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風情】劉備為何「託孤白帝城」?

2020-12-17 騰訊網

白帝城位於四川奉節縣城東十三裡長江北岸的山上。山高出江面一百六十多米,山頂平坦,白帝廟就建在山頂上。西漢末年,公孫述割據稱王,來此築城。城內一井常升騰起白色霧氣,其狀如龍。人稱「白龍出井」,預兆祥瑞。於是公孫述自稱「白帝」,並以「白帝」為城和山之名。他死後,人們便在山上建白帝廟祭祀他。

▲白帝廟

沿著蜿蜒曲折的石徑,登上白帝山,高高聳立的廟門門楣上「白帝廟」三字十分引人注目。進門環視,只見殿宇亭閣,錯落別致。大殿內供奉著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三國人物的泥塑像,卻不見白帝公孫述的蹤影,所謂白帝廟已經名不副實。廟宇易主,緣於一段有名的歷史佳話。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率兵順江而下討伐孫權。

臨行時,大將張飛被部下暗害。戰爭中,劉備又被吳國將領陸遜打得大敗。他狼狽退往白帝城,不久,抑鬱病故。臨終,召諸葛亮來白帝城,以國事和幼子相託付。劉備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出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流著淚回答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劉備託孤和諸葛亮受遺詔輔政,二人以肝膽相見,史稱「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傳為美談。這一段歷史故事給白帝城增加了光彩。

▲白帝山

唐宋時代,這裡就建先主廟和武侯祠。明嘉靖年間(1524-1566年),人們改白帝廟為祭祀劉備、諸葛亮的「義正祠」。現存的白帝廟,主要由明良殿、武侯專殿、觀星亭等組成。

明良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年),殿內有劉備、關羽、張飛的彩色塑像,殿的命名,取「君明臣良千古垂範」之意。武侯專殿在明良殿西側,內供諸葛亮及其子諸葛瞻、孫諸葛尚的塑像。在唐代,白帝城上的武侯祠,是川東一大名勝,杜甫多有吟詠。如《夔州歌十絕句》之九曰:「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古柏參天長」。武侯專殿前有一座六角十二柱的巍峨亭子,日「觀星亭」,相傳諸葛亮曾在此夜觀星象。

▲大江之濱

白帝山下的大江之濱,是一片沙灘,長一千五百餘米,寬約六百米。《水經注·江水》記載,諸葛亮曾在此設八陣圖,留下六十四石堆,縱橫各八行。小說《三國演義》描繪說:那裡時有殺氣沖天,吳將陸遜領兵誤入陣內,頓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吳軍將士嚇得不知所措。後經諸葛亮嶽父黃承彥指點,才退出陣去,鼠竄而逃。唐代大詩人杜甫寫下「功蓋三分國,名存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的著名詩篇,來詠贊這一遺蹟。現在,陣圖石堆已經無一可尋,僅有那光禿禿的沙灘,滔滔不絕的江水,向人們訴說著諸葛亮的軍事才幹。

版權聲明: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若已獲授權,請註明「來源:成都方志」。

圖片來源:網絡

圖文編輯:南波萬

圖文校對:汪洋

技術支持:毛聲文

相關焦點

  •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白帝」到底是什麼來歷?
    白帝城,可謂巴蜀地區聞名遐邇的一處人文勝地。 論歷史,這裡有三國劉備臨終託孤的佳話;論文學,這裡有李白流芳千古的名篇《早發白帝城》;論風光,三峽風光享譽世界,白帝城正位於瞿塘峽口的重要地標,今天屬於重慶市奉節縣。
  • 劉備白帝城託孤 是否信任諸葛亮呢 值得我們商榷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白帝城託孤的故事,這件事情再一次看到了劉備的狼狽,如果不是因為他貿然的進攻東吳的話那麼也不會造成最後的失敗,當時的孫權已經忍辱負重,想要和他求和,但是劉備卻因為自己的仇恨蒙蔽了雙眼,最後導致了個人的失敗,而且我們也認為如果他當初能夠保持自己那麼也不會有後來的發展,
  • 奉節白帝城,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
    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重慶奉節縣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距奉節城東8公裡,距重慶市區451公裡。它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是三峽旅遊線上久享盛名的景點。
  • 劉備入蜀時,孫尚香為何要回東吳?劉備病死白帝城時,她做驚人舉
    赤壁之戰時,針對強勢的曹操,孫權和劉備進行了聯盟。結果一把火把百萬曹軍燒得灰飛煙滅,不可一世的曹操敗退後,劉備卻火中取慄,「竊取」了最大戰果,把荊州之地佔為已有。為了鞏固孫劉聯盟,孫權聽從周瑜之言,使用美人計——將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
  • 三峽大壩蓄水,白帝城變成一座孤島,坐滑竿真的好安逸的哦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可算是唐詩的啟蒙作品,深深地印刻在每個人的心中,猶如一座詩化的山峰。上午6點,總服務臺已經開始電話叫醒,6點30分早餐,我們隨即登岸。奉節港的基礎設施可能算是長江沿岸最好的了,還有自動扶梯。上岸後地陪帶著我們登上了一部中巴直奔白帝城。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白詩中的白帝城是否值得一去
    因此,今天我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重慶挺不錯的適合在假期閒遊玩的好去處:白帝城。白帝城是那時遊三峽的時候路過的,這裡面主要的主題就是劉備託孤,或許您早已經在課本上就了解到這故事了。而現在的白帝城指的是白帝廟,內有明良殿、託孤堂、武侯祠、觀星亭等明清建築。
  • 世界上竟有兩座白帝城,其中一個還是日本的四大國寶城之一
    白帝城白帝城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瞿塘峽口長江北岸,東白帝山上,背依高峽、前臨長江,氣勢雄偉壯觀。三峽工程建成後由於水位抬高,白帝城三面環水,一橋飛架,宛若人間仙境一般,是三峽著名的遊攬勝地。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陸遊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所以,白帝城也有"詩城"之美譽。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而在山上築城,因城中有井一口冒白氣如白龍而得名。後又有劉備永安城(夔州城)託孤於諸葛亮而流傳百世。
  • 劉備伐吳兵敗後為何不回成都?是無顏回國還是另有他謀?
    三國初年,劉備最不該做的一件事就是伐吳。而伐吳之戰失敗後,劉備就留在了白帝城。後人很不解,劉備都敗到白帝城了,怎麼不回成都了呢?成都可才是蜀國的核心,白帝城居於長江上遊,相比於成都,也頂多就算一個門戶。劉備是蜀國的皇帝,不回成都,卻待在白帝城,難道是準備以皇帝之尊,給蜀國"看大門"?
  • 劉備想讓諸葛亮繼位?把劉備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一讀,就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好不容易做了三年皇帝,結果夷陵大敗後病死白帝城。長久以來,很多人對劉備白帝城託孤產生疑問,既然劉備知道劉禪不堪大用,為何不把皇位直接給諸葛亮?這是一種想當然的說法,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即便諸葛亮能力超強,劉備也不可能把皇位讓給他。這點從白帝城託孤,劉備試探諸葛亮這件事上就已經體現出來。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真的可以「自取」?想多了。
  • 劉備為什麼死在永安,而不回成都?
    圖-重慶奉節白帝城位置示意圖 永安不出名,但永安還有一個你絕對知道的名字——白帝城。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指的就是這裡。具體位置就在現在的重慶奉節縣老城。 有人會納悶,蜀漢國都在成都,劉備為什麼不趕緊回成都,反而駐留永安,還把諸葛亮千裡迢迢叫過來託孤?這裡面就涉及了永安對蜀漢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蜀漢是三國疆域最小的一個,只有一個益州,外加經常不服管的南中。
  • 白帝城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的一番話,嚇得諸葛亮不敢再覬覦皇位
    劉備夷陵大敗,被陸遜一把火燒了連營七百裡,最中落了個悽慘的下場。劉備逃回白帝城時,生命已奄奄一息,無法再繼續前行,否則必死於途中。為了能囑託自己的身後事,劉備在白帝城修整。又派人八百裡加急,召來了一些能左右蜀國局勢的大臣們,其中就有諸葛亮。
  • 諸葛亮北伐,為何不願派趙云為先鋒?
    第1次北伐時,起初姜維還未投降,蜀只有魏延、趙雲2位一流猛將,因此這2人應該是諸葛亮北伐的左膀右臂。當時吳蜀已和好,雙方不會再對掐,因此諸葛亮只留下李嚴在白帝城防守東吳就行了;與此同時,西蜀已平定了南方;因此蜀國可謂已沒了後顧之憂。但曹魏佔據了天下百分之六十的地盤。魏國不光實力強大,而且還兵多將廣,糧食充足。
  • 為何沒有徐州集團?
    公元223年春,身在白帝城的劉備愈發感覺到身體不適,他認為自己即將命不久矣,於是他派人召成都的諸葛亮到白帝城託孤。在此之後,劉備就病逝於白帝城,隨後,劉備的長子劉禪則登基稱帝。其實當時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託孤大臣並不僅僅只有諸葛亮一人,當時李嚴也是託孤大臣,在託孤時,劉備讓諸葛亮掌管內政大權,而讓李嚴掌管軍政大權。有人認為,劉備之所以要託孤給兩個人,並讓他們兩個人掌權,主要是因為蜀漢內部的派系分布問題。
  • 你知道白帝城在哪裡?10元人民幣背景取景地,旅遊打卡必去
    在巴人所控制的區域中,最為重要的產鹽地就是三峽北部。位於巫溪縣境內的 寶泉山鹽泉。在巴人控制了巫鹽之後(寶泉山鹽泉)。相繼找到了 彭溪(重慶雲陽縣)。塗井溪(重慶忠縣)等鹽泉。又得到了伏牛山(重慶彭水縣)、清江鹽泉(湖北長陽縣)。這些鹽泉的開採利用,無疑極大地增強了巴人的經濟實力。巴人的這種生存方式,被視為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
  • 劉備伐吳,為啥不帶馬超趙雲魏延等大將?其實這不怪劉備
    後是劉備因孫權聯合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劉備伐吳夷陵之戰成為了蜀國衰敗的關鍵戰役,在這場戰役中趙雲馬超等大將沒有跟隨劉備一起伐吳。這場戰役的結局大家也都知曉,劉備中了陸遜的計謀被火燒連營,損失慘重。兵敗而歸的劉備接連受到打擊,最後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後逝去。蜀國至此徹底失去了和魏國爭奪天下的機會。
  • 劉備為何在後期不願重用趙雲,只因他未做這件事
    關於趙云為何官職排名如此之低,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是趙雲能力不足,有人認為是劉備不懂用人,也有人認為是劉備故意把人情留給劉禪,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從趙雲一生職位的變法開始。不過李嚴在犍為太守上,表現出其優秀治政能力:鑿通天社山,修築沿江大道,大興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悅之」。在劉備平定益州後,李嚴又和軍師將軍諸葛亮、揚武將軍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制定《蜀科》,後來成為了蜀漢的法律體系的基礎。可見李嚴在平定益州後,有著出色的政績,因此排名超過了趙雲。
  • 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真是好事,歷朝歷代的人都是讚不絕口,這詩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早上離開白帝城彩霞滿天。從白帝城到江陵行舟如飛一天的時間就能到達。雖然三峽兩岸的猿聲啼叫個不住,但我的一葉青舟早已駛過萬重山巒。李白在哪寫的這首詩呢?白帝城白帝城在哪呢?
  • 為什麼李嚴會成為劉備的顧命大臣?李嚴:我才是真正的南陽臥龍
    今天看一些李嚴之謎:為什麼李嚴會成為劉備的顧命大臣?李嚴沒有什麼在內政上的表現,大概就是編了蜀科,但軍事記錄算是相當多。 甚至有著「可敵陸遜」的後世評價。 原文出自三國演義八十七回:「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 可當其實就是「可擋」,也就是諸葛亮跟劉禪說,李嚴擋得住陸遜,不用擔心。
  • 劉備去世前,將兵權交給了李嚴,他為何不交給諸葛亮?
    都知道劉備臨死前向諸葛亮託孤,假惺惺地告訴諸葛亮,要是覺得劉禪成才那就輔佐他,要是覺得劉禪不成才,你也可以取而代之。然後馬上讓劉禪認諸葛亮做相父,交代劉禪要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亮。諸葛亮被感動得五體投地,立即表示自己會為蜀漢奉獻一生。劉備聽後點點頭,然後把兵權交給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