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清代會館變身「僑家大院」

2020-12-20 浙江新聞

  日前,富陽區「僑家大院」和富陽區海外交流中心揭牌。這標誌著富陽僑界人士多了一處聯絡聯誼的溫馨港灣。

  富陽目前涉僑人士達2萬餘人,正日益成為以新僑為主的僑務工作新區。為更好地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打造品牌,通過富陽區委統戰部、區僑聯、區文廣旅體局、富春街道及廣大僑界人士的共同努力,2018年,經上級文保部門同意,將位於富陽城區的「兩浙公所」打造成杭州地區首個「僑家大院」。

  位於富陽富春街道市心路78號的「兩浙公所」,曾是浙東、浙西靛業(印染業)、酒業、南貨業(副食品業)因公聚議之場所。據光緒《富陽縣誌》記載,兩浙公所「在城內後河濱洽義橋之北,嘉慶二十二年紹商王輝祖集資開建,為紹幫靛業、酒業、南貨業因公聚議之所。祀關壯繆神位,故又名武聖宮。匪亂(太平天國運動)遭毀,同治八年靛商胡師望等鳩集各業助款復建,至光緒二十年方告竣。殿宇寬敞,今勝於昔矣」。「兩浙公所」是浙江省內僅存的兩處全省性商會建築之一,也是富陽城區唯一倖存而完整的典型會館古建築,已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選擇『兩浙公所』作為『僑家大院』所在地,主要考慮到它位於主城區,周邊老僑集聚,房屋古色古香,從各個條件來看,非常適合作為僑界人士聯絡聯誼、海外僑領、僑團接待的集中場所。」富陽區僑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僑家大院」坐北朝南,四合院式,磚木結構,佔地面積846平方米,內部功能設置包括富春僑苑、暖僑驛站、暖僑茶庭、暖僑藝吧、辦公區塊、會議接待室等。富春僑苑內設講堂,牆壁裝飾正面是一張世界地圖,兩邊分成八個板塊,分別是僑之史、僑之網、僑之力、僑之愛、僑之光、僑之情、僑之語與僑之基,關於富陽僑情僑史以及富陽區僑聯工作的相關情況一覽無餘。

  「『僑家大院』的正式啟用,有助於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凝心聚力共建富裕陽光的大都市新型城區。」富陽區僑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完善「僑家大院」建設,將它打造成為僑界人士的溫馨之家,努力打響富陽「僑家大院」品牌。

相關焦點

  • 探訪海南文昌鋪前鎮百年僑宅林家大院
    探訪海南文昌鋪前鎮百年僑宅林家大院。凌楠 攝 中國僑網文昌11月28日電 (記者 張茜翼)記者近日探訪位於海南文昌鋪前鎮美蘭村的林家大院,精緻的木雕門、瓦房屋脊的翹頭、屋簷下的精美壁畫、彩紋的地板磚等裝飾,這座百年僑宅將文昌傳統和南洋風格相結合,不禁讓人驚嘆。文昌鋪前鎮百年僑宅林家大院大門。
  • 渝南五星園「向家大院」,古韻悠悠的清代遺珠
    向家大院而今的四合院,儘管沒有了往日寧靜,但也多了生活安寧。在南川城郊外一隅的角落裡,位於太平場鎮橋頭居委20社,坐落著一個清代遺留獨具特色的四合院——五星園「向家大院」。大院座北朝南,背靠山巒,左右山巒凸起,似五星拱衛,故名「五星園」。主人姓向,亦稱五星園「向家大院」。據當地人口述,1893年,向家可謂當年一家名副其實的大家族,家中共三位老爺,大老爺住向家溝,二老爺和三老爺則住此五星園。
  • 打造梅家大院世界文旅品牌,實現中國僑都美麗鄉村「中國夢」
    中國僑都.武術之鄉,《龍的傳人》《我的中國心》大型中華武術龍獅鑼鼓組合歌舞表演走進美麗鄉村。2019年11月13日,【世界梅氏第十四屆懇親大會】在臺山梅家大院召開,來自國內外嘉賓共約1300多人參加大會。
  • 閩南僑村變身「美麗鄉村」 「以僑為橋」推動發展
    中新社泉州5月14日電 題:閩南僑村變身「美麗鄉村」  作者 廖靜  一個不到千人的小鄉村,卻擁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僑胞3000多人。經過十餘年的蛻變,這個從財政收入不到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僑村,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這就是福建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豐山村的真實寫照。
  • 蜀中軼事|龍潭寺的三大清代會館
    這裡原有三個會館,即「廣東會館」、「江西會館」和「湖廣會館」。這些會館據查是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的廣東籍、江西籍、湖廣籍的人士修建的。西晉永嘉之亂後,戰爭、瘟疫、災荒及人口增長等諸多因素,客家人先後五次從中原南移。清初,大部分客家人在清政府「湖廣填四川」的命令下,再次從廣東的長樂(今五華)和興寧遷至四川。由於明末清初,四川連年戰亂,人口銳減。
  • 臺山梅家大院-海口埠
    — 古驛道 新玩法 —Day 1:陳宜禧紀念廣場→五福村→浮月村→海口埠→海口埠碼頭舊址→東寧村→梅家大院推薦理由臺山梅家大院-海口埠及周邊華僑文化濃厚,以古村古鎮為代表的人文類旅遊資源最為突出。第一天讓你從人文建築中領略百年古埠「出洋第一港」的魅力。
  • 馬來西亞森州順德會館會長:會館是媽姐第二個家
    中國僑網10月29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媽姐也稱「自梳女」,在中國南部已有百年歷史,而多數媽姐的故鄉是廣東順德。許多人對媽姐的印象,還停留在香港連續劇裡紮起大松辮、身穿素色衣褲的家傭,不過年老一輩,或曾經被媽姐帶大的人,都對媽姐並不陌生。
  • 尋訪僑鄉梅家大院
    在朋友的帶領下,廣東之行第一站來到素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的臺山市,在好奇心驅使下,我們直奔臺山頗有名氣的「梅家大院」,那裡是《讓子彈飛》電影的取景地。只見路的兩邊到處散布著很多西式舊洋樓,在陰雲密布的早晨,那些破落斑駁的牆壁顯得特別神秘,仿佛走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 翔安澳頭社區「三海一僑」打造最美僑村 (圖)
    將變身海港僑村  去年6月份,澳頭社區被翔安區列為「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為此,澳頭社區緊抓機遇,因地制宜,提出「海港文化」、「海防文化」、「海鮮文化」、「僑鄉文化」(簡稱「三海一僑」文化)。不久,澳頭將成為宜居宜遊的閩南美麗海港僑村。打造農村藝術大院  蘇遙是土生土長的澳頭人,畢業於福州大學工藝美院,早期從事油畫創作和藝術品出口,1996年回鄉潛心鑽研書畫藝術,創作出屬於他個人的藝術符號「木語瓷言」,得到業界人士高度讚譽。
  • 秦商輝煌之涇陽縣於家大院
    於家在涇陽縣王橋鎮東街村,是清代涇陽的首富,當時涇陽的「四大家族」,即「東劉西孟社樹姚,不及王村一撮毛」的「一撮毛」就是指王橋於家。而且,涇陽是當時陝甘貿易中心,煙貨由西而東,茶葉、布匹則由東而西,所以涇陽有錢的人以商為業,形成「與其吏也寧賈」的價值取向,於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成為涇陽於、孟、姚、劉四大家族之首。於家發家後在本村建造了華麗的府第,成為清代關中商宅的代表。
  • 劉老根會館再次被指佔用文物 家廟寺廟均變餐館
    兩餐飲場所均設最低消費在劉老根會館最南側的「二人轉大院」,是另外一處東城區文物普查登記項目———乾泰寺,如今它也成為了劉老根會館使用的幾所院子之一。與柳祖祠不同,這裡沒有任何標誌。這是一處東城區2006年從冰窖斜街33號遷建於此的不可移動文物。如今,乾泰寺和柳祖祠都已經變成了餐飲場所。
  • 這座蘇北古鎮勝江南,黃金水道金三角,被稱小上海,曾有八省會館
    得益於便捷發達的水路交通,窯灣古鎮自古就是成為南北水運樞紐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工商業迅速繁榮,清代至民國時期古鎮達到鼎盛。當時的窯灣古鎮繁華到什麼程度呢?一座小鎮上居然設有八省會館和十個國家的商業代辦處,可以說是一座國際化的商貿重鎮,多國商人和傳教士來到窯灣經商和傳教。
  • 新加坡永春會館與大馬萬撓永春會館友好交流
    新加坡永春會館與大馬萬撓永春會館友好交流
  • 洛杉磯中華會館監事長選舉 參選人員盼僑社支持
    (美國《世界日報》/高梓原 攝)中國僑網12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洛杉磯中華會館將於12月17日舉行正副監事長換屆選舉,日前宣布參選的黃美霞、林社潮搭檔,8日舉辦感恩參會,盼得到傳統僑社支持,逾200位傳統僑社代表到場背書支持,期待兩人勝選後為南加僑界盡心服務。洛杉磯中華會館主席梁永泰、副主席廖美華、監事長黃鐘豔珍等僑界代表出席當晚活動,為兩人加油打氣。
  • 僑文化保護中的遺產是誰的遺產?
    修舊或補新,關鍵要保留整體文化風格    本次論壇舉行前,百餘位嘉賓一行還前往臺山海口埠銀信博物館、梅家大院參觀考察。參觀所見所想亦在論壇會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廣西僑鄉文化中心主任鄭一省在發言中提到,梅家大院自己已是先後4次參觀,這次參觀中想到的一個問題便是,這些老建築中如何能夠保留原生態,現代的霓虹燈、商業招牌是否也會造成一種保護的不匹配。
  • 新加坡恩平會館簡介
    時任董事,身先士卒進行樂捐,並得到邑僑文人馮相夫婦,黃鑾光、黃錦光、昆仲慷慨解囊支持,眾會員及馬來西亞各州同鄉響應,共籌得註冊成立會館【1948年】籌組會館的邑僑大會,繼借肇慶會館召開,鄭滿霖、鄭藝林、梁朝沛、馮翹銳、甄成立、黃錦光、榻水記、榻毛、張希孟、莫炎炳、吳如松等鄉賢即席被推選籌備委員,
  • 大馬吉隆坡永春會館青年團赴萬撓永春會館交流
    大馬吉隆坡永春會館青年團赴萬撓永春會館交流
  • 光澤縣司前鄉:林家大院盡顯「活歷史」
    東南網訊 近日,在光澤縣司前鄉長庭村林家大院可以看到,人頭攢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前來參觀獨具特色的百年大院。據悉, 「林家大院」 座落在司前鄉長庭村西坑村小組,被四裡八鄉稱為「林家大院」,始建於清宣統己酉年(公元1909年),距今已有102年的歷史,是該縣境內僅存為數不多的百年古民居。
  • 實拍山西平遙古城馬家大院:比喬家大院大的多,裡面還有地下金庫
    在山西,大院文化及其豐富,除了家喻戶曉的喬家大院,還有號稱「晉商文化博物館」的渠家大院,號稱長治「顯赫家族」的申家大院,號稱「三晉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以及號稱「中國第一儒商舊居」的常家莊園,今天來介紹一下平遙「第一大宅」——馬家大院。
  • 徐州山西會館
    (原標題:徐州山西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