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啟年間,洛陽有個秀才名叫李會凱,已經二十歲了還沒有娶親,前來提親的媒婆倒是不少,無奈這秀才眼光十分挑剔,一直沒有遇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女子。
這天上午,李會凱閒來無事去逛集市,走著走著遇到一位老道士,這個道士坐在牆角正在替人算命,圍觀的人群不時傳來一陣叫好聲,大家都說這道士是位高人,算出來的事情非常準。
李會凱便湊過去看熱鬧。等人群漸漸散盡之後,他心想:既然老道士算命算得這麼準,何不讓他為我算算姻緣?
他還未開口,老道士先說了話:「公子還未成親吧?是不是想要算算婚姻?」
李會凱心中暗暗稱奇,於是拱手說道:「小生想讓先生算一算我未來的媳婦是誰,不知可不可以?」
老道士拍手一笑,指著前方一位婦人說道:「巧了,你看她懷中抱著的是什麼?」
李會凱抬頭一看,只見一位婦人懷中抱著一個嬰兒匆匆而來,他有些疑惑地說道:「那是一個吃奶的小孩啊,她和我有什麼關係?」
老道士說道:「那是個女嬰,今年兩歲了,將來會成為你的妻子!」
李會凱聽了大吃一驚,說道:「老先生不要拿我開玩笑了,這怎麼可能呢?」
老道士說道:「信不信由你吧!」
李會凱雖然將信將疑,還是跟在婦人身後走了起來。大概走了半個多時辰,來到鄉下一個偏僻的土房子,這裡一看就是個窮苦的人家。
李會凱見狀心中大失所望,心想:我雖然尚未考取功名,但好歹是個秀才,怎麼能娶一個農家的女子做妻子呢?
正在他憤憤不平之時,只見剛才那個小孩一人來到大門前玩耍。李會凱見四下無人,立即從懷中掏出一根細針,然後扎進了女孩的頭內,覺得她肯定活不成了,這才慌忙逃回了家。
女孩雖然被扎了一針,但是並沒有感到有異樣,胡亂哭了幾聲後便被母親抱回了家。
在女孩七歲那年,父母相繼去世了,當地的縣令是個好人,得知這件事情後便將女孩收留了,給她取名叫作蓮香,拿她當親生女兒對待。
一晃過了十幾年,蓮香出落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縣令對她十分寵愛,看著女兒到了適婚的年齡,他也開始考慮起女兒的終身大事了。
就在這一年,李會凱考試終於考中了進士,等他榮歸故裡之時,縣令請他來家中做客。
兩人坐在一起相談甚歡,縣令覺得李會凱胸有大才,人又長得英俊瀟灑,認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知不覺兩人談及到了家庭之事,縣令得知李會凱尚未娶親,有心將蓮香許配給他作妻子。
李會凱是個明白人,如果能和縣令女兒結為連理,自己便是攀上了高枝,以後的仕途會更加平坦,想到這裡,他便欣然應允了這門親事。
不久之後,李會凱果然迎娶了蓮香,新婚之夜,他想起了當初那位老道士的話,心中不禁罵他一派胡言,自己娶的可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根本不是什麼農家女子!
成親後,李會凱對蓮香百般寵愛,可是到了第二年,蓮香便開始犯頭疼,疼得她在地上直打滾。
李會凱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請了附近很多郎中都沒有看好。
縣令更是心疼不已,蓮香跟著自己這麼多年從來沒有害過病,怎麼剛嫁給那李會凱一年就得了這怪病?
為此,他也是四處為女兒求醫,可是卻沒有效果。
這天,縣衙來了位老道士,說能治好女兒的病,縣令急忙將那老道士請到了李會凱的家裡。
老道士盯著蓮香的頭頂看了好一陣,然後開始動手了,只見他從衣袖內拿出一個類似鑷子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從蓮香的頭頂取出了一根長長的細針,蓮香的頭疼病立刻就好了。
李會凱看著這根熟悉的銀針不禁大吃一驚,此刻他似乎明白了什麼。
老道士轉身冷冷地看著李會凱,說了一句:「秀才,你還認得我嗎?」
二十年過去了,李會凱根本沒有認出這位道士就是當初為自己算命的那一個,直到道士開口,他才如夢初醒,一屁股癱坐在地上。
如今真相大白了,縣令該怎樣處置這位姑爺呢?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他的下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