜歡吃沙蠶……
有路人問,這裡允許釣魚嗎?大伯笑笑說,反正也沒說不行,大家都在釣,不能釣估計也沒人釣了。
一個穿衝鋒衣的大伯架了一排16根魚竿。大伯凌晨3點釣到現在,釣了十來條,最大一條三四斤。
大伯說他以前在二橋那邊釣,後來那邊不讓釣才來這裡的。
魚竿上繫著小鈴鐺。「鈴鈴鈴……」大伯聽到鈴聲,健步走過去收線。「這魚不小,應該有一斤多。」
一條鯔魚,被三個魚鉤鉤住,大伯收線,拿老虎鉗趕緊將魚鉤剪斷。他說這樣魚就跑不掉了——魚線上裝七八個鉤子,就是這個原因,錢塘江魚很活,一不小心就會掙脫。
大伯上好新魚餌,甩出魚線,魚竿彎成弓狀,魚餌帶著魚鉤在他身後的人行道上劃出一條弧線,如果這時正好有人走過,很容易鉤到。
我看到,每根魚竿過十來分鐘就要換一次魚餌,釣友們甩線時,幾乎都不會向身後看。
我沿錢塘江邊從三橋一直走到甬江路,幾乎每隔一米就有一根魚竿,總數不下五六百根。
臨近中午,江邊人蠻多,有的推著嬰兒車,有的騎電動車,有的帶著孩子玩。看到這麼多魚竿,有人拍視頻發朋友圈,說是江邊一景。有人站在旁邊看釣魚,還有的人專門來買魚。一位大媽說,昨天她就買了兩條鯔魚給孩子吃。「畢竟是野生的,外面買不到。」
去年4月25日,一個漂亮小姑娘被緊急送到省兒童醫院濱江院區,小姑娘左眼皮被一個魚鉤深深扎進,魚鉤尖端還有倒刺。
夏天到了,江邊散步、跑步人多了,江邊釣魚一定要考慮大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