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門一起印發了通知《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
2018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教育部的一個通知,再一次引發了大家對於中小學生教育的思考。《中小學生減負措施》,而且這個是經過國務院同意的。
在這個被稱為 減負三十條 的通知裡面,嚴控了作業量,包括每個學期的考試次數,還有各種競賽的評優等等,可以說具體到了中小學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對於規範學校辦學行為的一些內容
嚴格依照課標教學,不得隨意提高教學難度和加快教學進度,杜絕「非零起點」教學。並且控制書面作業的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
同時對作業的難度水平也作出了規定,而且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倡導建立彈性離校制度,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內容。安排學生參與各種興趣小組。還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知道學生更多的實踐鍛鍊,確保每天鍛鍊一小時,而且儘量安排戶外活動。
在規範學校的同時,也嚴格的規定了校外的培訓機構
首先規定的就是誠信經營。培訓機構要取得辦學許可證及營業執照後方可開展培訓。在宣傳過程中不能虛假宣傳誤導、欺騙學生和家長,嚴禁誇大培訓效果。
並且對於培訓的內容、時間、還有培訓老師都做了相關的規定。
明確 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責任
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把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作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同時加強家庭的互動交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培育好的家風。
不盲目跟風攀比,報課外班、請家教。引導孩子的健康生活。
在通知的結尾,還特意強調了強化政府管理監督
在通知的結尾,還特意的提出了政府的管理監督職能,把政策落實到實處。
大家通過這個通知的具體內容也會發現,國家對於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的關注度的提高。相信大家看了之後也會對國家未來的教育方向有一個了解,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