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8日訊 奉化桐照一位姓林的漁民近日捕獲一條重26公斤、長約2米的海鰻,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這是他從事捕魚工作30多年以來第一次捕獲這麼大的海鰻。
前幾天,一條長1.98米的帶魚圖片在奉化朋友圈傳出。7日,又有網友在朋友圈曬出一條巨型海鰻和巨型石斑魚。當天記者找到了發布圖片的林武輝。他告訴記者,這條大鰻魚是他爸爸捕撈上來的,有26公斤重,已被寧波的一位顧客以2500元的價格收購。
家住奉化桐照的林武輝告訴記者,這條魚是從外海捕獲的。平常捕獲的鰻魚大小都有,小的沒幾公斤,大的一般在20公斤左右。這次捕到的鰻魚特別大,有26公斤重,長約2米,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這是林武輝的父親從事捕魚工作30多年以來第一次捕獲這麼大的鰻魚,剛捕撈上來的時候,幾個船員都驚呼起來。
林武輝說,自從實行「休漁期」以後,東海漁場的資源更豐富了,捕獲的魚貨也更大了。一般抓捕到比較珍貴或受保護的魚類,他們都會放回海洋,但這條鰻魚拉到水面上時已經死亡。
漁船靠岸後,作業人員對鰻魚稱重,隨後鰻魚即被客戶以2500元的價格買走。「一般大鰻魚的價格是每公斤200多元,由於那天時間比較趕,後來每公斤只賣了96元。」
海鰻是兇猛肉食性魚類,撕咬能力強,能吞食較大獵物,其營養價值與其他魚類及肉類相比毫不遜色。
這麼大的鰻魚如何吃?林武輝告訴記者,鰻魚的做法很多,最常見的是清蒸、紅燒、做鰻鯗。不過,這麼大的鰻一般會醃製做成風鰻,然後分送給親戚朋友。
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2014年,山東青島的漁民捕獲過一條約23公斤重的鰻魚;2011年,廈門漁民捕獲一條30公斤的海鰻,體長約有2.21米,最終以每公斤60元出售。
此外,同去的漁船還抓到了一條15公斤左右的石斑魚。
專家釋疑
近期為何密集捕到大魚?
據悉,自2016年9月開漁以來,浙江漁民已捕獲數條大魚。去年,舟山漁民捕獲一條身長近1.6米、重約48公斤的毛鱨魚。今年元旦過後,奉化漁民捕獲一條寬15釐米、長198釐米、重6公斤的東海帶魚。此外,還有漁民捕獲了數條大型皇帶魚。
近期為何會密集捕到大魚?是不是和海水環境變化有關?昨天,記者諮詢了漁業專家。水產專家、寧波大學海洋學院水產養殖系主任徐善良認為,這一方面是信息傳播的原因,過去漁民捕到大魚會直接處理掉,而這幾年網絡越來越發達,人們也喜歡將現場圖片發到朋友圈裡,很容易被大家關注並轉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如今的捕撈工具越來越先進,捕到大魚的概率也在變大。
另外有漁民表示,可能今年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都非常適合魚類生存,導致深海和淺海的魚類產生集群,這是漁民捕到這些原本生活在深海裡的大魚的原因。對此,徐善良表示,密集捕到大魚與海水溫度、厄爾尼諾現象的關係不大,「或許和海洋地質變動有關,不過這個猜測還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