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滅蟲姚先生已用了6瓶殺蟲劑■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本報訊 「淺紅色的小蟲子滿樹幹都是,而且不停地向地面上爬。」昨天,在西城區北長街65號院內,一棵香椿樹的樹幹上爬滿了蟲子。「超市買來的殺蟲劑對它都沒用!」姚先生無奈地說。
這棵香椿樹位於院子正中,樹幹上布滿了淺紅色的小蟲子,正緩慢地向下爬行。小蟲如花生米大小,背部有類似瓢蟲的殼。地面上、牆腳處有很多已經死去的小蟲。蟲子的排洩物像雨點一樣從樹上往下掉,落在汽車車身上,黏黏的無法清除。「掉下來的蟲子糞便都能把車漆腐蝕掉。」姚先生說:「到今天已經用了6瓶殺蟲劑了,但好像沒什麼效果,這蟲子反而越來越多了。我今天早上起來,看到地面上全是這些小蟲,已經掃走兩簸箕了。殺蟲劑對它無效,鳥也不吃這種蟲子,不知該怎麼辦。」
記者聯繫到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綠化科,工作人員確定香椿樹上長的蟲子就是草履蚧,稱這種蟲子是北京一種常見的害蟲。工作人員表示會將報到園林部門,請專業人員前往滅蟲。
■線索提供/姚先生
園林專家
三種方法可消滅草履蚧
本報訊(記者 黃建華)草履蚧在北京是常見害蟲,市民對付它應以預防為主。昨天,記者採訪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楊志華處長時他介紹,草履蚧對人體無害,其主要危害楊樹、柳樹、香椿等樹木,尤其對楊樹的危害最大。幼蟲及雌成蟲主要吸食樹木枝芽汁液,樹木枝條受害嚴重時,枝條枯死,甚至危害整棵樹木。他介紹,草履蚧每年發生一代,蟲卵在樹根附近的縫隙裡越冬,每年2月中下旬隨著氣溫升高開始出土。幼蟲和雌成蟲有每天上樹下樹的習慣,每年的2月上旬是防治草履蚧的最好時機。
草履蚧在溫度高時上樹、溫度低時下樹進到室內擾民,尤其是老小區內特別明顯,而尤以「屋包樹」最為嚴重。楊處長介紹,現在的草履蚧不好防治,是因為草履蚧有著「護身符」,它穿著蠟質的防護服,噴灑的農藥只能有很少部分噴到它身上,不能殺死它,而給整個樹噴農藥,不僅不能「精確打擊」,還使樹在一段時間帶毒,香椿就無法食用。
楊處長表示,市民消滅草履蚧有三種方法:一是阻隔法,春節前後,在若蟲(剛孵化的草履蚧為棕黑色,稱若蟲)上樹前,先在樹幹上刮去15釐米寬的老樹皮一圈或塗上一圈黃泥巴抹平,然後繞樹纏寬約10釐米的膠帶一圈,阻止若蟲上樹危害。對阻隔環以下的蟲堆,每隔3~5天可以將草履蚧踩死、燙死。其二是誘捕法。秋季,收集樹幹周圍土壤中的卵囊,併集中燒毀;或5月中旬雌成蟲下樹產卵前,在樹幹基部挖半徑100釐米、深15釐米的淺坑,放置樹葉、雜草,誘集成蟲產卵,併集中殺滅。其三天敵抑制法。保護天敵紅環瓢蟲和暗紅瓢蟲,以抑制和消滅草履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