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為消費者提供世界品質的中國乳品

2020-12-23 新京報

成立19年業績增長1600倍,躋身世界乳業十強,作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乳企,蒙牛集團近年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國際化戰略,「用全球資源為品質賦能」。

中糧、達能、Arla三大國際化戰略股東的引入,幫助蒙牛建立起國際化的牧場管理標準、研發體系、生產布局與管理、國際化的品牌合作,打通乳業生產要素在中國與全球的流通通道;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打通了從奶源到生產銷售、從研發到質量管控的全部環節,率先代表中國乳企在海外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蒙牛集團CEO盧敏放在進博會期間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乳業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場滲透率較低、進口依賴性高等問題。中國乳企在國際化進程中必須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快速提升競爭能力。

進博會期間,蒙牛集團 CEO 盧敏放發表演講,倡議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

【展會現場】

國際化是蒙牛核心發展戰略之一

進博會期間,蒙牛攜手戰略股東Arla Foods及旗下雅士利國際共同亮相,蒙牛旗下4款產品——特侖蘇純牛奶、純甄常溫酸牛奶、蒂蘭聖雪冰淇淋、每日鮮語牛奶為進博會上各國來賓提供服務,受到廣泛好評。

蒙牛旗下雅士利國際亮相進博會。 新京報記者 郭鐵 攝

在11月6日上午舉行的國際乳業合作論壇上,蒙牛集團CEO盧敏放發表題為《攜手同行,共享全球乳業未來》的主旨演講,他倡議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開展國際合作,共享全球乳業未來。

盧敏放在演講中指出,目前全球乳業發展不平衡、不均勻。從生產資源、乳業科技水平、乳品消費市場來看,亞洲、非洲相對大洋洲、歐洲和北美洲而言,呈現相對緊缺、相對落後、人均消費量低等特徵,但從發展潛力來看,亞洲、非洲市場空間廣闊,也是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要激活並撬動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乳企需要融入國際舞臺,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化進程,快速提升競爭能力。

國際化是蒙牛的核心發展戰略之一,也是蒙牛製造世界品質產品、塑造世界級品牌、鑄造世界級企業的必經之路。這些年來,通過奶源地合作、建設工廠、引進牧場管理技術、引入食品質量安全認證標準、開展乳製品研發合作等方式,蒙牛已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打通了從奶源到生產銷售,從研發到質量管控的全部環節,開創中國乳品企業海外全產業鏈布局的先河。

今年7月,蒙牛參與創立了「中國-紐西蘭商務理事會」,盧敏放擔任首任中方主席。當前,理事會成員正著力推動兩國在農產品檢驗檢疫、認證手續簡化、進出口快速通關等方面政策的實施。盧敏放表示,蒙牛將繼續充分借鑑國外先進技術、先進經驗,匯聚全球資源讓中國乳業成為世界乳業舞臺的主角,真正實現從「Global for China」到「Global for Globa」的跨越。

【進博會背後】

引進來 全球資源為蒙牛品質賦能

紐西蘭駐華大使傅恩萊出席活動

1999年誕生至今,蒙牛實現了超1600倍的業績增長,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乳品企業。目前,蒙牛在全國19個省區市建立33個生產基地、59個加工廠,擁有液態奶、酸奶、冰淇淋、奶粉、奶酪5大系列400多個品項,完成了從「百利包」到「乳品百花園」的蛻變。

蒙牛方面認為,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是因為自身不斷改革創新,另一方面也得益於40年改革開放讓蒙牛快速汲取到國外先進的牧場、工廠管理和質量體系經驗,「用全球資源為蒙牛品質賦能」。

自2009年起,蒙牛陸續引入中糧、丹麥Arla、法國達能三大國際化戰略股東。據介紹,中糧在戰略上推進蒙牛全產業鏈布局,丹麥Arla帶來牧場管理經驗,而法國達能則提供技術支持,推動蒙牛工廠升級。

2017年,蒙牛低溫事業部14個工廠與達能FSI標準體系對標,從不可妥協設備、食品安全設備、潛在食品安全風險三個方面,推進Neptune清洗驗證、微菌風險控制、質量缺陷單等,不斷提升產品品控。雙方還合力推出了6個系列新品,其中蒙牛首次運用達能獨有的Ystral專利平滑工藝,使用美國專利菌種與中國優質牧場原奶,推出特侖蘇原味和榴槤味超高端酸奶。

借鑑Arla Garden的百年牧場管理經驗及Arla Foods先進的牧場標準化操作規程,蒙牛集團構建「蒙牛牧場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截至2017年已100%覆蓋牧場及奶源從業人員。該體系在奶牛營養、質量安全、動物福利及營養環境等環節與Arla Foods對標,並落實國際牧場最嚴的紐西蘭AsureQuality食品安全管理標準。

走出去 率先在海外全產業鏈布局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於露主持活動

在國際化進程中,蒙牛始終秉持與海外乳業構建「共同體」,實現共贏理念。

2014年11月,蒙牛旗下雅士利國際與奧克蘭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嬰幼兒、孕婦營養方面的研究開發工作。

2017年3月,蒙牛攜手鵬欣集團,與紐西蘭AsureQuality(安碩)集團及Theland Tahi Farm聯合籤署特侖蘇紐西蘭專屬牧場合作協議,布局大洋洲全產業鏈。

目前,以雅士利、多美滋、Arla組成的奶粉品牌矩陣已成為蒙牛海外全產業鏈布局的代表性成果:中高端品牌有雅士利、多美滋,高端品牌有瑞哺恩、朵拉小羊,超高端品牌有Arla寶貝與我,全面覆蓋不同檔次市場。

在海外市場開拓上,蒙牛產品已進入蒙古、新加坡、緬甸、柬埔寨等市場,出口產品涵蓋常、低、冰三大業態,包括純牛奶、特侖蘇、優益C、純甄、蒂蘭聖雪等,海外銷售連續3年年均增長突破30%。本月末,位於印度尼西亞的蒙牛第一個海外液態奶工廠也將正式投產。

為進一步推進品牌國際化,蒙牛成為2018 FIFA世界盃全球官方贊助商,4大品類27個品牌共161個產品成為世界盃指定產品。據了解,蒙牛是世界盃第一個乳業合作夥伴,也是中國食品飲料行業中第一個世界盃的全球贊助商。通過世界盃贊助活動及傳播推廣,蒙牛的品牌力提升了11.4%,消費者對蒙牛品牌的喜好度和購買意願顯著提升。

隨著中國乳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黃金十年,蒙牛集團CEO盧敏放表示,蒙牛是國際化的推動者,也是受益者。「引進來」和「走出去」為蒙牛注入了「世界品質」因子,讓蒙牛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新京報記者 郭鐵 編輯 嶽清秀

相關焦點

  • 為消費者打造世界品質的中國乳品——專訪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
    這是蒙牛為「乳業版的全球化4.0」提供的一套「中國方案」。  「走出去」為中國乳業注入世界品質  蒙牛在做好國內乳業振興的同時,還兼顧布局全球資源。在本次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舉辦期間,蒙牛與烏拉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兩家企業將就乳製品的相關貿易開展多項合作,這無疑是蒙牛實施這一戰略構想的落地舉措。
  • 蒙牛三次參加進博會,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乳製品
    近日,2020年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已經成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窗口。進博會期間,中國乳業領軍企業蒙牛將與海外合作夥伴一起亮相,進一步展現了中國乳業「新國貨」實力擔當形象。「乳業領域超大展臺」拉近消費者距離進博會期間,全球各地企業的展臺是重要看點。
  • 蒙牛用高品質定義「乳品新國貨」從「草原牛」「中國牛」到「世界...
    從「草原牛」到「中國牛」再到「世界牛」,蒙牛的高速成長背後,亦折射著中國乳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如今,在嶄新的時代,以蒙牛等優秀企業為代表的乳業「國家隊」不僅積極承擔起了「乳業振興」的行業使命,同時已經迅速進入世界舞臺,用高品質的「乳品新國貨」,重新定義中國乳業,讓全球消費者感受中國製造乳品的魅力,共享健康生活。
  • 國貨記|蒙牛:為高品質「乳品新國貨」代言
    憑藉嚴格的品質管控和創新研發力,蒙牛在十歲生日時就佔據中國液奶市場38%的市場份額,躋身世界乳業20強。誕生至今,蒙牛實現了超1600倍的業績增長,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乳品企業。中糧在戰略上推進蒙牛全產業鏈布局,丹麥Arla帶來牧場管理經驗,而法國達能則提供技術支持,推動蒙牛工廠升級。它們助力蒙牛建立起國際化的牧場管理標準、研發體系、生產布局與管理、國際化的品牌合作,打通乳業生產要素在中國與全球的流通通道,讓全球資源為蒙牛品質賦能。
  • 蒙牛:一杯牛奶的中國品質
    以蒙牛為代表的乳品企業,不但成為國內快消行業的龍頭企業,還是暢銷海外的中國製造品牌,以中國品質為中國製造贏得了全球聲譽。  智造「中國好奶」  1月7日,以世界盃主題包裝的低溫蒙牛品牌Natural原味系列酸奶正式生產,走向各大超市貨架。
  • 蒙牛: 以消費者為中心驅動可持續增長
    盧敏放說,中國消費需求進一步向高端化及營養化升級,蒙牛將持續聚焦高端產品研發及創新,專注為消費者提供航天品質的乳品選擇。運用全球資源,引領乳業品質升級中國乳業整體市場信心緩步回升,但行業整體仍然面臨步入調整期的轉型困境。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認為,技術和管理節本增效能力提升慢、奶牛養殖和乳製品加工一體化程度仍然不高、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是中國乳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的主要原因。
  • 蒙牛首發世界盃第一杯酸奶 全球品質世界共享
    這是蒙牛繼召開2018FIFA俄羅斯世界盃戰略發布會之後,推出的世界盃第一杯酸奶,以世界盃為背書,蒙牛低溫酸奶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用國際品質為全球更多消費者帶來營養與健康。  同時,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歷史大潮下,在不斷加劇的消費升級趨勢下,蒙牛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創新為內驅,加速產品的迭代,尤其是2017年多個低溫新品震撼上市。
  • 蒙牛:從「草原牛」向「世界牛」,為全球消費者打造「一杯好奶」
    12月9日,蒙牛官宣稱,蒙牛成為即將開通的京張、京呼兩條高鐵的首家乳品官方合作夥伴,為旅客全程提供高品質乳製品營養支持。與高鐵其他高驗收標準一樣,高鐵上的乳製品也必須經過嚴格篩選,而蒙牛正是通過自身完善的從奶源到生產的全產業鏈體系,做到高品質保障。
  • 從「大草原牧場」到「高鐵小桌板」蒙牛成為京張京呼高鐵首家乳品...
    近日,蒙牛宣布成為京張、京呼高鐵的首家乳品官方合作夥伴,將為旅客全程提供高品質乳製品營養支持,讓旅客坐在中國的高品質列車上,喝著中國的高品質乳品,一起見證祖國的發展速度。與高鐵其他高驗收標準一樣,高鐵上的乳製品也必須經過嚴格篩選,而蒙牛正是通過自身完善的從奶源到生產的全產業鏈體系,做到高品質保障。
  • 蒙牛航天品質牛奶營養健康13億國人
    中國青年網4月6日電 「蒙牛將用全球最優質的資源、全球最嚴格的標準不斷打造世界級的中國品牌,讓每一位中國消費者都能享用到航天品質的牛奶。」為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健康、營養、優質、多元的乳製品,持續提升品質管理水平,蒙牛集團還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共同籤署了「關於服務航天品質開展檢測認證戰略合作的意向書」,雙方將加強檢驗檢測、HACCP(食品安全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認證、「三同」(同線同標同質)認證、實驗室技術等多方面的科研合作,全力打造國內「航天品質」乳製品,提升中國乳業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 蒙牛牛奶以世界級品質 打造全球乳業品牌
    近年來,蒙牛圍繞大健康戰略,更是在行業率先推出了如植物基飲品、體重管理和代餐方面的乳製品等新的蒙牛牛奶品類。就在今年4月26日-28日,2018中國國際乳業合作大會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在哈爾濱舉行。本次大會以「新時代、新需求、新乳業」為主題,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乳品行業的新消費需求和發展特徵、趨勢。
  • 中糧、蒙牛、達能攜手 加速發展中國酸奶業務
    此次合作有助於蒙牛吸收達能世界領先的乳品技術創新與管理能力,例如,達能的碧悠系列產品將幫助新的酸奶業務在益生菌酸奶領域建立起強有力的領導地位。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先生表示:「中糧歡迎與達能的合作。中糧作為中國食品行業最大的國企,有責任更好助推和發展中國的乳品。
  • 蒙牛引領中國低溫乳品行業發展
    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組織(WGO)發起的「世界腸道健康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蒙牛乳業承辦的「健康中國營養+聯盟」啟動儀式於同日在京舉行。作為低溫市場份額第一的乳品企業,蒙牛已連續5年攜手中國營養學會承辦世界腸道健康日峰會,助力國民健康大事業。
  • 蒙牛2019中報:從喝奶到吃奶 蒙牛奶酪引領乳品消費新生活
    8月28日,蒙牛乳業(2319.HK)發布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據中報披露,2019年上半年蒙牛實現銷售收入398.572億元,同比增長15.6%;淨利潤20.769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被視為蒙牛增長新支柱品類之一的奶酪表現不俗,實現銷售同比增長翻倍。
  • 20年蒙牛品牌路 貼近消費者是秘訣
    作為冠名商,蒙牛再一次讓自己的品牌與年輕消費者有了親密互動。作為中國乳企的領軍企業,蒙牛自成立以來,以多種創新的方式,在品牌營銷方面精心布局,屢獲成功。實現了從「品質引領」到「品牌引領」,可以說,蒙牛用20年時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品牌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 2017年中國酸奶品牌排行榜:蒙牛、伊利最受大眾喜愛
    蒙牛是中國領先乳製品供應商,專注於研發生產適合國人的乳製品,連續8年位列世界乳業20強。蒙牛乳業成立16年來,已形成了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多品的產品矩陣系列,擁有特侖蘇、純甄、優益C、未來星、冠益乳、酸酸乳等拳頭產品,為消費者的點滴幸福不斷創新。
  • 蒙牛集團石東偉:跨界融合打造與消費者的情感互動
    新華社成都12月27日電(記者李力可)26日,在成都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蒙牛集團執行總裁石東偉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新的傳播環境中,媒體、企業做好跨界聯合,將為講好企業故事、塑造企業品牌提供助力。  石東偉介紹,中國乳品行業正在經歷新的變革,有上千年歷史的乳業正在擁抱新技術、新環境。
  • 蒙牛亮相2020中國品牌論壇,促進乳業高質量發展
    蒙牛作為我國乳業巨頭,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在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乳製品的同時,也致力於承擔社會責任,與國家發展大局同頻共振。近日,蒙牛受邀出席2020中國品牌論壇,與政、企、學界專家一起交流對話。  勇擔社會責任 與發展大局同頻共振
  • 好奶產自好牛 優良奶牛品種成就蒙牛高端品質
    中國歷代士子寒窗苦讀,只為金榜題名,得五貢、舉人、進士出身之名分,進而成為上流人士。您可知道,奶牛也有"出身"?在乳品越來越講究高端營養的現今社會,奶源最前端的奶牛"品種"也將成為消費者選購好奶的重要標準。
  • 蒙牛2020年中報:百姓生活「八件事」 蒙牛推動國人飲奶潮
    但是我國居民奶製品的攝入量仍然偏低,人均飲奶量仍不足世界人均消費量的1/3,不足亞洲人均消費量的1/2,遠低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的每日300克的攝入量。   而在疫情影響下,乳品的健康營養功效得到了國民的進一步認可,正在成為如同「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日常的國民消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