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人們都只能呆在家裡,很少出門,都是通過社交軟體來和親戚朋友維持關係。說到社交軟體,相信大家都會想到微信,因為微信是目前國內活躍用戶最多的社交軟體。因此,人們呆在家裡,相信更多的是使用微信來與外界聯繫。
微信是2011年才上線的一個社交平臺,由於操作簡單,就算是老人也很容易上手。除此之外,隨著微信的不斷更新,功能越來越強大,除了社交功能外,還增添了很多額外的功能,比如:生活繳費、理財、行動支付等等。因此,很多qq用戶都更喜歡使用微信了,久而久之,微信就成了國內活躍用戶最多的社交軟體了。
但是,隨著微信的用戶不斷增多,很多人對它動起了歪念頭,開始利用微信來惡意營銷,甚至是詐騙。為了進化社交環境,馬化騰先後推出了很多規則制度,一旦檢測到有人違規,將會給予封號的處罰!有些人由於不知道這些規則,從而導致被誤封。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相信大家使用微信的頻率更高了,那麼,微信出現哪些行為會導致封號呢?據小編的了解,2020年,微信出現這5種行為,可能被封號,最後一種特別嚴重!
第一種,使用第三方軟體或程序。第三方軟體和程序大家千萬不要使用,特別是一些微信多開軟體、自動發朋友圈程序、外掛程序等等。之前,這些軟體和程序是可以使用的,封號概率並不大。但是,隨著微信的更新,規章制度的完善,這種行為導致被封號的概率非常高,特別是一些剛註冊不滿一年的微信號。當然,使用手機自帶的應用分身功能來登錄兩個微信,目前還是安全的。
第二種,分享廣告連結。近幾年,廣告連結在微信中可謂是「滿天飛」,內容還千奇百怪,有營銷宣傳、拉票求贊、誘導詐騙等,把微信搞得是烏煙瘴氣,用戶體驗極差。微信官方也不再容忍這樣的行為,一旦發現微信用戶經常分享廣告連結到群裡或朋友圈,嚴重的將會被封號。
第三種,頻繁發紅包。頻繁發紅包也有可能被封號,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是事實如此。如果你一天內發紅包數超過100次,會被系統識別為「賭博行為」,從而限制你相關功能的使用,如果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被封號。當然,如果沒有參加什麼活動,相信一天內是不可能發那麼多次紅包的。
第四種,冒充官方。微信盛行後,很多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機」,通過冒充別人的微信來進行詐騙,甚至還有人使用假頭像來冒充微信官方客戶對用戶進行詐騙。這樣的行為如果被發現,嚴重的也會被封號。
第五種,傳播謠言。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千萬不要傳播謠言,特別是抗擊疫情的相關謠言。一切信息以新聞聯播或一些官方媒體為準,不要在網上看到什麼都在微信上傳播,更不要自己捏造謠言。傳播謠言這種行為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如果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就不是微信封號怎麼簡單了,可能會被拘留,甚至是判刑。
微信對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有不少網友都在抱怨自己的微信號被誤封,大家的微信號被封過嗎?還知道哪些行為會導致封號呢?不妨分享一下!
如果本期介紹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啟發,請記得收藏、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