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9日報導,為慶祝朝鮮解放70周年,朝鮮首次邀請外國樂隊來平壤演出,這次被邀請的樂隊名為Laibach,來自斯洛維尼亞,是一支先鋒工業搖滾風格樂隊。演出當日,該樂隊不僅演繹了其經典作品,電影《音樂之聲》主題曲、朝鮮族民謠《阿里郎》也出現在演出曲目中。
飽受爭議的搖滾樂隊為何受邀?
Laibach樂隊成員在平壤的合影 圖片來源:BBC網站 |
據BBC網站近日報導,8月19至20日,Laibach樂隊在朝鮮首都平壤的烽火藝術劇場舉辦音樂會,約有1500人參加。恰逢朝鮮半島脫離日本殖民七十周年,這一演出信息自今年7月份由朝鮮媒體發布後便引來媒體的廣泛關注,不僅因為這是朝鮮首次邀請國外樂隊表演,還因為這支樂隊曾因其法西斯主義風格作品飽受爭議。
Laibach樂隊成立於1980年,樂隊名字來源於德國佔領時期斯洛維尼亞的首都盧布爾雅那。據BBC早前報導,Laibach樂隊的作品中常常充斥對軍國主義風格的自我模仿,在歐美備受爭議,甚至曾被禁演。但支持者卻認為他們在舞臺上穿著軍裝表演是對極權主義思想的嘲諷。
「朝鮮一直在西方被描繪為極度閉塞的國家。但事實並非如此,朝鮮遠比西方主流媒體所描繪的要開放得多。」樂隊音樂總監Morten Traavik在今年7月接受BBC的採訪時表示,「朝鮮這個國家和這支樂隊都被描繪為法西斯主義,事實上這其中充滿了誤解。」
演出海報 圖片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如果樂隊成員真是法西斯主義者,為什麼波蘭文化局最近還邀請他們前往華沙演出以紀念二戰勝利七十周年?波蘭,一個在二戰中飽受納粹摧殘的城市,當然不會選擇一個納粹樂隊來演出。除非,他知道他們只是在諷刺集權主義,」Traavik向BBC記者說道。
據報導,Traavik是少數幾個堅持安排與朝鮮進行藝術文化交流的西方樂隊負責人之一。過去五年中,他的持續努力逐漸為其贏得了朝鮮高層的信任。「與一個長期被外界世界切斷聯繫的國家建立互信是非常重要的。」
音樂會上為什麼選這些歌?
在演出當日,Laibach樂隊不僅演繹了披頭四名曲《穿越宇宙》等西方經典搖滾作品,電影《音樂之聲》中的《哆來咪》、《雪絨花》等插曲以及朝鮮民謠《阿里郎》也出現在了演出曲目中。
Laibach樂隊成員身著朝鮮傳統服飾演出 圖片來源:BBC網站 |
《阿里郎》出現在平壤的藝術劇場對朝鮮民眾來說自然不會意外。不過這次,朝鮮民眾是第一次聽到國外搖滾樂隊來演繹。
據《每日郵報》報導,樂隊主唱Ivan Novak表示,在所有的演出曲目中,樂隊成員和朝鮮鋼琴藝術家合作表演的《阿里郎》是獲得掌聲最為熱烈的一個,他還透露,演出的曲目歌詞要提前報給朝鮮官方審核,「還有一些備選的朝鮮歌曲,但他們不想讓我們在歌曲節奏上做改動,所以事實上只剩這首歌可選了。」
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插曲也出現在這場音樂會上,被媒體提及的多達三首:《哆來咪》(Do-Re-Mi)、《雪絨花》(Edelweiss)和《音樂聲迴蕩在群山之間》(The Hills Are Alive)。據BBC網站報導,當地導遊曾告訴BBC記者,《音樂之聲》是朝鮮民眾可以觀看的為數不多的幾部西方電影之一。
美國生活雜誌《名利場》的另一名記者Mark Harris今年3月報導平壤國際電影節時,一名朝鮮民眾曾告訴他,朝鮮大學生常常通過電影《音樂之聲》來學習英語,是朝鮮的大學英文教學中的一項,這名大學生還說他已經看了不下一百遍。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囧橄欖上周今夜秀》主持人John Oliver上個月在演出消息傳出之後還在節目中調侃,「如果這支樂隊真的要去朝鮮唱音樂之聲,我都忍不住想去看了。」
此外,演出曲目中還有英國著名的披頭四樂隊名曲《穿越宇宙》,美國宇航局2008年為慶祝該局成立50周年,曾向北極星方向發送這首歌。出現在這場演出中的歌曲還有奧地利老牌搖滾樂隊Opus名曲《生命之歌》等,歌詞中寫道,「當我們都獻出力量/獻出最好/每個小時的每一分鐘/從不休息/你將汲取力量/獲得最好」。
觀看演出的朝鮮民眾 圖片來源:BBC網站 |
朝鮮中央通訊社在報導中評論,「樂隊通過獨特的唱腔、豐富的音色和熟練的演繹,表現出很好的藝術手法。」北京一家朝鮮旅行社總經理Simon Cockerell在接受BBC採訪時說,「觀眾看起來很享受這場演出。」
此次演出恰逢朝鮮解放70周年紀念日(8月15日)系列慶祝活動。此外,朝鮮從15日零時起,啟用了新設定的「平壤時間」,比原本東9區標準時間推遲30分鐘。
本文來源:弧度(微信公眾號:hudunews)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