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魚不願吃餌?掌握三類添加劑的應用,玩黑坑更順利

2020-12-19 小飛的釣魚閣

魚有活性高的時候,也有活性低的時候,活性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它們的食慾、食量,我們要想釣好魚首先就得明確魚的活性、食性為什麼會低,這樣才能針對性地做出調整,效果才能快速顯現出來。大家應該知道,水溫是影響魚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即水溫越高,魚的活性越強、新陳代謝越快,故吃得也多。

按照這樣來說,夏季應該好釣才對,可為什麼實際卻往往相反呢?

因為夏季光照很強、溫度又特別高,而溫度高則會使得水中的溶氧量降低,溶氧一低魚的身體就會感到不適,肯定就不愛吃食了,如果溶氧太低魚會浮頭、甚至死亡。

另一方面,水溫高魚活動量大,活動量大勢必也會消耗掉大量氧氣,包括水中的其他生物及微生物快速繁殖同樣是需要氧氣的。也就是說某個釣點水域面積越小、水越淺、水越肥同時裡面魚的數量越多,那就越容易缺氧,這也是為什麼黑坑這樣的魚塘會比自然水域更容易缺氧的原因。

明白了夏季魚不願意吃餌的原因後,再來談談解決方法,不過在此之前得先正視一個問題,即添加劑的使用

野釣魚不開口,大家總是想著換餌料味型,黑坑釣不好則研究添加劑該如何調整,實際上我認為這是一個道理。黑坑為什麼研究添加劑的人比研究餌料的人多,因為添加劑都是高濃縮的,基本上加一點點就能改變整個餌料的味型了。野釣用添加劑的人也不少,就算你不用,其實商品餌裡也還是有添加劑的存在,比如你從奶香換成薯香、從薯香換到果香,實際上也就是換了幾種添加劑,餌料的本質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因為大部分餌料都是以穀物糧食、顆粒飼料為主的,變來變去的主要是添加劑。

那魚不開口換個味型、換不同的添加劑有用嗎?只能說或許有用,絕不是一定有用,添加劑這東西只能起錦上添花的作用,並不能扭轉乾坤。比如說窩子裡有魚,但它不吃,你換個味型的餌料可能會改善局面,如果要是窩子裡一條魚都沒有,那換什麼味型都沒用,不如直接換釣位。

夏季玩黑坑,要掌握三類添加劑的應用

不同的黑坑有不同的魚情,經常會出現魚偏口的現象,這是避免不了的,而要想知道魚究竟喜歡哪個味型,這得靠你多釣、多試、多總結,這也是為什麼某些「大師」去到一個陌生地方釣不過當地選手的原因。

當然了,既然寫了這篇文章,肯定得有個交代,不能用一句「多釣多試多總結」就敷衍了事。下面我介紹三類在夏季比較常用的添加劑,這些添加劑不能說幫你拿個坑冠,但你用了肯定不會太差,因為大方向是沒錯的,你只要在這個基礎上多進行不同的搭配去試就好。

夏季黑坑常備添加劑之糧食類,其中多以薯味為主

糧食類添加劑或者說穀物香的味型可以說是一年四季都通用的,哪怕餌料也是一樣,當然穀物糧食也有多種味道,比如玉米香、薯香、麥香以及它們混合出來的味道等等。在夏季用的比較多的就是薯香,這個對鯉魚、鯽魚都有效,無論是新魚還是回鍋魚,都不會對糧食味有牴觸。

市面上和薯味搭邊的小藥也很多,比如紅薯、烤紅薯、甜薯、大麥紅薯等等,實際上都差不多,我們在具體選擇的時候釣新魚就用味道重一點、刺激一點的,或者用量大一點,要是釣老魚滑魚就用味道比較柔和的同時劑量少一點即可。

夏季黑坑常備添加劑之藥酒類

藥酒的種類也不少,其中辨識度比較高的應該是麝香酒、阿魏酒,很多藥酒都是幾種甚至十幾種藥材混在一起泡製,我們聞上去並不能明確辨別是哪一種中藥的味型,只能聞出藥味,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香精勾兌而成的東西。如果是純中藥酒,那對某些魚情是有幫助的,中藥大多「苦」、「辛」味比較重,我認為是一種刺激吧,至於促飢餓、加快新陳代謝這些效果,我不敢確定。

中藥酒的選擇,我個人用下來天元、神聚、郭氏這幾個還不錯,其他品牌用的很少,或者乾脆用自製的。因為中藥酒無論在哪個季節、什麼魚情我都是作為輔助品,不會去大量添加,畢竟我覺得它是一種刺激性比較大的添加劑。

夏季黑坑常備添加劑之果酸

果酸是夏季釣魚用的最多的一種添加劑,效果也十分顯著,在天氣悶熱、魚在窩子裡打轉卻不吃餌的時候,加一點往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這裡要補充一點,很多釣友都以為果酸小藥是從水果中提取出來濃縮而成的,實際上市面上大多數產品都是採用化學合成的果酸,而且果酸本身也沒味道,只有酸味劑加上了果味香精才變成了大家印象中的那種有香味的果酸。

當然了,果酸和市面上常見的一些果味小藥也不完全相同,因為果味小藥大多是模仿某一種水果,如草莓、鳳梨、哈密瓜、水蜜桃,聞上去第一感覺是水果味,而果酸聞上去第一感覺則是「酸」,其中可能夾雜著果味、甜味,咱們在使用的時候還是別將兩者混為一談比較好。

我用過市面上很多低價的果酸,聞上去很刺激、甚至有點燒手的感覺,這種果酸很明顯是化學合成物,在釣生口魚的時候沒問題,但釣一些回鍋魚、老滑魚可能就不起效果了,甚至用量大了反而驅魚。另一點是「酸」味不持久,用一段時間後餌料就沒什麼味道了。所以,如果大家要用儘量還是選購好一點的產品,尤其在滑魚較多的黑坑。什麼是好產品呢?我只能說價格高不一定好,但幾塊錢的通常都

不行。

這三類添加劑在黑坑中的具體應用

小藥的用法和餌料差不多,可以單用也可以多種混合,只要控制一下劑量就行。以上三種不同類型的小藥就可以有多種用法,拋開單開,咱們可以用薯香+果酸+藥酒,可以用薯香+果酸,也可以薯香加藥酒。大部分人的使用習慣,總是喜歡什麼都加一點,品種太少心裡就不踏實,如果是這樣我建議你用50%的薯香+20%的果酸+10%的藥酒,還有20%去哪了呢?你愛加什麼加什麼,或者加點水果味道的小藥也行。

以上主要是針對密度較低或者回鍋魚較多的黑坑使用的,這種魚情一般都不會很快,如果小藥味道過於刺激魚根本就不敢吃,應該用穀物糧食味的添加劑為主消除它的警惕心理,而藥酒和果酸均作為輔助,增加魚的適口性。如果氣壓很低、水中缺氧比較嚴重就多加果酸,如果水質很肥、水底淤泥很厚那就增加藥酒的用量,這是我的理解。

那如果是密度很高的黑坑,或者說直接點你認為下去就能連杆的魚情,這種情況下就得搶魚,尤其是正釣餌料味道要足夠「霸道」這樣才有可能搶過別人。這個時候我認為首選大甜大香的添加劑,就是聞上去比較衝的那種,可以是複合型的果香、奶味,某些藥酒也能達到刺激的作用。

小藥不能靠鼻子聞來判斷好壞,但有的時候「聞一聞」還是有必要的

「聞著舒服就代表魚愛吃」,這是許多釣友存在的誤區,包括開餌的時候也是,都習慣性先自己聞一聞,實際上小藥餌料都不能用鼻子來判斷好壞,如果大家都這麼做了,反而會使商家有機可乘,畢竟研究人的喜好比研究魚的喜好更容易。但話又說回來,不聞又不太可能,誰都有好奇心,而且現在市面上很多小藥都不標誌味型,我們也不知道種類,只能依靠自己的鼻子來稍微區分一下,這樣相對能夠更好地搭配使用。

比如某個小藥叫做「鯉魚1號」,這樣的東西如果不打開蓋子聞聞鬼知道是藥酒還是果味呢?如果能聞出來是果味,那麼我們在搭配時就不需要額外放果味了。當然這些不標明具體味型的小藥,也有可能是複合味型的,你聞不出來什麼具體味道,那麼我建議如果味道比較衝儘量別在偷驢釣回鍋魚老魚時使用,釣這類不好對付的魚時,小藥一定要用的簡單,用的心中有數。比如就像前面說的,你用薯香味+果酸+藥酒就行了,複合型的、味道衝的、你也不知道啥成分的添加劑,那就拿去正釣,一股腦加進去就行。

大多數主打夏秋季節使用的小藥,基本都是呈果味、甜味的,要麼就是帶有酸甜,其實這類小藥釣鯽魚鯉魚很廣譜,諸如xx促食劑、xx魚開胃等等,不信大家可以去問問是不是有股果味、甜味的,而且多是複合型。這種在魚情比較好的時候使用能夠錦上添花,若是魚不開口,估計很難見效,別認為標註「促食」、「開胃」等字眼,就代表可以在魚活性低的時候讓它們強行開口,這是不對的。

魚不開口一定要找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要是天氣悶熱魚有點起浮的現象我肯定首選果酸,甚至可以直接噴在餌料表面,要是水質肥、有臭底的現象那我噴藥酒,當然還有一些小藥能夠專門針對這類特殊魚情,大家在選購時注意看說明。

最後補充:為什麼加了小藥毫無起色?

之前一釣友說他去黑坑經常是太陽一出來口就變差,出不了一小時就會停口,後面只能憑運氣釣,問加什麼小藥能夠改變這種情況。那我就根據自己的經驗,告訴他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在拉餌盤上滴五六滴果酸,然後拿著餌料在上面滾一下。這位釣友去試了,試了幾次後他來反饋,說加了果酸也毫無起色,包括我推薦的藥酒也試了,一樣沒用。

小藥並不是萬能的,不是說用了一定能釣到魚,而且你想儘快見到效果,最起碼窩子裡得有魚才行,這樣你加果酸、加藥酒才有刺激作用,如果窩子裡都沒魚,那刺激誰去呢?這個時候你得想辦法先聚點魚過來,要麼換個位置,實在不行,那就只能準備倆皮筋顆粒掛鈎上,慢慢糗了,至少以我的水平只能這麼辦。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黑坑釣慢魚情時拉拉糊、果凍餌、搓白餌三種釣餌的優勢和應用方法
    如果把黑坑垂釣當中較慢魚情做一個擬人化的比喻,那麼這種魚情更像是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慢熱性格的它對餌料的狀態和應用還有著特殊的要求。像拉拉糊,果凍餌,搓白餌這三種不同的餌料,都是比較好的應對餌料並且可以解決上魚難題。但部分處於懵懂狀態的釣友,會不太熟悉這三種餌料,今天就和大家詳細分析這三種餌料的優勢及應用方法,方便大家在合適的魚情下選擇使用。
  • 開餌不求人——談黑坑鯉魚在四季中的食性變化以及配餌思路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加上野釣資源相對匱乏促使更多釣友喜歡上了垂釣黑坑。也許是習慣了野釣,再沿用野釣的配餌思路去釣黑坑卻往往不靈驗了。比如「春腥、夏淡、秋香、冬濃」的配餌思路在黑坑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也就是說這個配餌思路主要是應用於野釣,如果將其一股腦的應用在黑坑垂釣過程中自然就有失偏頗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 垂釣黑坑鯉魚時香,甜,誘這三個用餌方向的作用以及具體應用方式
    答:「餌料的誘,所指的內容可以概述為餌料本身的誘食成分或是讓魚更喜歡吃的成分,作用於鯉魚的食性及生理行為。」段落概述:餌料的「香、甜、誘」代表了餌料自身的屬性和特徵,也分別作用於垂釣目標魚的嗅覺,味覺和食性。
  • 黑坑、野釣拿魚全攻略
    黑坑鯉魚一、三種不同狀態黑坑鯉魚餌料的開制:針對黑坑鯉魚的喜食習慣,我們採用精緻原塘提取手感細膩的細面為主料,以高蛋白、顆粒偏大一點的粗面做輔助,專攻黑坑鯉魚。純天然麻團粉0.05份餌水比:1:0.6-0.72、拉大餌:狀態全能一份細面1.9份粗面0.1份(默認夏季,天氣越涼量適量加大即可)餌水比1:1
  • 黑坑釣魚時浮水顆粒,膨化餌料,添加劑三種釣餌的具體優勢和應用
    黑坑垂釣是一個存在競爭的垂釣場景,在整場的垂釣過程中涉及到了釣魚人和釣魚人之間的競爭,涉及到了釣魚人和黑坑老闆之間的競爭,還涉及到了釣魚人和魚之間的競爭,因此就對黑坑的用餌產生了一定的要求。除了餌料本身滿足了對魚的要求外,餌料還需要滿足對釣魚人的要求。受黑坑投放魚的批次不同,釣魚人在用餌的追求上實際上是追求餌料的廣譜性,因為當有了一定的廣譜性之後,垂釣黑坑中不同批次的魚才會更加穩定。除此之外,還涉及到了餌料的手感,操作難易程度等內容。
  • 一款麥芽糖發酵餌開制黑坑小配方
    說起麥芽糖發酵餌,主要用於最新黑坑塘垂釣鯉魚為主。 味型以麥香甜味型為主,味型甘醇。 餌料狀態軟粘,可以通過水比來開制不同的餌料狀態 它的基料也是取決於小黃面的。 今天分享一個關於開制麥芽糖軟粘餌的黑坑餌料。
  • 夏天用淡餌的個例——淺析腥臭餌在夏季坑釣鯉魚時的優勢及應用
    因為黑坑放釣魚多為養殖鯉魚,腥臭餌比養殖鯉魚經常吃的原塘顆粒蛋白含量要高出多倍,往往讓這些鯉魚趨之若鶩。3、降低鯉魚的警惕性。夏季溫度較高,釣魚人大量打入窩點的餌料時間長了就會發酵變臭,這時黑坑往往發生臭底現象。此時我們應用清香餌時已經習慣了在臭泥底覓食的魚兒往往會提高警惕性,畏懼進餌,導致上鉤率大大下降。
  • 釣黑坑肥水原來用這種餌才能上魚,蒙在鼓裡5年,從沒人告訴我
    釣了這麼多年魚,才知釣自然水域還能用這種餌,看來啥都能當魚餌。前幾期我們說了天氣對用餌的影響、魚情對用餌的影響,本期《漁課堂》我們再說一下另一個影響用餌策略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水情」。這個水情貌似相比天氣原因、魚的原因弱了一些,不少釣友會輕視它,其實不然,水的不同也會極大地導致魚的開口。一、水質的大概劃分。
  • 黑坑釣魚用餌攻略大全 掌握這幾點爆護一點都不難
    自我說明一下本人是北方人,最近這款幾天溫度的升高,出釣的人越來越多,一些看不上野釣的都進入了黑坑釣魚,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黑坑釣魚的一些技巧,無論在什麼水域釣魚其中餌料最為重要,黑坑中的魚密度大,只要餌料掌握的好漁獲肯定少不了,但是釣黑坑我們要清楚裡面魚的習性,和裡面魚的性質,黑坑放養的魚大部分都是養殖魚
  • 黑坑如何釣好快魚?掌握合適的抄魚手法,是摘得坑冠的基礎
    眾所周知黑坑不僅要收費,而且限制了垂釣時間,也就是說你在注重漁獲的同時還得考慮時間,想上岸就要在規定時間內釣到足夠多的魚,一旦超出時間釣上來的魚就不作數了或者你選擇續費、多交錢。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釣到更多的魚呢?窩子裡有足夠多的魚是前提,魚能夠順利開口、瘋狂咬鉤是重點。但做好這兩點還不夠,最後一步也很關鍵,你得縮短回魚的時間,要快速地把魚從水裡轉移到魚護裡。
  • 北方冬季垂釣黑坑大棚,掌握這些並牢記,釣好魚不難
    所以你都不用想,這場魚,老闆肯定不會給你足斤足兩去放,自己心裡有數即可。4、在這裡著重說一下,因為大棚裡玩,各個釣場的規矩不一樣,一定要搞清楚了,否則容易被魚塘老闆處罰。原則:快魚用大漂,翻身快,到位快;慢魚用小漂,翻身慢,到位慢,兼顧行程。餌料及添加劑的應用說到這裡,也是重點中的重點,一場魚釣好與否,餌料是很關鍵的一項。
  • 黑坑釣魚時果酸類,植物香類,藥酒類三種餌料添加劑的優勢及應用
    除此之外像一些水質發生問題或者魚的開口欲望不強烈時,適量的選擇果酸類添加劑進行使用會有著不錯的效果。並且果酸類添加劑是在確定魚類吃味道,而自己卻不知道使用何種味道時的第一個選擇,因為選擇添加劑果酸至少不會出現較大的負面影響。
  • 為釣癮偷驢黑坑,試瘋殺不遜蝦餌
    為釣癮偷驢黑坑,試瘋殺不遜蝦餌 作者:赤明魔尊,來源:釣魚王論壇一、前言
  • 黑坑釣鯉魚時五個常用味型的靈活搭配及實戰應用
    在日常黑坑作釣中,大家經常提及的就是味型問題了。說起味型就離不開添加劑(俗稱小藥),如今市場上的添加劑五花八門,有些產品為博取顧客眼球被起了各種各樣的名字,比如叫什麼搶著吃、黑到底、一滴就爆護等。面對琳琅滿目、花樣繁多的添加劑,大家往往挑花了眼,那麼鯉魚到底喜歡什麼味型?有沒有比較廣譜的的味型及搭配方法?在實際垂釣中對味型如何把握?
  • 玩黑坑專門釣標魚有技巧
    玩黑坑的釣友可能都有過釣到標魚的經歷。標魚是魚坑老闆為了鼓勵消費者使的一些伎倆,為的就是多招引消費者到他們的魚坑來玩。作為標魚,最高價碼有萬元的,這是何等的氣魄?不過,至今也沒有見到哪個釣友會中那麼大的標的。
  • 黑坑老闆把蝦餌禁了,釣友用這個辦法釣了40斤魚
    到了冬天,無論是釣野河還是釣黑坑,我個人認為都是活餌佔優勢,尤其是紅蟲幾乎所向披靡。當然了,也不能說商品餌就百分百釣不過蟲餌,凡事都有概率,而且釣魚不止看重餌料,還要和天氣、釣位、個人技術結合起來,其中釣位是重中之重,假設你的釣位比我好十倍,那麼你用商品餌比我釣得多很正常。
  • 黑坑中常用的幾種用餌技巧,快速搶魚,打到別人「停口」!
    那句老話說的好:人比魚還多!不過釣魚主要還是休閒魚類,野釣有野釣的樂趣,黑坑有黑坑的刺激。春季野釣的技巧聊了不少,今天聊聊黑坑的一點技巧。黑坑和野釣一樣,道道很多,只是套路不用而已。介紹幾種黑坑中常用的用餌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黑坑釣鯽魚之添加劑的介紹與選擇,以及不同魚情下的具體搭配
    黑坑釣魚使用添加劑就目前而言是一種趨勢,但並不代表非用不可,甚至於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過度依賴添加劑反而會導致釣不到魚、釣不好魚。何為特殊情況?例如坑裡魚的數量不多,且較為狡猾或身體狀況不好,這時最重要的是找到魚喜歡待的地方,思考如何讓它吃的舒服,而並非到處求藥企圖強行撬開魚嘴。
  • 偷驢配餌進級:巧用狀態粉、輕麩和粘粉,打造百變蘸麻團餌芯
    口弱是指魚兒吞餌時力度小,表現在浮漂上面一般為輕輕的點動甚至浮漂沒動就上魚了。除了天氣的影響外造成魚口弱的主要原因是魚兒受傷、體質差和食不對路。嘴唇有傷、身上缺鱗片、手感粗糙、肚皮上泛紅點的魚兒體質較差均能導致魚兒開口幅度小或者吞食無力。另外,如果我們的手餌不對魚的胃口,魚自然也不會大快朵頤了。
  • 面對黑坑「回鍋魚」,巧用白餌出奇制勝,讓滑口魚無處可逃
    這類黑坑中的「回鍋魚」,往往會多次被釣獲再放歸塘中,在與施釣者們多次博弈後,它們也具備了以下特性表現:1、咬鉤謹慎:魚兒們在經過多次垂釣後,它們往往對施釣者們經常使用的釣餌存有一定的戒備心理,在吞餌咬鉤時往往會更加的謹慎,並不會在發現釣餌後就一口將其吞食。當魚兒們不願咬鉤或咬鉤頻率較低時,最終取得的漁獲成績往往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