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溼疹1歲後會減輕

2020-12-20 搜狐網

  「寶寶的臉上、身上長滿疹子,小手到處亂抓,煩躁,哭鬧,睡不好覺,大人也跟著累……」

  「因為寶寶溼疹厲害,一日三餐只吃肉和青菜,可寶寶溼疹仍不見減輕。是否要把母乳斷掉,提前讓寶寶吃奶粉呢?」

  「溼疹膏一般都有含有激素,怎麼忍心往寶寶嬌嫩的皮膚上塗呢,可是不塗藥,寶寶就亂抓,真是糾結啊。」

  ……

  一談起溼疹,不少年輕媽媽都有話要說。眼下,冬春季節轉換,正是寶寶溼疹高發的時候。寶寶溼疹了怎麼辦?藥物對寶寶會不會有副作用?有沒必要換成低敏奶粉嗎?針對媽媽們最關注的話題,記者請來了小兒科和小兒皮膚科專家來一一解答。

  5、6個月嬰兒溼疹最厲害

  附一醫院附屬皮膚病醫院小兒科唐珊主任介紹,溼疹是一種免疫性疾病,與孩子的體質有關,還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寶寶溼疹的發病有一定的規律性。一般來說,孩子在出生後一個月左右開始溼疹,到5、6個月大時最嚴重,然後慢慢減輕,1~2歲後大多數孩子逐漸自愈,也有一部分延至幼兒或兒童期,少數人終生發病。

  因為嬰兒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

  引起寶寶溼疹原因很複雜,其中過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溼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的寶寶就容易發生溼疹。

  寶寶溼疹,母乳餵養更好

  何女士的寶寶5個月了,出生後不久就開始溼疹,臉上、身上都長滿紅疹子。小傢伙經常感到煩躁,臉上已經抓了好幾個傷痕了。何女士說,她怕寶寶過敏,平時很少吃海鮮,一日三餐只吃肉和青菜,但寶寶溼疹的情況並沒好轉。她覺得是不是自己的母乳有問題,問專家要不要提前斷乳,改為吃市面上賣的低敏奶粉。

  對此,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兒科任榕娜主任醫師說,引起溼疹的原因有很多,飲食是其中主要的因素之一。有些嬰兒本身是過敏體質,當喝了牛奶,吃魚蝦、雞蛋等異性蛋白質後,就引起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另外一些嬰兒因餵養不當,如餵奶的時間、數量不規律,加輔食種類偏多,致使胃腸道功能紊亂,誘發溼疹。一般嬰兒只是對牛奶蛋白不耐受,但個別孩子對母乳蛋白也不耐受。所以,總的來說,溼疹的寶寶還是吃母乳更好。

  至於要不要換成低敏奶粉。專家說,低敏奶粉就是奶粉中蛋白質含量較少。因此,只有在確定是對蛋白質過敏的情況,才需要選擇這種特殊奶粉。

  添加輔食慢慢進行

  由於很多食物會引起過敏加重寶寶的溼疹,在添加輔食時要很小心,要掌握並嚴格遵守添加輔食的基本原則:每次只添加一種食物,觀察3~5天待寶寶完全實行和接受了新事物後,再添加另一種新品種;添加每種食品都要從少量(一勺左右)開始,逐漸加量,這樣可以減少食物過敏的發生,一旦發生過敏,也容易區別引起過敏的食物。對於溼疹特別厲害的寶寶,可以推遲添加輔食。

  給寶寶餵食後,要用乾淨的小手帕擦擦寶寶的嘴角、臉蛋、下巴,不小心蹭到的食物會刺激寶寶的皮膚,加重溼疹。

  如果寶寶吃母乳,媽媽要縮短餵奶時間,兩次餵奶之間可以讓寶寶喝一點淡菜水或淡果汁,哺乳的媽媽最好別吃辛辣、海味、羶腥味食品。

  地毯和絨毛玩具都收起來

  易敏感物質還包括:粉塵、洗潔精、肥皂、洗髮水等(嬰兒洗浴宜選擇專用),嬰兒的衣服宜用純棉製品,寬鬆、透氣,保持皮膚乾燥,避免粗糙的衣服邊角造成機械性摩擦,禁用化纖和毛線織物。因此,家有溼疹寶寶,最好不用地毯,也別讓寶寶接觸絨毛玩具。寶寶要穿棉質衣服,經常抱他的人最好也別穿化纖衣服。

  溼疹寶寶洗澡不要太勤,洗澡水不要太熱,洗完後可以擦些嬰兒潤膚霜,保證皮膚的滋潤。

  開始選用低效的溼疹膏

  很多媽媽說,因為溼疹,寶寶變得很煩躁,每次睡覺時間不長,臉上還常常被小手抓破。然而無論是市面上賣的,還是到正規醫院開的溼疹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激素。寶寶的皮膚這麼嬌嫩,能用嗎?

  對此,唐珊主任說,溼疹膏的確含皮質激素,但兒童用溼疹膏,激素含量是很少的,是比較安全的。另一方面,從臨床觀察來看,兒童對激素產生依賴的情況比成人更少。因此,如果寶寶溼疹厲害,可以從激素含量少的低效藥用起,如果作用不明顯,再塗藥效較強的藥。

  如果溼疹影響了寶寶的睡眠,還可以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適當服抗組胺的藥,如第一代的撲爾敏、酮替芬等有鎮靜作用的藥,可以幫助寶寶睡眠。

  此外,專家還提醒,溼疹厲害的寶寶先不急於打預防針,因為疫苗含有異體蛋白,可能會加重寶寶的溼疹。待溼疹控制好了,再按療程補種疫苗。

  小貼士

  溼疹寶寶食譜制定原則

  1.儘量採用母乳餵養。一般來講,母乳餵養的孩子不易引起溼疹,餵養母乳的母親應限制食用腥、辣、羶及刺激性食物。

  2.牛奶多煮會兒。餵養牛乳的孩子,煮牛奶時應適當多煮一些時間,促使牛奶蛋白質變性,以減少抗原性。同時,餵養要定時定量,不宜過飽,還要限制糖類,保持消化良好。

  3.可早一些增加輔食,減少牛奶量,添加輔食時應由少到多,種類應一種一種地加,讓孩子有個適應過程。多數嬰兒在添加輔食後溼疹漸漸消失。

  4.不要吃魚蝦、蛋、牛羊肉等食品。應多吃新鮮果汁、綠葉蔬菜汁及各種果泥、菜泥等,少吃糖。

  5.在烹調食物時可多食用植物油,以提高血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對預防溼疹有一定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寶寶溼疹是因為「胎毒」引起的?家長做錯4件事,寶寶溼疹難治癒
    不少小寶寶出生之後,臉上身上的溼疹,就成了媽媽們難題。很多長輩看到寶寶身上的溼疹,也會責怪媽媽一定是孕期吃了不該吃的東西,給寶寶帶來了「胎毒」。溼疹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實際上,溼疹是小寶寶常見的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炎症,發病原因比較複雜。一方面,小寶寶的皮膚嬌嫩,再加上剛出生的寶寶從媽媽體內帶來的雌激素的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容易患脂溢性溼疹,如果再有遺傳原因,寶寶的溼疹就更加容易反覆不愈。
  • 寶寶起溼疹了,如何護理和治療?
    溼疹是寶寶最常見的1個皮膚問題,進入冬季,天氣乾燥,寶寶就更容易起溼疹或原有的溼疹加重,溼疹嚴重時不但會造成寶寶瘙癢劇烈,也會對家長和寶寶造成心理上的困擾,對有些家長和寶寶而言溼疹就是一種折磨,那引起溼疹的原因是什麼?
  • 多數寶寶出生後會有溼疹,聰明媽媽這樣做好得快
    幾乎所有新生兒出生幾天後都會得溼疹,有的寶寶溼疹不嚴重,通過母乳媽媽食療和細心照料,可以減輕並且慢慢好轉;有的寶寶比較嚴重,臉上身上全是小疙瘩,而且越來越嚴重,癢起來的時候兩個小手到處亂抓,做媽媽的心裡看到都在滴血。為什麼新生兒更容易得溼疹?
  • 寶寶溼疹寶媽需要忌口嗎?
    寶寶溼疹寶媽需要忌口嗎?多發於出生1月到1歲內寶寶,大多數到一歲以後,溼疹就可以緩解。 溼疹一般分布在寶寶的前額、兩頰、下頜、耳後等部位,主要表現為瘙癢、發紅、鱗屑、結痂性皮損或有液體滲出等。 溼疹的病因並不明確,有個體差異,可能是多種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其中有遺傳因素,嬰兒自身免疫力的因素,飲食的因素,周圍環境刺激的因素等,還可能有感染的因素。
  • 溼疹藥膏外用五原則,寶寶溼疹到底能不能用激素藥?
    寶寶溼疹很常見,尤其是2歲以下的寶寶,幾乎每個寶寶都有過溼疹的經歷,關於寶寶溼疹的護理和用藥,媽媽們也有很多問題,今天分享幾個是溼疹藥膏的常識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家長更好的護理寶寶。1、溼疹有能斷根的藥嗎,可不可以自愈?
  • 寶寶溼疹什麼樣,看完這個你就會治療了
    嬰兒溼疹多發於2-3個月寶寶。半歲後逐漸減輕,1歲半後大多數病兒逐漸自愈。皮疹呈多種形態,伴有瘙癢、反覆發作的特點。患處常見於寶寶的雙頰、頭皮、額部、眉間、頸部、頜下或耳後,也可累及全身。  1、如果寶寶患有了溼疹,而恰巧寶寶又是通過母親母乳餵養的,那麼母親在自身的飲食上就要多加注意了。
  • 寶寶得了溼疹 三分治七分養 調理溼疹的常用食療方法
    摘要:   溼疹對寶寶的影響較大,瘙癢常常使寶寶煩躁、哭鬧,甚至不能安靜入睡,因此防止溼疹入侵是十分重要的。廣州市中醫醫院皮膚科侯幼紅博士提醒,寶寶得了溼疹應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正確的方法是找出過敏原因,對症下藥,合理餵養。
  • 最全面的寶寶溼疹用藥攻略,趕快收藏吧!
    溼疹又稱異位性皮炎,屬遺傳過敏性疾病,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根治溼疹,但50%以上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溼疹可以自愈。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做的就是通過護理以及藥物來控制溼疹的反覆發作,以減輕溼疹對患兒生活質量和生長發育的影響。
  • 新生兒溼疹如何處理,寶寶溼疹的最佳治療方法
    >  冬天的時候天氣太乾燥,很容易出現皮膚問題,忙了幾天沒有擦手霜,都感覺自己的手特比的粗糙,更別說寶寶了,一不小心,冬天的寶寶太容易得溼疹  溼疹溼疹,缺什麼補什麼,總之是寶寶的皮膚太幹了。  影響寶寶睡眠:小兒夜間尤其煩躁,哭鬧不安,嚴重影響睡眠質量甚至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使家長勞心勞神:家長會感到困惑、無助、挫敗甚至因為照顧夜哭的孩子而精疲力盡。  寶寶溼疹怎麼做?  1、寶寶隔天就得洗一次澡,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皮膚過於乾燥。這是溼疹最基本的緩解。
  • 寶寶長了溼疹能洗澡嗎?能用激素藥膏嗎?
    溼疹的表現 1、嬰兒期0-2歲時的表現: 在嬰兒期0-2歲時主要表現為兩面頰、額部和頭皮的皮疹,會有乾燥、瘙癢、鱗屑或有滲出的症狀,當寶寶會爬時,肢體處也會出現皮疹。
  • 寶寶溼疹、幼兒急疹、痱子,你會區分和護理麼?
    溼疹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大多數寶寶在2-6個月時開始出現溼疹,在喝配方奶的寶寶中更常見。1、 溼疹的特點:發紅、乾燥、連片、脫屑、有明顯瘙癢,嚴重時會有小裂口甚至伴有滲水、結硬痂、輕微紅腫等。
  • 為什麼鵲膚霜好的很快 寶寶溼疹專用膏安全放心
    寶寶溼疹形態大同小異,有的溼疹是在潮紅的皮膚表面覆有黃色油膩性鱗屑或痂皮,有的卻是在潮紅的皮膚上散布著疹子與小水皰。特應性皮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認為與遺傳、環境、免疫、生物因素有關,發病主要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遺傳因素髮揮著重要作用,有過敏體質家族史的小兒更容易發生溼疹。
  • 寶寶出現溼疹有哪些原因、應該怎麼辦?這裡給你答案
    但這些與溼疹並無太大關係。【溼疹】嬰兒溼疹,中醫稱「奶癬」或「胎斂瘡」,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多發生於1~3個月的寶寶,6個月後會逐漸減輕,1歲半的寶寶大多可以自愈。寶寶出現溼疹的原因1、局部護理不當在寶寶長牙期、口欲期常常會出現大量的「流口水」的現象,家長稍不注意,寶寶就會「淹脖子」。
  • 鈣和媽咪愛益生菌在治療寶寶溼疹時的作用
    溼疹是嬰兒常見的皮膚炎症性疾病,俗稱奶癬,幾乎每個寶寶在嬰兒時期或輕或重都曾患過溼疹。雖然嬰兒溼疹會隨著寶寶的長大逐漸自愈,但是患上溼疹後,患處會感覺瘙癢促使寶寶去抓撓,破損後容易並發感染。溼疹較重時,寶寶會煩燥不安、哭鬧不休,嚴重影響吃奶及睡眠,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李女士就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李女士的寶寶3個月了,胖嘟嘟的,煞是招人喜愛。可是自從滿月後,寶寶眉心處就出現了散在的小紅丘疹和小紅斑,並逐漸擴展。老人說是上火。過了幾日,並未發現有好轉跡象,反而有所加重,出現一些滲液和黃色結痂,李女士及時帶著寶寶去看了大夫。
  • 寶寶溼疹時,哺乳媽媽怎麼吃?
    溼疹,很多媽媽一提起來都對它「恨之入骨」,它讓寶寶粉嘟嘟的小臉變得都是紅色的小點點,孩子又癢又難受。那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的溼疹減輕以至消除呢?我們從哺乳媽媽飲食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1、什麼是溼疹?
  • 溼疹、咳嗽、腹瀉、發燒……3歲以前寶寶常見疾病護理,全有了
    粉哥導讀:寶寶生病,當媽的比自己生病了更捉急更難受……3歲以前的寶寶體質還沒發育全,多數寶寶3歲後就好一些不愛生病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寶寶們最容易患的一些疾病,以及應對的方法。有了這些,寶寶生病你就再也不發愁了。
  • 想要寶寶溼疹不反覆?3種溼疹5個方快速拔溼毒
    不同身體狀況的寶寶,溼疹的表現也不太一樣,按程度輕重,常見的有3種:丘疹,皮膚表面出現細小顆粒狀的紅色丘疹,多的時候會連成一片;紅斑,症狀較輕的寶寶,皮膚表面呈淡紅色的片狀紅斑,可能伴有少量脫屑,嚴重者,紅斑顏色鮮明,大片紅斑、粒狀丘疹連成一片。水皰,在紅斑、丘疹的基礎上,有些溼疹會發展成水皰。水皰破掉後會流出透明或淡黃色漿液,患處有破損、結痂。
  • 抗擊寶寶溼疹,護理和治療是一場持久戰
    現在我將溼疹的護理和用藥方面的知識給大家普及一下,希望能幫助更多的爸爸媽媽。根治溼疹,無藥可尋溼疹在5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身上高發,確切病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根治溼疹,但50%以上的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溼疹可以自愈。
  • 寶寶溼疹怎麼辦?寶寶溼疹怎麼預防
    >寶寶溼疹怎麼辦?  ✘母乳,鹽水可以治療溼疹嗎?  錯誤! 母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當用於嬰兒溼疹患處,它會變成細菌培養物,讓寶寶更容易受到感染。  雖然鹽水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但父母很難掌握鹽水的濃度,過高會刺激寶寶的皮膚!  母乳餵養的孩子患有溼疹,媽媽應該避免吃某些食物嗎?  錯誤!
  • 寶寶常見4大病症:腹瀉、咳嗽、溼疹、捂熱症候群,怎麼預防護理
    今天筆者為大家梳理出0~3歲寶寶最常遇到的4大病症——腹瀉、咳嗽、溼疹和捂熱症候群,如果遇到這些情況,家長應該如何護理寶寶?平時又預防呢?『生活護理』:媽媽們要勤給寶寶換尿布,每次排便後,媽媽都用溫水清洗寶寶屁股並擦乾水分,以減少寶寶皮膚疼痛感。腹瀉寶寶通常還會感到腹痛,因此爸媽們要加強寶寶腹部保暖,可以通過熱敷或輕柔腹部的方式來減輕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