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越早切除越好?切了以後會不會復發?

2020-12-19 騰訊網

身上長了息肉,要不要治,會不會癌變?總有一些人拿到體檢報告後,被身上長出的小息肉弄得十分焦慮。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專家戴春海主任指出:有些息肉,可能就是腫瘤的前期徵兆,有些可能是良性的,但是還是要提高警惕。那麼,哪些需要提高警惕?該如何治療呢?

腸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戴春海主任指出:腸息肉就是腸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變,並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發生癌變。一般而言,腸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兩類。非腺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與腸癌的發病關係不大。

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相當於一個「定時炸彈」。一般來說,一兩個息肉癌變概率不高,但數量越多,癌變機會越高;息肉越大癌變率也越高。

1cm以下的息肉癌變率為1%~3%;

1~2cm的息肉,癌變率為20%;

2cm以上的息肉癌變率則為50%。

但是,多數腸息肉患者沒有臨床症狀,只有很少一部分會出現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數增多、便秘、腸套疊甚至腸梗阻等異常。因此,戴春海主任提醒: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就應立即到醫院做腸鏡檢查。

如果發現腸息肉,可通過內鏡切除,再送病理檢查,明確治療。此外,因腸息肉易復發,一定要定期複查。

切了以後會不會復發?

腸息肉切除後有可能再長出來,再長出腸息肉的原因有哪些呢?

息肉切除後,腸上仍可能會長出新的息肉,到75-80歲才會逐漸停止,肥胖、高血脂和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長息肉。

大於1cm的息肉切除後,特別是採用分片法切的,息肉的殘端會復髮長出息肉,局部復發率可達10%-35%。

彎曲的腸子存在看不到的地方、查腸鏡前腸子沒有洗乾淨、操作醫生的腸鏡水平低和退鏡子太快等原因,都可能導致沒有看到全部的腸息肉。

總而言之,腸息肉復發主要有三種可能:真正的復發、沒有切乾淨、沒看到。有時,切息肉的時候會比前一次腸鏡多發現幾個息肉,這也是正常的。

如何預防再次長腸息肉?

由於大腸息肉病因病機比較複雜,故古今醫家的認識也不盡相同。究其病因病機,中醫認為「脾虛」是本病的病機重點,而溼熱、寒溼、溼濁、痰濁及由此而引起的瘀濁、瘀血則是本病的中醫學病因,與人的生活飲食習慣、環境等多種因素有很大關係。

日常生活中,該病患者要多吃蔬果以及粗糧穀物,這些食物當中富含纖維素,可以幫助促進消化吸收的同時,也能夠加速腸胃蠕動,能夠有效預防結腸息肉出現的風險。另外,蔬果當中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對於預防結腸癌症也是極有幫助的。

戒掉抽菸喝酒的習慣,抽菸、喝酒對於身體有著極大的損害,尤其是過量菸酒還會增加結腸息肉以及結腸癌的風險。因此,對於有過相關病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規避菸酒的習慣,使自己的身體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證。

同時,只有改善身體機能,提高人體自愈力,才能有效防範疾病的再次發生。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專家戴春海主任表示預防患者再生息肉的方法就是扶正祛邪、健脾助運,中藥結合針灸療法改善身體內環境。戴春海主任提醒大家,當出現排便規律改變,時而腹瀉時而便秘,或是便血、腹脹腹痛反覆出現時,一定要及時去做檢查,查看是否出現了腸息肉或者其他方面的問題,不可忽視或放任不管。

相關焦點

  • 腸息肉切除了,為啥會復發?
    研究表明,80-95%的大腸癌是腸息肉慢慢演變而來,及時治療腸息肉就能有效預防腸癌的發生。可是,臨床上有很多病人,明明切除了息肉,卻還是得了大腸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這種情況有很多,患者認為手術切除了息肉就萬事大吉了,不用再擔心發展成腸癌的問題了。有的患者形容息肉復發就像割韭菜似的,割完一茬又長一茬,這個形容還蠻貼切的。息肉切除復發的可能性是較高的。腸息肉就像收割的韭菜,為什麼會復發呢?這是因為根還在,韭菜就還會生長,息肉也就復發了。
  • 檢查有腸息肉會不會癌變?如果手術切除,會不會有復發的可能性
    專家發現,腸癌中的80%--90%的患者,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所以人們在查出腸息肉的時候,就會非常緊張,害怕會不會發生癌變,要不要手術切除呢?手術切除後還會不會再復發?什麼是息肉,再人體一些空腔臟器的部位,有一塊組織隆起了,就是息肉。
  • 長腸息肉是否應該切除,切除後會復發嗎?正確答案是這樣的
    腸息肉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一般來說醫生會手術切除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手術一詞讓人聞風喪膽,開始猶豫是否能夠不切除它。如果切除,會不會再一次發作。腸息肉到底是否需要切除呢?切除後會復發嗎?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不利於身體健康。在腸息肉剛出現時,並不十分危險,但是若長時間置之不理可能會發生癌變。
  • 腸息肉不切除可癌變 避免復發飲食需謹慎
    所以發現了腸息肉不僅要儘快切除,術後更要密切關注,以防腸息肉悄悄復發、癌變。  40歲後高發,有遺傳傾向  解放軍第458醫院最近接診到一位腸癌伴肝轉移的患者。據介紹,56歲的江大叔六年前曾做腸息肉癌變切術,術後以為萬事大吉,從不複查,最近因為大便帶血、有黏液,這才再上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肝臟有腫物,肺部也有陰影,元兇是腸癌,直腸腫瘤大到快堵住腸道了。解放軍第458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施章時說,其實腸息肉癌變不能一切了之,術後還要定期複查。  施章時介紹說,大腸息肉泛指大腸黏膜的肉芽狀突出物。
  • 切了腸息肉高枕無憂 定期腸鏡+飲食清淡防復發
    醫學專業人士提醒說,部分腸息肉若干年後是有可能癌變,最終發展為腸癌的。所以發現了腸息肉不僅要儘快切除(特別是對於有腸癌家族史的人),術後更要密切關注,以防腸息肉悄悄復發、癌變。   40歲後高發,有遺傳傾向   解放軍第458醫院最近接診到一位腸癌伴肝轉移的患者。
  • 男子腸子裡長了100多個息肉,會癌變嗎?腸息肉要不要切除?
    不檢查不知道,一檢查嚇一跳,竟然發現他的腸子裡長了100多個息肉!為什麼腸子裡會長那麼多的息肉呢?會不會發展成癌?查出腸息肉,一定要切除嗎?該怎麼辦?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大腸息肉有遺傳史,跟基因突變有關,所以腸道裡長息肉,有一定的遺傳因素。
  • 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不要掉以輕心
    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不要掉以輕心 腸癌現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腸癌的出現,並不是突然之間的,而是日積月累才形成的,據了解,95%的腸癌在最開始都是以息肉的形式存在,這讓人們不得不重視起來。什麼樣的腸息肉會癌變?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復發嗎?
  • 查出了腸息肉怎麼辦?坦白講:這3種息肉,越早切除可能就越好
    很多人發現腸息肉卻沒有採取任何應對措施,殊不知息肉可能已經威脅著身體健康,如果耽誤治療,局部的息肉繼續生長,可能還會有癌變的風險。因此,體檢出現的腸息肉要進一步檢查確定是否對健康不利,如果是有健康隱患的腸息肉,最好通過手術的方式將息肉切除,才能永絕後患。哪些息肉要及時切除?
  • 做腸鏡發現腸息肉怎麼辦?如何才能不讓腸息肉復發?看醫生怎麼說
    但是很多做了腸鏡檢查的人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報告寫的「腸道息肉」診斷往往一臉茫然,心裡有很多疑問:什麼是腸息肉?是否意味著腸道腫瘤?如何避免復發?這裡不妨初步和大家一起看看腸息肉的那些事兒。什麼是腸息肉?腸息肉就是我們腸道黏膜上一些因為各種原因發生的病變。
  • 大腸息肉切除以後,多久複查一次為好?醫生是這樣建議的
    一般腸道息肉會通過腸鏡來發現,息肉可以通過電切摘除後檢驗。那麼在息肉切除以後多久複查一次才最好呢?醫生或許是這樣建議的。大腸息肉切除以後,多久複查一次為好?醫生是這樣建議的。大腸息肉切除手術以後患者最好每一年都要進行一次檢查,但是對於一些腸道中有不典型增生的大腸息肉患者來說,每半年至少也要一年就必須要複查一次,這樣才能夠保證腸道的健康。大腸息肉復發有哪些危害?
  • 腸息肉切除後還會再長嗎?
    ');}-->   大腸息肉其實就是腸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變,通俗地說,是長在腸管內的一個肉疙瘩。由於很少引起症狀,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發現,多數是在直腸指檢或腸鏡檢查時才被發現。  由於腸息肉有癌變可能,因此,一旦發現,都要立即切除並作病理檢驗,並遵醫囑進行複查。
  • 腸息肉是「癌症的種子」,而且易復發!做好這幾點,避免息肉變成癌
    近年來,腸癌的發病率不斷升高而且發病年齡越來越低很多年紀輕輕的人也飽受腸癌折磨其實,在腸癌發生前通常會有一種癌前病變——腸息肉腸息肉切除後是否就一勞永逸了呢?上周日關於腸息肉的問答,你都答對了嗎?可可要公布答案了哦~【第一題】關於腸息肉,說法錯誤的是A、年齡越大越多見B、息肉越大,癌變風險越高C、發現就得切除D、切除後就萬事大吉
  • 體檢查出腸息肉怎麼辦?這三種要及時切除,拖久了容易惡變
    原來,小柳的媽媽此前就因為腸息肉太多,切了一大半腸子。 提醒:3種腸息肉一定要切 查出腸息肉,先不要驚慌,先分清楚是哪種類型的息肉。 首先,腺瘤性息肉最為危險,所以若是此類腸息肉,不論其尺寸大小數量多寡,醫生都會建議及時切除,以免演變成腸癌。
  • 切除腸息肉後 需要多久複查一次腸鏡?
    近日有讀者諮詢,自己做完腸息肉切除術後,是不是就沒什麼問題了?還需要複查腸鏡嗎?做過腸鏡的人都知道,這種檢查過程並不是愉快的經歷,但術後是否需要做還是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王賀玲介紹,腸息肉切除後複查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腸息肉存在復發的可能,尤其是肥胖、高血脂和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復發。
  • 發現腸息肉應該怎麼辦?腸息肉切除後還需要做什麼?
    腸息肉與大腸癌的關係? 哪一種腸息肉容易發生癌變? 息肉是黏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消化道息肉中最常見的是大腸息肉。
  • 長了腸息肉,需要切除嗎?會不會發展成腸癌?告訴你答案
    腸道在消化系統中,佔據重要位置,一旦腸道受損,會影響到人體消化,對身體不利。腸息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腸道疾病,查出患有腸息肉時,很多人都比較害怕,擔心會不會出現癌變,引起腸癌,是不是要切除它,那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
  • 結腸息肉會復發?切除並非一勞永逸,做好4個護理
    腸息肉是一種在腸黏膜表面顯著生長的組織,在確定其病理特性之前,將它們統稱為腸息肉。腸息肉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繼續增加,大多數腸息肉是良性的,但直徑超過兩釐米的息肉可能是惡性的。大多數息肉可以通過內窺鏡檢查治癒,如果沒有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可能會導致息肉復發,甚至誘發腫瘤病變。結腸息肉應該做好哪些護理?
  • 關於腸息肉切除及術後注意事項,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這類腸息肉如果不作處理,會慢慢的變大,有機會惡化成結腸癌。 「但我明明檢查出來了息肉,為什麼醫師卻叫我定期隨訪即可?萬一癌變了怎麼辦?」 「醫師說我有多發增生性息肉,卻不能一次性全部切除,會有什麼影響嗎?」
  • 腸息肉:上廁所時通常會出現3個現象,希望你一個也不佔!
    3、便中帶血:如果患有便秘或者痔瘡的話,平時在排便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便中帶血的現象,很多人不會引起重視。當排便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大便當中帶有新鮮的血色的話,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出現了腸息肉。
  • 腸息肉怎樣解決?中醫:不手術就能消除,還能防復發!
    腸息肉手術除了要承擔手術風險,在手術後也會復發,而如果不能及時消除,息肉也會有癌變的風險。因此如何消除息肉,如何讓「它」不復發,成為了關鍵。那麼,腸息肉究竟該怎樣解決?中醫:不手術就能消除息肉,還能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