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的崛起和攀高,是它們頂起了半邊天

2020-12-16 騰訊網

來源:影視獨舌

網生代觀眾正在影響著劇集創作。

當微博熱搜次數成為衡量劇集爆款與否的標準,專為熱搜量身定做的話題劇就應運而生;當豆瓣評分的薦劇功能不斷增強,海外劇集的製作標準也就不斷被國內模仿、運用了。

換句話說,網生代觀眾與影視製作公司的交互性更強了。

在劇集從TO B向著TO C的模式轉向中,爆款內容的方法論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尤其對於尚還年輕的網劇來說,當創作者都處於摸索階段時,賽道起跑線的先後也變得不那麼分明了。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也不怕比高低。讓內容出圈,大廠商做得,新勢力也做得。

從去年年底爆火的男頻IP劇《慶餘年》,到今年各大視頻網站的懸疑劇爭鋒,以及多部女性劇的發酵傳播,我們能夠從中看到傳統勁旅在大製作IP劇上的操盤能力和話題製造能力,也能看到新勢力網劇公司的產能與產量,是它們在網劇持續攀高的時節裡頂起了半邊天。

萬年影業:從「無」到「角落」

隨著今年播出的《隱秘的角落》爆火出圈,其背後的製作公司萬年影業也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

在網劇從蠻荒朝著精品進階的時代,萬年影業就已憑藉一部《無證之罪》出圈。

成立於2016年的萬年影業,面對的是IP劇大行其道、演員片酬水漲船高、劇集的製作成本不斷上漲的行業背景,卻反其道而行之,與愛奇藝合作開發出《無證之罪》這樣的懸疑短劇,為劇集行業帶來了一股新風,也為網劇正了名。

從內容上說,萬年影業找到了網劇精品化的一條路子。人們在日後誇讚網劇時常用的短小精悍、美劇模式、電影質感、豐富的角色塑造等形容詞,都能在《無證之罪》這部劇中找到影子。

萬年影業的成功之道也同這些特質不可分割。他們在劇作上參照的是同類精品海外劇,同時又得益於海外劇在國內網際網路興起之後對本土類型劇觀眾的培養。正因如此,才有了《無證之罪》的低開高走,也才會讓自帶些許文藝氣息的《隱秘的角落》出圈。

而從製作團隊來說,萬年影業匯聚了來自北電、中戲、上戲、中傳等知名院校的專業人才,在創作理念和藝術表達上趨同且有著自我要求,這也讓他們敢於向此前流行的「注水劇」說不。

萬年影業的CEO何俊逸就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道,「辛辛苦苦拍出的作品,觀眾1.5倍速看,那我們創作者又何必去做這麼違背發展規律的事呢?所以萬年的劇基本是以12集為準,單集45到60分鐘。」

除此之外,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也是萬年影業發展的一大因素。誕生於網際網路興起之時的影視製作公司,大多都有了創作上去中心化的傾向。萬年影業也不例外,由若干個核心製片團隊組成,在項目開發時共同決策,相互支持。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讓項目保留一定個人化表達空間,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住市場風向。

《無證之罪》的姊妹篇《原生之罪》的口碑略有下行,但在市場上有著不錯的表現,或許正是這種機製作用的結果。

不過,機制是死的,人才是活的。萬年影業爆款內容的產出,與製作人才仍有著莫大的關係。比如《隱秘的角落》中被觀眾大肆吹捧的片頭、配樂等加分項,更多來自於導演辛爽的個人化表達。

再往後看,萬年影業似乎也並不打算僅在懸疑劇領域耕耘,其與企鵝影視合作的戀愛互動劇《聲戀時代》已於今年年初殺青,講述了配音行業的臺前幕後和少男少女的愛情故事。

對於一貫以類型劇知名的萬年影業來說,《聲戀時代》是其去往其他「角落」的一次探索。

五元文化:工業架構,規模生產

從愛奇藝「迷霧劇場」中的《十日遊戲》《非常目擊》《在劫難逃》,到優酷懸疑劇場的《白色月光》,五元文化在近期視頻網站的懸疑短劇較量中存在感滿滿。

除此之外,在五元文化的彈藥庫裡,還有《瞄準》《榮耀桌球》《致命願望》《盛裝》《人生若如初見》《迷霧追蹤》等多部劇集待播。

上新多多,餘糧豐富。可以說,從《滅罪師》《畫江湖之不良人》的聲名鵲起,到《白夜追兇》的一夜出圈,再到如今作品的接連上新,五元文化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

高產背後,與五元文化的創始人五百所發起的「弧光聯盟」有著密切聯繫。

弧光聯盟從最初的三人成團(五百、楊苗和王偉),到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囊括了導演、攝影、燈光、武術指導、音樂、剪輯、設計等工種的人才團隊,且在內容上不斷進行產出,成為五元文化發展中的一大重要布局。

從影視工業化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操作模式無疑是比較科學的:五元文化進行整體內容把控,弧光聯盟所含工種各司其職,儘可能地通過流水線作業使每個環節的水準達到保證,最終實現規模生產。實際上,這就是五百曾經所聲稱的「爆款不可複製,但爆款的生產方式可以複製」。

五元文化核心成員合照(圖片來源自五元文化官網)

通過這樣的製作模式,五元文化劇集產量有了保障。弧光聯盟的創作團隊以年輕人為主,他們深受海外優質劇集的影響,更懂得年輕觀眾的需求,因此創作出來的劇集擁有一定質感,同時也不乏話題討論與關注度。

以今年播出的幾部五元短劇為例,這些劇在豆瓣上的評分都屬中上,雖無真正意義上的大爆款,但每逢上新,也總能吸引到觀眾的關注。

不過,就內容製作而言,五元文化面臨的瓶頸也十分明顯。

實際上,令其打響知名度的《白夜追兇》雖然仍是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網劇之一,但其在播出之時,就有不少人批評劇作的中後段粗糙崩壞,甚至可以說是靠著演員的表演和觀眾入坑時的情感硬撐了下來,這也暴露了五元文化在操盤較長網劇時的短板。

而在其今年播出的幾部劇中,也存在一些爭議。就拿《白色月光》來說,有些觀眾指出,劇集片頭、敘事甚至影像意象,都有過度借鑑海外同類劇集的質疑。

對五元文化來說,如何在人才穩定、規模生產的同時,把初創時讓人耳目一新的風格探索找回來,是未來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

靈河文化:IP起家,多面開花

上個月,靈河文化動作頻頻,先是由企鵝影視、三體宇宙、靈河出品,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三體》電視劇首發概念海報並官宣主演陣容。而後,由愛奇藝出品,靈河文化聯合出品及製作的獻禮劇《約定之青年有為》正式開機。

一部是大IP改編,另一部是主旋律網劇,靈河文化正在多個類型賽道上奔跑。

成立於2016年的靈河文化,乘著IP劇的東風,在幾年間製作了《老九門》《沙海》《S.C.I.謎案集》《黃金瞳》《北靈少年志之大主宰》等知名IP劇,在年輕觀眾心中有著較高的認知度。

靈河文化的創始人白一驄是編劇出身,曾以不同的身份參與《暗黑者》《執念師》等網劇的創作,是網劇開拓的先鋒人物。作為一個創作者,白一驄既是公司老闆,也是編劇、製片人,在多個身份間來去自如,由他創作的內容也大都題材不設限,這種「廣撒網」的創作特點延展為了公司氣質,雖然以IP劇為主,但題材上卻十分廣泛,涉及玄幻、靈異、懸疑、冒險等多種類型元素。

在國內做網文IP改編,通常被認為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一來,網文的故事情節追求爽感,往往呈現出「低幼化」的特點,可能在閱讀中很容易被讀者略過,但改編成影視劇,這一特點就會被無限放大,違和感立馬就出來了。

二來,由於網文的打賞機制,作者們為了湊字數而亂開地圖的現象多有存在,這就使得一部作品中的水分多且故事間的粘連性不強,為劇作的改編增加了難度。

在這種情況下,靈河文化能夠在IP劇的製作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在於其與年輕受眾的對接做得獨到。比如,《老九門》雖是圈層爆款,但劇中「二月紅前來求藥」的梗卻在播出時刷了屏,即便很多不追劇的人也大概知曉了這部劇。

除此之外,靈河文化在IP劇的製作上也頗為用心。比如,在《黃金瞳》的拍攝中,劇組就輾轉北京、烏克蘭、銀川、瑞麗等地,呈現出了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地形地貌。而在涉及古董等道具的重頭戲中,該劇也做得毫不露怯,為觀眾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的文物鑑賞課。

不過,製作給IP帶來的提升終歸有限,試圖在題材上擴充版圖的靈河文化能給人們帶來多少驚喜,還有待繼續觀察。

7印象:以劇養影,劇也步步登高

截至目前,《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24億人民幣,且已經扛住了諾蘭新片《信條》的狙擊,有繼續攀高之勢。

由管虎創辦的7印象是該片的出品方之一。事實上,在《八佰》之前,7印象在劇集方面的探索也格外引人注目。由其打造的《龍嶺迷窟》於上半年在騰訊視頻播出,在豆瓣25萬人的評分下收穫了8.3的高分。

在此之前,7印象已經獲得了包括《龍嶺迷窟》《雲南蟲谷》《崑崙迷宮》《南海歸墟》《巫峽棺山》在內的五部《鬼吹燈》的網劇製作訂單。不僅如此,《古董局中局》的後兩部《鑑墨尋瓷》和《掠寶清單》也由7印象承制。

7印象的前身是管虎工作室,堅持電影、電視劇兩條腿走路。這一傳統延續到了公司化後的7印象中。7印象董事長梁靜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迅速投入到風險比較大的電影中去,公司的穩定性相對而言要差一些。所以,我們一直用『以劇養影』的模式摸索著。」

話雖如此,但7印象投入到劇集上的精力卻一點也不少。

有電影級的團隊坐鎮,7印象的劇集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抵是濃濃的年代感和頗有意境的畫面。從其電視劇《外灘鐘聲》開始,到「鬼吹燈」系列網劇,7印象的製作風格無疑給摳圖、磨皮、大平光泛濫的劇集領域帶來了一股清風。

除此之外,團隊在影視行業多年的耕耘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經驗,這使其在面對彎路時有著強大的糾錯能力。

比如,7印象製作的《黃皮子墳》雖然被人贊為電影質感,但由於主創過於自信的改編,引起了原著粉的不滿,最終的口碑不盡如意。總結經驗之後,7印象抓住了改編精髓,在後續開發中找到了遵循原著和個人表達之間的平衡,受到了觀眾的認可。

不僅如此,7印象自己的原創劇集項目也在開發中,其中既包括由著名導演張黎監製的民國題材劇,也有都市劇和國安題材劇正在籌備中。

隨著在電影與劇集領域雙向發力,7印象實際上形成了以管虎為審美把控,旗下團隊實操的一種製作模式,正在為國內的網劇創作探索更多可能性。

小糖人:我的青春我做主

生長於青春題材迸發的年代裡,外界給小糖人貼上了兩大標籤。

一是「青春劇第一廠牌」。

小糖人的第一部作品是劇版《匆匆那年》,2014年在搜狐視頻上線,獲得18億播放量的同時,也取得了8.1的豆瓣評分。兩年之後,由其製作的第二部網劇《最好的我們》在愛奇藝播出,播放量和口碑均超越前作。而後,小糖人以兩年一部的頻率推出了《你好,舊時光》(2017年)《獨家記憶》(2019年),都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和口碑,實現了內容廠牌化的同時,也培養了相對忠實的觀眾。

對於青春劇的觀眾來說,小糖人的青春劇屢獲認可,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真實感的營造到位。

曾經的青春劇「墮胎、小三、車禍」蔚然成風,觀眾厭惡了該類劇集主角們浮誇、造作的青春,更渴望寫實內容的出現。《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獨家記憶》等作品無疑符合了這一需求。

《匆匆那年》儘管有原著打底,但劇集前半部分對高中學生的懵懂情感、同學之間的珍貴友誼,表現得較為精準;《最好的我們》亦如此,從老師到同學,都像是復刻了現實人物和事件;《獨家記憶》所營造的大學生活也令人倍感親切。除了女主薛桐的身世設定離普通人較遠外,箇中細節的描繪真實而不刻意,很自然地將觀眾帶入了劇中生活。

最好的我們

其二,人物群像打動人心。

從《匆匆那年》中的陳尋、方茴、喬燃、林嘉茉、趙燁五人組,到《最好的我們》中的振華中學的群像,再到《獨家記憶》中的女生宿舍,小糖人製作的青春劇中,最珍貴的不只是男女主角的情感戲,更在於它塑造了一群活生生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觀眾最關注的也不一定是主角,在其他角色身上也能找到共鳴。

跳脫出狗血劇情,且能在每一部中找到關於青春的不同表達,這是小糖人青春劇的珍貴品質。

但是,觀眾給它貼上的另一大標籤是「爛尾專業戶」。

他們的幾部作品,收尾部分都有爭議。這一現象在《獨家記憶》中最為明顯。增加了支線人物的敘事之後,24集的體量已經不足以支撐全部信息。為此,《獨家記憶》只能將後續劇情剪成三集番外,對劇中三對人物的結局進行展開。

但即便如此,《獨家記憶》的結局仍顯匆忙。這也暴露出小糖人操盤的青春劇的一大問題:明明前中期的節奏還不急不緩,怎麼到了後期就開始跑步前進了?

豐富支線人物的敘事自然大有必要,但在體量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平衡就變成一個棘手的問題了。

在接下來的布局中,小糖人也在探索青春題材的更多表達。

改編自日本高分同名動畫的《棋魂》預計將於近期播出,與小糖人以往的青春劇相比,這部劇更多側重於勵志與熱血。導演劉暢在今年出席上海國際電影節時表示,「我們更多描寫的是這群少年們成長、勵志和友情的部分,沒有關於男女愛情的情節。」

改編自人氣美劇《緋聞女孩》的劇集《了不起的女孩》早在今年6月份發布了首張海報,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上線。

除此之外,小糖人還在上個月發布了《我們的時代》組訊,開啟了演員招募。從故事簡介來看,這部劇在青春敘事的基礎上,增加了時代發展的主題。

閒工夫:量少質優

「如果當時做了一個這樣的選擇,會不會現在效果更好一點呢?也沒有。現在回想我當初每一個關鍵節點去做的選擇依然是合理的,而且很多時候並不是說給了我好多條路讓我去選。」

兩個月前,《河神2》大結局之時,導演田裡接受獨舌專訪時表示,自己對《河神2》中做出的諸多改變並不後悔。

成立四年多,閒工夫只播出了兩部《河神》。2017年《河神》成為了年度黑馬,在播出之後瘋狂收割口碑與播放量;今年《河神2》雖經歷了「換代」之後的必然顛沛,但在垂直受眾的圈層中仍然受到了歡迎。

量少質優,閒工夫用兩部作品為網劇的創作和市場帶來了新啟示。

閒工夫是知名電影公司工夫影業的子公司。後者以知名電影人陳國富為核心,曾推出了《鬼吹燈之尋龍訣》《火鍋英雄》等影片,並創立了閒工夫、工夫真言和工夫小戲三家子公司,主要目標有二:

第一,網劇開發。閒工夫由田裡、王博學、常犇三人為核心,長於製作的他們目前正在參與開發一些IP改編項目。工夫真言在工夫影業電影《二代妖精》基礎上開發的《動物管理局》已於去年上線,在故事立意和幽默表達上頗受觀眾青睞,呼喚第二季的聲音不在少數;工夫小戲曾以一支名為《工夫.av》的短視頻聲名鵲起,涉足網劇之後也有不錯表現,一部《我叫黃國盛》用誇張、戲虐的手法直面不同的社會現實問題,在豆瓣上取得了8.5的高分。

值得一提的是,由騰訊影業、工夫影業、閱文集團聯合出品,工夫影業製作的《張公案》在經歷了撕番位、演員變動等諸多波折之後,終於塵埃落地,已經於8月29日正式開機,這部劇改編自大風颳過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禮部侍郎蘭珏偶遇窮試子張屏,引出張屏從窮書生到小吏最後官至丞相的波瀾壯闊的人生。

第二,吸引年輕人才。閒工夫除了田裡等三位合伙人,還有兩到三撥的導演和製片人,並且能夠直接聯動北電、中戲等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吸引更多年輕人才的加入。

目前看來,這類瞄準劇集的年輕創作團隊,已然得到了市場和觀眾的認可。

實際上,在這些新興的製作公司中可以看到,年輕化是他們共存的一個顯著特徵。年輕的創作者往往不乏創新精神,對於常年處在與年輕觀眾對接前沿的網劇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文/午言絕】

相關焦點

  • 康樂縣黃家莊村:「半邊天」撐起「幸福傘」
    康樂縣黃家莊村:「半邊天」撐起「幸福傘」 2020-04-20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撐起了杭州菜半邊天的德明
    行家點菜,有吃到「脆皮大腸」「爆腰花」「油爆蝦」「滷鴨」「幹炸臭豆腐」「棗泥發糕」「糖醋仔排」「鮑魚豬蹄」「龍遊發糕」(還有幾個忘記了)口味:撐起了杭州本幫菜的半邊天吧,顛覆了我對杭州菜的偏見,嗯,又想吃了環境:新裝修的店進去亮亮堂堂,大部分的時間晚餐都是要排隊的,宴請客人最好預定服務:禮貌周到,老闆還會親自來問吃得好不好~
  • 網劇《甜心軟糖》劇情和人設,都是模仿npc?
    據說當初被選出的九個人,如果沒有順利出道,就要參演這部網劇來造勢。網友們的評論也是挺耿直的,有的說「說不定npc在偶練沒火,然後演這部劇火了呢」有的說「劇裡的經紀人叫kitty,271不太好吧這樣」該劇的男主是男團中的九位帥哥,女主是一位可以反覆穿越的小女孩阮棠。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九個男孩都喜歡一個女孩的瑪麗蘇故事。
  • 強軍路上,「半邊天」從未缺席——軍隊女代表的兩會時光
    強軍路上,「半邊天」從未缺席——軍隊女代表的兩會時光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強軍路上,「半邊天」從未缺席——軍隊女代表的兩會時光  新華社記者樊永強、梅常偉
  • 5本古代言情文:咱有佛珠空間能種田,棄婦照樣撐起半邊天
    5本古代言情文:咱有佛珠空間能種田,棄婦照樣撐起半邊天小可愛們好呀,小編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小編也算是一個老書蟲啦,各種類型的小說都會去看一些,可以給大家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5本古代言情文:咱有佛珠空間能種田,棄婦照樣撐起半邊天!真的是超級好看的,喜歡這類小說的小主趕緊收藏起來啦,關注小編會有更多的好文推薦哦。《民國佳媛》作者:九亡文案:她仿佛是像馬良一樣的存在,因為她也有一支筆,能夠讓她隨心所欲。
  • 名人堂|2017年中國網劇開始崛起 國外巨頭來買,實力派老戲骨來演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見習記者 李雨心《白夜追兇》、《河神》、《無證之罪》、《春風十裡不如你》《雙世寵妃》、《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一起同過窗2》……2017年無疑是精品網劇「井噴」的一年。在這一年中,網劇無論是口碑和影響力,都不輸任何一部大製作的電視劇。
  • 甘城光輝:除了千鬥之外,這兩位的「顏藝」也能撐起半邊天
    除了同人畫師最愛的女主角千鬥五十鈴之外,動畫中還有兩位吉祥物憑藉著他們的顏藝撐起了半邊天,他們就是「吉祥物」馬卡龍和堤拉米。馬卡龍和堤拉米原本都是來自魔法王國紅楓樂園。現在則是在甘城光輝遊樂園打工,平時在外人面前總是一副可愛的模樣,臉上無時無刻都在洋溢著笑容,但是可不要以為他們的表情就只有這一種,事實上這兩人是全作中表情最豐富的人物,說變臉也就是一秒鐘的事,因此馬卡龍和堤拉米也被網友稱為是「移動的表情包」。在動畫的第三集,二人就開始大秀顏藝。工作一天的馬卡龍和堤拉米來到了酒館喝酒,和他們一同前來的還有松鬆餅和千鬥。
  • 《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等網劇首次參評白玉蘭獎
    今年,白玉蘭獎最大的改變在於首次將網劇納入評獎範疇。從入圍名單來看,網劇確實佔據半壁江山——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的10部作品中,就有《鬢邊不是海棠紅》《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慶餘年》4部網劇。其中,愛奇藝2部,優酷和騰訊影業各1部。十中有四,固然說明網劇精品化勢不可擋,更襯出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求新求變。
  • 2018網劇市場回眸:大眾爆款難覓、古裝發力,甜寵愛情迎來新生機?
    回看今年網劇市場中出現的「爆款」作品,除去觀眾常常掛在嘴邊的《延禧攻略》和《鎮魂》兩部「出圈」之作以外,其餘作品,如豆瓣評分高達8.3分的《忽而今夏》、引爆少女心市場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以及「黑馬網劇」《媚者無疆》、話題劇《北京女子圖鑑》等等,均屬於「圈層」範疇,甚至有些作品都未能如觀眾所願成為爆款。
  • 鬼吹燈網劇《雲南蟲谷》概念海報公開 2021年播出
    改編自天下霸唱《鬼吹燈》系列小說的網劇《雲南蟲谷》,新近公開了一張概念海報圖,該劇沿用了上一部劇集《龍嶺迷窟》的演員陣容:潘粵明飾演胡八一、姜超飾演王凱旋、張雨綺飾演Shirley楊。
  • 琥珀蜜蠟撐起文玩市場半邊天!十年價格漲了好幾倍
    琥珀蜜蠟,基本撐起了文玩市場的半邊天!且不說文玩藏家,就隨行的周邊人,也有不少手持蜜蠟、脖戴蜜蠟掛墜的行人。不少明星也加入到了購買收藏蜜蠟的隊伍中,像劉曉慶、郭德綱這些人就比較鍾意琥珀蜜蠟蜜蠟的顏色:雞油黃、雞油紅、檸檬黃、白蜜、白花蜜。
  • 網劇步入大雅之堂,是人氣和品質的雙贏
    網劇步入大雅之堂,是人氣和品質的雙贏□劉雨涵網劇能夠參選明年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角逐的消息一出,網絡上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為自己喜愛的網劇瘋狂打call,「ⅹⅹ衝鴨!」一種是發出質疑,「網劇和電視劇的製作標準還是不同的,如何混為一談評獎?」
  • 巾幗脫貧行動 撐起產業扶貧半邊天 ---自治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朝...
    巾幗脫貧行動 撐起產業扶貧半邊天 -----自治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朝東鎮塘源村香芋種植基地) 2020-10-22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對我下手了》熱度不減 豎屏網劇拉開新序幕
    《生活對我下手了》的出現,意味著視頻網站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創作趨勢:微網劇+豎屏。短視頻內容崛起,長視頻流量天花板漸顯,各大視頻網站正搶佔著短視頻市場,而豎屏劇就是其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北京春風畫面CEO張健表示,搶先推出豎屏網劇《生活對我下手了》,是一次「蓄謀已久」的試水。
  • 上海緣何可以撐起金槍魚消費的半邊天?
    上海緣何可以撐起金槍魚消費的半邊天?上海本地的土豪、「白骨精」、外資企業的高管等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消費金槍魚產品,這比靠公款、「開發票」來消費金槍魚的市場(如帝都)有著紮實的基礎,這也是八項規定後,帝都金槍魚市場斷崖式下降,而上海市場只是起了一點漣漪的原因。金槍魚的消費能力其次是指具有經濟能力的人數。
  • 五國女導演合作 賈樟柯監製 《半邊天》關注女性
    由導演賈樟柯監製,第二部金磚國家合作影片《半邊天》今天發布定檔海報,宣布影片將於5月10日在全國上映。  這部由五國女導演攜手合作的集錦長片,以「半邊天·當代女性情感與社會」為主題,從女性視角發聲,去理解女性、傾聽女性,關注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  第一部金磚國家合作電影《時間去哪兒了》曾獲得廣泛好評。
  • DNFTP風雲崛起怎麼做 風雲崛起通關攻略
    導 讀 DNFTP風雲崛起怎麼做 風雲崛起通關攻略,本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DNFTP風雲崛起全職業PK技巧
  • 視頻網站抱團取暖,聯播網劇或成常態!
    目前出現在聯播網劇片單上的作品,類型包括了《獨孤皇后》《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這類的版權網劇,《奈何BOSS要娶我》《無心法師2》這類的平臺自製劇、定製劇,以及像《尋找傾城時光》這樣的分帳網劇,基本已經囊括了所有網劇合作類型。那麼聯播網劇背後的邏輯又是怎樣的呢?
  • 愛奇藝戴瑩:迷霧劇場開啟網劇發展新元年,平臺讓用戶與內容關係更...
    她表示:迷霧劇場的出現,讓大眾了看到好的內容永遠是硬通貨,不僅讓"中劇崛起"的概念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也讓文娛行業迎來了新生局面。未來,愛奇藝願意攜手各位業內夥伴,共同推動國產網劇邁向更高水準。迷霧引領中劇崛起,開啟網劇發展新元年回望國產網劇發展變遷,從2014年《心理罪》的誕生讓網劇開始出現精品化趨勢,到《盜墓筆記》開啟國內內容付費先河,到《無證之罪》開始顯露短劇集勢能
  • 緩解腰痛,用攀高腰腹部按摩儀!
    緩解腰痛,用攀高腰腹部按摩儀!> 2018年07月31日 15:01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緩解腰痛,用攀高腰腹部按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