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生伸外送業務。
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不過,據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走訪,在巨頭加緊布局火鍋外賣的當下,大多重慶火鍋品牌卻在淡出火鍋外賣市場。
火鍋外賣是坑還是寶藏?是否只歡迎巨頭玩家?傳統火鍋的線上機會又在哪裡?
體驗:餐飲品質、商超價格刷新火鍋外賣體驗
12月6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盒馬APP點了一份生包的羊肉火鍋套餐(3-4份)。
半小時後,記者從其自配體系拿到包裝精緻的火鍋外賣,用保溫盒包裝的外賣盒裡幾乎包含了火鍋用餐一切用具:5小盒調料、木質筷子、桌布、圍裙、紙巾、垃圾袋等。
從產品看,也頗為豐富,包括羊肉、羊雜、蝦滑、午餐肉、蔬菜組合等,固體重量約2斤。
整份套餐價格為148元,算下來人均不到50元,低於市場價。
相關負責人介紹,與普通火鍋不同的是,盒馬火鍋鍋底數量多達40多種,食材種類達到2000多個,重慶市場提供了包含牛油鍋底在內10餘款鍋底,全線產品價格約為火鍋店的一半。如以99元/份的香辣牛大骨火鍋為例,重達2.3KG,價格不到餐飲店的一半。
品種多、還能做到更高性價比?該人士介紹,盒馬火鍋是基於全面升級的供應鏈,聯動生鮮採購、食品開發、物流包裝、配送等各環節,最終呈現出高專業度和性價比的火鍋。
數據顯示,去年天貓雙11,盒馬成為最大線上火鍋店。今年雙11,盒馬火鍋銷量是去年的8倍,近七成訂單來自線上外賣。
近期,隨著全國溫度驟降,盒馬火鍋銷售周環比增長40%,單日銷售也破了記錄,川渝地區盒馬火鍋銷量名列前茅。
火鍋外賣市場尚需進一步開發
如果說火鍋已經成為盒馬頭牌心智產品,那麼火鍋到家則是為外賣領域的新增長點。
今年8月,海底撈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收入97.6億元, 虧損9.64億元。其中, 海底撈外送業務收入超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增至4.2%。根據海底撈方面表示,其外送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外賣訂單數量增加。
但即便經歷了疫情這段特殊的時間,海底撈外送業務佔總收入的比重也僅提升了2.6%,尚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此次海底撈頗帶試水性質的開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從了解到的情況看,食材豐富,包括牛羊肉、毛肚、蝦滑、鴨血、筍、青菜等菜品,全部是海底撈的標準外賣包裝,擁有上百個SKU。此舉延生伸外送業務,謀求到家市場份額的意圖明顯。
根據《2018—2019中國火鍋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總收入突破4萬億元,其中,火鍋餐飲成為了其中最大的細分品類。2018年,全國火鍋業總收入為8757億,預計在2020年超萬億。
相對於競爭白熱化的火鍋傳統賽道,火鍋外賣尚未被網際網路改造,是還需進一步開發的藍海市場。
重慶火鍋外賣市場:從單店單日300單到月均幾單
事實上,重慶本土火鍋外賣也曾大出風頭。來自重慶市火鍋協會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 有協會牽頭,火鍋外賣上線10天時間,200多家火鍋門店的無接觸火鍋外賣訂單達到3萬餘單,總銷售金額近950萬元。
原以為重慶的火鍋外賣會一騎絕塵,成為餐飲新零售的標杆時,火鍋品牌們卻選擇淡出外賣市場。
日前,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餓了麼、美團外賣等數據了解到,重慶火鍋外賣曾經創下單店日均300、400單的流量,如今大多單店月單量只有零星幾單,好一點單店月單量100單左右。
某火鍋品牌老闆告訴記者,原本在疫情期間,火鍋外賣算是剛需,品牌集合了人力、物力一起做生包外賣,生意確實不錯。
隨著堂食開放,外賣訂單斷崖式下滑。要想做好火鍋外賣並不是簡單的將產品打包。他認為火鍋仍是強社交屬性的產品,作為傳統火鍋企業,沒有供應鏈體系支撐,沒更多儲備人力、物力花在火鍋外賣上,如今已經退出火鍋外賣市場。
據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走訪市場了解,疫情期間,重慶80餘家上線火鍋外賣的品牌,如今大多已經淡出火鍋外賣市場。
重慶火鍋也嘗試著向新零售轉型
火鍋線上市場,只有巨頭配玩?
周師兄火鍋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周師兄月均單店訂單約100單,周末數據較好。這說明品牌線下門店是有更大市場空間的。
外賣是觸達消費者的一個重要渠道,周師兄仍在持續投入研發,比如菜品通過氮氣包裝保證新鮮度,為門店增配人力、物力等。
他表示,相比巨頭的大數據和供應鏈體系,火鍋品牌門店有沉澱多年的技術和經營優勢。
「巨頭們做加法,將火鍋外賣做」大「。我們可以做減法,把火鍋做」小「,做精,做得更好吃。」
該人士稱,周師兄14家門店,每個區域都有一家門店匹配外賣服務。同時還在探索火鍋外賣細分領域,比如旅遊、白領等市場。另外在火鍋外賣設備上,周師兄正開發一款創新產品,預計明年初呈現到市場。
專家:火鍋外賣需攻破成本和效率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扎堆布局火鍋外賣市場?不僅是盒馬、海底撈,叮咚、每日優鮮等也跟風入局。」
餐飲觀察人士劉然表示,因為堂食的想像空間有限,線上外賣理論上是沒有天花板,隨著00後崛起,更多的是布局未來的市場,布局他們「宅」生活方式。
重慶火鍋品牌切入線上市場的機會?
劉然認為,重慶火鍋一直在麻辣燙、火鍋便當等產品上多點著力外賣市場。另一方面重慶是火鍋之都,擁有最大的火鍋原輔材料集散地,是有做響外賣品牌的基因。
「這並非是說,所有火鍋品牌都需開闢線上戰場。」他表示,有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朝新餐飲轉型的火鍋品牌,可以深耕細分市場,做精、做專火鍋外賣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為堂食火鍋付費,除了產品外,還為店面租金、服務、氛圍等隱性成本付費。
那麼,開發外賣產品,除了解決宅生活外,它的價值又體驗在哪裡?
「外賣產品最主要的競爭點是效率和成本,與線下餐企是兩套體系。線下火鍋品牌可以新成立一個品牌。差異化原本的火鍋堂食模式,承接外賣業務。」
(文章來源:上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