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二號線從僑城東出站,一出來,就看到指向錦繡中華的指示牌,這本應該是個人山人海的地方哇!大概是因為好多人都回家過年了,這裡顯得異常空曠,寬敞的馬路掛滿了紅燈籠,一派「過年深圳成空城」的景象。
沿著高檔住宅區走了一陣子,「神秘敦煌」四個大字漸漸印入眼帘,這不是我之前一直想來的敦煌展嗎?周末門票150元/人,想像不便宜過段時間就要去大足石刻了這回就先不看展了。
聽著賣藝小哥的歌聲,我們慢慢走進了歡樂海岸,這裡到處呈現新年的景象,嶺南風格的建築,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啊!這不是佛山的嶺南新天地嗎?只是跟嶺南新天地比,這兒更新,沒有文化感,儼然就是現代景觀的樣子,因為這兒是深圳。
這樣的歡樂海岸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大概我想像中的歡樂海岸受限於它的名字了,但我也不排斥這樣的歡樂海岸,反而覺得煥然一新。深圳的城市建設,尤其是公共空間一直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無論走在哪都覺得特別舒服。
由於Richard是骨灰級吃貨,到歡樂海岸時也接近飯點了,他一如既往看著大眾點評到處覓食,我則到處東張西望。我對歡樂海岸的感覺太好了,房屋、小橋、流水,中國元素,或者說嶺南元素無處不在。雖然深圳一直以來都是文化的荒漠,也被我倆譽為「美食的荒漠」,但話也不能這麼說,多元也是一種文化,是深圳的文化,就像多倫多一樣。
雖然剛剛出了地鐵人特別少,但歡樂海岸人還是不少,可能這對於平時來說已經是很少了,但這麼冷的天,能出來到處轉也是不容易啊,刺骨的寒風啪啪啪的扇在臉上,即使包成一個球,似乎也沒什麼卵用,風總是能找到洞鑽進去。
晚餐最後選定一家音樂餐廳,吃酸菜魚!好像天越冷,吃辣的欲望越強烈,上火什麼的都見鬼去。這家酸菜魚雖然比不上我們在廣州經常光顧的大龍船,但味道也還可以,畢竟肚子餓的時候什麼都好吃。
走出餐廳,繼續遊蕩在歡樂海岸,美其名曰「飯後散步」,這時天已經暗下來了,掛在樹上的紅燈籠在黑暗中顯得格外好看,我跟Richard說:「站過去,我給你拍個照給你媽發去」。
於是,拍完我左端詳右端詳,這看起來不是在烏鎮嘛,還年味十足咧!一身老伯裝,搭配這條圍巾,這下Richard看起來真的就是「儒生」一個了!
在歡樂海岸又走走轉轉一會,走回到入口處的噴泉時,好多小孩子在那玩,他們竟然敢在噴水的噴口處跑動!仔細觀察才發現,原來整一排的噴泉是有規律地噴射的;而小朋友在這裡玩耍的樂趣就在於,當水不噴時跑進去,算好水快噴的時間,然後拼命往外跑,看著好刺激,不過要是沒算準時間,淋了一身水就……
雖然在歡樂海岸停留的時間不長,似乎歡樂海岸的佔地面積也沒有很大,但真心值得去走走去看看,不過還是天氣暖和點的時候再出門吧,這種天氣,最適合躲在被窩裡聽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