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個小時前,美國一位研究新冠病毒基因的科學家得出了一項驚人的發現…..
這位科學家名叫Trevor Bedford,是美國華盛頓州大學流行病學部的一位副教授。他曾因為參與分析過1月19日美國出現的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毒樣本基因,而被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過。
(截圖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官網)
而就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Trevor Bedford在他的個人社交帳號上公布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病毒恐怕已經在美國傳播六周了
他說,他通過對美國華盛頓州斯諾霍米什縣(Snohomish County)一位昨天新確診患者的病例進行分析,發現這名北京時間2月29日被確診的年輕病患所感染的新冠病毒,很可能是從1月19日美國首個確診病例所感染的病毒那裡,進化而來的。
(截圖來自Trevor Bedford的社交帳號)
此前,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論文顯示,那位於1月19日確診的美國本土首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發病前曾有過武漢旅行史。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從武漢回到美國後,也居住在「2月29日出現了新確診病例」的斯諾霍米什縣。
(圖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介紹1月19日美國本土確診的首個新冠病例)
(圖為美國華盛頓州當地媒體在北京時間2月29日報導當地新確診的病例)
因此,Trevor Bedford表示,他認為這可能意味著新冠病毒早在1月19日時,就已經在美國當地的社區裡傳播開來了,這種傳播恐怕已經發生了6周之久。
(截圖來自Trevor Bedford的社交帳號)
「我相信我們可能已經在面臨著華盛頓州的新冠病毒疫情暴發的情況了,但由於之前病毒的檢測標準卡得太死,只會檢測去過中國的人,所以才一直沒被發現,」這位科學家寫到。
他還認為,華盛頓實際的感染病例人數,可能已經有「小几百人」。
(截圖來自Trevor Bedford的社交帳號)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Trevor Bedford也在他的帖子裡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即1月19日美國首個確診病例的病毒在基因上與2月29日新確診病例的病毒相似,或許只是一種「巧合」,但他表示這種「巧合」的出現「不太可能」。
(截圖來自Trevor Bedford的社交帳號)
目前,美國《紐約時報》也已經跟進報導了此事,稱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經在美國華盛頓州傳播數周了。
而且從該報的報導來看,當地感染規模甚至可能已經處在了150人至1500人這個區間……
(截圖來自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
在過去的一周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蔓延的形勢正在加劇。在美國,疫情也有擴散趨向。
截至2月29日,美國報告感染新冠肺炎病例69例。這個數字並不大,卻引起了美國民眾的警覺。
雖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並未建議民眾使用口罩預防感染新冠肺炎,但有媒體報導,在美國有些地方,還是出現了「搶購」風潮,口罩價格飛漲。比如,在休斯頓,一隻N95口罩的價格被賣到了20至25美元。
美國首例死亡病例,川普報錯了性別
當地時間2月29日,美國華盛頓州報告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然而,美國疾控中心及白宮稍早公開這例病例時,報錯死者性別,誤稱其為女性,以致川普在新聞發布會上還說,「她是一個偉大的女人。」
但是,死者其實是一位男性,美國疾控中心表示對此負全責。令人緊張的是,與此前美國已經出現的15號「特殊病例」相同,這一病例也屬於「感染路徑不明」病例。
死者所在的華盛頓州,隨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該州的老年養護中心「科克蘭終生照顧中心」(Life Care Center of Kirkland)也已發現兩起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病例。
西雅圖市和金縣的衛生官員表示,目前,「科克蘭終生照顧中心」已有50多人因患呼吸疾病或肺炎被送進醫院,正在接受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預計會出現更多的陽性反應病例」。也就是說,在該中心存在集中感染的風險。
美國的病例雖然不能算多,但能否有效控制住疫情擴散,外界頗為關注。
川普認為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可能會增加,在2月29日的白宮發布會上表示,正在考慮採取進一步的防範和限制措施,包括可能關閉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等。
▲川普就新冠肺炎疫情發表講話。資料圖。
面對疫情,目前只是美國意義上的「搶購」
據媒體報導,從西雅圖到北加州舊金山灣區,南加州洛杉磯地區,2月29日超市人流明顯增多,部分超市手紙、礦泉水和麵條大米等食品銷量達到近期最高,不少貨架被買空。
但這只是美國意義上的「搶購」,並不是咱們想像中的一窩蜂恐慌性購買,而是購物數量和種類比原來多了不少。據媒體報導,「記者觀察發現,雖然各大超市銷量不同程度增加,但總體社區及民眾並未過度驚慌。」
一般來講,華人居住比較集中的地方,購買行為較多。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在美華人跟國內的聯繫較多,信息獲取量大,防範意識較強。
這是個風險社會,而且傳播全球化。
著名德國社會學家烏爾裡希·貝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提出了「風險社會」的概念。核問題、環境、傳染病等,都是風險社會的構成因素。
伴隨交通技術的進步,傳染病之類的風險隨著人員流動擴散到全世界,是個必然結果。而伴隨傳播技術的升級換代,風險傳播的全球化也是非常自然的,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完全實現了傳播學意義上的「地球村」。
目前來看,整體而言,針對疫情,美國應對措施還比較「溫和」。
當天參加白宮記者會的美國衛生部部長阿扎爾、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西等衛生和醫療官員們表示,美國民眾無需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
副總統彭斯宣布了美國針對新冠肺炎傳播的新旅行限制,包括對往來伊朗旅行的更多限制。
雖然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月29日發布會上說,美國民眾沒有必要為了對抗新冠肺炎而去購買口罩,可有些地方的口罩還是大幅度漲價了,且在不少地方,口罩也確實成了緊缺貨。
接下來,美國能否控制住疫情蔓延,讓「不緊張」狀態持續,也值得觀察。
美國人搶購物資驚呆好市多員工:我現在很害怕上班!
美國最大會員制倉儲超市好市多(Costco)周一股價大漲近10%,除了受大盤漲勢帶動之外,去看看會員門在網上分享的照片就能知道箇中原因了: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擔憂正驅使美國人瘋狂採購日用品!
這些照片大多由搶購物品的人群和已經空空如也的貨架組成:
照片下的評論區內,有好市多員工感嘆:「我們昨天賣光了衛生紙,這在好市多30多年歷史上從未發生過。這是可怕的一天,想到今天還要上班我怕死了。」
有人感嘆:「這特麼是徹底的無政府狀態!」
「超市貼出了告示,說他們賣光了衛生紙、紙巾和瓶裝水。即使是這樣,裡面的人仍在囤積食物,飲料......幾乎所有東西。人們在過道上走來走去,看到貨架空空如也,人們裝滿了他們的手推車......這種超現實的恐慌性購買正在發生。」
一位Instgram用戶上傳了他拍下的一家好市多的告示,稱他們的衛生紙已經賣光了。這位用戶稱:「我相信不久塔吉特和沃爾瑪也將被搶購一空。」
與此同時,隨著對疫情爆發的擔憂加劇,好市多似乎獲利頗豐。奧本海默的分析師周末參觀了新澤西州的一家好市多後,得出了這一結論。
聲明:本文來於《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平臺用戶提交的投訴內容,不代表金科匯立場,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金科匯Fintech
金科匯Fintech是國內領先的新金融媒體及社交平臺,關注金融科技、中小銀行、消費金融、新金融等業態發展,並通過整合泛金融行業人脈及資源,打造高品質金融社群,服務廣大金融機構及從業者。金科匯Fintech已匯聚10萬+金融人,300+實名社群,1000+金融機構,致力成為新金融行業從業者交流及資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