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美家庭|我們家的唐卡畫師

2020-12-20 青海婦女

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鎮吾屯村,有一座古色古香、具有傳統藏式風格的建築——熱貢畫院,這裡是熱貢藝術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也是非遺技藝助推精準扶貧的一個平臺。熱貢畫院的院長娘本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熱貢藝術代表性傳承人之一,12歲開始跟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學藝,一直從事熱貢藝術和藏傳佛教藝術的研究工作。

同仁縣,藏語稱「熱貢」,意為「夢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是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熱貢藝術包括繪畫(唐卡、壁畫)、雕塑、堆繡等多種藝術形式,其製作工藝繁複而精細。一般來說,一個熱貢藝人至少需要七八年以上的勤學苦練,才能獨立完成一幅作品。唐卡繪畫是熱貢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種類之一,以其豔麗的色彩、巧妙的構思、細膩的表現手法、獨特的工藝流程享譽海內外。

娘本和妻子娘毛吉均出生在有著「熱貢藝術村」美譽的吾屯村,都曾師從夏吾才讓學習唐卡繪畫技藝。完成了5年的學習,成為一名唐卡畫師之後,娘本作為夏吾才讓的一名助手,先後到西藏、甘肅、內蒙、雲南、上海、四川等地進行佛教藝術創作的文化交流和展出活動。婚後娘本依舊奔波在外,娘毛吉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無條件支持娘本。走南闖北歷練自己的同時,娘本吸取各家所長,在繼承傳統風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2003年,夏吾才讓去世的時候,給娘本留下了一句話——「我真希望能有一所學校,讓更多的人學會畫唐卡,讓更多的人知道唐卡。」娘本一直沒有忘記師父的遺願,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熱貢藝術,2006年9月,他成立了黃南州熱貢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自籌資金400多萬元,籌建了佔地2000平方米的熱貢畫院,開始在家鄉的土地上播撒藝術的種子。

熱貢畫院自成立以來,每年免費舉辦長期或短期培訓班,已有數百名藝人成為熱貢唐卡藝術保護、傳承、發展的優秀人才,包括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和新一代優秀畫師等。畫院成為青海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以及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熱貢畫院下設青海熱貢藝術傳習所、黃南州熱貢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和熱貢畫院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年均生產唐卡、堆繡、刺繡等熱貢藝術品6000幅,以非遺技藝助推精準扶貧,帶動當地數百戶貧困農牧戶從事熱貢藝術事業。在畫院培養招收的學生中,首先考慮困難家庭、殘疾家庭等貧困戶的子女,提供免費吃住並免費傳授唐卡繪畫技藝,讓這些孩子通過學習掌握非遺技藝,以自己的一技之長獲得經濟收入,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看到娘毛吉將所有心思都放在管理畫院和照顧學生們身上,一個人在家和畫院兩邊跑,兒子仁青多傑有了幫父母分擔責任的想法。在父母的支持下,仁青多傑加入了熱貢藝術傳承人的隊伍,18歲成了畫院的實習教師,幫助父親外出展覽,幫助母親管理畫院。就這樣,畫院變成了他們的家,一家人和學生們一起生活在畫院中,組成了一個大家庭。

娘本一家人熱心公益事業,每每看到貧困家庭都會幫助他們,自畫院創辦以來,已向社會弱勢群體、貧困大學生等捐助物資累計達數百萬元。畫院還先後舉辦扶貧救困等義贈義賣活動,每年都會對同仁縣各鄉鎮的100多戶貧困家庭進行慰問,送去真切的問候和溫暖的祝福。

2019年,娘本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是全國婦聯推出的「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女性之聲」特別策劃並推出「家家幸福安康」系列漫畫,將全國最美家庭的動人故事講給你聽。

來源: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全國婦聯網信中心綜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青海新聞網、青海日報、中新網-西海都市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出品:省婦聯宣傳部(網絡工作部)

相關焦點

  • 西藏草原上的「95」後畫師:學唐卡不急談未來
    今年21歲的克珠多傑研習唐卡繪畫技藝已有七年,成為西藏為數不多的優秀唐卡畫師中的一位,也是目前西藏最年輕的一級唐卡畫師。  唐卡被譽為藏文化的「百科全書」,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寶庫中的明珠。唐卡藝術是西藏傳統繪畫藝術的主要代表,目前,西藏藏族唐卡中勉唐派、欽孜派、嘎瑪嘎赤派、勉薩派和拉薩墨竹工卡刺繡唐卡等相繼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尼泊爾唐卡與中國唐卡區別?為什麼最便宜和最貴唐卡都在尼泊爾?
    唐卡在國內市場上我們能見到的最多的就是來自青海、西藏等地的國內唐卡和尼泊爾唐卡。尼泊爾唐卡繪畫地區主要在加德滿都周圍,這裡是全國手工藝術作坊的聚集地,不論性別,年齡都可以通過學習找到工作。因為,由頂級唐卡畫師所畫的唐卡數量極少,物以稀為貴,十分具有收藏價值。遵循傳統儀軌,畫錯一筆就要從頭來過,再加上研究佛經、律、論的時間,一位唐卡大師一生的作品也就幾十幅,可謂非常稀缺,自然奇貨可居。
  • 通訊:青海「藏藝」唐卡指尖多元傳承路
    中新社西寧10月21日電 題:青海「藏藝」唐卡指尖多元傳承路  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  七十餘名年輕唐卡畫師,日前各自盤腿坐在畫布前,用筆勾勒線條,比拼指尖功力,力求在同齡人競技的青海省第三屆唐卡藝術技能大賽上拔得頭籌。
  • 獨具特色的嘉絨唐卡!
    調研組拜訪了腳木足恆周畫師和俄爾雅王查畫師,以及他們的多位高徒。實地考察了卓克基寺廟、松崗寺廟和小水溝寺廟的壁畫,專程拜訪了西南民族大學的阿旺教授。州委作明書記專門聽取了匯報,並就如何開好這次會作了重要指示。馬爾康縣還就如何支持這次會議專門召開了專題會議。
  • 走進馬爾康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傾聽唐卡的故事
    四川阿壩有一個最美古村落名叫「西索村」。在這裡有一位非遺傳承大師三郎羅爾伍,他創辦了唐卡工作室,宣揚唐卡藝術。唐卡是什麼?它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類似於漢族地區的捲軸畫,大多畫在紙上或者布上,畫好後,再用綢緞縫製裝裱。
  • 定格最美家庭的最美瞬間 「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韓桂香...
    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泉城義工鍾倩動情地說道。12月18日上午,「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韓桂香家庭紀念雕像揭幕暨追思儀式在山東福壽園舉行。活動現場,室外的氣溫已經達到零下。關心鍾倩一家的親人、朋友以及山東交通學院泉城義工志願者共計50餘人來到現場見證紀念雕像的揭幕。伴隨著輕柔舒緩的音樂,家屬和泉城義工志願者依次上前鞠躬、獻花。
  • 到西藏旅遊才發現,唐卡價格居高不下的秘密,是我們想得太簡單了
    唐卡二字是藏語的音譯,也可以譯為「唐喀」或「唐噶」,其中「唐」可以理解為廣闊無邊的空間,而「卡」指的是填補畫布上的空白,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一幅唐卡中看到幾百甚至上千尊佛像。財寶天王刺繡唐卡第二種為硬唐卡,以布幔、紙張、羊皮/牛皮作底,用彩色顏料繪製,這也是我們最常見到的一種唐卡形式。
  • 唐卡與現代家居的完美結合
    我們能接觸到的唐卡,可以分為未開光和開過光兩種。凡是由僧人開光加持過的唐卡,要遠離汙穢之地,懸掛在清淨之處。或許有人會問,家裡我經常打掃,地板上也是一塵不染,沒有汙穢之地啊?要是把唐卡放置在強光下暴曬,棉布會膨脹,導致畫面上的顏色拉開裂縫。潮溼的地方,可能會讓唐卡脫色掉色,失去了風採。所以,唐卡最好是掛在客廳之上位,或書房、佛堂等清靜莊嚴之地。壇城類的唐卡可以懸掛在玄關處,按相關義理來說,可降魔闢邪,祈福家庭。
  • 拉薩面孔|晉美——傳承唐卡技藝 繪出多彩生活
    晉美出生在一個唐卡世家,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傳統唐卡素描,16歲正式拜師學習唐卡,他常說,練習唐卡是一門童子功,就跟跳舞一樣,從小就得拜師學畫。20年來,他把唐卡作為信仰的另一種修行,讓其深深地融入在了藝術裡。   在古城拉薩八廓街裡的一處居民大院裡,畫師晉美和他的徒弟盤腿而坐,正在專心的繪製唐卡。
  • ...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韓桂香家庭紀念像揭幕儀式
    12月18日上午,「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韓桂香家庭紀念雕像揭幕暨追思儀式在山東福壽園舉行,韓桂香和泉城義工負責人趙言民共同為紀念雕像揭幕。活動現場,室外的氣溫已經達到零下。關心鍾倩一家的親人、朋友以及山東交通學院泉城義工志願者共計50餘人來到現場見證紀念雕像的揭幕。伴隨著輕柔舒緩的音樂,家屬和泉城義工志願者依次上前鞠躬、獻花。
  • 桑吉才讓大型唐卡《神昭海表》亮相文博會
    熱貢唐卡代表性傳承人桑吉才讓唐卡藝術作品《神昭海表》亮相 福建「全福遊,有全福」文化旅遊品牌綜合館主題館中。唐卡是藏族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瑰寶,隆盛於十五世紀的熱貢唐卡藝術,是藏地藝術的傑出代表,也是屬於全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熱貢地處藏文化和漢文化的交匯處。數百年來,當地的僧侶與畫師們汲取兩地文化藝術之精華,用線條和色彩為中國美術不斷創作出獨具魅力的藝術作品。
  • 【最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王桂英家庭及邵淑俠家庭
    【最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王桂英家庭及邵淑俠家庭 2020-10-15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最美家庭」韓桂香家庭紀念像在山東福壽園揭幕
    定格最美家庭的最美瞬間濟南2020年12月21日 /美通社/ -- 12月18日,「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韓桂香家庭紀念像揭幕儀式在山東福壽園舉行,濟南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秘書長、泉城義工總站負責人趙言民;濟南市道德模範、濟南市紅十字人道資源動員志願服務隊隊長李克利
  • 有禮有節丨能拍出3.48億港元的唐卡,究竟是何方神聖?
    多層渲染後,唐卡的色彩可以達到百年不變質、不褪色。永恆,神聖而鮮豔。仿佛是神與佛的色彩,也仿佛是畫師與畫中神佛永恆的約定。懸掛在熱貢寺廟裡最古老的唐卡,如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這三百年裡,它受香火供奉,飽經歲月洗禮,色彩卻鮮豔如初。
  • 西藏以「活態傳承」促唐卡非遺保護(圖)
    中新網拉薩10月13日電 (孫翔)「唐卡是一種藝術載體,以唐卡為載體能夠表現極其豐富的內容。」13日,唐卡畫師澤仁曲扎認為參加「第三期西藏唐卡傳承人群普及培訓班」後,自己加深了對唐卡的理解。學員澤仁曲扎以不同的色彩代表慈悲、力量、智慧三種元素。 孫翔 攝  當日,包括澤仁曲扎在內的37名唐卡畫師結束為期一個月的培訓。
  • 雪域之光,西藏唐卡精品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150幅唐卡作品,由上海印刷集團、西藏日喀則文物局和上海文物商店三方共同花費將近一年時間精挑細選籌集,是目前已知唐卡展覽中一次性展出唐卡質量最好、數量最多、題材最豐富的唐卡藝術精品展。此次展覽的所有展品由30多位經官方認證註冊的唐卡大師繪製,其中,超過一半的畫師是一級唐卡大師,他們的作品造像準確、色彩飽滿明快、層次豐富厚重、線條穩定純淨,具有極高的藏傳文化藝術造詣。展品中還包括了10幅已被鑑定為國家級文物的老唐卡,其中,時間最長的已經流傳了300多年,可以說是研究藏地文化歷史的「活化石」。
  • 全國最美家庭 | 趙玉芝:豆腐坊磨出好日子
    ,全國婦聯從2014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創新推出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湧現出不少「最美家庭」。2019年,陝西省有25戶家庭上榜全國最美家庭。見賢思齊,崇德向善,陝西省婦聯從5月20日開始推出「最美家庭」故事系列展播,將「最美」能量傳到千家萬戶,讓「最美」之風吹遍三秦大地的各個角落,以家庭文明建設成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最美家庭」趙玉芝家庭的故事。
  • 極具升值潛力的冷門收藏——唐卡
    近年來,藏傳釋教藝術品珍藏正逐漸獲得藏家的熟悉與關注,其中具有較高文化和藝術價值的唐卡更是一直升溫。尤其是2006年唐卡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之後就逐漸成為珍藏市場上的一顆新星,其價格泛起了翻倍上揚。中國唐卡藝術舉世聞名,歷史悠久,工藝精湛,不論是在市場上明碼標價銷售還是在每年的藝術品拍賣會上,唐卡銷售皆是勢頭強勁,尤其是具有收藏價值的老唐卡、藏地佛教唐卡、傳統西藏熱貢唐卡等更是炙手可熱。唐卡最初的功能並非是為權貴階層進行藝術欣賞而提供服務的,而是以宗教服務和傳播為目的。
  • 西藏辦「百花成蜜」唐卡展 展現唐卡邁向社會化傳承
    中新社拉薩10月23日電 (江飛波 何蓬磊)由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舉辦的丹巴繞旦教授師生唐卡藝術作品展23日在拉薩開展。現場展示的100幅唐卡,均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丹巴繞旦的學生及弟子所繪,展現了傳統唐卡由家族傳承到社會化教育轉變的過程及成果。
  • 什麼是唐卡?—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
    唐卡的材質唐卡類似於漢族地區的捲軸畫,多繪畫或刺繡於布、綢或紙上,然後用綢緞縫製裝裱,上端橫軸有細繩便於懸掛,下軸兩端有精美軸頭,畫面上覆有薄絲絹及雙條彩帶。也有極少量的緙絲、刺繡、貼花及珍珠唐卡等,其材質比較豐富。如刺繡唐卡是用各色絲線繡成,凡山水、人物、花草、翎毛、亭臺、樓閣等均可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