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又是一年一度感恩節,在我們感嘆時光飛逝的同時,歐美國家可是在歡歡喜喜地慶祝感恩節呢!這場面一點不亞於中國人過春節,除了狂歡、購物之外,感恩節最終要的就是和家人朋友們聚在一塊享用大餐,而準備一桌豐盛的感恩節大餐或許需要主婦們花上一天的時間甚至更久,其製作流程繁瑣複雜,尤其是「烤火雞」這道大菜,就連《老友記》中擅於烹飪的主廚莫妮卡,感恩節那天都會忙得焦頭爛額。
烤火雞這道美食可不像「小雞燉蘑菇」那麼簡單,至於是否更好吃因人而異。火雞這種家禽雖說看起來不太聰明樣子,不過它四肢發達,長得十分壯碩,普通的小火雞都有二十來斤,而更大的火雞則可以長大百斤左右,這產肉率能不高嗎!很多減肥人士喜歡火雞的低脂肪,不過火雞肉的口感並不那麼好,吃起來會有些發柴,所以在烤制之前給火雞上調料及填充餡料就十分關鍵了。
首先,在處理火雞的時候就要保證其形態完整(好比北京烤鴨那樣完整的一隻),然後在火雞內外耐心地抹上胡椒、鹽巴和黃油等,這樣火雞肉才會更加嫩滑入味兒;至於往火雞肚子裡填充的餡料,每個家庭會有所不同,可繁可簡,一般來說餡料包含洋蔥、西芹、胡蘿蔔、蘑菇、玉米等食材,準備妥當後就可以端去烤制了。由於火雞個頭太大,這裡應該「扛」更合適,把火雞扛到火爐裡烤制,好了再把烤火雞扛到餐桌上,真真是個體力活兒啊。
整個餐桌上要數這肥大的烤火雞最突出了,一家人整整齊齊圍著餐桌,盯著這麼一大盤烤火雞,感恩節熟悉的氣氛立馬就上來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吃了?西餐中很重視飲食禮儀,用手撕扯著隨意吃肯定是不被允許的,而且火雞這麼大,撕著吃也頂費勁不方便,還是西餐慣用的套路用刀叉切著吃罷。
吃的時候呢,家庭成員基本是分工合作的,一般小孩兒老人會找較為細嫩雞胸脯吃,而大老爺們則挑選雞腿的黑肉吃,啃起來十分帶勁兒,吃起來想當有滿足感,費勁兒吃到最後基本每個人都抱著肚子打嗝,相視歡笑,或許這就是感恩節最溫暖的記憶吧。當然了,烤火雞那麼大份,一頓吃完是不太容易的,西方賢惠的主婦也把剩餘的雞架拿來煲一煲雞湯,丟些土豆番茄調的十分美味呢。
感恩節的「烤火雞」,做起來有多繁瑣,吃起來就有多費勁!那麼,你對西方感恩節的烤火雞有什麼印象呢?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