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毅
新生藝術的出場(現)總是伴隨著顛覆與整合。
在西洋畫對中國繪畫產生巨大影響與衝擊的歷史背景下,一批固守傳統的畫家用言語和行為通過媒體和宣紙、絹本與彩陶等多種載體亮出了一個"中國畫」品牌,力圖以此強化名族性。並使中國畫繼承著古人的傳統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與此同時,中國畫壇呈現出多元化風格。在中國畫多元發展的今天,一批畫家尋找著適合自己創作的突破口。具有創新意識的藝術家為豐富中國畫的表現技巧,用多種材料和添加劑嘗試著與傳統筆墨截然不同的當代筆墨效果,並逐步形成新中國畫的創作理論體系。
「筆墨」之說曾被人孤立於具體作品之外,高談闊論,事實上「筆墨」就是中國畫技法的總稱,也就是用筆用墨用色在宣紙上繪畫的方法和所產生的各種墨色形態與痕跡。
中國畫的技法曾被一些人鎖定在某些技藝與畫譜的式樣之中,固步自封,作繭自縛。未來的中國藝術必須突破傳統的束縛和固有畫譜的局限。以創意的圖式開創與世界接軌的中國藝術新天地。
傳統中國畫已讓觀賞者看的索然無味,千人一面的中國畫一代又一代抄臨了許多代,半個多世紀以來,一批批新銳畫家在宣紙上各自做著不同的嘗試。文化部和文聯領導也一再倡導創新,然而最終也沒能從實質(材質、技法和工具)上有所突破,「創新太難"是所有畫家共同發出的感嘆!
餘作賦先生漏痕膠墨畫的誕生(所謂漏痕膠墨畫就是用膠來調墨調色所繪製的藝術作品),在材料和技法上完全不同於傳統繪畫,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新的畫種。二十多年的苦心研究終獲成功。其特色為 :畫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以墨為主可保留中國畫的韻味,以色為主可展現西洋畫的色彩魅力。神奇的點、線、面、色和靈動多變的超常構圖,讓觀賞者賞心悅目。
遠看畫面像交響樂般頓挫抑揚,氣勢恢宏;近觀,生動而又自然的漏痕筆法可謂鬼斧神工,巧奪天工,膠液和透明顏料的巧用使畫面效果超長的通透,雅麗,不論任東西方人,也不論任何年齡階層,觀者都能從他的漏痕膠墨畫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審美需要和訴求。
漏痕膠墨畫介於中國畫和油畫之間,可以畫在油畫畫布上,亦可繪在宣紙、絹和國畫布上,在瓷器表面及多種板材上也可繪製,即打破了西畫和中國畫的界限,同時又將它們聯繫起來,起到了橋梁的作用。漏痕膠墨畫也解決了筆墨與自然環境融合,與社會環境融合的兩大難題。
走遍世界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東方的中國畫藝術應在大力弘揚中國文化的同時,儘量融入其他的民族與國家的文化之中,不應封閉在「民族」與「國家」的圍牆裡,應該像油畫一樣,成為遍布不同空間能與各類人相融合的大家族。20世紀中國畫是中國的藝術,21世紀中國藝術應是全世界的藝術。
顛覆傳統藝術,整合了東西方藝術之後,出場的必然是前所未有的新型藝術。
餘作賦漏痕膠墨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