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第3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組織抽檢487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9批次。
深圳沃爾瑪百貨零售有限公司太原長風街分店銷售的標稱山西綠色山區農副產品銷售有限公司生產的珈綠牌石磨玉米面(玉米粉)(1kg/袋),玉米赤黴烯酮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1.2×102μg/kg,標準值為≤60μg/kg。
玉米赤黴烯酮(zearalenone,ZEN)又稱F-2毒素,是一種由禾穀鐮刀真菌(graminearum)、黃色鐮刀真菌(culmorum)以及克地鐮刀真菌(crookwellense)等多種鐮刀黴菌產生並釋放到土壤環境中的真菌類毒素。玉米赤黴烯酮不合格的可能原因:原料把關不嚴、有黴粒,企業貯存條件不符合要求,產品水分多,存放溫度高,堆放垛高產生內熱反應。
標稱山西白水山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景明山泉天然微礦飲用泉水(500ml/瓶,生產日期2019-07-31),溴酸鹽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0.014mg/L,標準值為≤0.01mg/L。
在一周前,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第36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中,生產日期為2019-07-29和2019-07-30的2批次山西白水山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景明山泉天然微礦飲用泉水(500ml/瓶),均檢出溴酸鹽項目不合格,2批次樣品的檢出值均為0.014mg/L,標準值為≤0.01mg/L。
標稱山西玉峰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龍塔峰山泉瓶裝飲用水,溴酸鹽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0.017mg/L,標準值≤0.01mg/L。
溴酸鹽在國際上被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它是礦泉水以及山泉水等多種天然水源在經過臭氧消毒後所生成的副產物。
標稱壺關縣利民綠色農付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小麥粉(10kg/袋),赭麴黴毒素A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11.1μg/kg,標準值為≤5.0μg/kg。
赭麴黴毒素A(Ochratoxin A, OTA)是由多種麴黴屬和青黴屬真菌產生的一種次級代謝產物,主要汙染糧穀類農作物。OTA主要危及人和動物腎臟,具有高度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赭麴黴毒素A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把關不嚴、有黴粒,企業貯存條件不符合要求,存放溫度高。
標稱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北天糧食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白登陳醋,總酸(以乙酸計)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3.19g/100mL,標準值為≥3.50g/100mL。
總酸是食醋的品質指標。總酸是反映其特色的重要特徵性指標之一。對釀造食醋來說,總酸含量越高說明發酵程度越高,食醋酸味也就越濃,質量也就越好。總酸含量未達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工藝控制不嚴或未按標準執行,產品與標籤標註等級不匹配等造成。
標稱運城市三力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禹洋飲用純淨水,銅綠假單胞菌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n1=125,n2=143,n3=11,n4=0,n5=138(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CFU/250mL)。
標稱左權親圪蛋山泉水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飲用純淨水,銅綠假單胞菌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n1=0,n2=0,n3=1,n4=10,n5=3(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CFU/250mL)。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於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溼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於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規定銅綠假單胞菌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原因可能是水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汙染;部分企業對環境衛生監管不到位,操作不夠規範,生產過程中交叉汙染;流通環節中,存放時間長,水桶多次循環使用增加了二次汙染風險。
標稱山西恒生源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恆塔冰泉,耗氧量(以O2計)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8.5mg/L,標準值為≤2.0mg/L。
耗氧量反應水質受到汙染的程度,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按照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規定,包裝飲用水中的耗氧量(以O2計)的限量值≤2.0mg/L。其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加工過程中為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超時滅菌導致。
標稱平遙縣豫輝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晉酥香牌烤饃片(孜然味),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檢出值為n1=7.6×102 ,n2=6.5×102,n3<10 n4<10,n5=3.1×102(CFU/g),標準值為n=5,c=2,m=10, M=102(CFU/g)。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汙染的可能性較大。大腸菌群檢出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汙染,或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或產品的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汙染等原因所致。
責任編輯: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