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白亦
如果你問我:「在世界什麼事情最讓人暖心呢?」
我想是答案會是:
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能夠做到慷慨地幫助他人。
最近就有一則新聞,刷爆了全網,其中網友們的留言更是讓無數人感到十分暖心。
陝西有一名女孩叫寶麗,她的高考成績超出了一本132分。
可她考到如此之高的分數,感到開心之外更多的是擔憂。
原因是寶麗的家庭條件十分艱苦,爸爸多年前切除了脾臟,導致幾乎失去了乾重活的能力,而媽媽則是在外打工養活家庭。
寶麗和爸爸在家主要是靠養雞和養蜂,以及編籃子賺錢生活家用。
他們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僅有三四千塊。
寶麗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被問到學費的時候,她回答則是讓人心疼:「沒有,還不敢算現在。」
寶麗是一名很乖的女孩,每年考試幾乎都是第一名,可寶麗的爸爸卻感到十分無奈:「女兒考上大學,可我們有點供不起。」
寶麗的事件上了新聞之後,立馬引來了網友們的紛紛留言。
有的網友建議寶麗去申請助學貸款,不能放棄讀書改善家庭的夢想。
有的網友給寶麗加油打氣,並說:「人才不能被埋沒。」
絕大多數的人都紛紛在支持寶麗,可卻有一些人在展現了自己那沒同情心的醜陋一面。
質疑寶麗的人大約有以下三種觀點。
1、強行煽情,自我感動。
首先寶麗的家庭條件確實是十分艱苦,此次被曝光也並不是他們主動尋找的媒體。
當有媒體選擇採訪,她們也僅是回答自己的真實情況而已。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確實覺得蠻感動的,感動的原因有二點,第一個是這個貧窮的女孩沒有放棄自己唯一能夠幫助家庭變好的夢想。
第二個是網上無數的暖心留言。
2、為什麼不用助學貸款,是想不用還錢嗎?
寶麗出身在貧窮家庭,一直生活在大山裡,相信除了幫爸爸做家務之外,她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學習。
試想一下,一個從未出來過大城市的小姑娘,以及父母都是社會的底層人士,他們未必一開始就知道有助學貸款。
再來貸款的利息也讓他們覺得十分忌憚,畢竟他們處於那種吃了這餐不知道下一餐在哪的狀態。
3、一個大學生,有手有腳為什麼要別人資助。
在採訪視頻中,寶麗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我想通過讀書的方式,去幫助家裡改善生活,不管做什麼行業,我都覺得自己挺有幹勁的。
另外寶麗更說過一句:「我想掙錢,改變這個家裡。」
我覺得寶麗並不是那種想著佔社會便宜的姑娘,她的本意更多是向記者們敘說了自己的小小夢想。
再說資助的意思本來就是幫助貧窮人士,一個高考成績超出一本132的姑娘,她不配獲得別人資助嗎?
人間自有真情在,世界才會變得那麼漂亮。
目前,寶麗已經獲得了退役軍人等愛心人士的自發組織資助。
另外寶麗在微信上和愛心人士的對話,更是讓我感動不已。
我相信人與動物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人類能夠將自己的優點,傳承給下一代。
正如我相信寶麗未來也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家人才,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來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