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 內江正全力打造百億水產強市

2020-11-22 中國水產養殖網

擦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 內江正全力打造百億水產強市

2020-09-01 16: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四川新聞網        瀏覽量: 1170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熊強)盛夏,隨著「夜間經濟」在城市的興起,小龍蝦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在吃貨的眼中,它是舌尖上的「寵兒」;在發展的機遇面前,它是產業的新貴。

近年來,隆昌市大力推進稻漁種養模式,因地制宜推進以稻漁綜合種養為主導產業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截止到2020年7月,隆昌市已發展稻漁產業14.03萬畝,其中標準化稻蝦綜合種養7.23萬畝。

「春節稻蝦看四川,四川吃蝦到隆昌。」隆昌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只是內江特色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為了推動內江水產高質量健康發展,內江以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和可持續發展為驅動,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動力、效益為核心,深化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思路,發展特色水產產業,建設成渝經濟區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正在努力推動水產產業大市向百億水產強市跨越。



重政策引領,打造百億水產強市

2019年,內江市漁業經濟總產值達50.3億元,水產品總產量12.12萬噸。

3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名列全省第一;129家水產農民合作社、279家家庭漁場、765戶專業大戶;漁業人口人均漁業收入19198元,增收3449元;……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政策的引領和推動。

據了解,為推動內江水產高質量健康發展,內江漁業以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和可持續發展為驅動,堅持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動力、效益為核心,深化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思路,先後出臺了《內江市2016—2020年現代水產產業提升發展行動計劃》&nbsp《關於推動特色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內江百億水產強市的意見》《關於加快全域漁業綠色發展推進百億水產強市建設的工作方案》等文件,有力促進了該市特色水產產業蓬勃發展。



重示範帶動,特色水產產業加速發展

威遠縣成功創建為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中國漁業協會授予資中縣「中國鯰魚之鄉」稱號、資中縣資中鯰魚和隆昌市隆昌稻田蝦榮獲全省首批僅有的2個「特色水產品優勢區」稱號,品牌,不僅發揮著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還為內江市特色水產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標誌著內江特色水產產業已進入高速度、高質量、實質性發展軌道。

據內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內江市打造100億「特色水產」產業行動計劃,內江正積極深入落實「川魚振興計劃」,重點發展鯰魚、小龍蝦、白烏魚等特色水產,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池塘健康養殖等模式。

截止目前,內江市已創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29家,省級美麗漁村2個,省級健康養殖示範基地102個,省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基地11個,排名全省第一。其中,隆昌市隆農匯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基地是我省面積最大的國家級示範區。2019年,全市推廣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0萬畝,帶動農民增收4.8億元,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成為「穩糧、促漁、增效、提質、生態」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重園區提質,增強自身融入砝碼

為做大做強做優現代水產產業規模,內江堅持以現代農業(水產)園區為載體,貫徹「立足園區育水產,發展水產壯園區」理念,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期分批布局規划水產園區,突出特色水產主導產業,增強自身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砝碼。

隆昌市稻漁現代農業園區已獲得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稱號,市中區特色水產園區成功納入2020年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培育,資中縣萬畝鯰魚產業示範園被列為市級重點項目,東興區萬畝循環經濟示範園、威遠縣大水面淨水漁業和休閒漁業示範園正在規劃編制方案。

另外,內江市緊緊抓住新型漁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的「牛鼻子」不放,著力壯大龍頭企業,扶持一批養殖專業大戶、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以「網際網路+」緊密結合的新型漁業經營主體,培育省級水產龍頭企業1個,市級水產龍頭企業10個。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的支持,每年培訓500人次以上。



重科技創新,全力推動項目建設

科技創新是水產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為推動水產產業大市向百億水產強市跨越,內江堅持科技興漁戰略,依託資中和隆昌2個水產專家大院,加快推進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

&nbsp市中區已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達成設立白烏魚博士工作站合作協議,將為四川省實現新品種零的突破做出貢獻;

&nbsp資中縣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達成共同促進鯰魚振興合作協議,與此同時,四川省農科院蝦類研究工作站已落戶資中,將積極研發實現我市澳洲龍蝦養殖零的突破;

&nbsp隆昌市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達成合作意向,將為四川省融入國家「藍色糧倉」戰略實現零的突破。

在重科技創新的同時,內江以項目提升年為依託,將6個水產項目納入了2020年市級重點項目,推動一般型項目13個,總投資21.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2億元。抓好項目儲備管理,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政策,做好「三農」領域補短板項目庫項目儲備。加快推進泰之源特色水產二期工程、南方大口鯰省級良種場、鯰魚品質提升中心、陸基玻璃鋼養殖、池塘內循環養殖等重點項目的建設。



重產業融合,大力發展康養結合

把品牌經濟放到區域協同發展大局下謀劃推進,是內江特色水產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為此,內江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內自同城化發展機遇,以「甜城味﹒大千故裡優質農產品」市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利用「資中鯰魚」「永安白烏魚」2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國」字招牌,發揮省級「特色水產品優勢區」作用,積極融入全省「10+3」產業「川魚」振興計劃中,打造「內江稻花魚」「隆昌稻田蝦」等地方特色水產品牌。

科學規劃休閒漁業產業,是內江特色水產產業發展具體行動。為此,內江鼓勵發展體驗式漁業、創意漁業、分享漁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全力推廣稻漁綜合種養、設施智能漁業、池塘工程化循環水、大水面淨水漁業四大健康養殖模式,力爭資中、隆昌成功創建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縣。

不僅如此,內江還在充分挖掘水產品多重營養功能和特色水產餐飲文化多元價值上,狠下了一番功夫:獨創了以三龍(大鯰龍、小白龍、紅龍蝦)、三鮮(大千花泥鰍、甜城土鱔魚、生態稻花魚)、九味(史家黃辣丁、郭北孫泥鰍、大千幹燒魚、蒜香肥沱、雙椒花鰱、大蒜燒鯰魚、麻辣白烏魚、蔥香鱸魚、酸菜青草魚)為主線的魚美食圖譜。

據了解,「大千幹燒魚」是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的家傳菜,「資中球溪鯰魚」是川菜系中享譽世界的名菜之一,「白烏魚湯」富含藥膳價值,屬上乘的滋補珍品。

為了打響內江休閒漁業產業品牌,內江市還支持舉辦隆昌小龍蝦節、資中鯰魚節、市中區垂釣比賽以及漁業科普教育等休閒漁業活動。重點支持「漁網天下」電商平臺和漁溪鯰魚風情小鎮、普潤星光魚果等漁旅綜合體建設。



推動水產產業大市向百億水產強市跨越

藍圖已經繪就,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

如果說2019年之前,是內江水產產業的探索期和轉型期。那麼,2019年,則是內江特色水產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攻堅期。2020年,則是內江特色水產產業發展的快速提升期。

作為內江百億水產強市的開啟之年,2020年,圍繞建設內江百億水產強市總體目標,根據&nbsp「一市一品(鯰魚)」和全域漁業綠色發展理念,按照「23456」的發展思路,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的各項部署,牢牢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機遇,緊緊圍繞「產業項目提升年」和「12345」現代農業產業提升行動,建設成渝經濟區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努力推動水產產業大市向百億水產強市跨越。(隆昌市委宣傳部供圖&nbsp&nbsp李忠福攝影)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全力打造農業金字招牌
    ■ 本報記者 劉笑非 特約記者 陳超  綠油油的農田一望無垠,雖不是農忙時節,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的田埂上卻有不少農戶在穿梭,收購富硒地瓜苗的種植大戶們正忙著
  • 看「中國西部菜都」如何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在5天的會期中,中國蔬菜博覽館、四川蔬菜工程技術中心、天府蔬菜種苗繁育中心等科研、展示場館閃耀登場;「中國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中國蔬菜產業科技創新高峰論壇」等多場規格高、規模大、專業性強的會議輪番召開;彭州-潼南雙城戰略合作協議等一系列合作相繼達成;夢想種子集市、田野小農夫親子研學、百萬網紅直播帶貨等各種活動精彩不斷;成渝地區現代農業項目投資機會清單發布……以「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 擦亮金字招牌,成都武侯持續「放大招!」
    要加強組織保障,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拿出具體管用的支持辦法,為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努力把這塊金字招牌做實、叫響、擦亮,著力打造全省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 擦亮品牌,內江黑豬變「金豬」
    9月2日一大早,在東興區興隆路「黑德香」內江黑豬肉專賣店攤位前,不少市民正排隊選購豬肉。「這段時間普通豬肉要賣二三十元一斤,但這個黑豬肉起碼要貴兩倍多。」市民蹇明秀所說的黑豬,正是內江當地的土豬,俗稱內江黑豬。而像「黑德香」這樣的黑豬產品專賣店,在成都、重慶等城市已達89家。「內江黑豬」在內江有1800多年馴養歷史,是國家重點保護的地方品種資源之一。
  • 劉建軍:五大特點擦亮眉山春橘專屬金字招牌
    在眉山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多年的奮鬥,眉山發展成為四川柑橘大市、強市。晚熟柑橘是全省最大的核心產區和產業集群區。全市柑橘種植面積達103萬畝,晚熟柑橘種植面積達76萬畝,約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培育了「眉山春橘」「東坡春見」等多個地方區域品牌。2019中國百強標誌品牌發布,眉山春橘高居榜首,丹稜橘橙連續三年領軍百強。
  • 吃鯰魚、抓鯰魚、釣鯰魚……9月22日,這場「鯰魚盛宴」將在內江...
    ,聚智聚力做強品牌、做寬渠道、做深產業,打造高質量資中鯰魚全產業鏈條。近年來,資中縣委、縣政府立足資中鯰魚地理標誌農產品、「中國鯰魚之鄉」和四川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將資中鯰魚作為特色主導產業之一納入「4+5+5」現代縣域產業體系,努力擦亮「資中鯰魚」金字招牌。
  • 擦亮職教金字招牌,德陽支持四川工院、四川建院「雙高計劃」建設
    ——四川職教【你關心的】——合作聯繫QQ:1317976402或加微信號qinggeerNo1新(續)建公辦幼兒園12所、新(續)建中小學校10所、推進8所中職學校「雙示範」建設……5月5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德陽市教育局獲悉,圍繞2020年教育工作
  • 打造農業品牌 擦亮金字招牌!「中國海鱸之都」養成記
    其中,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平臺非常重要。樊志強介紹,白蕉正建設海鱸加工物流園,引進強競供應鏈、誠豐優品產業園、綠興冷鏈物流中心、國通之山產業園、國際鮮活水產品加工貿易中心等六個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項目,投資25億元打造水產品深加工物流產業,規劃建設36萬平方米水產品深加工廠房,配備低溫和超低溫冷庫以及世界頂級冷藏運輸車,預計可擁有18萬噸的冷庫儲存量,40萬噸的年水產加工能力。
  • 湖北仙桃市委書記胡玖明到衛祥水產洪淵澤水產調研黃鱔產業
    湖北仙桃市委書記胡玖明到衛祥水產洪淵澤水產調研黃鱔產業2019-09-01 09:45:00  水產養殖網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鄭章均一同調研。他囑咐合作社負責人,切莫滿足於小富即安,要保持開拓進取精神,樹立開闊視野和長遠眼光,在擦亮仙桃黃鱔品牌上動腦筋,在打造農業產業化示範龍頭上下功夫。要壯規模,推進土地集中流轉,輻射更廣區域,帶動更多農戶。要提質量,推進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給農業插上科技翅膀。要樹品牌,擦亮「中國黃鱔之都」金字招牌,讓「仙桃出品」聲名遠播,叫響全國。  洪淵澤水產是全國最大的黃鱔養殖專業合作社。
  • 雲南昌寧:打造全國知名紅茶品牌 擦亮「千年茶鄉」招牌
    昌寧茶葉 攝影:吳再忠 人民網昆明7月30日電 (薛丹)7月29日,昌寧紅茶品牌推介會在昆明舉行,雲南省昌寧縣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依託境內31.33萬畝茶園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優質的茶葉品種、成熟的加工工藝等4大資源優勢,昌寧將全力打造全國知名的紅茶品牌
  • 內江市資中縣:農業多貢獻 建設四川丘區經濟強縣
    近5年來,資中縣圍繞「百萬人口大縣衝前十、農產品主產區爭前三」的發展新坐標,依託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等載體,逐步構建起以資中血橙、內江黑豬、資中鯰魚、綠色蔬菜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019年,資中縣域經濟考核在全省35個農產品主產區縣中列第9位,標誌著資中縣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穩步邁進。
  • 重慶以「特」為本打造農業金字招牌
    特點 打造全國首個省級層面、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巴味渝珍」讓重慶造農產品叫響全國  「農業要做強,必須突出品牌引領。要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品牌建設是關鍵。」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作為大城市、大農村,無論是滿足本地城市消費需求,還是在全國農產品市場樹立整體形象,都需要打造一個有特色的區域公用品牌。
  • 100萬頭內江黑豬
    9月2日一大早,在東興區興隆路「黑德香」內江黑豬肉專賣店攤位前,不少市民正排隊選購豬肉。 「這段時間普通豬肉要賣二三十元一斤,但這個黑豬肉起碼要貴兩倍多。」市民蹇明秀所說的黑豬,正是內江當地的土豬,俗稱內江黑豬。而像「黑德香」這樣的黑豬產品專賣店,在成都、重慶等城市已達89家。
  • 100萬頭內江黑豬——
    9月2日一大早,在東興區興隆路「黑德香」內江黑豬肉專賣店攤位前,不少市民正排隊選購豬肉。「這段時間普通豬肉要賣二三十元一斤,但這個黑豬肉起碼要貴兩倍多。」市民蹇明秀所說的黑豬,正是內江當地的土豬,俗稱內江黑豬。而像「黑德香」這樣的黑豬產品專賣店,在成都、重慶等城市已達89家。
  • 四川:雅江縣傾力打造松茸產業園 擦亮「中國松茸之鄉」金字招牌
    近年來,四川雅江縣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傾力打好松茸產業園區、共贏、扶貧「三張牌」,擦亮「中國松茸之鄉」金字招牌,助力全縣群眾脫貧增收。  立足資源優勢,雅江縣深挖提升松茸文化,加快培育以松茸為主的食用菌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 2018:內江因為它們而加速前行!
    2018年,內江市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引入智慧漁業管理系統,著力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市水產漁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內江創新「美麗漁村+景區融合發展」「美麗漁村+養殖基地融合發展」「美麗漁村+康養基地融合發展」「美麗漁村+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美麗漁村+生態養殖融合發展」模式,讓漁業成為致富新引擎,讓從業者從中獲取較高的生產及生活價值,使內江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 解碼內江:讀懂這「三變」,看內江如何在成渝城市群中崛起?
    發展動能更為強勁,專項改革方案出臺185個,《內江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入選全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開發、研製與工程示範」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蓉歐+」東協國際班列實現首發,內江海關開關運營,四川自貿試驗區(內江)協同改革先行區加快建設,21家世界500強企業前來投資興業。
  • 四川內江獲得無花果產業界「奧運會」的舉辦權
    王爵 攝中新網成都10月28日電(王爵)記者28日從在成都舉行的第七屆國際園藝學會世界無花果大會新聞通氣會獲悉,第七屆國際園藝學會世界無花果大會將於2023年在四川威遠舉行。屆時,將有來自全球近180名世界園藝學會專家到四川內江威遠參加這次大會。無花果系列產品。
  • 「川果」品牌打造看啥?先嘗嘗擁有兩項「世界第一」的獼猴桃
    作為最早人工栽培獼猴桃的省份之一,四川也迎來了自1978年引入試種的首次全省性評比活動。10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多位專家將對我省多地獼猴桃做出評審,推進全省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 資中再添「國字號」招牌——
    原創 政經妹 內江政經事兒9月7日,記者從資中縣發展和改革局獲悉,近日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聯合下發《關於印發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名單的通知》,此次國家認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