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相」就是色身之法相。色身是一個法,每一個法都有它的法相。一切有相的法都是有為法,是無常的法。色身也是如此,是無常的法,是虛幻不實的,因為每個人都會死,身體也會壞滅。一切會壞滅的法,都沒有永遠不變的真實法相,所以才說:「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譬如一個人從母胎出生,慢慢長大,他的面孔、身材、外觀等一直都在變,怎麼會有固定的身相呢?若是老年人把一生從小到老的照片擺出來,不管年輕時多漂亮、英俊、帥氣,老了還真的是老模老樣,發白皮皺,騙不了人的。身相確實一直在改變,哪有真實不變的身相可言?

由此可以知道,身相只是一個假名,事實是色身一直在變化,身體中的細胞一直不斷地出生、死亡、緣起緣滅。如此因緣所生的色身,在緣起緣滅當中,什麼時候有過真實不變的身相呢?
眾生都生活在一切相上,在這一切相上去攀緣、分別、執著、妄想。可是眾生絲毫不知道,一切相都是虛幻不實的,因為不管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乃至一切法相,都是不真實。
許多佛弟子被誤導,走錯了路,浪費了一生的時間,令人惋惜。佛弟子在修學上遇到的困境,確實千差萬別,以下是比較重要的原因:

一、沒有善知識的教導。
善知識難遇,並不是今天如此,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沒有善知識的教導,就不可能學到正確的知見。若沒有正確的知見,學佛是不可能學好的。一個人的知見錯了,修學的方向就跟著錯,那還會有什麼修證呢?
譬如禪定的修證,若不是先建立正確的知見,那麼修定者又怎麼確認、印證自己處於哪種禪定境界呢?初禪有初禪的境界,二、三、四禪都有其境界,如果不知道這些境界的正確知見,那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證得哪有禪定的。

智慧的修證也是一樣,若不知道每一種智慧境界,明心有明心的智慧,見性有見性的智慧境界。如果不能了知明心的知見,怎麼知道是明哪個心?如果不知道如來藏體性的知見,又怎麼知道自己確實是悟?
如果真的悟了,就應該看懂《金剛經》的法義。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悟了,就可以拿《金剛經》來看看,如果不能印證,就應該暫時保留。
二、福德因緣不足。
有的人明明遇到了善知識,善知識已經在面前了,卻當面錯過,因為他不相信眼前這個人就是善知識。
許多人非常著相,他只看一個人的表象,卻從不聽這個人所說的法是不是有道理,也不去思維、印證這些法是否符合佛在經典所說。
這樣的情況和心態,怎麼能學到正確的佛法呢?這就是善根福德不夠的原因。

三、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邪師並不是惡,只是所說的法偏邪,背離中道實相的法義,言不及於第一義。這樣的說法不但於人利益極少,也會嚴重阻礙眾人多生多劫修行,影像可謂極為深遠。
由於邪師說法極為嚴重,為了廣大眾生的利益,催邪顯正絕對有需要。就是古時候玄奘大師所說:「若不催邪,無以顯正。」所以一切有智慧有悲心的佛弟子,一定要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金剛經》的修學,不可只是看幾本依文詳解的書,必須建立全面又正確的知見,生生世世都要如此修學、薰習、護持。尤其是要護持正法的書籍,正法的道場,為自己修集大福德,也藉此結下善知識的因緣。這樣努力,才有可能具足福德因緣而契入《金剛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