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對剛搬到自己家對面的帥氣男孩一見鍾情,此後開始長達數年的暗戀、明戀、騷擾、糾纏,男孩對她不勝其煩。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女孩終於放棄了這場追愛之旅,然而就是在她放棄後,男孩明白了自己對女孩的愛……
電影裡的那顆梧桐樹貫穿始終,而朱莉,則通過它打破了六年級孩子小小的格局和眼界,感到到了自然之美情懷之美。就像朱莉說的:「爬到樹上,就什麼都能看到,能看到全世界。」
欣賞美的能力看似比其它能力虛浮,其實這才是最讓人能擁有幸福的能力。雖然朱莉擁有這種美,但是布萊斯作為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心智並不成熟,在孩童的時候並沒有欣賞到朱莉的美。只是朱莉單相思著布萊斯,在第一次遇見布萊斯時,朱莉就被他那會說話的眼睛所吸引,往後的日子通過各種接觸,想博得布萊斯的好感。
真愛的第一個徵兆,在男孩身上是膽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膽。——雨果
當朱莉的爸爸得知女兒對布萊斯:「怦然心動」的時候,告訴她:「一個人就像一幅畫,局部和整體是不一樣的,一幅畫如果分開看,顏料、畫板、畫筆、色彩都很普通,但是組合在了一起,就變成了一幅美麗的藝術品。」
直到一天,朱莉爬上那棵即將被爸爸砍到作為商業用途的梧桐樹,再朱莉怎麼掙扎,引來了鎮上很多人圍觀,依然沒有保住那棵梧桐樹。至此朱莉明白了一個道理,懂了爸爸所說的部分和整體。
朱莉只看上了布萊斯的一部分,卻沒有看他的整體,雖然自己被他那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所吸引,但是他在內心裏面,並不喜歡自己。
布萊斯卻在朱莉一次次的磨打之下,不知覺間,喜歡上了朱莉。羞於表達,沒有任何行動表現出對朱莉的喜歡之意。
布萊斯的外公看出了他不願承認的感情,對他說了一段至關重要的話:「有的人淺薄,有的人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雲而已。」
布萊斯看見了那個彩虹般絢爛的人,布萊斯也做出了跟朱莉從內心接觸的行為。那棵被砍到的梧桐樹,他們親手又種了一顆。
這已然接近了故事的尾聲,很多人會認為,他們在一起了。但是不然,此時的布萊斯喜歡上了朱莉,然而朱莉卻看淡了這一切,她自從那天懂得了這個道理。也正是這點,使得整部電影平淡而又盪氣迴腸。
當你喜歡我的時候,我不喜歡你;當你愛上我的時候,我喜歡上你;當你離開我的時候,我卻愛上你;是你走得太快,還是我跟不上你的腳步。
故事在這戛然而止,留給了我們極大的思索空間。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手牽手坐在一棵梧桐樹上。
我想,這是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的孩子作為朋友在梧桐樹上瞰望風景。
在沒在一起,並不重要,這只是一個結果。從朱莉對上布萊斯第一眼過後,怦然心動,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像老舍先生曾說過的:「從前沒有胭脂,女孩子的臉只為心上人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