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3M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從來不缺乏奇蹟。對快消品行業而言,亦是如此!
2018年12月,在抖音視頻上,一位年輕人自創了一種新玩法,他發現將明治小熊餅乾搖15分鐘後能變成球!無意間地舉動,讓越來越多的抖音用戶加入其中,並隨之創造了各種花式搖法。
據明治小熊餅乾運營商-東方快船市場部總監郭樹林女士透露,該款小熊餅乾截至目前關注人數已超過2.3億人次。與此同時,線上的爆紅也繼而提升了線下零售渠道的銷量增長,2019年1-6月明治小熊餅乾同比2018同期銷售增長413%。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懷疑人生了。要知道,在快消界要想將一個產品或一個品牌,實現2.3億人次的關注互動,至少得砸上千萬的市場費用,並且也不見得銷量會提升多少。而明治小熊餅乾卻在很少的預算下,實現了百分之四百的增長。
明治小熊餅乾,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希望通過對明治品牌爆紅的解讀,讓我們看清一款網紅食品是如何抓住流量紅利,並實現變現。
明治小熊餅乾為什麼會紅?
先看外部的消費需求環境,顯而易見,這是一個供大於求的時代。對於食品的需求,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最基礎的功能性需求了。產品要好看,產品要好吃,產品要好玩.....用法國哲學家讓·鮑德裡亞的一句話概述:「人們購買物品不止是當做工具來使用,同時也是當做舒適和優越等要素來耍弄。」
而明治小熊餅乾恰好是被消費者找到了一個好玩的點,一個「耍弄」的點。對消費者來說,此時,產品的功能屬性讓渡於情感屬性。什麼意思,搖15分鐘可以變成一個球,但注意這是結果,而不是過程。不是每個人搖都可以變成一個球,即要看運氣,也要看技術,搖的頻次力度、時間等等。當一個消費者搖成了球之後,它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炫耀心理,並且搖一搖這個動作,也是很好的傳播印記點。
行業專家王軍對該現象走紅的解釋道,搖一搖看似簡單的動作,但也邏輯可尋,比如類似的微信搖一搖,在張小龍做產品的理念中:簡單的動作,最符號化的感知,無需培養習慣,永遠不會忘記。在食品上,奧利奧的「扭一扭」,乾脆麵的「捏一捏」都是非常成功的動作符號化案例。
無論是滿足消費者炫耀的需求,還是搖一搖這個傳播點,都讓明治小熊餅乾具備成為網紅的潛質,但這不夠。事實上,小熊餅乾的傳播引爆,並非是完全自發形成的。
郭樹林告訴筆者,在沒火之前,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明治小熊餅乾搖15分鐘可以變成球。當時發現抖音裡有越來越的人玩起來之後,我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傳播機會。我們邀請了在抖音裡TOP20的達人一起加入,並由他們自由創作,圍繞著「搖成球」這個主題,來製作抖音視頻。總結來說,快跟趨勢,KOL引爆。
沒有達人加入前,只是一部分小圈子玩起來,但要想在大眾引爆,必須讓頭部達人加入其中,引導更多的消費者一起搖起來。這也是為什麼僅僅6個月時間,明治小熊餅乾的關注人數就達到了2.3億的關鍵原因。
當出現「小」紅利時,如果企業沒有及時跟進,採取相應措施,很有可能只是留在一個小圈子裡「火」。所以當火苗出現的時候,考驗著企業對流量的把握和判斷。發現紅利,及時抓住跟進,設計傳播策略,藉助社會達人力量,跨圈層傳播。
除外,還有一個關鍵原因,也是大多數網紅產品往往忽視的地方,以為紅利來了,跟進上了,產品就好賣了。事實上,網紅產品從來不缺好的推廣形式,但缺最基礎的產品品質保障。
設想一下,明治小熊餅乾搖成了球,這個動作火了,消費者因為「獵奇」購買後,也做了搖的動作,一旦消費者品嘗,發現味道一般時,他就不會再有持續復購的動力。
郭樹林認為,明治小熊餅乾的「火」,藉助了社交平臺的紅利,幫助企業完成了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樹立,但最終還是要回歸產品本身。明治品牌出自成立於1906年的明治制果株式會社,至今已有113年品牌歷史,明治制果是也全球領先的休閒食品品牌。進入中國的明治餅乾是原裝進口,品質也早已獲得各大平臺的認可。進入中國市場已近十年,明治餅乾以卓越的品質和口感擁有了一大票忠實顧客,這是最底層的基礎。
有話題性,有互動性,同時又滿足消費者炫耀的情緒;企業在背後順勢而為,推波助瀾,再加上產品品質的保障,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交傳播的特性,最終得以讓明治小熊餅乾的品牌傳開來。
紅了之後,怎麼辦?
據凱度的數據,在大快消領域,線下當前仍然佔據了86%的份額。線上的流量紅利,如何走到線下,實現流量變現的最大化,是擺在明治品牌面前的關鍵。
郭樹林分析到,明治小熊餅乾在線上紅了,已經基本完成了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品牌認知問題,下一步是消費者的體驗工作,結合食品品類的特性和流量變現途徑的考慮,我們最終選擇將體驗工作放到線下渠道去。第一階段在KA賣場/CVS便利店渠道,開展多種形式地互動推廣。
除了常規的規模性陳列和試吃推廣之外,明治還將線上的搖一搖動作結合街舞快閃活動在各大賣場展開,通過差異化的玩法,將「網紅」特徵帶入到線下,讓明治小熊不僅僅出現在抖音視頻裡,還出現在消費者的生活中,持續在各地方引爆。
看到這裡,我們也就不難理解,明治小熊餅乾雖火於網絡中,但線下的銷售也同樣呈現了413%的增長。線上解決了品牌認知的問題,線下解決了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問題。
據郭樹林透露,從目前來看,明治走入線下的第一階段工作已經完成,全國的KA賣場、CVS便利店的渠道布建工作已經結束,下一步的工作將會全面開放招商工作,我們將會把在賣場或CVS開展的推廣策略,並且是經過驗證成功的方案,結合傳統小店渠道特徵,形成標準化的套路給到經銷商手中,最終目的是實現流量變現的最大化。
自帶「光環」的明治小熊餅乾,經過近半年多的嘗試和沉澱,又在線下找到持續與消費者建立關係的方法論。最後一步,在線下全面開放招商,實現規模化地複製,將線上的流量紅利在線下傳統流通渠道進行變現!