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免疫球蛋白是什麼?
健康獻血員的血漿中含有滴度較高的B肝表面抗體(抗-HBs),從中篩選並進行生物濃縮,可製得高效價的B肝免疫球蛋白,所以B肝免疫球蛋白實質上就是一種抗體。
B肝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B肝免疫球蛋白進入人體使抗體水平升高,短期內起效快,可中和、清除血清中游離的B肝病毒(HBV),使人迅速獲得免疫力,阻斷母嬰傳播是B肝免疫球蛋白最重要的作用。
B肝免疫球蛋白的適用人群:
1、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以及HBsAg和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所生嬰兒
新生兒出生後6小時內肌注1毫升的B肝免疫球蛋白,使其迅速產生抵抗B肝病毒的能力,從而避免感染。
2、意外感染HBV的人群或與B型肝炎患者或HBsAg攜帶者密切接觸者
(1)首先了解其免疫應答情況,如果沒有接種過B肝疫苗,則首先應在24小時內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
(2)如果接種過B肝疫苗但是未完成全程免疫,則在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後按免疫程序補足全程免疫;如果已經完成全程免疫,則首先檢測體內的抗-HBs水平,高於10單位/升的話就無需注射;
(3)若低於此水平,則應加強1針,若沒沒有產生免疫應答,則應儘早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各1針。
B肝免疫球蛋白與B肝疫苗的區別:
B肝免疫球蛋白是抗體,注射後可使人體迅速獲得抵抗力,免於被B肝病毒感染,這是被動免疫,可在短期內迅速起效,但持續時間較短,半衰期約為25天,這個過程稱為被動免疫;B肝疫苗是抗原,注射後可刺激機體本身不斷產生保護性的抗體,一般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初期的產生量較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保護性抗體的濃度會越來越高,形成持續時間長達10-15年的長期保護力,這個過程稱為主動免疫。
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可以聯用,對B肝孕產婦的新生兒出生後進行聯合免疫可以阻斷95%以上的母嬰垂直傳播,自從近30年來普及這種方法以後,中國的B肝發生率已經大幅下降。
為什麼新生兒既要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又要注射B肝疫苗?
B肝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一是直接中和病毒;二是阻斷病毒進入肝細胞,由於疫苗要到2針後才能產生不很充分的抗體,6個月後抗體才充分,因此在還沒有保護作用的空擋需要B肝免疫球蛋白來補足,就是說,產生主動免疫需要時間,被動免疫能立馬有效。
再康網提示注射免疫球蛋白後需確認母嬰阻斷是否成功:
(1)如果新生兒靜脈血HBsAg、HBVDNA有任何一項陽性,則需要在出生後2周給孩子加強肌注B肝免疫球蛋白200IU;
(2)2周後複查:如果HBsAg仍然陽性,並且HBVDNA有明顯下降,則再次肌注B肝免疫球蛋白200IU,以加強被動免疫;
(3)出生3個月複查:如果HBVDNA及HBsAg轉陰了,則母嬰阻斷成功。如果這時HBVDNA和臍血濃度相比沒有明顯下降或者繼續升高,預示孩子很可能被感染,再次肌注B肝免疫球蛋白意義也不大,母嬰阻斷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4)出生7個月時複查:如果HBcAb明顯下降,HBsAb上升明顯(最好100mIU/ml以上)並且HBVDNA轉陰,則母嬰阻斷成功。如果這時HBVDNA在10的4次方以上,基本可以宣布母嬰阻斷失敗。如果這時的HBVDNA小於10的3次方,可以等到出生18個月複查,有少數孩子也會轉陰,如果同時HBsAg也轉陰,則確定母嬰阻斷成功;否則,明確宣布母嬰阻斷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