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點名後重拳出擊,4家大行被罰1862萬!貸款資金違規入市為何...

2020-12-19 證券時報網

最近一周,銀保監會兩次公開點名存在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的現象,並提出要堅決糾正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等行為。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監管針對資金違規入市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強。僅在7月16日、17日兩天就開出了7張相關罰單,被罰金額總計達1862.22萬元,涉及平安銀行、北京銀行、郵儲銀行、以及廣發銀行等多家大型銀行。

近期股市忽漲忽跌,同時也引發了市場針對股市隱形槓桿的猜想。在市場利率處於下行通道的過程中,一些針對個人客戶的消費貸、抵押經營貸業務的信貸資金,均有流入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的可能性。監管雖然對信貸資金入市一直保持打擊,但禁而不止,存在多方面原因。

4家銀行累計被罰1862萬元

此次被罰的多家銀行中,北京銀行收到的罰單最多,北銀及其分行一天內被開出4張罰單,總計罰款達到700萬元,僅次於平安銀行,其中有3張罰單與違規發放貸款、貸後管理不到位有關。

北京銀保監局的處罰信息顯示,北京銀行因違規收取相關費用,個人貸款自主支付管理薄弱、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房市;同業投資對資產轉讓業務承擔回購義務,同業投資資產風險分類調整不及時等原因被處罰150萬元。

北京銀行北京分行因為違規發放貸款、延緩風險暴露,房地產開發貸款資金回流用於歸還股東投入土地款,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等違規行為,被處罰390萬元罰款,對主要負責人給予警告的行政處罰。

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因為服務收費「質價不符」、向客戶收取不合理費用,貸後管理不到位、部分貸款資金轉存定期存款並續作存單質押貸款,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燈違規行為,被處罰120萬元罰款。

平安銀行北京分行被罰金額最大,達到777.22萬元。

北京銀保監會的處罰信息顯示,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因採取不正當手段發放貸款,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二手房按揭首付比例不符合規定,個人貸款業務內控管理存在多項缺陷等多個違法違規試試,被責令改正,並給予罰沒款合計777.22萬元的行政處罰;對相關人員劉某給予禁止3年內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

除北京銀保監會大力進行整治以外,銀保監會廣東監管局也在近期開出罰單,主要涉事單位為廣發銀行。

銀保監會廣東監管局的處罰信息顯示,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因為未向持卡人披露信用卡總授信額度信息、未審慎設定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授信額度、未有效履行信用卡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原因,被處罰180萬元。

7月15日,廣發銀行因貸款分類、從業人員處罰信息報送、信用卡「財智金」業務貸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問題,被處罰220萬元。

此外,銀保監會亳州監管分局也在16日這一天連開3張罰單,其中一張明確指出與資金違規入市有關。郵儲銀行亳州市分行因個人消費及經營性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被罰款25萬元。

銀保監會公開點名後重拳出擊

在短短幾天內,銀保監會已經兩次點名「資金違規入市」的亂象。

7月14日,銀保監會通報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存在的突出問題,其通報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資管新規」、「理財新規」執行不到位,過渡期業務整改不到位,新業務違背禁止剛性兌付要求等;非標投資業務管控不力,資金違規流入股市,違規投向房地產領域等。

7月11日,銀保監會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指出,部分市場亂象有所反彈。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捲土重來。企業、住戶等部門槓桿率上升。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

今年4月深圳樓市市場火爆,被指出在背後,實際上是有部分買房者通過借道房抵經營貸「曲線」進行炒房,這一亂象被曝光後,監管部門高度重視並採取監管措施。

在強監管下,銀行消費貸進入樓市、股市雖然遭遇一定的封堵,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貸款違規流入市的現象並未完全消失,監管處罰力度因此逐漸加大。

以此次廣發銀行被處罰的信用卡「財智金」業務為例,據了解該業務為現金分期業務,實際上是一種透支轉帳分期還款的信用卡服務,款項按規定僅可用於日常個人消費,審批通過後,款項將劃轉至申請人的同名儲蓄帳戶。

廣發銀行一位信貸專員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一般而言「財智金」最高申請額度為5萬元,可以分3~24個月期限還款按照現金分期手續費率收取手續費,折算對應的年化手續費率為:0~21.46%。實際年化費率因選擇辦理的還款方式、每月實際天數、提前還款等不同情況而有差異。

本次對「財智金」業務的行政處罰依據中包含《關於進一步防範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證券公司業務往來相關風險的通知》第三、四、五點。據記者查詢發現,第三、四、五點分別指出了嚴格禁止挪用銀行信貸資金炒股、加強個人消費信貸管理,防止消費貸款變相流入股市,強化貸款「三查」制度,加強貸後資金監督。

此外,行政處罰依據還包括《中國銀監會關於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該條規定商業銀行個人信用卡(不含服務「三農」的惠農信用卡)透支應當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換言之,「財智金」的信貸資金因為流入非消費領域而被處罰。

貸款違規入市存在監控難題

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指出,疫情之後為了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及財政政策,降低中小企業及居民的融資成本,各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消費貸的利率也在這背景下降。而利率下降的另一面,自然降低了住房投資者利用金融槓桿的成本。

資金流向管控一直是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的一大難點。

「信用卡業務大多採用『受託支付』模式,即銀行把錢直接打到借款人需要付款的商家那裡,資金流向清晰。」一位國有大行信貸經理此前介紹,相比之下,現金分期或者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則是銀行將貸款資金直接打入借款人帳戶,再由借款人去支配這些資金。因此,資金究竟流向何處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中第三十三條則指出,個人貸款資金應當採用貸款人受託支付方式向借款人交易對象支付。

但實際情況是,個人貸款不超過30萬元、貸款資金用於經營不超過50萬元,借款人可以採用自主支付方式。上述國有大行信貸經理指出,「自主支付模式下,借款人將錢轉多幾手,銀行這邊基本監測不到。」

銀行如何查找信貸資金流入非消費領域?一位銀行內部人士介紹稱,銀行現有的技術手段,只能監測到貸款資金的第一手流向,至於第二手及以後的資金流向,銀行很難查到。

如果信貸資金在同一張銀行卡裡,那麼無論倒多少手,銀行都能查到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情況;如果借款人將信貸資金倒換到其他銀行帳戶,目前而言追溯難度較大;最後一種是客戶將消費貸資金套現,再以現金方式存到其他銀行的帳戶,就很難證明是消費貸資金流入房市、股市。

7月17日,銀保監會制定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應根據自身風險管理水平、網際網路貸款的規模和結構、應用場景、增信手段等細化受託支付限額管理,明確要求消費類個人信貸額度不超20萬,貸款資金用途不得用於房產、股票、以及固定資產和股本權益性投資等。

銀保監會日前指出,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將持之以恆依法打擊相關領域出現的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對於典型問題加大曝光力度,對於落實不力的銀行保險機構及時採取監管措施。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公布9家違法違規股東 延邊農商銀行原股東在列
    12月11日,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玄盛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位列其中。根據此前8月17日的《信貸資金入股銀行,延邊農商行股東違規行徑曝光》一文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玄盛資本實際控制人陳某,先行投入2.1億元資金入股延邊農村商業銀行,同時編造虛假企業財務數據等資料,為玄盛資本在延邊農商銀行、延吉和潤村鎮銀行騙取貸款3億元。
  • 多家金融機構被通報,發生了什麼?國辦和銀保監會聯合出手,小微貸款...
    1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和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通報了在暗訪督查中發現的多家金融機構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高額服務費,抬升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情況。此次被「點名」的金融機構既有銀行和保險機構,也有助貸機構,包括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平安財險、平安普惠融資擔保公司等,違規行為的類型主要包括在貸款中違規收取貸款承諾費、投融資顧問費等應減免費用,以及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等,抬升了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
  • 因信用卡「財智金」貸後管理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違規 廣發銀行被罰...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7月15日,廣東銀保監局公布了一條行政處罰信息,廣發銀行因貸款分類、從業人員處罰信息報送、信用卡「財智金」業務貸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問題,被廣東監管局罰款220萬元,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為7月7日。
  • 銀保監會開重磅罰單:六大行、中信、光大合計被罰1970萬
    銀保監會開出重磅級罰單,工農中建交、郵儲、中信、光大等銀行合計被罰1970萬元。5月9日晚間,銀保監會披露的多張罰單顯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8家銀行因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均領到數百萬元級別罰單。作出這一處罰的時間為4月20日。
  • 涉黑、涉惡、造假……銀保監會曝光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
    又一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被監管部門曝光!12月11日下午銀保監會公布了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這是繼7月4日首次向社會公開銀行保險機構的38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之後再次曝光。
  • 三條違規,業務流程存重大風險漏洞!農行海南分行被罰120萬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三條違規,業務流程存重大風險漏洞!農行海南分行被罰120萬作者:李智8月份以來,中國農業銀行繼于都縣支行被罰100萬元後,再領百萬罰單!貸款「三查」不到位 農行白城分行被罰20萬8月14日,銀保監會網站公布白銀保監罰決字〔2020〕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白城分行被罰款20萬元。
  • 銀保監再次嚴管信用卡:多家銀行已被處罰!這些用卡習慣要不得……
    近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銀保監會近日向各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通報信用卡業務檢查發現主要問題。 一位銀行業總行人士表示,銀保監會近期向各大銀行通報了去年對4家銀行開展信用卡現場檢查的結果,主要聚焦在內部管理、營銷授信、分期業務、交易管控、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
  • 貸款「三查」不到位、資金支付管控違規 農行一分行被罰20萬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4日電 銀保監會網站14日公布白銀保監罰決字〔2020〕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白城分行被罰款20萬元。來源:銀保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農業銀行白城分行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貸款「三查」不到位,未按規定進行貸款資金支付管理與控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白城銀保監分局作出罰款20萬元的決定。
  • 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繼續嚴厲打擊資本造假...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原文如下:股權違規行為是導致金融市場亂象的根源之一,容易造成金融機構股權關係不透明不規範,幹擾金融機構正常運行。近年來,銀保監會著力治理銀行業保險業股權亂象,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重拳出擊查處了一批股權違規案件,採取行政處罰、監管措施、撤銷行政許可、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線索等多種監管手段,依法懲治違法違規股東,對市場形成了有效震懾。今年7月,銀保監會首次向社會公開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起到了嚴肅市場紀律、強化市場監督的良好效果。
  • 浦發銀行再領80萬元罰單: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轉為定期...
    12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台州分行因存在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資金轉為定期存款,為辦理貸款業務提供質押擔保違法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台州監管分局罰款80萬元。據北京商報不完全統計,浦發銀行因同業、理財、信貸等多項業務違規,已被罰超3000萬元。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浦發銀行今年收到了銀保系統最大罰單。
  • 車險綜改落地,多家公司首單業務保費降幅達20%;銀保監會開展人身險...
    易安財險等6家險企銷售人員數據清核不規範被銀保監會通報 粵電自保違規經營外匯保險業務被罰沒近百萬元 海峽金橋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被罰91萬元 四川某保險代理公司非法盜取個人信息4698條,3人被捕 上海6家保險中介公司因多項違規被罰
  • 銀保監會剛掛牌 國華等五險企接罰單
    昨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下發了2份針對保險公司的處罰函。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自4月8日銀保監會在京正式掛牌運行以來,銀保監會系統共對5家保險公司及2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下發了處罰函。
  • 銀保監會秋後算帳:華海財險被罰61萬!新五年開局誓言再造「三個...
    為「違規股權」買單銀保監會開出60萬元罰款銀保監會指出,華海財險存在兩大違規行為,其中一條便是「向監管部門提供虛假資料」。2018年5月,華海財險宣布引入那曲瑞昌煤炭運銷有限公司為新股東,持股數量180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15%,從而緩解了「違規股權」清退一事。不過,違規一旦發生,勢必要付出「代價」,華海財險也要為曾經的「過錯」買單。銀保監會決定,由於華海財險向監管部門提供虛假資料,決定對其罰款50萬元,相關責任人被罰10萬元,合計60萬元。
  • 中信銀行一分行被罰50萬,年內已有6家分行領罰單
    截圖來源:銀保監會網站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中信銀行已經收到兩張大額罰單,旗下6家分行(含瀋陽分行)、2家支行被罰。銀保監會網站數據顯示:2020年4月,因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六項違法違規行為,包括:理財產品數量漏報、信貸資產轉讓業務漏報、貿易融資業務漏報、分戶帳明細記錄應報未報、分戶帳帳戶數據應報未報、關鍵且應報欄位漏報或填報錯誤,中信銀行被罰款160萬元。
  • 銀保監會嚴禁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如何影響A股丨火線解讀
    隨著市場的投資熱情不斷升溫,部分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推高資產泡沫等部分市場亂象有所反彈。7月14日晚間,銀保監會向系統內各級派出機構和銀行保險機構印發《關於近年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監管檢查發現主要問題的通報》。銀保監會強調,嚴禁資金違規流入股市,違規投向房地產領域、「兩高一剩」等限制性領域。
  • 泛華金控投資巨虧超4億,子公司頻繁違規被罰
    2019年財報顯示,該年泛華金控實現總營業收入37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6.8%,經營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10.2%,然而歸屬股東淨利潤只有1.89億元,較2018年減少4.21億元,同比減少69%;稀釋後每股美國存託股票收益為3.46元,同比下降64.8%,呈「增收不增利」局面。
  • 小微融資降費監管加強 多家銀行貸款捆綁保險被點名
    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州報導銀保監會官網近日發布銀行違規通報,部分銀行普惠貸款業務因違規捆綁保險被點名。同時,近來各投訴平臺上,借款人對小額普惠貸款捆綁銷售保險的投訴數量激增,涉及銀行達十餘家。多數投訴人認為,本人並未同意購買保險的情況下被業務員誘導籤署了保險協議,且購買保險後,貸款綜合年後利率遠高於此前被告知的利率水平。
  • 從招聯金融被銀保監會通報,透露出了什麼重要信息?
    10月20日,銀保監會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的通報》,其通報內容主要包括以下4條,簡單說明一下:第一,營銷宣傳存在誇大、誤導;第二,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
  • 嚴監管態勢延續 銀保監八天開罰單超200張、罰金近2.52億元
    2020年全年,銀保監會及各級銀保監局共披露3520張罰單,合計罰款金額約13.54億元,罰單數量與數額同比均大幅增長,其中13家銀行單筆罰款金額超過千萬元。從監管力度來看,2020年無疑是「嚴監管年」,市場多數觀點認為2021年這一態勢仍將延續。
  • 銀保監會消保局重拳出擊首月0元等不實宣傳 安心財險等遭通報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銀保監會消保局重拳出擊「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 安心財險等遭通報 中國網財經12月18日訊(記者 郭偉瑩) 今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