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伴國慶,情滿中秋,一年一度的小長假如約而至。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國慶巧遇中秋,假期也因此比以往的七天多上一天。在「雙節」之際,讓我們一起慶中秋迎國慶,喜相逢樂翻天。
錦繡中國 盛世華誕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如今,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承載了國家、民族的凝聚力。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祖國》又響起,祖國又添了一歲。1949年的這天,毛澤東在天安門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升國旗奏國歌,人們歡呼雀躍舉國同慶。而今71年過去,國泰民安。在慶典之時,滿街揚起五星紅旗,家國同樂,闔家團圓,國與家撞個滿懷。七十一個年頭,驕傲永藏心頭。紅旗下的敬禮,晚會上的紅歌,朋友圈裡的祝福,我們以各種方式,各種點滴向祖國告白,為祖國慶生。「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
歡聚一堂 人月兩圓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它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被稱為「祭月節」,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提起「中秋」,人們的腦海裡都是明月、團圓、月餅、親人、思念和故鄉。這是個團聚的美好日子,人們以月餅傳達思念,即使相隔十萬八千裡,也能在一片夜空下共賞月色。花好月圓時節,我們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下,彼此的心早已相聚。這就是蘇軾所描繪的濃情蜜意吧。「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國慶中秋齊相到,八天假期心喜歡。以一輪皎潔的明月,祝願我們長久歡喜,祝願家國昌盛。祝願國之雙喜,事事團圓。
文 / 田淑芬
編輯 / 謝運浩
發布 / 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審核 / 尹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