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冬悅
1982的老電影《牧馬人》,我看了三遍,仍意猶未盡,感慨萬千。
該影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講述了男主角許靈均,因家庭出生被打成「右派」後,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與照料,並與四川逃荒而來的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過著簡單而幸福的生活。
後來,他的親生父親,一個億萬富翁,從國外回來尋找兒子,並準備接他們一家三口去國外生活。
許靈均到北京與父親見面,父子倆相處了幾天,一起回首往事,一起討論信仰。許靈均無法捨棄祖國的山水、親友,於是決定留下來。影片最後,他送父親離開,自己回到牧場與相濡以沫的妻子相聚。
原著和電影一樣,非常經典,值得細細品味。這個故事裡,對歷史、人性、信仰、愛情,都有非常深刻的詮釋。許靈均和李秀芝這兩個人物,善良、勤勞、思想積極、靈魂高潔,渾身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許靈均:歷經磨難,堅守初心
許靈均是封建婚姻結下的苦果,父親與母親感情不合,經常吵架。後來,父親離開了家。
解放前夕,母親病重,十一歲的許靈均去找父親,父親正收拾行李準備出國,這是他們父子最後一次見面。父親出國後的第四天,母親病逝,從此,許靈均一個人孤苦伶仃地活著。
1957年,許靈均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孤獨和絕望令他痛苦,悲觀,甚至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關鍵時刻,他忽然清醒過來,想到自己這個資產階級的棄兒,也曾沐浴過新中國的陽光,他要活著,堅強地活著。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大自然的純淨、遼闊,淨化了許靈均的靈魂。牧民們的質樸、善良,溫暖了許靈均的心。而李秀芝的到來,給許靈均的生命照進了一束光。
苦盡甘來,許靈均摘掉了帽子,重新走上了講臺,他把知識和文化傳授給牧民的後代,為祖國的未來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親生父親找到許靈均,要帶他出國,去繼承豐厚的財產,但他選擇了留下。他要留下來,參與祖國的建設,見證祖國的發展。他的心,裝著祖國母親;他的汗,要流在祖國的土地上。因為,這裡有他的根,他的魂,他的愛。
三十年風雨飄搖的人生,沒有改變那顆赤子之心。許靈均這個人物的精神,品格,著實令人感佩。
李秀芝:艱難歲月,真情相伴
李秀芝,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從四川逃荒來到牧場。本來,她的表姐給她介紹了個對象,不料對象出了意外,沒了。
正在她走投無路時,遇到了好心的牧民老郭,老郭說給她找個家,然後就把她帶到了許靈均那間小破屋,還幫他倆開了結婚證明。就這樣,她便成了許靈均的妻子。
秀芝雖然沒多少文化,卻是個非常能幹,且思想豐富,三觀極正的女子。她幾乎一眼就看懂了許靈均,認定他是個好人,心甘情願和他在一起。
當他說:「秀芝,我是犯過錯誤的人。」她說:「犯過錯誤,我們以後不犯就是了。」
當他說:「我這個人,註定要在這勞動一輩子的。」她說:「一輩子有什麼不好,我陪你在這勞動。」
他說:「那也太可憐了。」她說:「我不可憐,我命好,我看出來了,我遇上了好人。」
每每看到這一段,都感動不已。那個年代的感情,乾淨純粹得仿佛一泓清泉,甘甜可口,潤人心田。
秀芝把破舊的小屋收得煥然一新,她白天種樹、脫土坯、壘院牆、養雞鴨鴿子,晚上看書學文化,還寫日記。
秀芝樂觀、勤勞、善良、可愛,他們的家別樣溫馨歡樂。後來有了兒子,她成了典型的賢妻良母。她教導兒子,錢只有自己掙來的,花得才有意思,才心裡安逸,人要志氣,不是自己的錢,一分也不要。
許靈均去北京見父親之前,與秀芝有一段非常深刻的對話。
他說,如果父親要帶他走怎麼辦。她說,你去唄。他說,若要我們一家子都去呢?她果斷說道:「不去,中國這麼大住不了了,還要去外國?」之後又說:「你走了,我心裡有數。」
秀芝是真的懂丈夫,知道他有太多的捨不得,放不下,是不可能去國外生活的。
人生難得一知己,知己恰好是紅顏,紅顏恰好是嬌妻,朝夕相伴,患難與共。許靈均,夫復何求?
純真年代的愛情,因簡單而美好
許靈均和李秀芝的愛情,簡單美好,感人至深,尤其是現代人去看,總會不自覺地拿現在與過去作對比,然後羨慕那個純真年代的美好。
甚至有人說,真想回到那個純真的年代,愛情簡簡單單,不像現在娶個媳婦要車子,房子,彩禮,太難了……
嚮往什麼就代表缺少什麼。現代人嚮往純真,嚮往簡單,是不是說明現代人普遍少了純真,多了世故,社會也變得尤為複雜,不再簡單?
比如愛情,嚮往的人很多,真正相信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的幸福感,都來源於金錢、物質的滿足。
現代人文化程度高了,思想自然也有了新高度,尤其知道「貧賤夫妻百事哀」,故而視「有情飲水飽」為愚昧,為無知,為傻。
很多人認為,愛情只是調味品,婚姻卻是枷鎖,是牢籠,能一個人瀟灑,何必兩個人吃苦?於是,一邊因心靈的空虛而幽怨,一邊以高傲的姿態藐視眾生。
是的,就是這麼矛盾,這麼糾結,所以很難擁有幸福。而在那個純真的年代,愛情很朦朧,婚姻很具體,無非就是兩個人齊心協力把日子過好,僅此而已。
結語:
純真年代的愛情,為何讓人感動?
我想,其最大原因便是兩個人能一起吃苦,那種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不離不棄,一生一世相互依賴扶持的情誼,正是這蒼茫世間最美好、最珍貴的東西。
沒有人喜歡吃苦,但每個人都應該有樂於吃苦的精神。
因為,人活著必定是要吃苦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苦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運。但,無論生在哪個時代,無論背負怎樣的命運,都必定有自己不得不承擔的責任。
樂於吃苦,就是勇於承擔責任。
想要擁有美好的愛情,幸福的婚姻,首先就要懂得付出真心,懂得承擔責任。不付出,不承擔,一味索取,或以交易的形式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都不會真正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心甘情願地付出和承擔,以自己的力量,託舉起明天的希望。
做一個勇敢的人,直面人生的辛酸苦辣,用心去愛,用愛去創造,相信美好,感受美好,美好便無處不在。
-END-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