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毒蝦」218SG型潛艇下水 可發射巡航飛彈

2020-12-20 冪談天下

新加坡「毒蝦」218SG型潛艇下水 可發射巡航飛彈

新加坡的國防政策被稱為「毒蝦」,而新加坡海軍的新型潛艇更是名副其實的「毒蝦」。

2月18日新加坡海軍第一艘218SG型潛艇在德國下水,並被正式命名。儀式在位於基爾的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造船廠舉行,這艘70米長的獨立空氣推進(AIP)潛艇被命名為「長勝」號。「長勝」號建造和裝備完成後,將在2021年交付。

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的執行長羅爾夫·維爾茲說:「這艘218SG型的第一艘船將標誌著下一代潛艇的問世。」「它們將擁有廣泛的關鍵能力,並因此成為新加坡及其海軍的一項高效戰略資產。」

「長勝」號是218SG型四艘系列中的第一艘。前兩艘潛艇合同於2013年籤訂,第二批合同於2017年籤訂。在2021年移交「長勝」號之後,第二艘潛艇計劃在2022年交付。第三和第四艘潛艇計劃從2024年開始。首艘218SG潛艇被命名長勝號(Invincible),其他三艘潛艇以首艘潛艇名字冠名長勝級(Invincible-class)潛艇,分別命名精銳號(Impeccable)、卓越號(Illustrious),以及非凡號(Inimitable)。

在新加坡海軍第一艘無敵級潛艇下水之前,新加坡國防科技署(DSTA)和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thyssenkrupp Marine Systems)在基爾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就海軍應用的增材製造和數據分析等新技術進行合作。根據該協議,DSTA和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將探索使用增材製造作為一種創新的、成本效益高的方法來生產潛艇備件。雙方將共同致力於可在新加坡潛艇上測試和試驗的增材製造部件的設計、工程和鑑定。

218SG型潛艇裝備能力顯著改進,如現代戰鬥系統和空氣獨立推進系統。它們還將能夠攜帶更大範圍的任務有效載荷。218SG型潛艇還結合了設計創新和先進的維修和工程概念,以優化訓練、操作,降低維修成本。

潛艇製造計劃進展良好,前兩艘218SG型潛艇已開始建造,其餘兩艘218SG型潛艇已於2018年1月開始切割鋼材。潛艇預計2021年以後交付。

除了在德國的艇員訓練,新加坡海軍正在開發一套潛艇訓練系統(STS),為4艘最新型218SG型潛艇的艇員提供必要的訓練。新型訓練系統目前正處於設計評審階段,預計將包括指揮團隊、駕駛、潛水、虛擬程序訓練和維修訓練系統。該系統運用了創新設計和先進的維護和工程理念,這些理念有助於優化訓練、操作和維護成本。將在模擬海上環境中進行操作。

長勝級潛艇的功能與現役潛艇相比有「顯著的提升」,備有現代化的作戰系統和絕氣推進系統(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 System),在水底無需依賴外界空氣,可以自攜氧氣製造推進動力。這讓潛航潛伏水底的時間延長50%,可連續幾個星期不必浮出水面換氣或充電,從而提高隱秘性。

新型潛艇採用先進聲納探測器,可在新加坡繁忙的淺海中,更精準地探尋並鎖定可疑船隻或敵對艦艇,並設有數據與決策分析高端數碼器材,協助潛艇員更及時地應對戰況。另一方面,潛艇可運載重量比現役潛艇來得大,這意味著它將能配載更多型號及數量的裝備及武器,進而提升攻擊力。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為「長勝」號主持下水儀式指出,一些海軍或會利用潛艇來收集恐怖主義威脅相關情報,但潛艇一般不是主要用來對抗這類威脅的軍備,不過,我們的海軍必須不斷自我提升以做好應付任何威脅的準備,而新型潛艇將有助海軍達到這個目標。

臨近新加坡的海事環境面對不少安全挑戰,有望在兩年左右交付我國後編入現役的Type 218SG專屬潛水艇是個「及時的購置」,不僅標誌海軍部隊作戰與防禦能力的再次提升,也加強區域海事及海運線路的保護,進而捍衛世界各國的海運權益。

黃永宏說:「所有人都知道新加坡擁有的是一支具威懾和阻嚇能力的武裝部隊,軍隊不是為了針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設……事實是,我國海軍在保護本區域海事線路上扮演關鍵角色,這不只為了新加坡,也關乎全世界。」

新加坡國防部於2013年同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海事系統公司(ThyssenKrupp Marine Systems,簡稱TKms)籤約,購買兩艘按我國海域情況及戰略需求客制化的Type-218SG潛艇,過後在2017年宣布再添購兩艘相同款型潛艇。根據業內人士早前的估測,首兩艘潛艇的籤購合約總價值料超過10億歐元(74億人民幣),費用據稱也包括支付訓練、物流,以及知識交換等。

218SG型潛艇裝備不依賴空氣的推進裝置(AIP),性能較「挑戰者」級潛艇有大幅提升。這種裝置使常規動力潛艇在不獲取氧氣的情況下可以長時間潛航。與核潛艇相比,採用這種技術的潛艇噪音更小,隱蔽能力更強。

218SG型潛艇是214級潛艇的放大版,沿用了德國現役的212A型潛艇的元素,如X形尾舵。該級艇排水量達到2000噸,長70米,寬6.3米,配備兩個AIP動力模塊,裝有8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編制艇員28人。有關該潛艇的戰技術參數和具體配備的武器裝備情況也沒有對外披露。

不過有報導指該型潛艇設計用於攜帶重型魚雷和發射巡航飛彈,魚雷發射管還可被用於輸送登陸部隊和特種部隊的深海潛水器。

整體上看,在與214潛艇動力相同的情況下,218SG潛艇的體積、排水量增大,會影響到潛艇的水下航行性能,但是續航、潛航能力將有顯著提高。214型潛艇的燃料電池系統能保證其以2~6節航速進行水下連續航行3個多星期。在通氣管狀態以6節航行時,可達到有12000海裡的續航能力,以及12個星期的海上續航時間。

這四艘218SG潛艇將取代新加坡海軍第171中隊目前裝備的4艘瑞典潛艇。(冪談天下/張冪)

相關焦點

  • 海洋逸鯨——新加坡海軍的德制218SC型潛艇(二)
    相比之下法國和德國是做得比較好的:雖然「短鰭梭魚」級(也就是競標澳大利亞海軍未來潛艇的「贏家」)一時半會造不出來,但是好歹「天蠍星」級被重新命名為「鮋魚」級後銷量尚可,當然計劃中的AIP系統至今還是沒能裝上去。
  • 法國新型核潛艇發射巡航飛彈,為何要用民用技術
    法國海軍成功從一艘新型梭魚級攻擊核潛艇發射MdCN海軍巡航飛彈,這些飛彈每枚造價約500萬美元,可在水下發射。MdCN海軍巡航飛彈實際上是斯卡普EG巡航飛彈改裝而來的,早在2007年,法國就為梭魚級攻擊核潛艇訂購了50枚斯卡普飛彈。
  • 近日韓國常規動力潛艇下水,看出端倪,野心巨大也想搞核動力潛艇
    韓國首艘「張保皋-3」級潛艇「島山安昌浩」號14日舉行下水儀式。文在寅14日下午在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玉浦造船廠舉行的「島山安昌浩」號潛艇下水儀式上致賀詞。韓國韓華集團提供潛艇的戰鬥管理系統,武器處理髮射系統(WHLS)由英國國防承包商Babcock提供,西班牙公司INDRA選擇提供其電子防禦系統(ESM) PEGASO。KSS-III潛艇將全部配備韓國產聲納系統。此外,KSS-III配備AIP系統,由Hanwha集團開發和製造的鋰離子電池技術提供動力。艦艇還將配備韓國產垂髮系統,用於發射陸-攻和反艦飛彈。
  • 水下的「金魚」潛航速度紀錄保持者——蘇聯661型巡航飛彈核潛艇
    其中651型和659型搭載的都是P-5型對地攻擊核巡航飛彈,而675型搭載的是P-6反艦巡航飛彈。然而不管是P-5還是P-6都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只能水上發射,發射後要進行持續性的制導,潛艇在飛彈進入末端飛行之前都必須處於上浮狀態對飛彈進行持續制導。此時的潛艇因為處於上浮狀態極易被發現和攻擊,「隱蔽」的特性已經蕩然無存。
  • 096核潛艇細節令人讚嘆,發射筒核常兼備,可攜帶百枚巡航飛彈
    而對於任何一支海軍而言,潛艇的作用與地位無可代替,在某些情況之下,甚至是唯一,試想,有誰能夠在冰雪覆蓋的北冰洋下執行作戰任務?唯有潛艇。近些年來,在潛艇的發展當中,我國也在大力發展核動力潛艇。相比於上常規動力潛艇來說,核潛艇更安靜,隱蔽性能更強,擁有的戰略威懾能力也更高。
  • 講武談兵|韓彈道飛彈潛艇本月下水,「戰略匕首」有多鋒利?
    如今,韓國海軍又將裝備一種向世界強國海軍看齊的主戰裝備——KSS-Ⅲ彈道飛彈潛艇。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KSS-Ⅲ彈道飛彈潛艇首艇將在本月下水,預計2020年服役。韓軍高層將KSS-Ⅲ彈道飛彈潛艇譽為「戰略匕首」,按照計劃,韓國海軍將在2023年之前接收3艘該型潛艇,服役之後可大幅提升其水下戰略威懾能力。
  • 伊朗國產小潛艇亮相,發射反艦飛彈可打200公裡
    據悉,伊朗的"法塔赫"級潛艇在2019年2月下水,是目前伊朗國產的排水量最大的潛艇,儘管如此,"法塔赫"級也只有600噸的排水量而已,只能算入門級中型潛艇,用小型潛艇來定位似乎更合適。但相比之前伊朗國產的"加迪爾"級潛艇,"法塔赫"級進步已經很明顯了。
  • 俄第四代隱形潛艇下水 出海前艇尾打碎一瓶酒是啥意思?
    日前,俄軍新型隱形潛艇「喀琅施塔得」號在聖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下水。該潛艇屬於「拉達」級潛艇,將成為俄海軍第四代非核動力潛艇的主力。「喀琅施塔得」號長68米,為柴電混合動力,可持續在水下行駛45天,水下最大速度為21節。上浮時排水量1750噸,下潛時排水量達2650米。
  • 俄媒:俄400噸袖珍潛艇將配備口徑巡航飛彈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7日報導,俄羅斯「孔雀石」設計局主任設計師伊戈爾·卡拉瓦耶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最新的「比拉魚」型潛艇將裝備「口徑」飛彈。卡拉瓦耶夫稱:「(比拉魚)潛艇可能裝備魚雷、水雷甚至還有『口徑』巡航飛彈,並能在水下水平發射。」他還表示,「比拉魚」裝備有閘室,可同時進出6名蛙人,它可隱蔽釋放出艇和接收上艇海軍特種隊員。
  • 英「超級潛艇」下水 內部裝修豪華可潛伏30年
    2007年6月,英國巴羅因弗內斯造船廠,「機敏」級核潛艇首艇「機敏」號進行下水試驗。資料圖12月16日,英國皇家海軍第二艘「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被正式命名為「伏擊」號,並首次下水。英國國防部負責裝備、支持和技術部門官員彼得·魯夫出席了當天的命名儀式,彼得·魯夫稱:「伏擊」號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致力於打造最先進和最有效力潛艇計劃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命名意味著「伏擊」號潛艇的正式下水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預計2011年初配備相關武器設備後正式下水,但媒體稱直到2012年「伏擊」號才會進行第一次海試。
  • 俄羅斯巡航飛彈「口徑」媲美我國長劍-10 秒殺美國「戰斧」
    而同年12月8日,俄「頓河畔羅斯託夫」號柴電動力潛艇從地中海向XLY境內極端組織YSLG目標發射了「口徑」巡航飛彈。這是俄羅斯首次從地中海海域、從「頓河畔羅斯託夫」號柴電動力潛艇上發射「口徑」巡航飛彈,所有打擊目標均被摧毀。兩次成功的作戰行動只是遠程巡航飛彈在敘利亞戰場嶄露頭角的剪影。
  • 俄羅斯為何對「口徑NK」巡航飛彈情有獨鍾
    隨著《中導條約》的籤署,蘇聯銷毀了全部海基和陸基型號飛彈,只保留可由圖-95轟炸機攜帶的X-55空射巡航飛彈,這直接導致蘇聯火箭-炮兵部隊的遠程突擊火力大幅度滑坡。媲美「戰斧」,引人追逐。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儘管面臨著嚴重的混亂和財政困難,俄羅斯軍隊仍然渴望能與美國「戰斧」飛彈相媲美的通用遠程常規巡航飛彈。
  • 俄艦隊威嚴不容小覷,千枚巡航飛彈傾巢出動,美海軍也不寒而慄!
    1992年,俄羅斯「革新家」飛彈設計局開始在3M10飛彈基礎上研製一種多用途得通用遠程常規巡航飛彈。這種飛彈的彈徑被限制在533毫米,以便滿足從潛艇的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的要求。這就是著名的3M14口徑巡航飛彈。新一代巡航飛彈被命名為Калибр(Kalibr),漢語意思為「口徑」。
  • 美媒:馬來西亞潛艇部隊將產生戰略影響
    馬來西亞的鮋魚級潛艇是柴電動力攻擊潛艇,採購自2002年,分別於2009年和2010年交付該國海軍。潛艇能夠執行多種任務,例如搜集情報、發射對陸攻擊巡航飛彈、悄然投放和回收特種作戰人員、執行獵殺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等常規作戰任務。此外,水下情報搜集是絕大部分現代潛艇作戰任務的重點。
  • 巴鐵試射巡航飛彈!矛頭直指印度,中國這一利器讓巴方信心大增
    近日,巴基斯坦第二次成功試射「巴布爾」潛射巡航飛彈,矛頭直指印度。此次試射預示著巴鐵的潛射巡航飛彈技術已經成熟,而「巴布爾」飛彈也將很快進入現役。「巴布爾」潛射巡航飛彈據悉,「巴布爾」巡航飛彈可進行多平臺發射,擁有陸基、海基、空基等多種型號,飛彈全重約1500公斤,戰鬥部最大可以達到500公斤,命中精度較高。
  • 美國爆料中國海軍大閱兵曝光的093B潛艇有多強,服役數量驚人!
    093B美國國防部認為,三艘093B型核潛艇於2015年下水,並於2016年投入使用。093B然而,中國海軍通過軍事雜誌自豪地指出093B型與眾不同的武器特徵: 093B型是中國第一艘能夠水下垂直發射發射反艦和陸攻巡航飛彈的潛艇
  • 中國潛艇史上的裡程碑,03型和033型潛艇,潛艇進步的中堅力量
    各種新型航母、軍艦和潛艇紛紛下水,贏得了世界一片讚嘆之聲。眾所周知中國當初的海軍是一窮二白的,可以說新中國人民海軍是在一片廢墟上一路艱辛走來的。其中海軍中最重要的潛艇部隊,更是從零基礎起步,做到如今種類齊全、技術先進的世界一流潛艇部隊。說到中國海軍潛艇的型號,有兩種型號不得不提,那就是03型和033型潛艇,它們可以稱之為「中國潛艇史上的裡程碑」。
  • 美軍核潛艇抵近伊朗後,以色列潛艇也開赴波斯灣
    蘇萊曼尼遇刺一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為了應對屆時伊朗有可能的報復動作,美國海軍已經將「喬治亞」號巡航飛彈核潛艇部署到了波斯灣附近,算是對伊朗的一種警告。而根據以色列媒體的報導,以色列軍方也沒閒著,以色列海軍的潛艇已經通過蘇伊士運河,正在前往波斯灣的路上。
  • 小小「毒蝦」能量大,這個國家竟擁有東南亞最強戰艦!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不過700平方公裡,沒有戰略縱深,因此必須能夠「禦敵於國門之外」。為此,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蝦」理論,即新加坡應成為「能產生劇毒的小蝦」,既能與「魚群」共存,又不會被「大魚」吞掉。
  • 美軍「戰斧」式巡航飛彈戰力幾何,它究竟有哪些獨到之處
    要確保對敵人高價值目標的打擊同時付出較小的代價,巡航飛彈無疑是一種最佳的選擇。巡航飛彈使用的初期是能夠被攔截的,因為早期的巡航飛彈飛行高度低,還有飛行速度較慢,所以可以被有效攔截。後來美國希望研製一種武器可以有較遠的打擊半徑,美國在巡航飛彈的超低空突防方面發現了它的價值,從「鬥牛士」到「馬斯」逐步描繪出了現代「戰斧」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