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粵劇藝術博物館,除了讓我有機會更加深入了解粵劇文化以外,還帶給我很親切的感覺,讓我想起了童年時與外婆相處的快樂時光。記得小時候經常跟著外婆通過電視看粵劇,雖然我當時並不大懂粵劇,但也很喜歡戲裡頭的故事和氛圍,尤其舞臺上表演者是那悠揚粵韻唱腔,以及優美的表演動作,實在是令人聽的舒服看得過癮!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127號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閉館。16:30停止入館,17:00閉館後謝絕參觀。費用:免費不免票,記得要提前預約哦~微信預約:搜索「粵劇藝術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關注公眾號--->點擊公眾號界面下方菜單欄中的「預約/網站」並在彈出的子菜單中選擇「預約參觀」--->進入網上預約大廳--->點擊進入「個人預約」界面--->選擇所要預約的時間、預約參觀的時間段並如實填寫個人信息--->點擊下方的「預約」即可完成預約。
粵劇藝術博物館坐落於荔灣區恩寧路永慶坊內,於2016年6月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結合舊城改造,努力打造「歌劇之鄉、西方魅力」的文化品牌。
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蘊藏著七百多年歷史的粵劇文化。
廚窗陳列著各式粵劇戲服。
牆上展示了粵劇五大名伶-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羅品超、紅線女的劇照。
鑾輿閣裡介紹並展出了西關五寶:三雕(牙雕、玉雕、木雕)、彩(廣彩)、繡(廣繡)的精品。
粵劇道具
粵劇藝術博物館園林景區的精緻程度絕不亞於廣東四大名園。
粵劇博物館的水上戲臺,漫步在亭臺樓閣間,欣賞著古色古香的嶺南建築,耳邊仿佛還能聽到高亢明麗的粵劇唱聲。
庭臺樓閣,假山曲徑,花窗走廊,荷塘水榭,古色古香……
綠意盎然,古色古香。
主館八和閣,意在向八和會館致敬。八和會館是粵劇行會組織,也是海內外粵劇藝人的精神家園。
八和閣裡面有一個專門的展廳展示粵劇相關的文獻、實物以及音像資料。展廳門口的一對門神相當威武。
粵劇,早期稱本地班,廣東大戲,是形成於廣州地區,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並傳播到東南亞,美洲,大洋洲,歐洲等華人華僑聚居之地的地方戲曲劇種。
行當設置: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總生.小生.公腳.花面.醜生
讓大家深入地認識我們的嶺南粵劇文化。
紅船見證嶺南粵劇歷史:珠三角一帶河網縱橫、水流平緩,這樣水道交通為粵劇的傳播帶來了便利,粵劇戲班通過水路,穿梭於珠江三角洲各地進行演出活動,把粵劇帶到四方民間。
紅船是早期粵劇戲班來往於珠江三角洲進行演出活動採用的交通工具,因遍體髹紅漆而得名。
頭飾
衣箱
粵劇竇娥寃場景舞臺。
粵劇戲服最鮮明的特色在於其廣繡工藝,它構圖飽滿,裝飾性強,色彩濃豔,在全國眾多地方戲劇種的戲服類型樣式中獨樹一幟。
介紹各位粵劇名伶
粵劇人才輩出,紅線女代表粵劇的一座高峰。紅線女從藝70多年,以聲帶情、爐火純青的唱腔藝術,塑造了一個個光彩奪目的舞臺形象,在粵劇史上留下了絢麗篇章。
願粵劇源遠流長,薪火相傳,不僅能光大於舞臺,更鮮活於民間。
前兩期的永慶坊可通過以下連結進入:永慶坊-廣州非遺街區①越來越美的網紅的「打卡勝地」,值得來看看!永慶坊-廣州非遺街區②蘊藏著濃濃的西關風情,尋找到滿滿的童年回憶!
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歡迎點在看、分享到您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