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6號,寧波市發布的《關於全面放寬我市落戶條件意見建議的公告》引起了熱議。寧波市放寬落戶條件的徵求意見稿第四條「舟山戶籍同城待遇」一旦通過審議,則未來舟山寧波便是一家人了。舟山寧波同城化將成為現實。甚至有人預測,寧波和舟山有可能合二為一。
中國歷史如此悠久,文化如此燦爛。各個地區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因此,中國城市的行政區劃包含非常重大的影響和含義。但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天下大事。中國的行政區一直處於變動之中,有的城市一分為二,有的城市合二為一。那麼,中國還有哪些城市可能合併呢?
[寧波市與舟山市合併]
寧波與舟山中心直線距離55公裡。寧波是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浙江第二大城市,也是浙江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之一。2019年,寧波市的GDP為11985億元,全國排名第12位;而舟山市GDP為1371億元,全國排名第186位。如果兩市合併則GDP總量達到1.33萬億,但全國排名仍是第12位,與四大一線城市相差甚遠。
2019年,寧波市常住人口為854萬人,舟山市有117萬人。兩市合併後總人口為971萬人,接近千萬級人口規模。寧波市轄區面積9816平方公裡,舟山市轄區面積1440平方公裡,兩市合併後總面積為1.09萬平方公裡,相當於0.66個杭州市面積。
舟山市屬於海島城市,人口、面積、經濟總量都不突出。而且位於寧波市的港口外圍。舟山作為獨立的地級市很難全面發展,在教育、醫療、交通等都嚴重受限。舟山與寧波合併,對其城市發展和人民福利利大於弊。
[蕪湖市與馬鞍山合併]
蕪湖市和馬鞍山市是安徽省的兩個地級市。蕪湖是安徽雙核城市之一,經濟總量安徽第二名。蕪湖與馬鞍山同為沿江城市,市中心直線距離30公裡,兩市已經基本連到一起。2019年蕪湖市的GDP為3618億,全國排名63位。馬鞍山GDP為2111億,全國排名131位。兩市合併後的GDP達到5729億,全國排名38位,上升25位。
2019年,蕪湖市常住人口378萬人,馬鞍山市常住人口236萬人。兩市合併後總人口為614萬人。蕪湖市的轄區面積為6026平方公裡,馬鞍山的轄區面積為4049平方公裡。兩市合併後總面積為1.01萬平方公裡,相對於0.89個合肥市面積。
安徽省的地級市有16個,數量偏多,而且皖江地區城市面積和人口規模都不夠大。因此蕪湖與馬鞍山合併可能會形成1+1>2的良性狀態。
[南京市與鎮江市合併]
南京,江蘇省會,副省級城市,華東大區中心城市。南京號稱六朝古都,但連很多南京本地人都不知道是哪六朝。我知道肯定不是唐宋元明清,因為這幾個加一起不夠六個。鎮江,一個夾在南京和蘇錫常之間的城市。南京市與鎮江市中心直線距離55公裡。
2019年,南京市GDP達到14030億,全國排名11位;鎮江GDP為4127億,全國排名55位。如果兩市合併, 則GDP總量達到1.82萬億,全國排名上升4位,位居第7位,超過成都市,但仍位於蘇州之後。
南京市的常住人口為850萬人,鎮江市常住人口為320萬人,兩市合併總人口超過1170萬人,跨入千萬級大關。南京市面積為6587平方公裡,鎮江市轄區面積為3843平方公裡。兩市合併總面積為1.04萬平方公裡,相當於0.63個杭州市面積。
南京市自身的轄區面積太小,而且是南北狹長型,地域空間非常不利於城市發展。南京市擴展轄區面積是非常有必要的。鎮江雖然離南京距離有點遠,但是這恰恰為兩市的未來發展提供了空間布局的可能性。南京西邊有兩座離南京很近的城市,滁州市與馬鞍山市。但是這兩座城市所屬安徽,劃歸南京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除非南京市升為直轄市。
[廈門市與漳州市合併]
廈門市,福建省名聲最高的城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很多外地人都誤以為福建省的省會是廈門,但其實不是。福建省的省會是福州,經濟第一的城市是泉州,而廈門的行政級別確實最高的。
2019年,廈門市GDP為5995億,全國排名33位;漳州市GDP為4741億,全國排名47位。兩市合併後,GDP總量達到1.07萬億,排名上升15位,位居全國第18位,超過泉州市位居福建第一。
廈門市的常住人口為429萬人,漳州市常住人口為516萬人,兩市合併總人口為945萬人。廈門市的轄區面積為1699平方公裡,漳州市的轄區面積為1.26萬平方公裡。兩市合併後總面積為1.43萬平方公裡,相對於1.2個福州市。
廈門市的GDP在福建只能排第三,次於省會福州和經濟強市泉州。廈門的常住人口也只能排在第三位,而面積更是少的可憐。這是廈門一直被詬病的地方,認為其綜合實力與計劃單列市不匹配。因此,廈門與漳州合併的呼聲一直存在。而且在山巒疊嶂的福建地區,兩市之間沒有山脈隔離。廈門與漳州中心直線距離為45公裡。
[長沙、株洲、湘潭合併]
長沙,湖南省會,即不是副省級也不是國家中心城市,幾乎沒落到任何大的城市名譽稱號。但是長沙的經濟實力相當不錯,屬於強省會城市。湘潭市,毛主席的故鄉。株洲,中國老工業基地,京廣鐵路和滬昆鐵路十字交匯處。
2019年,長沙市GDP為11574億,全國排名16位;株洲市GDP為3003億,全國排名87位;湘潭市GDP為2257億,全國排名123位。三市合併後GDP總量達到1.68萬億,全國排名第8名,超過武漢市。2019年長沙市常住人口839萬人,株洲市常住人口402萬人,湘潭市常住人口288萬人,三市合併總人口為1529萬人。長株潭三市總面積為2.8萬平方公裡,相對於1.92個成都市面積。
長沙市與湘潭株洲市距離45公裡左右,而湘潭株洲之間中心直線的距離僅為18公裡。實際上,長沙各方面指標都已經很不錯了,再合併兩個地級市所帶來的效益並不大。而株洲與湘潭兩市合併可能對於兩市的提升更加明顯。
[蘇州市與無錫市合併]
蘇州市,號稱最強地級市,GDP全國排名第六,江蘇省排名第一。無錫市,緊鄰蘇州,也是萬億GDP強市,而且人均GDP更是僅次於深圳。蘇州無錫地區屬於中國最富庶的地區,兩市下轄的縣級市更是常年霸佔中國百強縣前幾名。
2019年,蘇州市GDP為1.92萬億,全國排名第六;無錫市GDP為1.18萬億,全國排名第13位。兩市合併GDP總量為3.11萬億,全國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和北京,超過深圳和廣州兩大一線城市。蘇州市常住人口1075萬人,無錫常住人口659萬人,兩市合併總人口為1734萬人。蘇州轄區面積為8488平方公裡,無錫總面積為4628平方公裡。兩市總面積為1.31萬平方公裡,相當於2.1個上海市。
蘇州市與無錫市中心直線距離不足35公裡,兩地的市區幾乎已經相連。蘇州無錫之間的高鐵和其他交通方式都極為便利。同城化已經不存在距離的問題。兩市合併後實力太過強大。由於本地區已經存在一個上海市,是否還有必要出現一個超級城市?
[廣州市與佛山市合併]
廣州市,中國南部的國家中心城市,廣東省會,一線城市。廣州市是全國省會城市中實力最強的城市。佛山,武術之鄉,美食之鄉。兩市中心距離僅為18公裡。兩座城市之間已經有地鐵相連。兩座城市之間幾乎已經融合。
2019年,廣州市GDP為2.36萬億元,全國排名第4名;佛山市GDP為1.08萬億,全國排名第17名。兩市合併GDP高達3.44萬億,全國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和北京,比蘇州無錫合併後還高。廣州市常住人口為1530萬,佛山市常住人口為815萬。兩市合併總人口為2.35萬人,超過北京市,僅次於上海和重慶。廣州市的轄區面積為7434平方公裡,佛山市面積為3875平方公裡。兩市合併後1.13萬平方公裡,相對於1.8個上海市。
廣州和佛山合併的呼聲很高。但這兩座城市已經是超級城市了,合併規模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步不過廣州和佛山同城化可以更好的促進城市協同發展和產業布局,對於地區更加繁榮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深圳市與東莞市合併]
深圳市,廣東省經濟第一強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中國科技創新最強的城市之一。東莞則是廣東製造業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一個科技創新一個製造供應,完美的搭檔。
2019年,深圳市的GDP為2.69億,全國排名第三;東莞市GDP為9482億,全國排名19名。兩市合併GDP總量為3.64萬億,超過北京市,僅次於上海市。深圳市與東莞常住人口總數為2189萬人,超過北京市。深圳市轄區面積為僅有1996平方公裡,實在太小了。東莞的轄區面積也才2465平方公裡。兩市合併4464平方公裡,僅相當於0.7個上海或者0.3個北京市面積。
深圳市的轄區面積確實太小,甚至已經影響到其城市空間布局和總體發展。深圳的發展必須有充足的地理空間,而且深圳遠沒有發揮其改革試驗區的作用。深圳應該擴大面積,進一步擴大深圳的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