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九月中
氣肅而凝
露結為霜
天氣漸冷
初霜始現
桂花正濃
菊花正豔
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八個節氣
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今日霜降
霜降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中國北方到了霜降時節,夜裡散熱很快,溫度會降到零攝氏度以下,於是圓潤的露水改凝成六角形的霜花,形成入冬前的初霜景象。
古人以為霜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所以就把初霜時的節氣取名「霜降」。
時令已到霜降,暮秋景色已達極致。瞻望曠野,百草黃枯,寒意濃鬱,不再聽到鳥的鳴唱、蟬的噪鳴、蛙的琴鼓。
一陣陣寒風颳過,瞬間,就千裡霜鋪,萬裡飄葉了。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動物們要為越冬做準備了。
二候草木黃落。樹葉枯黃掉落,回歸大地。
三候蜇蟲鹹俯。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也要進入冬眠狀態中。
霜降習俗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對於霜降吃柿子還有一些說法: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拔蘿蔔
正所謂「秋後蘿蔔賽人參」,所以蘿蔔也叫「土人參」。山東有句農諺說:「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山東人紛紛拔出蘿蔔就地而食,當真是野趣十足。蘿蔔清解積熱除秋燥,正宜深秋食用。
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
霜降農事
「霜降見霜,米谷滿倉」的農諺也反映出了勞動人民對這個節氣的重視。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
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滿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
收穫以後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秸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裡潛藏著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
華北地區大白菜即將收穫,要加強後期管理。霜降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乾季,要高度重視護林防火工作。
防霜措施:
適時早種,錯開晚秋霜凍;
選用早熟高產品種;
澆水,因為幹土比溼土散熱快;
燻煙,可在小範圍內形成保溫雲層,減輕凍害;
鋤地,"鋤頭有火",可提高地溫;
施腐植酸鈉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
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易疲乏,應多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羊肉和豆類。
這個季節,正是水果的集中成熟期,梨子、橙子等等鮮果可以滿足你秋日的味蕾。
轉載自:農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