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必看,教育部的減負三十條中有哪些重要的內容

2020-12-16 百事皆教育

在2018年的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門一起印發了通知《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

2018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教育部的一個通知,再一次引發了大家對於中小學生教育的思考。《中小學生減負措施》,而且這個是經過國務院同意的。

在這個被稱為 減負三十條 的通知裡面,嚴控了作業量,包括每個學期的考試次數,還有各種競賽的評優等等,可以說具體到了中小學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對於規範學校辦學行為的一些內容

嚴格依照課標教學,不得隨意提高教學難度和加快教學進度,杜絕「非零起點」教學。並且控制書面作業的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

同時對作業的難度水平也作出了規定,而且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倡導建立彈性離校制度,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內容。安排學生參與各種興趣小組。還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知道學生更多的實踐鍛鍊,確保每天鍛鍊一小時,而且儘量安排戶外活動。

在規範學校的同時,也嚴格的規定了校外的培訓機構

首先規定的就是誠信經營。培訓機構要取得辦學許可證及營業執照後方可開展培訓。在宣傳過程中不能虛假宣傳誤導、欺騙學生和家長,嚴禁誇大培訓效果。

並且對於培訓的內容、時間、還有培訓老師都做了相關的規定。

明確 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責任

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把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作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同時加強家庭的互動交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培育好的家風。

不盲目跟風攀比,報課外班、請家教。引導孩子的健康生活。

在通知的結尾,還特意強調了強化政府管理監督

在通知的結尾,還特意的提出了政府的管理監督職能,把政策落實到實處。

大家通過這個通知的具體內容也會發現,國家對於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的關注度的提高。相信大家看了之後也會對國家未來的教育方向有一個了解,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提出6條學生減負措施,明令禁止2點,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家長回家不批改作業,晚上回家不給孩子輔導作業,家長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為啥要家長批呢?有的家長文憑本身不高,看題都困難。學生文化水平高低來自於自願學習,而不是用逼迫孩子們以懲罰的方式來學習,孩子們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已經沒有自由而言了,跟從大人的意願去學習,學習可以改變命運,讀書可以開發智力都強加於不懂事的孩子記憶中,沒有童真的快樂!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嚴禁非零起點教學把孩子畫得「五花八道」 減負...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之後,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兩會第四場「部長通道」上答記者問時這樣表示。隨著校外培訓機構的野蠻生長,出現了「學校減負社會增負、老師減負家長增負」問題。對此,陳寶生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減負問題,陸續出臺了一些治理措施。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也就是「減負30條」,這是一個綜合治理的措施。
  • 教育部: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教育部的態度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 教育部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教育部又出新規,家長和孩子拍手稱快,但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從小平時都不學不練,小升初和中高考又加大難度,就問你到考試時怎麼辦?不去課外班提升自己能行嗎?別說那學習減負的事,最後坑了孩子,騙了家長,減掉一大堆與學習學校學生無關的事就行了,幹點實事吧!」這是來自於一位家長的抱怨。他說的雖然未必全對,也反映出一些現實的問題。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中新網12月10日消息,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
  • 教育部表態:嚴禁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今後家長「解放」了?
    老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教導下一代的重要職責。我們民族自古以來就尊師重道,將其比喻成辛勤的園丁、吐絲的春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而如今老師和家長的矛盾卻日益尖銳,不久前一位江蘇家長要退出家長群的短視頻爆火,這位家長的一番言論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育部最新回應來了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福建等省教師減負「清單」發布!家長:可以不用批改作業了嗎?
    現在的老師的確是夠忙碌的,除了日常教育教學,還要應付很多的評比,檢查,表格填報等,這些在無形之中就佔據了老師們很多的精力,而且還是持續性的,所以教師減負是勢在必行。那麼教師減負是否意味著家長和學生的負擔也會減輕呢?家長是否還需要批改作業呢?
  • 教育部這一通知大快人心!要整治中小學超標現象,家長:怎麼辦?
    教育部發布緊急通知:將要整治中小學超標科目教育部在語數外、物生化等6個學科進行了一定的規範,從小學到中學關於孩子學習超標的內容做出了相應要求。教育部這一消息一出,讓老師和孩子都倍感開心,不僅是給孩子減負,同時也給老師減負,老師可以不用給孩子傳授那些超標的課程,一定程度上,老師也獲得了輕鬆。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今年年初,教育部提出,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 在線教育如何給家長減負
    就目前而言,教師教學角度的在線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模式和策略,以及學生角度的學習方法、學習支持、身心健康等問題受到了廣泛關注,與之相關的教師負擔和學生負擔也不乏詬病。然而,就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習而言,我們尚缺少從家長的角度,去正視家長線下輔導所承擔的壓力、負面影響和可能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家長減負很少得到政策制定者和學界的關注與考量,已然成為事實上的盲區。
  • 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新增」一門課,家長哭訴:太不公平了
    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新增」一門課,家長哭訴:太不公平了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這也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望子成龍,考一個好大學,將來擁有一份好工作,所以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就給孩子報名各種輔導班。
  • 開學季 | 終於減負了!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減負「硬指標」
    強化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寄宿制學校要縮短學生晚上學習時間。科學布置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減少機械、重複訓練,不得使學生作業演變為家長作業。加強考試管理。
  • 教育部:給教師和學生減負!嚴格精簡規範各類「進校園」活動
    答覆中稱,教育部對此十分關注,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規範和精簡各類「進校園」活動。2018年印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明確強調不得隨意要求學校組織學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不得隨意要求學校增加專題教育內容。對於按照規定符合教育教學需要的「進校園」活動,教育部出臺專門文件進行規範和管理。
  • 教育部:家長福音!「三點半難題」現已巧妙破解
    最近幾年,國家教育部一直致力於教育改革,其中最讓家長和學生關注的就是教育減負這件事。隨著教育「減負」的步伐不斷向前,不管是學校還是一些教育相關部門都在感應號召,逐漸實施了一系列的「減負」措施。教育減負,對於學生來說,不但給他們減輕了一些學習的壓力,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到更多,還讓他們再度感受到童年的快樂。對於家長來說,也為他們減少了不必要的負擔。但是在各種「減負」條例中,「三點半放學」這個措施,在最近幾年的眾多措施中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同時也飽受家長們的爭議。
  • 小學生「減負」新政
    8月22日,教育部公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公開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陽光入學、均衡編班、「零起點」教學、不留作業等一一寫入。新規一出,引發社會熱議。教育部公布的規定草案指出家庭作業對小學生們來說將成為歷史。然而,這些減負規定在專家和教師間引起了熱議。「減負」可以表達為to alleviate academic burdens或to reduce/ease academic pressure。
  • 「雞娃」家長的焦慮成為減負的阻力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有關中小學生減負的政策實施落地,北京市教委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例如小學低年級不留家庭作業、期中期末考核多以「樂考」形式進行。可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壓力有增無減。據了解,有不少低年級的家長認為,孩子沒有養成回家寫作業的習慣,等到四年級以後,學習壓力一下加上來,孩子和家長都適應不了。  焦慮,成為時下家長們的一個熱門話題。
  • 20個省份出臺教師減負清單:評比事項減少50%以上 嚴管微信工作群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今年年初,教育部提出,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 【網絡關注】教育部叫停!這一行為要嚴處!
    前段時間「退出家長群」的話題引發熱議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近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教育部表態:禁止教師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老師必須親自批改
    12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律師點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學生家長的義務和任務。如果有哪位學生家長沒有完成批改作業的任務,還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是老師想都不敢想的!因為給學生批改作業本來就是老師履行教育職責的應有之義,是老師的法定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